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先秦盟书,通常指的是天子与诸侯或诸侯与诸侯之间为维持某种特定政治关系而将双方 盟誓内容写成的文字材料。西周时期盟书甚少,春秋时期盟书大量出现,战国时期盟书又逐 步减少乃至消失。这反映出() A.
缔结盟书是维护天子权威的主要手段 B.诸侯争霸战争演变为中央和地方之争
D.儒家的诚信观念为时人所接受
C.分封制逐渐向中央集权制转变
25. 西汉永光四年,汉元帝采纳丞相韦玄成和御史大夫郑弘等人的建言:“《春秋》之义, 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家,王不祭于下土诸侯”,罢除了西汉高、文、武三帝 郡国庙。这一举措() A. 显淡化
C.引发了诸侯国的叛乱
D.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程序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B.反映了宗法观念明
26. 下表是宋、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府(州)市镇数量变化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宋 明 清
苏州 11 95 121
太仓 松江 10 62 100
常州 13 81 67
杭州 13 40 86
17 42 49
湖州 7 20 56
合计 71 340 520
41
A. 商品生产分工明确 B. 雇工群体日益壮大 C. 市镇经济发展迅速 D. 商人地位根本改变 27.
明成化(1465-1487年)、弘治(1488-1505年)以前,湖广地区各县之民“椎鲁少机
械…… 食不重味,衣无绮纨之饰”;此后“生齿繁多,机心猬起……巧文舞断,愚氓敛手……县之 风俗实一变矣”。这反映了() A. 经济发展冲击社会习俗 B. 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 儒家的传统理念被破坏 D. 贫民百姓易染生活陋习
28.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鉴于“钱荒尤甚,银价日短”的局面,允许沿江沿
海 各省开局铸铜元。各省为获铜元余利遂争相鼓铸。此举() A.有效解决了中央财政危机 C.促使了旧经济结构的解体
B.增强了地方的独立性 D.推动了金融业现代化
29. 孙中山表示,“今日共和告成……故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此 防弊之政策,无外社会主义。……所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 道、电气、水道等事物皆归国有,不使一人独享其利”。下列对材料中的“社会主义”理解 正确的是()
A. 国家把握经济命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 实行民生主义,节制资本,防止个人垄断 C.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改造 D.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30. 20世纪40年代初期,画家古元在延安创作了作品《青纱帐里》。对该作品的历史解读 最准确的()
A.工农武装革命根据地建立 C.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B.发动敌后人民力量抗日 D,正面战场顽强阻击日军
31. 《司徒雷登回忆录》中写到:“由西方人创办和资助的许多文化事业都给取消了。燕京大 学最近也给关闭了,燕大的外国教员全部被迫离开了。”与此对应的新中国外交方针是() A. “一边倒” C. “求同存异”
B. “另起炉灶”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2.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第56编,记载“如果某人伤害了一个自由人,却 认为该自由人是他的奴隶,他将不被提起侵辱之诉。”由此可知,其旨在() A.维护公民的政治地位 B.执行万民法简洁宗旨 C.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D.宣扬自由人超越法律
33. 达•伽马的《航海笔记》写道:\" (1498年)4月7日,我们到达蒙巴萨城(非洲东部城 市)……我们忽然想到要和这里的基督徒见见面,并希望能在翌日和他们同去做弥撒。”这 说明()
A.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传教 C.基督教此前已传入非洲
B.西班牙国王支持其航海 D.船队的目的地是地中海
34. 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 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竞高达90%o 1931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销往苏联, 1932
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 50%。这说明()
A.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B,苏联国内的工业化建设尚未起步 C.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D,美英为缓解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35. 1949年9月,美国墨西哥湾所产的石油实际离岸价格为每桶2. 71美元,而波斯湾产地 石油价格每桶0.39美元,运到美国后交货价格每桶也只有1.60美元。这一状况() A.引发了第三世界反霸斗争 B.阻碍了世界经济增长趋势 C.刺激了产油国家走向联合 D.造成了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解析答案
24. 【答案】C
【解析】西周是宗法分封制的鼎盛时期,盟书甚少,春秋时期天子权威衰落,盟书大量出现, 说明盟书不是维护天子权威的手段,而是天子权威衰落、诸侯争霸及宗法分封制走向瓦解的 产物,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兼并统一战争仍是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是中央与地方之争, 故B项错误;此时中央集权体制逐渐形成,新的政治权威建立,依靠盟书维持秩序的时代结 束,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盟约执行情况,故D项错误。 25.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文帝罢除郡国庙的措施,是在武帝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基础上,进一步从宗法制度上打击地方郡国,通过收回宗庙祭祀特权,树立中央的信仰权威, 故A正确。这一举措是规范混乱的庙制,并非宗法观念的淡化,故B项错误。诸侯国叛乱的 “七国之乱”发生于西汉景帝时期,汉武帝之后,地方诸侯国失去了叛乱的经济基础,故C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机制,故D项错误。 26. 【答案】C
