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练习题
一. 三角形
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一、填空题:
1、三角形的三边为1,1a,9,则a的取值范围是 。
2、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1和2,如果第三边的长也是整数,那么第三边的长为 。 3、在△ABC中,若∠C=2(∠A+∠B),则∠C= 度.
4、如果△ABC的一个外角等于1500,且∠B=∠C,则∠A= 。
5、如果△ABC中,∠ACB=900,CD是AB边上的高,则与∠A相等的角是 。
6、如图,在△ABC中,∠A=800,∠ABC和∠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那么∠BDC= 。 7、如图,CE平分∠ACB,且CE⊥DB,∠DAB=∠DBA,AC=18cm,△CBD的周长为28 cm,则DB= 。
8、纸片△ABC中,∠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如图),若∠1=200,则∠2的度数为 。
9、在△ABC中,∠A=500,高BE、CF交于点O,则∠BOC= 。
A0
0
CA1BCFDCDEABB2E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二、选择题:
1、若△ABC的三边之长都是整数,周长小于10,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2、在△ABC中,AB=AC,D在AC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
1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A、300 B、360 C、450 D、720
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分周长为15和12两部分,则此三角形底边之长为( ) A、7 B、11 C、7或11 D、不能确定 4、在△ABC中,∠B=50,AB>AC,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0<∠A<1800 B、00<∠A<800 C、500<∠A<1300 D、800<∠A<1300
5、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相邻内角的2倍,且等于它不相邻内角的4倍,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正三角形 三、解答题:
1、有5根木条,其长度分别为4,8,8,10,12,用其中三根可以组成几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0
2、长为2,3,5的线段,分别延伸相同长度的线段后,能否组成三角形?若能,它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3、如图,在△ABC中,∠A=960,延长BC到D,∠ABC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A1,∠A1BC与∠A1CD的平分线相交于A2,依此类推,∠A4BC与∠A4CD的平分线相交于A5,则∠A5的大小是多少?
AA1A2BCD第3题图
2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4、如图,已知OA=a,P是射线ON上一动点(即P可在射线ON上运动),∠AON=60,填空:
(1)当OP= 时,△AOP为等边三角形; (2)当OP= 时,△AOP为直角三角形; (3)当OP满足 时,△AOP为锐角三角形; (4)当OP满足 时,△AOP为钝角三角形。
A0
a600OPN 2、等腰三角形 一、填空题:
第4题图
1、等腰三角形的两外角之比为5∶2,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
2、在△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D,DE垂直平分AB,E为垂足,则∠C= 。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和8,则它腰上的高为 。
4、在△ABC中,AB=AC,点D在AB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 5、如图,AB=BC=CD,AD=AE,DE=BE,则∠C的度数为 。
AAAPDEBCE1D2HF3C4GBCBD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6、如图,D为等边△ABC内一点,DB=DA,BP=AB,∠DBP=∠DBC,则∠BPD= . 7、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EG⊥AD分别交AB、AD、AC及BC的延长线于点E、H、F、G,已知下列四个式子:
3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①∠1=(∠2+∠3) ②∠1=2(∠3-∠2)
1211③∠4=(∠3-∠2) ④∠4=∠1
22其中有两个式子是正确的,它们是 和 . 二、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中一内角的度数为500,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为( ) A、500 B、650 C、1300 D、500或650
2、如图,D为等边△ABC的AC边上一点,且∠ACE=∠ABD,CE=BD,则△ADE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不等边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AEFQDBCBDCPSEA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在△ABC中,∠ABC=600,∠ACB=450,AD、CF都是高,相交于P,角平分线BE分别交AD、CF于Q、S,那么图中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4、如图,已知BO平分∠CBA,CO平分∠ACB,且MN∥BC,设AB=12,BC=24,AC=18,则△AMN的周长是( )
