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合 实 践 备 课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纸工
1 / 57
word 目录——10课时
第一课 技术根底——纸工的根本技法回顾 第二课 技术实践——纸夹 第三课 技术实践——照片架 第四课 技术实践——会动的卡片
第五课 综合实践——纸模服装〔6课时 〕
第一单元 纸工
第一课 技术根底——纸工的根本技法回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掌握折纸的根本技法,提高动手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理解立体纸工的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了解折纸的意义、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折纸的根本技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小组:纸篓、图画笔、图片
学生:剪刀、胶水、铅笔、透明胶条 教师:课件、音乐、成品、展板、教具
2 / 57
word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同学们大家看教师拿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达到复习巩固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呀?这些折纸作品都是按照折纸 新课 符号折叠出来的,今天咱们就一起 二、 教授 来回顾我们原来学过的折纸方法。 板书:折纸 1、 复习折纸符号: 以前我们学习过一些纸工符 新课 号,先来复习一下,请看:〔展示:学生观看课件 目的 3、小组研究学习: 课件〕 例如: 正折线:把线折在外边; 反折线〔也叫峰线〕:把线折在里 面;剪线:用剪刀剪开; 提供折纸图形 调动学生学习的2、 你还知道哪些折纸符号,向观看其它的折积极性 大家介绍一下。 叠符号 学习新的折叠符号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听折叠出不同的讲和观察的能力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利用这些折叠符号和剪纸的事物 技巧,就可以把一X纸制作成各 种造型。 3 / 57
word 三、 〔每组提供不同的材料〕 尝试体验 学会总结 拓宽学生的思路 评价能力 今天,咱们是用正方形的纸来 4、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做的?采 取了哪些方法? 一会儿,把你们成功的经验告诉大 家,好吗? 4、学生实践: 今天,咱们班要举办一次折纸 展览,主题是:美丽的大自然。 小 组确定要制作的名称,再进展分 工,最后在操作。 分组介绍 介绍各组的作品 听了别人的介绍,对自己 展示 评价 四、 布置 1、 2、 小组的作品进展改造。 作业 做桥的,大家看这是什么形状的纸,教师用它做出了什么动物?〔教师演示: 鱼〕。 课后你们可以选取一些其他的材料来试试。 板书 设计 4 / 57
剪纸 根本方法: 图片展示 word 课后 反思
第二课 技术实践——纸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纸夹的根本制作方法,提高动手和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理解纸工的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纸夹的制作,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细致,并善于动脑。 教学重点:
教学生学习纸夹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纸夹内心和外皮尺寸的合拢。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挂历纸,剪刀,胶带,硬板纸。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展示做好的纸夹〕 5 / 57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观看 明确用途 word 入: 看一看,它的里边和外边,说一装钱,装一些划 说,这个纸夹有什么用途?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做纸夹。 ——板书 1、 阅读、思考。 片等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要求:在书上画出来,并且写清 阅读书楚结构和步骤,分别采用曲线和 籍,自直线表示,并且明确序号。 学课文 汇报: (4) 外皮的尺寸依据? 6 / 57
纸夹的结构。 做纸夹的步骤? 2、 观察讲解。 内心,挡头,外 皮 做内心,做挡 头,粘挡头,做 外皮 (1) 做内心时,它的尺寸有根据所放物品 何依据? (2) 挡头的尺寸依据? 的大小进展折 叠 学生在参与与实践挡头的宽度是中进展学习,学会内心一小格的倾听教师的讲解 宽度 (3) 挡头折的次数根据什挡头折的次数 么? 是内心的次数 的2倍 内心两面再加 半,或三面 word (5) 演示组装过程。 动手操作 培养动手能力 拓展与创新 三、要求: 实践操(1) 可根据需要设计不同层作 次。 (2) 在制作时要按照顺序做。 (1) 动手操作,注意安全。 四、 展评小 节 (1) 比一比,谁做的好? (2) 在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用过的东西,扔掉会造成浪费,希望同学们学会利用他们,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为环保做贡献。 作业。自行设计不同样式的纸夹 板书 设计 7 / 57
做纸夹 步骤:内心 挡头 外皮 组装 word 课后 反思