【解析】本题通过对宋、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府(州)市铁数量的变化数据进行对比,考查 考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从表格数据可知,江南市镇数量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这是由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迅速发展,故本题选择C项。材料未体现生产分工和雇佣 关系,故A、B两项错误。D项表述错误,明清时期依然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 位未发生根本变化。 27. 【答案】A
【解析】材料指出,明代成化、弘治以前,湖广地区民风淳朴,然而在明代中叶以后,民风 大变,人心狡诈,读诗书,社会风气大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变化上要是因为明 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社会习俗发生很大的变化,故本题主 要体现了经济发展对社会习俗的冲击,选择A项。B项表述过于绝对,社会结构虽然发生了 一些变化,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材料并未强调儒家传统理念, 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误读材料。 28. 【答案】B
【解析】“各省为获铜元余利遂争相鼓铸”可使得各省的经济更加独立,从而导致地方独立 性增强,故选B项;“清政府鉴于'钱荒尤甚,银价日短'的局面,允许沿江沿海各省开局 铸铜元”造币不能解决财政危机,排除A项;“允许沿江沿海各省开局铸铜元。各省为获铜 元余利遂争
相鼓铸”不能直接判断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排除C项;“各省开局铸铜元”并 没有改变传统的货币制度,排除D项。 29. 【答案】B
【解析】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不可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是利用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发 展资本主义经济,A错误;材料中“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冷……国 家一切大实业如铁路、电气、水道等事物皆归国有”体现出节制资本,防止个人垄断,是孙 中山民生主义的主张,故B正确;选项C不符合材料中“所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政策”,排 除;材料中“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物皆归国有,不使一人独享其利” 是说企业的,没有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D不符合题意,排除。 30. 【答案】B
【解析】该作品呈现的是农民在农田里持枪战斗的场景,结合其创作时间“20世纪40年代 初期”可知,其反映的应是敌后人民的抗日斗争,故选B项;工农武装革命根据地建立是在 土地革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进入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是国民党的正规 军队,并不是农民,排除C项;在正面战场作战的也是国民党的正规军,而不是农民,排除 D项。 31. 【答案】D
【解析】“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材料“由西方人 创办和资助的许多文化事业都给取消了”“外国教员全部被迫离开了”正是这一外交方针的 反映,故选D项;“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材料信 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外交关系,而要在新 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求同存异” 一般指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材料信息与此不符,且其并非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排除 C项。 32. 【答案】C
【解析】C通过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被认为是奴隶,其侵害就不受追究的现象,体现了 当时奴隶是公民尤其是贵族的私有财产的经济范畴,故正确。A材料体现的是经济问题,不 是政治问题。B不被追究,不是体现万民法诉讼程序简洁有效的结果,本题根本没有进入诉 讼程序,出现这种现象,是奴隶身份认定的结果。D自由人不超越法律,只是奴隶不被保护。 故选Co 33. 【答案】C
【解析】A.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传教。B.题干所给材料没有反 映出西班牙国王支持其航海。C.题干所给材料中“我们忽然想到要和这里基督徒见见面” 说明基督教在达•伽马到达非洲之前已传入非洲。D.题干所给材料也无法体现船队的目的地 是地中海。
故选C。 34.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竞高 达90%”可知此时西方国家出于经济危机时期,生产过剩,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故选 A项;苏联真正推进工业化是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步,排除B项;“苏联 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根据材料“1931年,美国出口的 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可知此时美英为缓解危机向苏联出口机器设备,并非资本, 排除D项。 35. 【答案】C
【解析】波斯湾产地石油价格明显低于美国墨西哥湾所产石油的价格,在差价的刺激下为 了牟取更多利益,产油国必然走向联合以提高石油价格,故选C;不同产地石油价格的差 异与第三世界反霸斗争无关,也没有阻碍世界经济的增长趋势,排除AB;美国和波斯湾产 油国同属于北半球,造成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故选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