A、30 B、33 C、36 D、39
DANBOMCECAB
第4题图
第5题图
12125、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1200,EA=AB=BC=DC=DE,则∠D=( )
4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A、300 B、450 C、600 D、67。50 三、解答题:
1、如图,在△ABC中,AB=AC,D、E、F分别为AB、BC、CA上的点,且BD=CE,∠DEF=∠B。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ADFBEC
第1题图
2、为美化环境,计划在某小区内用30平方米的草皮铺设一块边长为10米的等腰三角形绿地.请你求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另两边长。
3、如图,在锐角△ABC中,∠ABC=2∠C,∠ABC的平分线与AD垂直,垂足为D,求证:AC=2BD。
AEDBC
第3题图
4、在等边△ABC的边BC上任取一点D,作∠DAE=600,AE交∠C的外角平分线于E,那么△ADE是什么三角形?证明你的结论。 3、全等三角形 一、填空题:
1、若△ABC≌△EFG,且∠B=600,∠FGE-∠E=560,则∠A= 度。
2、如图,AB∥EF∥DC,∠ABC=900,AB=DC,那么图中有全等三角形 _________对。
5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3、如图,在△ABC中,∠C=900,BC=40,AD是∠BAC的平分线交BC于D,且DC∶DB=3∶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
AEDAAEHDCBFCCDBB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AEH≌△CEB。
5、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BD对折,使C点落在E处,BE与AD相交于点O,写出一组相等的线段 (不包括AB=CD和AD=BC).
6、如图,∠E=∠F=90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_(填序号)。
EDAFMGEEAODCMDEACBO1ABC2FNBBFC填空第5题图 填空第6题图 选择第1题图 选择第2题图
二、选择题:
1、如图,AD⊥AB,EA⊥AC,AE=AD,AB=AC,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DF≌△AEG B、△ABE≌△ACD
C、△BMF≌△CNG D、△ADC≌△ABE
2、如图,AE=AF,AB=AC,EC与BF交于点O,∠A=600,∠B=250,则∠EOB的度数为( ) A、600 B、700 C、750 D、850
3. 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 )
6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A、相等 B、不相等 C、互余 D、互补或相等 三、解答题:
1、如图,∠1=∠2,∠3=∠4,EC=AD。求证:△ABE和△BDC是等腰三角形.
D4E31AB2C解答题第1题图
2、如图,AB=AE,∠ABC=∠AED,BC=ED,点F是CD的中点.
(1)求证:AF⊥CD;(2)在你连结BE后,还能得出什么新结论?请再写两个.
ABECFD解答题第2题图
3、(1)已知,在△ABC和△DEF中,AB=DE,BC=EF,∠BAC=∠EDF=1000,求证:△ABC≌△DEF;
(2)上问中,若将条件改为AB=DE,,BC=EF,∠BAC=∠EDF=700,结论是否还成立,为什么?
7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4、如图,已知∠MON的边OM上有两点A、B,边ON上有两点C、D,且AB=CD,P为∠MON的平分线上一点。问:
(1)△ABP与△PCD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2)△ABP与△PCD的面积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
BAPOCDNM解答题第4题图
5、如图,已知CE⊥AB,DF⊥AB,点E、F分别为垂足,且AC∥BD。
(1)根据所给条件,指出△ACE和△BDF具有什么关系?请你对结论予以证明。 (2)若△ACE和△BDF不全等,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得两个三角形全等,并给予证明。
CFAEBD 解答题第5题图
二.四边形
一、填空:
1、对角线______________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⑴已知O是□ABCD的对角线交点,AC=24,BD=38,AD=14,那么△OBC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___
A
D A O ⑴
C B O D A D A F E C ⑷
D B ⑵
C B ⑶
E 8 C B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B+∠D,则∠A=_______,∠D=_______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70cm,两边的差是10cm,则平行四边形各边长为___________cm。 5、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面积为30cm,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cm。
6、菱形ABCD中,∠A=60o,对角线BD长为7cm,则此菱形周长__________cm. 7、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那么它的面积____________.
