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原则与策略
作者:徐兴文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6期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从语文课堂教学角度分析了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原则,提出了几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性评价;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然而,审视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口干舌燥,而学生却头昏脑涨。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激活思维的触角,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呢?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具体谈谈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概念及评价原则
1.强调课堂教学时间的规定性。向课堂要质量是向45分钟要质量,就是说,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扎实掌握所学知识,而不是把时间前伸后延,利用课下时间预习或做作业,加重学生的负担。
2.强调教学目标的规定性。如果一堂课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很难评价效率的高低。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则是:理解学习者、理解学习过程、创设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建立有益的学习伙伴关系、密切联系社会和文化情境的特点。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1.开端引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除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非常重要,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刻意求新,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语文课每次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法,求新求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 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一次,我刚要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学生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边说,课堂上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既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二)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1.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建立了和谐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才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反之,一切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学生拒绝、排斥你的教学,那就根本谈不上任何有效性了。 2.合作交流,体现共享美。课堂教学要注重多创设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接触的机会多了,他们彼此能够提出一些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甚至他们可能对一个问题产生相同的看法。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受到更多的同学的影响和感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教师妙用非智,学生激活课堂。(1)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因为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2)妙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
4.引入民主,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对我的这种做法颇感兴趣,他们能敞开自己的胸怀,尽情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在谈论的过程中,他们解决了课文中的难点、重点。这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谈论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课堂教学的效率很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投入情感,感动学生。我们知道了重视情感的培育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之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热情,更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因此,课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独特的感悟、别有情味的语言就会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我们看到上课时部分学生恹恹欲睡,提不起精神,教师提问,少数人回答,思维积极的往往只有几个。教师确实在认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些精彩的词句也在着力推敲,可学生不领情,没能打动学生的心。这样懒散的课堂气氛,教育资源浪费,师生的精力与时间也浪费了不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共同存在着一点,那就是缺少一个字“情”。课堂上冷冷的,冰冰的,缺少青少年的勃勃生气,缺少学习中的热情洋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先感动自己。即教师要情动于中,要深入文质兼美的一篇篇课文中去,深受感动。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作者单位 重庆市育才中学) 编辑 董慧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