第三课 技术实践——照片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初步设计照片架的方法。,提高动手和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集信息,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互动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设计与技术的关系,逐步形成学生的信息意识,创造意识以与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照片架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新颖、有特点的照片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师——计算机教室、模拟网页,实物照片框、实物投影仪。 学生——各种照片架〔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想渗透点 通过谈话,把 一 导入: 1、同学们,课前教师让大 8 / 57
word 家收集了一些照片架,〔板书——照片架〕 2、一会请小组的同学边观察、边讨论你们组的照片架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它由哪几局部组成?〔课件出示问题〕 过渡:边框、窗口、支架〔板书〕 那这节课我们就进一回忆 汇报 学生带入所学内容,为体会教师精神做铺垫。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解决生活实际研究问题的能力。 提出研究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进展研究。 引出课题,为确定学习重点,创设情境。 让学生初步 了解材料的特点。 通过研究资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表现合作学习,为完成教学任务,做出铺垫。 初步了解 设计的因素和一二 学习: 步研究如何设计一个照片学生汇报 架〔板书设计〕 1照片架不仅材料多种多样,边框、窗口、支架也 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2那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有什么变化? 3示X课件:出示边框、窗口和支架。 4那怎样去设计呢? 电脑的信息库里为大家提供了四种不同的设计 研究讨论 思路,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观察学习 自主地去学习和了解。组内9 / 57
word 的同学边观看边商量商量、你们准备用什么材料,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照片架呢?〔边框、窗口、支架如何设计?〕 5 通过刚刚咱们看的资料。大家认为应怎样设计一个照片架呢? 6 讲解电脑操作: 了解设计要素 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初步设计能力。 通过课件演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突破重难点打好根底。 填写记录是培养学生学习设计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电脑完成设计图 ,表现信息技术与劳动学科的整合。 培养学生会利用网上素材进展学习、主动研究 刚刚大家交流了自己学习新知 三、自主设的设计思路。 计: 一会儿大家在设计时要把你需要的材料和尺寸填写在这个表里!大家在设计时,也可以利用素材库里 讨论 四、交流评的资料,还可以利用绘图工价: 具来设计。 我们比一比,看谁设计的最实用,最新颖。 板书——实用 新颖 〔课件演示〕 在这里我提两点要求: 1、设计好别忘了保存。 学生上网浏览的能力。 2、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和教参考资料。 10 / 57
word 师同学交流。 〔互动研讨〕 进展过渡:下面请同学介绍你的设计图。介绍时:请你 让学生创造性的活动,表现多学科研究学习,让学生能运用多学科知识进展学习。 继续实施师生互动,梳理学生创新思想、巩固所学知识。 说清楚选用什么材料?尺学生汇报 寸大小?边框、窗口、支架如何设计?谁来把自己的 设计和大家交流一下?结 五、教师总合同学的设计,你来谈谈自 结。 己的想法,有什么好的建议 和大家说一说? 同学介绍:〔教师进展学生作品广播〕 〔1〕、请学生介绍设计意图。 〔2〕根据作品进展讲解。 〔3〕、同学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互动交流〕 进展过渡:刚刚同学展示的作品都很好,我们再来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广播〕 刚刚大家交流了设计草图,请同学结合大家的建议,逐步完善自己的设计,并依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准11 / 57
word 备好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下节课制作完成你的照片架。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设计照片架 边框 窗口 支架 实用 新颖 12 / 57
word 第四课 技术实践——会动的卡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初步的能把彩纸动起来的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猜测的可能性,制造出探究的愿望,设计出新颖别致的卡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与研究的愿望,培养创造意识以与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挥动的卡片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新颖、有特点的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师—— 实物卡片、实物投影仪。 学生——各种彩纸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 研究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思想渗透点 通过谈话,会动把学生带入所学内容,为体会同学们,你们看教师 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喜欢它吗?你想提出的卡片 什么问题? 1、猜测:看一看,教师的这个卡片怎么会动呢?是什么原理呢? 怎么教师精神做铺懂得 学生各抒己见 垫。 确定研究的主题 word 2、小组讨论:你们的猜测 探究方法 交流与共融 讨论与 在尝试中不断地发现问题。 对于规律的总结性 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 到底哪一个是对的呢?小小组研究 组研究一下作品。 3、各组把你们的研究结学生汇报 果汇报一下。 4、统一思想: 根据各组的研究情尝试 况,现在我们每组试着做一个,看一看,会有怎样的收获。 总结规律 三、创作5、分组尝试 与改良 6、回报结果: 我们发现的制作的技巧是 “动与不动之间的关系〞 学生动手 我们经过了研究,得到 四、交流了使卡片动的奥妙,那么, 评价: 现在我们就分成两个人一 组,分别制作不同的卡片。 要求:根据技巧,设计或 者改良 1、 表示自己的创作1 / 57