8、如图2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60o,AB=8,则矩形对角线的长____________ 9、如图3,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E,BC=8,AB=6,AD=5则△CDE周长_______。 10、正方形的对称轴有________条
11、如图4,BD是□ABCD的对角线,点E、F在BD上,要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12、要从一张长为40cm,宽为20cm的矩形纸片中,剪出长为18cm,宽为12cm的矩形纸片,最多能剪出___________张。 二、选择题:
13、在□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
A、1:2:3:4 B、1:2:2:1 C、2:2:1:1 D、2:1:2:1 14、菱形和矩形一定都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1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等腰梯形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9
2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C、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D、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16、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能判定它是正方形的是( )
A、AO=OC,OB=OD B、AO=BO=CO=DO,AC⊥BD C、AO=OC,OB=OD,AC⊥BD D、AO=OC=OB=OD 17、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⑴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⑵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⑶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⑷顺次连接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8、下列矩形中按虚线剪开后,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中 点 中 点 中 点
A B C D 三、解答题
19、如图:在□ABCD中,∠BAD的平分线AE交DC于E,若∠DAE=25o,
求∠C、∠B的度数。
D
A E C
B
20、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DC,∠D=120o,对角线CA平分∠BCD,且梯形的周长20,
10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求AC。
A B D C 2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边上的一点,F为BC的延长线上一点,CE=CF. ⑴△BCE与△DCF全等吗?说明理由;⑵若∠BEC=60o,求∠EFD。
A B D E 60o
C F
22证明题:如图,△ABC中∠ACB=90o,点D、E分别是AC,AB的中点,点F在BC的延长线上,且∠CDF=∠A。 求证: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
A D
E
F
C
B 23、已知:如图所示,△ABC中,E、F、D分别是AB、AC、BC上的点,且DE∥AC,DF∥AB,要使四边形AEDF是菱形,在不改变图形的前提下,你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证明:这个多边形是菱形。
A E B
F C
D
11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24、应用题
某村要挖一条长1500米的水渠,渠道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渠道深0。8米,渠底宽为1.2米,腰与渠底的夹角为135,问挖此渠需挖出土多少方?
o
25、(10分)观察下图
⑴正方形A中含有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个单位面积。 ⑵正方形B中含有_____个小方格,即B的面积为____个单位面积。 ⑶正方形C中含有_____个小方格,即C的面积为____个单位面积. ⑷你从中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A B (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答案
一、填空题:1、9a7;2、2;3、1200;4、300或1200;5、∠DCB;6、500;7、8cm;8、600;9、1300;
12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二、选择题:CBCBB 三、解答题:
1、6种(4、8、8;4、8、10;8、8、10;8、8、12;8、10、12、4、10、12)
2、可以,设延伸部分为a,则长为2a,3a,5a的三条线段中,5a最长∵
(2a)(3a)(5a)a0 ∴只要a0,长为2a,3a,5a的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
设长为5a的线段所对的角为,则为△ABC的最大角,又由(2a)2(3a)2(5a)2a212,当a2120,即a23时,△ABC为直角三角形。 3、30
