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院领导:
PICC是是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 将一根由硅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以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技术。其护理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危险性小,感染率低,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可长达数月甚至一年。“一针”完成全部静脉输液治疗。近年来的临床实践显示,该技术不仅保护了静脉,还避免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化疗病人化疗药物的外渗。不但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患者的总治疗费用,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它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和其他中心静脉导管相比并发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节约医院时间和总体支出。适用于短、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也是作为肿瘤患者化疗药物输注的首选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PICC 置管有诸多优点,目前置管患者逐渐增多。留置了PICC 的患者除在住院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导管维护外,出院后仍需长时间带管,治疗间歇期的导管维护和指导已成为很突出的护理问题, 为了满足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的需求,国内外已有不少医院开设了PICC 专科护理门诊。护理门诊调查研究显示:设立PICC 护理门诊可满足出院患者对延续PICC 护理服务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国于1997 年开始引进PICC 技术, 现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并受到患者的普遍欢迎。自2005 年以来,国内各大城市、多家大型医院陆续开设了PICC 专科护理门诊。PICC 护理门诊隶属于门诊部或肿瘤科等相关科室,坐诊人员是进行过专科操作规范培训并取得PICC 操作资格证书的护士。有的医院增设了护理专科诊号,患者挂号后直接到PICC 护理门诊就诊, 而绝大多数医院的PICC 置管患者仍需医生首诊,开具治疗单与处方缴费后再到PICC 护理门诊进行导管维护。少数几家医院PICC 护理门诊配备了B 超仪, 采用了改
良塞丁格技术在血管超声引导下PICC 置管[21]。但由于医院普遍存在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矛盾, 加上我国护理门诊规范化管理不够成熟,PICC 护理门诊护 士往往无暇顾及住院患者, 只是在病房置管困难或发生了严重PICC 并发症时才参与会诊。考虑到医疗保险付费制度及出现问题时的责任风险, 一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