倾听与学 习 倾听能力 word 灵感 2、 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这些同学的特点,设计出更加具有新意的作品。 3、 说一说,这些作品你大所做什么用?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2 / 57
会动的贺卡 不动 动 连线 word
第二单元 泥工
目录——8课时
第一课 技术根底——手捏成形法的知识回顾
第二课 技术根底——泥板成型法——材料与工具和一次成形 第三课 技术根底——泥板成型法 ——刮抹粘 第四课 技术实践——用泥板做方形器物 第五课 技术实践——用泥板做小房子〔2课时〕
第六课 技术实践——设计与创新——泥工技法的综合运用〔2课时〕
第一课 技术根底——手捏成形法的知识回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对于手捏成形法的知识进展综合的整理和复习,并且检验学习的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组的调查,进展组组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知识的融合。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质疑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进展文化的交流与评价,而且学会了倾听,懂得了尊重。 活动重点:
对于手捏成形法的知识进展梳理 活动难点:
调查已有的知识经验,进展复习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3 / 57
word 大量剪纸实物、书籍与图片,供教学用演示文稿、,研究方案用纸,教室环境的布置。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计划表格 2、学生准备: 泥工的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一〕、活动的导入: 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明确目的 同学们,还记得前面我们学过了哪些泥 工技法吗? 今天,我们就更加深入地进倾听 展复习。 1、对于我们原来学习的泥工技法,你们 小组活动 还记得多少呢?在学习记录表上进展填 写,并且一组为单位复习,巩固。 2、分组汇报: 调查原有的知识根底 请两个小组 表达与操作的合作 评价能力的培养 〔二〕、根逐个方法演示,并且对于方法进展进展汇报 本活动: 方法准确性的把握。 1、 〔三〕实关于这些泥工技法,你还有哪些学生提出问提出问题的题 能力 调查的能力 问题? 践与操作 2、 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进展实 4 / 57
践。 要求: word 可以小组分工操作 可以自己操作 3、 小组汇报与交流 小组活动解 决问题 分工合作的能力 设问:说一说,你是怎么捏制的,运用 了哪些技巧和方法。 4、 教师总结: 〔四〕总结与生成 板书 课后反思
第二课 技术根底——泥板成型法——材料与工具和一次成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运用一次成形的技法塑盘子等物品,并能灵活使用这些技法塑其他物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5 / 57
关于手捏成形法我们已经有了具体的, 比拟深入地了解,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的指示。 泥工技法 方法: 压粘接、划粘接和剪 揉捏和搓粘接 word 过程与方法:在体验\\研究与尝试中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一次成形等泥工技法,能够运用这些技法与以往学到的技法泥塑盘子等物品。 教学难点:
把握一次成形的技巧。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泥工工具、陶艺泥、报纸,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层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直观感受学习的目的 由图片导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一、观察图片,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手明确学习目的 导入主题: 捏成形法的泥工技法,今天 我们有学习一种新的泥工 技法——泥板成形法。 2、今天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盘子 X图片,看,什么呀? 3、仔细观察,盘子的捏制同我 们原来学过的泥工技法有观察图片,共同学习兴趣,又可什么不同? 交流盘子的形以为学生提供观态特点 察的原型,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在二、认识工具、1、那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 探讨方法: 些工具和方法。 6 / 57
滚轴,木板、压了解外形特征的word 2、这节课,我们就根据自己的制等 观察,一起来泥塑一个盘 子,好吗? 情况下再进展泥塑的学习。 为这种技法打好根底。 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善于3、真不错,不过刚刚我们观察 过了,并且说了说,泥板成 形法是如何做的? 学生回答 4、尝试体验,这些技法的运用 存在哪些难点? 共同探讨方法 5、集体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结合教师的演探索。 结合探讨情况,教师进展针对性指导,给予学生一个正确的示X。 讲解与实践相结合,满足学生急于感受的欲望 6、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展演示,理解把握 示指导 教师呀,准备做出更多的不同细心实践,完成让学生在尝试中三、细心实践,的盘子,我们看,谁做出的盘作品,体会把握发现问题,而后体会把握: 子最形象最生动 ,教师会为它 泥工技法 涂上颜色,同学们,加油吧! 7 / 57