4、(1)a;(2)2a或;(3)<OP<2a;(4)0<OP<或OP>2a (2)等腰三角形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300;2、720;3、15;4、360;5、360;6、300;7、①③ 二、选择题:DDDAC
三、解答题:1、证△DBE≌△ECF
2、提示:分两种情况讨论。不妨设AB=10米,作CD⊥AB于D,则CD=6米。(1)当AB为底边时,AC=BC=61米;
(2)当AB为腰且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AB=AC=10米,BC=210米; (3)当AB为腰且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AB=BC=10米,AC=610米; 3、提示:延长AD交BC于点M。 4、△ADE为等边三角形。 (3)全等三角形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32;2、3;3、15;4、AH=BC或EA=EC或EH=EB等; 5、DC=DE或BC=BE或OA=OE等;6、①②③ 二、选择题:BBDA 三、解答题:
1、略; 2、(1)略;(2)AF⊥BE,AF平分BE等; 3、(1)略;(2)不成立,举一反例即能说明;
13
a2a2a2(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4、(1)不一定全等,因△ABP与△PCD中,只有AB=CD,而其它角和边都有可能不相等,故两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面积相等,因为OP为∠MON平分线上一点,故P到边AB、CD上的距离相等,即△ABP中AB边上的高与△PCD中CD边上的高相等,又根据AB=CD(即底边也相等)从而△ABP与△PCD的面积相等。
5、(1)△ACE和△BDF的对应角相等;(2)略
(4)四边形答案
一、⑴相等;⑵45;⑶∠A=120o,∠D=60o;⑷22.5,12。5;⑸5;⑹28;⑺1;⑻16;⑼15;⑽4;⑾略;⑿3。 二、⒀D;⒁C;⒂B;⒃B;⒄B;⒅B 19、解:∠BAD=2∠DAE=2×25o=50o (2分)
又∵□ABCD ∴∠C=∠BAD=50o (4分)∴AD∥BC ∴∠B=180o-∠BAD (6分)=180o-50o=130o (8分)
20、解:∵AD∥BC ∴∠1=∠2 又∠2=∠3∴∠1=∠3 AD=DC (2分)
又AB=DC 得AB=AD=DC=x
180o120o30o 在△ADC中∵∠D=120 ∠1=∠3=
2o
又∠BCD=2∠3=60 ∴∠B=∠BCD=60 (4分) ∠BAD=180o-∠B-∠2=90o ∠2=30o
则BC=2AB=2x (6分)xxx2x20 x4
B oo
A 1 D 3 2 C AB=4 BC=8 在Rt△ABC中AC=824241243 (8分) 21、⑴△BCE≌△DCF 理由: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CD,∠BCD=90o
∴∠BCE=∠DCF 又CE=CF ∴△BCE≌△DCF (4分) ⑵∵CE=CF∴∠CEF=∠CFE ∵∠FCE=90o∴∠CFE=(180o90o)45o
又∵△BCE≌△DCF ∴∠CFD=∠BEC=60o (6分)
14
12(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EFD=∠CFD-∠CFE=60o-45o=15o (8分)
22、证明:∵D、E分别是AC、AB的中点 ∴DE∥BC (1分)
∵∠ACB=90 ∴CE=AB=AE (3分)∵∠A=∠ECA ∴∠CDF=∠A (4分) ∴∠CDF=∠ECA ∴DF∥CE ∴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 23、答条件AE=AF(或AD平分角BAC,等)
证明:∵DE∥AC DF∥AB ∴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6分)
又AE=AF ∴四边形AEDF是菱形(8分)
24、如图所示设等腰梯形ABCD为渠道横断面,分别作DE⊥AB,CF⊥AB (2分)
垂足为E、F则CD=1。2米,DE=CF=0。8米∠ADC=∠BCD=135o (4分) AB∥CD ∠A+∠ADC=180o ∴∠A=45o=∠B
A E F B o
12又DE⊥AB CF⊥AB ∴∠EDA=∠A ∠BCF=∠B D ∴AE=DE=CF=BF=0.8米
又∵四边形CDEF是矩形 ∴EF=CD=1.2米 (6分) S梯形ABCD=(ABCD)DE(1.20.821.2)0.81.6 ∴所挖土方为1。6×1500=2400(立方米) (8分)
1212C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数学建模,求梯形面积时,注意作辅助线,把梯形问题向三角形和矩形转化)
25、①4,4②9,9③13,13④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圆》章节知识点复习
一、圆的概念
集合形式的概念: 1、 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轨迹形式的概念: 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15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补充)2、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3、角的平分线: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4、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条直线且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两条直线; 5、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平行于这两条平行线且到两条直线距离都相等的一条直线。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在圆内 dr 点C在圆内; 2、点在圆上 dr 点B在圆上; 3、点在圆外 dr 点A在圆外;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相离 dr 无交点; 2、直线与圆相切 dr 有一个交点; 3、直线与圆相交 dr 有两个交点;
