(页眉可删)
狼教案模板集锦八篇
狼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和兔子的不同表现及各自的结局。 过程与方法:
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理解、朗读、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兔子的随机应变与自强努力,以及狼的痴心妄想与不作努力。
2、引导学生明白:自强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兔子和狼的不同表现
2、体会兔子随机应变,自强不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如果一只狼碰见一只兔子,会发生什么事?如果让一保狼和一只兔子天天面对面,但暂时狼又吃不着兔子,你说狼和兔子又会有什么表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狼和兔子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 2、出示__生字词,指名认读。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讨论、交流:这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要注意什么? 5、齐读词语。
6、分段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了解兔子和狼的不同表现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同桌合作,完成自学表格,了解狼与兔子的不同表现。 3、指名逐行反馈表格中的内容,评议。 4、结合反馈,指导朗读。 5、引导学生体会:
(1)小兔子的随机应变,积极动脑。(抓住关键句子) (2)小兔子的自强努力,坚持不懈。(抓关键词句) 6、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四、总结
1、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
2、.总结:兔子时刻做好准备迎接狼的入侵,但结果如何,我们等下节课再来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__生字,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2、说说:为了迎接狼的入侵,兔子做了哪些准备? 3、学生齐读课文1—5自然段。
4、导言:狼在对面山头上,年头兔子做好准备对付它,狼子野心的心情如何,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结果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2、说说:一段时间之后,狼和兔子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
(1)学生自由发言,评议。
(2)教师引导体会狼的气急败坏却不作别的努力,而兔子却坚持不懈,做好对付狼的准备。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六自然段。
4、狼是多么想到南山吃兔子啊,终于有一天,它实现了这个愿望,但它却再也吃不了兔子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5、学生自由读第七、八自然段。 6、说说:狼是怎么来到南山的?
7、想想:如果狼摔下来没有死,还是好端端的,兔子会怕狼吗?为什么?
体会:兔子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锻炼出强壮的体魄,狼不再是它的对手了,另外,兔子还因为自己粗壮的身体躲过了老鹰的袭击。
三、总结全文,想象感情 1、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当兔子看到狼死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感悟: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狼教案 篇2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森林听说过吗?(出示森林图片)
森林中有一些什么样的小动物呢? 生:浑身长刺的小刺猬,威武的狮子 生:雪白可爱的小白兔 生:…… 上课开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动物图片(出示狼的图片),看到狼,你想到了哪些词?(板书:狼) 生:贪婪、凶残、凶恶……
师:(出示鹿的图片)鹿给你什么感觉?(板书:鹿) 生:美丽、活泼、可爱……
师:在凶残的狼和美丽的鹿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读第18课(板书完整课题:18 狼和鹿)。一起读课题。
生:18 狼和鹿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顺句子
师:狼和鹿的故事就发生在美国的凯巴伯森林,打开课本101页,一起走进那片广茂的森林。
师: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这几个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可拼读书后生字表中的注音。(2)读顺句子,读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想一想:狼和鹿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生自由读书。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现在来检查一下。(出示生词)自由地练一练,可拼读词上注音。
生练读生词。
师:这些红色的字都是翘舌音,读时要格外注意,跟老师读一读。(领读词语“传染、捕杀、居然、繁殖、祸首”)。紫色的字是多音字,也跟老师读一读(领读“提防、血泊、反倒”)。 生开火车读词语,师纠正读音。
师:最后三个含多音字的词再读一遍。能用这三个多音字组词吗?
生:提dī (提防) tí (提高) 泊pō (血泊) bó (停泊) 倒dǎo(倒下) dào(反倒) 师:这些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能读准吗?
(出示句子:①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②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③同时狼吃掉的多半的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
三名学生读句子。(读得很准确)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师:你们很了不起,这么多词、句都能读准。就让这些词、句回到课
文中去,在文中遇到他们也要读准哟!__一共四个自然段,就请四位同学读课文,我们听一听他们读得准不准,一边听一边思考: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 ,鹿 ;后来,森林变得 ,鹿 。这是因为 。
四名学生读课文。(一名学生将“糟蹋”读成“糟特”,师帮助纠正)
师: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张胜伟读得很流利!
生:田静将“鹿”读成了“狼”。
师:读书时一定要将字看准了,可不能读错。这几位同学能将课文很流利地读下来,这跟课前预习是分不开的。让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鼓励。 生鼓掌。
师:刚才的填空题想好了吗?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生: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鹿活泼而美丽,后来,森林像着了火一样,鹿死去了六万只。这是因为鹿过多的繁殖。
师:鹿为什么会过多的繁殖? 生:因为当地居民杀死了狼。
师:这就答到了点子上,能用书中句子来填空,说明你对课文内容已经了解了。
四、感情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感受森林及鹿的变化。 师: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课文第一自然段,默读第一自然段,用“ ”划出描写森林的句子。 生读书,划句子。
师:找到了吗?谁来读一读。
生: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师:(出示句子)这是一片怎样的森林? 生:这是一片美丽的森林。 师:从那个词感受到的? 生:一片葱绿。
师:从句子中你还感受到森林怎么样?
