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尚车旅游网
莲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新授课)的六环节基本模式: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找出信息,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变式训练,应用拓展——回顾知识,归纳总结——分层测试,效果反馈。解析如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2分钟)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简洁、易懂、具体的教学情境,将数学问题置于现实教学情境之中。

这一环节可视教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 (1)尝试题引路。(2)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情境,由此引入新知。

【环节二】找出信息,提出问题(5分钟) 1、找出信息

只有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他们是相辅相成的,要想让学生能够准确、全面的找出数学信息,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会看图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图变多了。许多题目的呈现都以图或图文结合的形式代替了单纯的文字。因此,学生的识图能力就成了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正确理解题目意思的关键,是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保证。 (2)找信息 现在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往往比较繁多,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是有限的。往往不能找出有用、有关联的数学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情景图,找出有用、有关联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围绕“问题”这一主题,依据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环节三】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15分钟左右) 1、自主探索 问题形成后,学生转入自学,这里关键的是教师要根据学情出示相应的自学指导。让学生在自学提示的引导下,更加有目的的自学。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的重点要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

2、合作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小组同学展示和征询个人的自学成果。按照约定,学生把自学的知识以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出来;同组同学则要根据自己习得的情况对发言者的发言内容表示赞同或者反对,有不同意见时与之进行辩论,以求得全组同学对学习对象有一致的见解。其间,学困生具有首席发言的权利。

老师巡视课堂,其任务是:①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②组织教学。防止有学生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③辅导学困生。让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具有话语权,为他们在汇报展示环节创造表现的机会。④收集信息。在讨论交流时,学生常常会产生各种智慧的火花,这是知识的生长点,老师要善于牢牢把握。 (1)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成员自学完成后坐好、静思,待小组成员都完成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对自主学习的结果进行交流。教师深入倾听或参与讨论。 (2)组织汇报

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想法,鼓励发散思维。

3、集体归纳 学生自由发言,对全班已有各种意见进行归纳。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恰当氛围,让学生自觉、自由地展开争论,充分体现自主和创新。

说明:“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能够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从五种类型分别介绍“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这一环节的操作流程:

1、探究课

探究课基本教学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即让学生依据自己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经验、方法,对未知量及其关系等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方法,合理论证,得出结论。

2、计算课

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具体流程:列算式---说意义---试做---汇报交流---算法优化。

这里要做到四要:一、算式要学生独立列出,并要讲清列式理由。二、算法的探究要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由小组合作完成。三、交流要提倡算法多样化,要让学生讲清算理、算法。四、哪种算法更好,要通过评价进行优化。

3、解决问题课(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教学在这一环节的具体教学流程:自主探索(整理有效信息--列式--理由--试做)、合作交流(交流--汇报)、总结提升。

(1)自主探索: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有关的信息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

①整理有效信息: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从多个信息中选择必需的信息,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信息选择不准确必然导致算式的错误。选择有效信息的过程可体现出学生对于要解决的问题是否真正理解和明晰。

②列式:根据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各个有效信息的内在关系,列出算式。在分步列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③理由:让学生解释自己所列的算式,每一步的意义是什么,运用了哪些信息,算式的前后有哪些联系。解释理由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所解决问题的理解,并有效的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列式中的错误。

④试做:学生独立解答问题,并进行检验。

(2)合作交流: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分享他人的想法,彼此交流、讨论、补充、提示。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⑤交流:通过小组内交流,彼此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完善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⑥汇报: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探究的成果,分享彼此解决问题的方

案。

(3)总结提升: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和优点,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达成共识并确定解决此问题的最佳方案。

4、统计课

统计课的基本流程定为:产生统计欲望(为什么统计)----探索统计方法(怎样统计)----分析统计结果(统计的作用)。

即教学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在数据的整理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统计方法,最后根据统计的结果作出决策、分析,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5、概率课

概率课的基本教学模式:猜测—验证—结论。 猜测:在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首先猜测结果发生的概率,哪些是一定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哪些是可能的。在可能发生的事情中,哪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大、哪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小。同时让学生说明自己猜测的理由和根据。

验证:组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将所得结果与自己的猜测进行比较。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有关概率的结论,并逐步建立概率模型。 的结果进行比较,这将促进他们修正自己的错误经验,建立正确的概率直觉。 【环节四】变式训练,应用拓展10分钟)

变式练习可以体现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由简及难,设置一定的坡度,应用拓展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极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环节五】回顾知识,评价总结(2分钟)

师生共同回顾本课知识点,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环节六】分层检测,效果反馈(6分钟)

练习设计要有对比性,防止产生思维定势及干扰。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帮助领会知识的实质。练习设计要有坡度,让所有的学生感受成功。

说明:

练习课的教学流程为:独立练习——小组学习——展示汇报——提高练习。 小组学习时,交流读题方法、解题结果,由后进生讲解解题思路,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复习课的教学流程为:引入性练习——小组学习——展示汇报——独立练习。

小组学习时,交流解题结果,由后进生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其他同学补充纠正,使复习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莲山中心小学 2013年11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