ArBdCdOrdd=rrd
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外离(图1) 无交点 dRr; 外切(图2) 有一个交点 dRr; 相交(图3) 有两个交点 RrdRr; 内切(图4) 有一个交点 dRr; 内含(图5) 无交点 dRr;
dR图1rRdr图2dR图3r
d
图4RrdrR图516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五、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以上共4个定理,简称2推3定理:此定理中共5个结论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即可推出其它3个结论,即:
①AB是直径 ②ABCD ③CEDE ④ 弧BC弧BD ⑤ 弧AC弧AD 中任意2个条件推出其他3个结论。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即:在⊙O中,∵AB∥CD ∴弧AC弧BD
COABCBADOED例题1、 基本概念
1.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一个是( )
A.平分一条直径的弦必垂直于这条直径 B.平分一条弧的直线垂直于这条弧所对的弦
C.弦的垂线必过这条弦所在圆的圆心 D.在一个圆内平分一条弧和它所对弦的直线必过这个圆的圆心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平分弦所对的弧 B.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必过圆心 C.弦所对的两条弧的中点连线垂直平分弦,且过圆心 D.弦的垂线平分弦所对的弧 例题2、垂径定理
1、 在直径为52cm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后,截面如图所示,如果油的最
大深度为16cm,那么油面宽度AB是________cm.
2、在直径为52cm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后,,如果油面宽度是48cm,那么油的最大深度为________cm.
3、如图,已知在⊙O中,弦ABCD,且ABCD,垂足为H,OEAB于E,OFCD于F。
(1)求证:四边形OEHF是正方形。
(2)若CH3,DH9,求圆心O到弦AB和CD的距离.
4、已知:△ABC内接于⊙O,AB=AC,半径OB=5cm,圆心O到BC的距离为3cm,求AB的长. 5、如图,F是以O为圆心,BC为直径的半圆上任意一点,A是
17
1的中点,AD⊥BC于D,求证:AD=BF.
2(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AEBDOCF例题3、度数问题
1、已知:在⊙O中,弦AB12cm,O点到AB的距离等于AB的一半,求:AOB的度数和圆的半径.
2、已知:⊙O的半径OA1,弦AB、AC的长分别是2、3。求BAC的度数。
例题4、相交问题
如图,已知⊙O的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AE=6cm,EB=2cm,∠BED=30°,求CD的长。
A O E B D C
例题5、平行问题
在直径为50cm的⊙O中,弦AB=40cm,弦CD=48cm,且AB∥CD,求:AB与CD之间的距离。
例题6、同心圆问题
如图,在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设大圆和小分别为a,b.求证:ADBDa2b2.
圆的半径
例题7、平行与相似
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弦,AECD于E,BFCD证:ECFD.
于F。求
六、圆心角定理
圆心角定理: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相等,弦心距相等。 此定理也称1推3定理,即上述四个结论中,
只要知道其中的1个相等,则可以推出其它的3个结论, 即:①AOBDOE;②ABDE;
③OCOF;④ 弧BA弧BD
18
AODCEFB(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七、圆周角定理
1、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的角的即:∵AOB和ACB是弧AB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 ∴AOB2ACB
BOAC一半。
2、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弧;
即:在⊙O中,∵C、D都是所对的圆周角 ∴CD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是直角所对是直径。
即:在⊙O中,∵AB是直径 或∵C90 ∴C90 ∴AB是直径
推论3:若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即:在△ABC中,∵OCOAOB
∴△ABC是直角三角形或C90
注:此推论实是初二年级几何中矩形的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一半的逆定理。
BDC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是等
BOAC的弧是半圆,所对的弦
BOAC形是直角三角形.