生:我还感受到了快乐,从“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感受到了快乐。
师:歌唱、嬉戏,多么快乐的事啊!你能读一读这段话吗?用你的声音表现出森林的美丽与快乐。 生有感情的朗读,师做相应指导。
师:森林中的其他小动物也一定生活得很快乐,你能像课文中那样说说其他小动物吗?【出示:(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
( )的( )在林间( )。】 生:雪白而可爱的小兔在林间采蘑菇。 生:机灵而调皮的猴子在林间荡秋千……
师:多么美好和谐的森林啊!(出示鹿在林间自由生活的图片)你瞧!这些鹿正悠闲地吃着青草,爬在草地上休息,可是从它们的眼神中你感到它们在时刻提防着什么吗? 生:狼。
师:是的,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的后两句话? 一名学生读句子。
师:狼会对鹿下怎样的毒手呢?进行怎样的暗算呢? 生:狼会躲在草丛中,趁鹿不注意扑过去逮住鹿。 师:这就叫“暗算”。
生:狼把鹿拖到窝里,把鹿的肉撕开,一块一块吃掉。 师:真够毒的,这时你心里怎么想? 生:狼太残忍了!鹿很可怜。 生:狼这么狠毒,我要把狼杀死。 生:没有狼该多好啊!
师:没有了狼,鹿的生活就会很幸福,很快乐吗?我们一起到25年以后的凯巴伯森林去看一看,看课文第三自然段,自由读一读,用“ ”划出描写森林的句子。 生读书,划句子。
生: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
生: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老师也摘抄了这句话,(出示句子)一起读。 师:发现了吗?这句话中有一对相反的词。 生:“消退”和“蔓延”。
师:绿色越来越少,最后消失,枯黄越来越多,最后覆盖整个森林。这是怎样的景象啊?(出示图片)看到这景象,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难过! 师:你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的读句子。
师:在这样的森林中,小动物能活吗?是谁毁灭了整片森林?
生:是鹿。
师:这时,鹿生活得怎么样呢?老师从文中摘抄了这两段话,读一读。(出示句子:可是,随着鹿群的大
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生读第一段话。
师:饥荒是什么样的.?用文中句子来回答。
生: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师: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了能吃得绿色植物。
师:所以读到这里时可稍微停顿一下,一起试一试。 生齐读句子。
师:闹饥荒是一个灾难,更大的灾难是什么?
生: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师:妖魔让人感到怎样? 生:妖魔让人害怕。 师: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师:原来是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想象一下,现在是什么样的鹿在林间干什么?(出示句式: 的鹿在林间 。) 生:饥饿的鹿在林间寻找食物。 生:无精打采的鹿在林间慢慢死去……
师:鹿被饥饿和疾病折磨着,生活变得凄凉而悲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着两段话,感受一下鹿悲惨生活。 生一起朗读两段话。
师:(出示森林前后的对比图片和句子)25年,森林却有了翻天覆地得变化,女生读原来森林的句子,男生读现在森林的句子。再来感受森林的巨大变化。 生有感情的读句子。
师:森林由原来的一片葱绿变得枯黄蔓延,鹿也由活泼而美丽变得饥饿、疾病缠身,这是为什么呢?课后同学们去思考,下节课继续讨论。 五、学写生字
师:这节课我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那就是要写好这四个字。(出示生字“凯、葱、捕杀”)用这四个字分别说一个词或一句话。 生:凯,凯巴伯
生:葱,我们学校一片葱绿。 生:捕,当地居民捕杀了狼。
师:仔细观察一下,在写这四个字时,特别要注意哪个字?
