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机电专业教学策略新探

高职机电专业教学策略新探

来源:尚车旅游网
高职机电专业教学策略新探

与普通的本科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的课程,实践性非常强,目标是要培养具备一定的机电设备设计、研发、维护能力的高技能人才[1]。东莞地处珠三角的核心地带,临近深圳、香港,制造业非常发达,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升级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我校作为东莞唯一公办的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但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对其教学,更多的应偏向于实践教学,淡化理论教学。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理念,应具有其独特性。

1 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应突出“实践为导向,适度够用为原则”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迅猛增长;而另一方面却是企业为高薪难聘高素质技术工人而苦恼。究其原因,是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严重脱节。

因此,根据“实践为导向,适度够用为原则”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对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面加以改革,不能照搬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应突出高职教育“实践性”与“适度够用”的原则。对不同的课程而言,一些对学生未来就业作用不大的基础课程应加以删减,尽量选取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对同一门课程来说,则应对教学内容加以适当的精简,突出知识的“适度够用”。

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可以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在其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当中,将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具体细化到每个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而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参与学校人才的培养过程,减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对于学生而言,则可以在工学结合中,提前接触到未来的工作岗位,增强其职业技能[1~2]。

2 在教学理念方面,应尽力将一些现代的教育理念融入高等职业教育当中

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地尊重教育的规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应注意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力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就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未必就够用,以后也未必就一定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因此,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多的应该引导学生去学会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学,培养学生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应结合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的学科特点,探索项目教学的新方法。任课教师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项目中来,指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查阅相关的文献、进而解决问题。同时,学校应加快与项目教学相关的实验室建设,编写相应的项目教材,积极进行相应的精品课程建设,以进一步突出我校课程教学的特色。

3 提高高职机电专业教学质量的途径

结合高职院校在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理念上的特点,要提高其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师除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为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可聘请一些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教学;另一方面,可对本校现有的理论课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途径、形式可以多样,可借助于学校现有的实训中心,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将理论课的教师下派到企业相应的岗位上去学习,还可结合地方产业特色,进一步推进“产、学、研”,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一些相关项目,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

(2)教学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应用现代最新的教学手段,实施一体化教学。 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实施一体化教学,将一些最新的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例如,可将现代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数控技术的教学,使用一些数控仿真软件,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其感性的认识,又可节约教学设备的成本投入,减少实习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仿真教学—实践教学的模式,理论、仿真、实操融为一体。对每一部分的知识点,先进行理论讲解,再进行仿真训练,最后进行实际操作。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学习有极大的兴趣,学习有一定的动力和压力,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3)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思考的习惯。

引导学生去多看、多想,尽量让学生深入企业,多接触一些典型的机械产品,引导学生结合产品的工作原理去看其结构,根据结构再去联想其装配过程,看实际的工艺卡片,去想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工艺流程。

4 结语

目前国内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只要充分尊重高等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理念、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等方面,突破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束缚,做一些较大的改革,笔者相信,我校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首珩,陈维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

[2] 袁凯烽,沈浅.校企合作项目教学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具体实施[J].高教高职研究,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