OA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例1】用直角钢尺检查某一工件是否恰好是半圆环形,根据图形3-3-19所表示的情形,四个工件哪一个肯定是半圆环形?
【例2】如图,已知⊙O中,AB为直径,AB=10cm,弦AC=6cm,∠ACB的平分线交⊙O于D,求BC、AD和BD的长.
【例3】如图所示,已知AB为⊙O的直径,AC为弦,OD∥BC,交AC于D,BC=4cm.
(1)求证:AC⊥OD; (2)求OD的长; (3)若2sinA-1=0,求⊙O的直径.
19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例4】四边形ABCD中,AB∥DC,BC=b,AB=AC=AD=a,如图,求BD的长.
【例5】如图1,AB是半⊙O的直径,过A、B两点作半⊙O的弦,当两弦交点恰好落在半⊙O上C点时,则有AC·AC+BC·BC=AB.
(1)如图2,若两弦交于点P在半⊙O内,则AP·AC+BP·BD=AB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2)如图3,若两弦AC、BD的延长线交于P点,则AB= 写相应结论,并证明你填写结论的正确性.
2
2
2
.参照(1)填
八、圆内接四边形
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即:在⊙O中,
CD ∵四边形ABCD是内接四边形 ∴
DAEC
CBAD180
BAEBD180
例1、如图7—107,⊙O中,两弦AB∥CD,M是AB的中点,过M点作弦DE.求证:E,M,O,C四点共圆.
20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九、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1)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切线; 两个条件:过半径外端且垂直半径,二者缺一不可 即:∵MNOA且MN过半径OA外 ∴MN是⊙O的切线
O端
(2)性质定理: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如上图) 推论1: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推论2: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以上三个定理及推论也称二推一定理:
即:①过圆心;②过切点;③垂直切线,三个条件中知道其中两个条件就能推出最后一个。 十、切线长定理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即:∵PA、PB是的两条切线 ∴PAPB PO平分BPA
PBMANO
A利用切线性质计算线段的长度
例1: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P为延长线上的一点,PC切⊙O于C,CD⊥AB于D,又PC=4,⊙O的半径为3.求:OD的长.
利用切线性质计算角的度数
例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D切⊙O于C,AE⊥CD于E,BC的延长线与AE的延长线交于F,
21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且AF=BF.求:∠A的度数.
利用切线性质证明角相等
例3: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过A作弦AC、AD,并延长与过B的切线交于M、N.求证:∠MCN=∠MDN.
利用切线性质证线段相等
例4:如图,已知:AB是⊙O直径,CO⊥AB,CD切⊙O于D,AD交CO于E.求证:CD=CE.
利用切线性质证两直线垂直
例5:如图,已知:△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O,交BC于D,DE切⊙O于D,交AC于E.求证:DE⊥AC.
22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十一、圆幂定理
(1)相交弦定理:圆内两弦相交,交点分得的两条线段的乘积相即: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 ∴PAPBPCPD
(2)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例中项。
即:在⊙O中,∵直径ABCD, ∴CE2AEBE
(3)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即:在⊙O中,∵PA是切线,PB是割线 ∴ PAPCPB
(4)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如上图)。
即:在⊙O中,∵PB、PE是割线 ∴PCPBPDPE
例1。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以BC为直径。在正方形内作半圆O,过A作半圆切线,切点为F,交CD于E,求DE:AE的值。
2BOPCAD等。
CBOEDA成的两条线段的比
ADPCOBE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
例2.⊙O中的两条弦AB与CD相交于E,若AE=6cm,BE=2cm,CD=7cm,那么CE=_________cm。
图2
例3。如图3,P是⊙O外一点,PC切⊙O于点C,PAB是⊙O的割线,交⊙O于A、B两点,如果PA:PB=1:4,PC=12cm,⊙O的半径为10cm,则圆心O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___cm.