生:葱中间的一点不能漏掉。
师:妈妈烧菜时都会放小葱段,这一点可以想象成小葱段,不能忘。也可用一句话来记“葱花点点”。 生:凯左下方的竖提不能写错。
师:对,看老师在田字格内写这个字。(师范写“凯”字) 师:拿出钢笔在书后第二题中描红这四个字,注意写字时姿势要端正。 生描红生字。
狼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2、 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
3、 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 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 8、智斗 9、放绳 10、捉狼、 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狼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 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
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 三、朗读课文
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 抽查三个朗读,后学生评价 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 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 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 四、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
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 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2、讲解词性活用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 3、讲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解决
5、抽查四人分段译课文。学生评价后教师纠正。 五、大意理解:
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 六、练习背诵
分段,抓住屠户与狼斗争的过程由事情发展的先后结合关键词的方法练习背诵,自己先背,教师再组织男女生分别背最后齐背。
七、教师小结: 1、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狼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狼狡猾、凶残的本性,读懂狼找的第一次借口。 3.初步懂得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才识记本课生字、词语,能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懂得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小羊、狼图片等。 预习设计
1、读准生字的音,书空生字的笔顺。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正确地朗读课文。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板块一:
1、看动画,说说听到了什么?想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2、出示课题,齐读。 板块二:检查预习作业 板块三:
1、听录音,初感知。 2、学习单
(1)出示学习单,自学课文。 (2)朗读画出的句子。 3、朗读三次借口 多种形式朗读。 板块四:精读课文 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想想看到,想到,听到了什么? 2、 指导朗读 3、 学习第一个借口
(1)指导贴图。
理解“上游”,“下游”。
(2)文中找句子,说说小羊会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呢? (3)句式训练。 (4)小结。 板块五: 1、 出示生字词 2、 交流识记方法 3、 组词,描红,临写。
板块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flash《森林音乐会》,你听到了什么?小鸟在唱歌,小羊在奔跑……)
是啊,小动物们在这座美丽的大森林里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小羊正在小溪边喝水的时候,一只凶恶的大灰狼走来了,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出示课题,齐读)
板块二:检查预习
1、课前我们预习了本课生字词,现在老师检查一下。2、(出示生字词)
狼先生 弄脏 吃了一惊 温和 倒流 经过 争辩 扑去 亲爱 骂 可怜 笨蛋 3、指名学生读生字词。 (多种形式朗读)
板块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听课文录音,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狼故意找借口要吃小羊。) 2、出示学习单
说说狼故意找了什么借口?找了几次借口?请小朋友们再轻轻地读读课文,画出描写狼找借口的句子。 (1)(教师巡视提示)
(2)都画完了吗?谁愿意来说说你画出的句子? 可提示学生,你画出了这一自然段——
教师相机出示描写狼的三个段落—— 3、感情朗读三次借口。
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把狼找的三次借口都画出来了,老师相信你们读起来也一定很棒
1)请同学们合上书看大屏幕上狼说的三次话,先自己读读。 (2)指名三人读,评一评。再指名三人读。
(3)师引读。说说从狼找的三次借口中你有什么发现?(一次比一次蛮横无理,一次比一次凶狠。……)
(4)同桌对读,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与同学交流一下。 板块四:精读课文1—3自然段 1、感受危险
(1)引导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体会读这段话的时候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组织自由练读,个别读
重点在读出当时紧张,危险的气氛。 (3)齐读
2、狼为了吃小羊,找了三个借口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借口。 指名回答 (板:水弄脏了)
(2)指名贴图。 理解“上游”,“下游”。
。(3)小羊会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呢?文中找句子,读一读。 (4)句式训练
狼站在 ,小羊站在 。水是从 流到 ,所以 。
(5)小结:小羊是绝对不会弄脏狼喝的水的,狼是在故意找借口,是无中生有。
3、狼的这次借口给小羊反驳掉了,那小羊到底有没有被狼吃掉呢?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 板块五:生字书写指导 1、出示生词 狼 弄 脏 惊 温 2、认读生词
3、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 4、口头组词,书空描红。 5、临写。
作业 设计
1、《绘本》中的“我会仿”和“汉语林” 2、《补充习题》第二、三题。
狼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狼山鸡,说出它的名称、外形和特征。
2、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丰富词汇:尖尖的、椭圆形、软软的等。
3、培养幼儿爱护动物及爱家乡的感情。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狼山鸡,了解狼山鸡的特征。 2、活动难点:能用丰富的词汇表达狼山鸡的特征。 三、活动准备:
1、参观狼山鸡场视频一段。
2、狼山鸡图片一张,鸡鸣录音一段。 3、小狼山鸡头饰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播放狼山养鸡场视频
1、教师播放狼山鸡场视频,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你看到的狼山鸡是什么样子的?