针对自己的困难进展针对性的学word 注意,你一定要耐心细致,你也可以结合观察,为它添枝加叶。 〔做完的同学,习,从而提高学也可运用学习的效率 过的泥工技 法泥塑其他培养学生发现问物品〕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予学生一个技法上的正确指导 四、涂刷颜色, 1、随着学生的操作完成,为优 展评小结: 秀作品涂刷颜色。 2、展示评价 3、教师小结 优秀作品涂刷让学生将知识应颜色,不足之处用于实践,在实加以改良 践中加以把握,展示自己的作体会其要领。通品,谈谈自己的过激励措施,培评价与感受 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劳动习惯。 板书设计: 方法:一次成形 压 泥塑盘子 8 / 57
word 课后反思:
第三课 技术根底——泥板成型法 ——刮抹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运用刮抹粘的技法塑笔筒等物品,并能灵活使用这些技法塑其他物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体验\\研究与尝试中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刮抹粘等泥工技法,能够运用这些技法与以往学到的技法泥塑笔筒等物品。 教学难点:
把握刮抹粘的技巧。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泥工工具、陶艺泥、报纸,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层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观察图片,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泥明确学习目的 直观感受学习的导入主题: 板成形法中的一次成形法,今 9 / 57
目的 word 天我们继续学习其它的方法 二、探讨方法: 1、今天教师带来的作品同上次笔筒经过了一 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些其他的方法由实物导入,既才能完成。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提供观2、仔细观察,笔筒的捏制同我 们原来学过的泥工技法有什么观察图片,共同察的原型,让学不同? 交流盘子的形生在充分了解在态特点 了解外形特征的情况下再进展泥塑的学习。 为这种技法打好根底。 给予学生探索的机会 结合探讨情况,教师进展针对性指导,给予学生10 / 57
3、那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这 种方法。 阅读书籍 4、尝试体验:这种技法的运用 存在哪些难点?注意什么 问题? 学生回答 5、集体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讲解: 倾听 word 一个正确的示X 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这种泥工细心实践,完成让学生在尝试中作品,体会把握发现问题,而后泥工技法,并且针对自己的困难进展大胆创新 进展针对性的学 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三、细心实践,方法,进展操作。 体会把握: 要求: 大胆创新 保持卫生 四、涂刷颜色, 1、教师小结: 展评小结: 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 2、刷漆 展示自己的作能力 品,谈谈自己的给予学生一个技评价与感受 法上的正确指导 优秀作品涂刷 颜色,不足之处 加以改良 板书设计: 方法:刮 抹 粘 泥塑笔筒 11 / 57
word 课后反思:
第四课 技术实践——用泥板做方形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运用泥板成形法塑方形物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体验\\研究与尝试中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泥板成形法的泥工技法,能够运用这种技法泥塑方形物品。 教学难点:
把握泥板成形法的技巧。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泥工工具、陶艺泥、报纸。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层次 一、观察图片,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直观感受学习的目的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明确学习目的 导入主题: 泥板成形法中的根本技法,今 天我们就要运用这种方法进展 12 / 57
word 泥塑。 二、 探讨方法: 1、小组讨论:泥板成形法具有观察图片,阅读 哪些特点? 课文,实物演示,为学生的研究根据这些特点适合制作那些共同交流形态特提供丰富的素造型? 2、汇报交流: 要举例说明 点与运用 特点:平整、易做纹路和形状 造型:板状的, 材 交流学习结果 3、 设问:如何制作呢?阅读平面图形的。 书籍,回答如下问题。 压平、切割、粘 接、整形 明确方法。 4尝试体验:在切割中,如何 才能使面积一样? 再粘接中,如何才能解释,无借助同面积的物结合探讨情况,缝隙? 5教师示X演示 体切割 教师进展针对性指导,给予学角度确实定,45生一个正确的度粘接。 示X 6、思考、讨论:在生活中还有 哪些物品是方形的?说一说, 如何塑出来?并且把你的心迹观察倾听 记录在书上,看一看能否实现。 13 / 57
word 先思考,在讨论。 制作之前的准备工作。 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这种泥工细心实践,完成让学生在尝试作品,体会把握中发现问题,而泥工技法,并且后针对自己的进展大胆创新 困难进展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给予学生一个技法上的正确三、细心实践,方法,进展操作。 体会把握: 要求: 四、 大胆创新 保持卫生 1、教师小结: 展评小结: 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评价粘展示自己的作指导 接的情况 2、刷漆 品,谈谈自己的 评价与感受 优秀作品涂刷颜 色,不足之处加 以改良 板书设计: 泥塑方形物品 方法:压平、切割、粘接、整形 14 / 57