23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图3
例4。如图4,AB为⊙O的直径,过B点作⊙O的切线BC,OC交⊙O于点E,AE的延长线交BC于点D,(1)求证:
;(2)若AB=BC=2厘米,求CE、CD的长。
图4
例5。如图5,PA、PC切⊙O于A、C,PDB为割线。求证:AD·BC=CD·AB
图5
例6。如图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90°,以AB边为直径作⊙O,交斜边BC于点D,过D点作⊙O的切线交AC于E。
图6
求证:BC=2OE。 十二、两圆公共弦定理
圆公共弦定理:两圆圆心的连线垂直并且平分这两个圆的的公共弦。
A如图:O1O2垂直平分AB。
即:∵⊙O1、⊙O2相交于A、B两点
O1BACO2O2 ∴O1O2垂直平分AB 十三、圆的公切线
两圆公切线长的计算公式:
(1)公切线长:RtO1O2C中,AB2CO12O1O22CO22;
24
BO1(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2)外公切线长:CO2是半径之差; 内公切线长:CO2是半径之和 . 十四、圆内正多边形的计算 (1)正三角形
在⊙O中△ABC是正三角形,有关计算在RtBOD中进行:
OBACOD:BD:OB1:3:2;
DBOAC(2)正四边形
同理,四边形的有关计算在RtOAE中进行,OE:AE:OA1:1:2:
ED(3)正六边形
同理,六边形的有关计算在RtOAB中进行,
AB:OB:OA1:3:2.
AOB
十五、扇形、圆柱和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 1、扇形:(1)弧长公式:lAnR; 180OSlnR21lR (2)扇形面积公式: S3602n:圆心角 R:扇形多对应的圆的半径 l:扇形弧长 S:扇形面积 2、圆柱:
(1)圆柱侧面展开图
S表S侧2S底=2rh2r2
BADBD1母线长底面圆周长(2)圆柱的体积:Vr2h 3 .圆锥侧面展开图
(1)S表S侧S底=Rrr2
OCB1C11(2)圆锥的体积:Vr2h
3
25
ACrRB(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圆复习测试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每题2分,共30分)
1、在⊙O中,AB是直径,CD是弦,若AB⊥CD于E,且AE=2,BE=8,则CD=______.
2、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若AB=BC=CD,AC是对角线,∠ACD=30°,则∠CAD=______°. 3、如图1,∠APC=30°,弧BD等于30°,则弧AC等于_______°,∠AEB=_____°. 4、过⊙O内一点P,的最长弦是10,最短的弦是6,那么OP的长为____________.
5、圆内相交的两弦中,一弦长是20,且被交点平分,另一弦被交点分成两线段之比是1:4,另一弦长是
____________.
6、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5:2:1,则∠D=_______.
7、若PA、PB分别切⊙O于A、B,∠APB=60°,OP=12,则OA=______,PB=________.