(二)、出示狼山鸡图片,带领幼儿全面认识狼山鸡 1、整体认识
了解狼山鸡的形状、颜色、吃的食物。 2、局部认识
观察了解狼山鸡的鸡冠、鸡嘴、鸡头、颈、身、羽毛、脚等等。
丰富词汇:红红的、软软的、尖尖的等等。 3、听鸡鸣的录音。
播放狼山鸡的鸣叫声,学会发音:叽叽叽、咕咕哒。 4、观察鸡蛋
出示狼山鸡蛋图片,与普通鸡蛋对比,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认识词汇:椭圆形 (三)、游戏:扮演狼山鸡
请幼儿在音乐声中带上狼山鸡头饰,教师扮演鸡妈妈,一起模仿狼山鸡走路、打鸣、啄食等动作。 五、活动延伸
请家长收集狼山鸡的历史由来与营养价值的相关资料,并让孩子带到幼儿园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狼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用合适的方法理解“陷阱、驯良、诅咒、收拾、轻蔑”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山羊是怎样一步一步识破狼的诡计的。
3、通过阅读寓言故事,知道要善于识破像狼一样的坏人的伪装,不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骗。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理解“陷阱、驯良、诅咒、收拾、轻蔑”等词语。
2、引导学生体会狼的阴险、凶残,重点了解老山羊是怎样识破狼的诡计的。
教学准备:
配套多媒体课件,自制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1、师出示词语: jǐng (指名读) 陷阱
师出示多媒体,问:谁能看图来说一说什么是陷阱? (学生回答)
师出示多媒体,问:谁掉进了陷阱?你对狼了解吗? (学生回答)
2、师出示句子:
(1)狼专门吃羊,吃鸡,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决不会!
(指名读,指导朗读)
(2)狼拖着硬尾巴摇了起来。 (指名读) 师问: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回答)
3、引入课题:35 会摇尾巴的狼 (齐读课题) 说明:
教学一开始从“陷阱”这个词的理解引入到狼是一个专门吃羊,吃鸡的坏蛋,突出了狼的本性,为课文中心的理解铺下基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2)完成填空练习:
一只狼掉入陷阱中,它用 方法想让老山羊 (什么)
救它。结果,老山羊 。 (怎么样) 板书: 欺骗
35 会摇尾巴的狼——————老山羊 一一识破 说明:
在此环节把板书整理归纳,有利于学生对整篇__的理解,为下文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2、学生交流
指名分节读课文,学生评价 完成填空练习
三、学习课文,深刻感悟 (一)学习有关狼的句子 1、快速读课文
要求:找出狼为了伪装自己而说的花言巧语,用直线划下来。 媒体出示狼说的5句话 (指名分句读)
2、师述:驯服、善良,课文用了一个词是——(生答:驯良)
哪些动物是驯良的?(学生回答)
3、师述:狼赌咒说——(指名生答),狼赌咒说——(指名生答)
你们刚才说的话就是——赌咒,赌咒的意思就是发誓。
4、师述:刚才,我听出来了5位同学读狼的话时语气是不一样的,聪明
的小朋友也听出来了,谁来说?
(急、很急、更急、非常急、急不可耐)(指名生答) 5、指导感情朗读
小组里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交流读,齐读) 说明: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教师一是抓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从方法的运用来看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另一方面教师抓学生的朗读,通过狼5次说话的语气(急、很急、更急、非常急、急不可耐)突出狼的凶残,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从读中理解、从读中感悟的二期课改精神。 (二)学习有关老山羊的句子
1、师述:这篇课文里,大家都喜欢——(生答:老山羊),为什么呢?
自己读课文,找找描写老山羊的句子读读,想想为什么喜欢老山羊? 2、师出示:
(1)“算了吧!你再会摇尾巴,再会说漂亮话,也骗不了我。” …… (分角色朗读)
(2)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说:“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来收拾你的。”说完就走了。
师问:“收拾”的 意思就是——(生答:处理……)请边做动作边读
师述: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刚才的动作表示——(生答:“轻蔑”)
“轻蔑 ”就是——(生答:轻视、瞧不起……) 说明:
理解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这里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换词法、动作演示法等,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而抓住了描写老山羊的重点句进行朗读指导,通过读来理解老山羊不被狼所欺骗,从而揭示了寓言的寓意。 (三)朗读全文 四、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和词语
2、书写指导:重点“虱” 说明:
在指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虱”字不要多了一撇。书写时要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欺骗
35 会摇尾巴的狼——————老山羊 一一识破
狼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3、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__主旨。
4、拓展延伸:学会多角度客观地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
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教学难点】
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出示狼的图片,并开展成语接龙(带狼的成语)
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反面的形象。引出课文《狼》。
二、朗读并熟悉课文
1、听范读,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阅读节奏。初步解决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再自读课文。(仿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关键字词句考察。 三、整体感知
__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逐步引导疏通文意,明确故事情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四、讨论赏析
1、__是人与狼之间的较量,人与狼谁更聪明呢? 请用:我认为,更聪明,是因为。的句式来回答。 2、小组活动:文中有两个形象,请选择并扮演其中的一个形象,表演一段情节。(注意行动和心理)
3、根据同学的表演,分别概括出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 4、面对课文,(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五、思维拓展
1、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现在阅读我们共同查找的相关资料,看看其他作者眼中的狼。
2、通过阅读材料以及课外的知识积累,说说现在你眼中的狼。
六、作业布置
1、以狼的角度用白话文改写__。 2、字词句巩固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