word 课后反思:
第五课 技术实践——用泥板做小房子〔2课时〕
第一课时 知识储藏与设计
活动目标: 1、 2、 3、
通过各组的调查,进展组组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知识的融合。 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质疑的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进展文化的交流与评价,而且学会了倾听,
懂得了尊重。 活动重点:
1、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研究问题的提出。 2、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方法的选择。 活动难点:
1、教师指导学生研究问题的提出。 2、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方法的选择。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书籍与图片,供教学用演示文稿、,研究方案用纸,教室环境的布置。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计划表格 2、学生准备: 用纸、铅笔 教学过程:
15 / 57
word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感受气氛,引出“ 小房子〞 看一看,教师带来了什么? 〔一〕、活动的导入: 小房子 这些小房子稚拙、可爱,充满 了田园气息。你们愿意做一个吗? 愿意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进展用泥板做 小房子。 1、课件演示:各种风格的房子图片 2、提出问题: 〔1〕看一看: 这些房子给你什么启示? 教师小结: 初步了解房子的知识 学生回答: 不同风格的房子 学生:外表 提出研究问题 每种风格的房子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的特点,我们再捏制的过程中要注 意抓住特点,再操作。 〔二〕、观察活动: 〔2〕谈话:面对这么多的房子,你凹凸不平 们想了解哪些关于房子的问题?请讨论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 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的问题不能一 样,并将讨论后的问题填写在“问 题纸〞上 教师组间指导:小组中每个成员所引导学生提出有 提问题不能一样 16 / 57
关剪纸的问题 word 谈话: 1、2两组同 学将你们“问题 纸〞上的问题集 中在一起,由2 教师在各组巡视的过程中,发 现各组之间有些问题是一样的,为 了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整理清楚,我们就将这些问题进展筛选。 谈话: 请各小组将保存的问题贴到黑组同学共同合 板上,全班同学一起对这些问题进作,将一样的问 展再次筛选。 题筛选出去,不 同的问题保存下 教师将同学提出的问题进展归纳来。 〔贴出问题“花心〞〕,将同类问题进展归类〔贴出问题“花瓣〞〕 3、制定研究计划: 〔1〕出示“研究计划书〞 3、4组,5、 6组,7、8组也 同时进展问题的 筛选。 筛选问题 过渡: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 需要我们共同研究解决,教师给同 学们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出示回答如下问题 研究计划书〕 〔2〕小组研究: 要求: 同时由学生进展 问题筛选。 研究计划要遵循科学性和可 17 / 57
word 行性原如此〔板书:科学性和可行 性〕 4、初次交流与完善: 教师监控— 计划缺乏科学性〔资源的利用、研 究的问题不够明确等〕 (1) 教师设问: 第一、你们组为什么选择上网 调查,上网的好处是什么?为 何选择图书查询,查那一类的小组分工:根据完成研究计书?〔利用各自的家庭资源〕 组内同学们的性划, 第二、小组分工中,每个同学格、能力、以与 的任务是什么?为什么把任务交给各自的优势和特他?所有小组成员都有任务吗? 长,进展合理分 工。社交能力强〔4〕其它组存在类似的问题的,可以去采访;吗?还有其它问题吗? 电脑水平高的,可以负责查阅资4、根据修改后的计划书,做集体交料;组织能力强流: 小组汇报,学生们做点评。 的,可以选他做组长。 (2) 小组汇报: (3) 集体18 / 57
word 评议: 〔三〕总结: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研究就进展到这里,在下节课的时间里,我们将把我们的研究进展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计划 研究主题 组长 小组分板书 工 分工 研究方法 成果展示 预计完成时间 组员 成员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分组与实践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具备泥板成型法的根底之上,小组合作,进展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分组合作进展创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热爱我国民间工艺的情感。
19 / 57
word 活动重点:
制定小组合作的计划书 活动难点:
合作的分工。 教学准备:
各种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明确目的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对泥板成倾听 〔一〕谈话导入 型法有了一些实践根底,并且对于房子的知识有了比拟充分的准备工作,今天我们就要分组活动,制作更加具有特色的房子。 1、回忆: (1) 岩石泥板成型法的技巧。 (2) 说明了解的小房子的知识 指名演示 回顾知识 集体交流 2、那么,我们运用泥工技法,如何才能 形成一定的风格呢?现在我们看要求: 〔二〕制定计划 a) b) 要确定主题的风格 捏制的过程中要能表现技法小组商量 培养小组的学的运用 习能力 c) 分工时要注意利用每个人的 优势 2、汇报研究结果。 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记录表〞延续 上节课的知识进展表示。 20 / 57