8、⊙O的内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E是BC的中点,AE的延长线交⊙O于F,则EF=______
9、△ABC中,∠A=80°,若O1是内心,则∠BO1C=_____;若O2是外心,则∠BO2C=______。 10、如图2,AB=BC=CD,过点D作B的切线DE,E为切点,过C点作AD的垂线交DE于F,则EF:FD=___________
(填比值)。
11、如图3,⊙O中弦AD、CE相交于点F,过点A作⊙O的切线与EC延长线相交于点B,若AB=BF=FD,BC=1,
CE=8,则AF=______________。
12、如图4,PAB、PCD是⊙O的两条割线。且PA=AB,CD=3PC,则PC:PA=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 A.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B.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 C.一条弧的对的圆心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周角的2倍 D.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圆的外切平行四边形为 ( ) A.矩形 B.菱形 C.等腰梯形 D.平行四边形
3、已知⊙O的半径为6cm,⊙O的一条弦AB的长为63cm,则弦AB所对的圆周角是 ( )
A.30° B.60° C.30°或150° D.60°或120°
4、若两半径分别是R和r,圆心距是d,且d2r2R22dr,则两圆位置关系是( ) A.外切或内切 B.外离 C.相交 D.内含
5、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11x20的两根,圆心距为12,那么两圆公切线的条数是
26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 )
A.1 B.2 C.3 D.4
6、半径为为25cm的⊙O中,弦AB=40cm,则此弦和所的对弧的中点的距离是( ) A.10cm B.15cm C.40cm D.10cm和40cm
7、圆心在x轴上的两圆相交于A、B两点,A点的坐标为(3,2),则B点的坐标是( ) A.3,2) B.(3,2) C.(3,2) D.(2,3) 8、如图5,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AC平分∠BAD,并与BD交于E点,,的延长线交于F,图中的四个三角形:①△CAF;②△ABC;③△ABD;④定相似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9、以长为a的线段AB为斜边的Rt△ABC的直角顶点C的轨迹是( )
a A.与AB平行且到AB距离为的一条直线;
2a B.与AB平行且到AB距离为的二条直线;
2a C.以AB的中点为圆心,为半径的一个圆;
2 D.以AB为直径的一个圆(A、B两点除外)。 三、计算题(18分)
1、已知:⊙O的外切等腰梯形的中位线长为10,两底长的差为12,求⊙O的半径.
CF切⊙O于C点并与AD△BEC,其中与△CDF一④
2、如图,AB是⊙O的直径,PCM与⊙O相切于点C,且∠ACM=57°,求P的度数。
3、如图,△ABC中,∠C=90°,点O在BC边上,半圆O过点C,切AB于点D,交BC于E,又BE=1,BD=2,求AD的长。
27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三、证明题(25分)
1、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弦AD。 求证:DC是⊙O的切线。
2、如图:PA切⊙O于点A,PBC交⊙O于点B、C,M是D。求证:PD2PBPC
弧BC的中点,AM交BC于点
3、如图,已知:ADB、AEC是⊙O的两条割线,PA∥ED交CB的延长线于点P,PE切⊙O于点F。
求证:PA=PF。
28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附加题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圆分别交BC、AC于D、G,作DE⊥AC于E,连结BE交⊙O于F。
求证:(1)DE为⊙O的切线;
(2)DG=DC;
(3)AE·EC=BE·EF
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28分)
1.有下列四个命题:①直径是弦;②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③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④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的度数比是2︰3︰6,则∠D的度数是( ) (A)67。5° (B)135° (C)112。5° (D)110°
3.△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它的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ABC的面积为( )
11(A)(a+b+c)r (B)2(a+b+c)(C)(a+b+c)r(D)(a+b+c)r
234.已知半径分别为r和2 r的两圆相交,则这两圆的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 ) (A)0<d<3 r (B)r<d<3 r (C)r≤d<3 r (D)r≤d≤3 r
二、填空题(每题7分,共28分)
5.某公园的一石拱桥是圆弧形(劣弧),其跨度为24米,拱的半径为13米,则拱高为_____.
6.已知两圆的圆心距为3,半径分别为2和1,则这两圆有______条公切线. 7.边长为2 a的正六边形的面积为______.
2
8.用一张面积为900 cm的正方形硬纸片围成一个圆柱的侧面,则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 为_____.
29
(完整版)初中几何题练习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0.相交两圆的公共弦垂直平分连结这两圆圆心的线段……………………………( ) 11.各角都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 12.正五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 13.三角形一定有内切圆………………………………………………………………( ) 14.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
四、解答题:(第一题11分,第二题18分,共29分)
15.(11分)如图,⊙O的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且AE=1 cm,EB=5 cm,
∠DEB=60°,求CD的长.
16。(18分)如图,⊙O是以AB为直径的△ABC的外接圆,点D是劣弧
结AD并延长,与过C点的切线交于P,OD与BC相交于点E. (1)求证OE=
的中点,连
1AC; 2DPBD2(2)求证:=; 2APAC(3)当AC=6,AB=10时,求切线PC的长.
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