word 还存在问题的小组进展集体交流 教师:其他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你们有好的建议吗? 我建议你们—— 评价与交 流 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 〔三〕操作实践 要求: 1、 2、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卫生与安全 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总1、介绍本组的作品 结与评价 2、合作中的乐趣谈一谈。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计划书 第六课 技术实践——设计与创新——泥工技法的综合运用〔2课时〕
21 / 57
word 第一课时 回顾与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组的调查,进展组组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知识的融合。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质疑的能力。
3、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进展文化的交流与评价,而且学会了倾听,懂得了尊重。
4、在对知识进展梳理的过程中,对于泥工技法有整体的认识,并且形成系统的技能。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与提高的能力。 活动难点:
如何进展研究并且设计方案,进展系统的学习。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大量剪纸实物、书籍与图片,供教学用演示文稿、,研究方案用纸,教室环境的布置。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计划表格 2、学生准备: 泥工的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一〕、活动的导入: 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明确目的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对泥工有了一些 认识,今天,我们就更加深入地进展研倾听 究。 〔二〕、根1、对于我们原来学习的泥工技法,你们 小组活 调查原有22 / 57
word 本活动: 还记得多少呢?在学习记录表上进展填动 写,并且一组为单位复习,巩固。 2、分组汇报: 要求: 两个到三个小组 表达清楚、动作准确 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 4、集体评价: 要求: 时间 动作要领——纠正 4、教师总结 1、 的知识根底 请两个小 组进展汇表达与操作报 的合作 评价能力的培养 关于这些泥工技法,你还有学生提出提出问题的问题 能力 调查的能力 哪些问题? 5、 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展调 查。 〔三〕问要求: 题的生成与解决 分工解决 每个小组解决的问题多 表达精炼 填写记录表 6、 小组汇报与交流 小组活动 解决问题 分工合作的 能力 要求:语言精练,评价准确性 7、 教师总结: 〔四〕总关于手捏成形法和泥板成形法我们已经 结与生成 有了具体的,比拟深入地了解,下节课,23 / 57
word 我们在操作上再提高一步。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记录表 小组成员 自主复习 板书 名称 操作 优秀学生 一般学生 学习收获 设 计 方 案 完成时间 主题 谁负责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分组与实践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具备两种根本技法的根底之上,小组合作,进展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分组合作进展创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热爱我国民间工艺的情感。 活动重点:
制定小组合作的计划书
24 / 57
word 活动难点:
合作的分工。 教学准备:
各种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一〕谈话导入 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明确目的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对泥工的技法倾听 有了一些了解,今天我们就要分组活动,制作更加具有表现力的泥工作品。 1、回忆,我们前面学习了哪些泥工技指名演示 法?请一些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 不仅要认真观察,而且要能指出优点或集体交流 者不足。 回顾知识 培养小组的学习能力 2、那么,我们运用泥工技法,如何才能 形成一定的风格呢?现在我们看要求: a) 〔二〕制定计划 b) 分组活动,确定要捏制的主题 小组商量 主题中要包括人物、动物、植 物或者一些其他事物。 c) 捏制的过程中要能表现技法 的运用 d) 分工时要注意利用每个人的 优势 3、汇报研究结果。 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记录表〞延续 上节课的知识进展表示。 还存在问题的小组进展集体交流 25 / 57
评价与交流 word 教师:其他组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你们有好的建议吗? 我建议你们—— 〔三〕操作实践 要求: 3、 4、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卫生与安全 动手操作 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总1、介绍本组的作品 结与评价 2、合作中的乐趣谈一谈。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编制
26 / 57
计划书 word 目录——13课时
第一课 技术根底——毛线编织的材料和起针和下针——小领结 第二课 技术根底——毛线编织的上针编织和收针 第三课 技术根底——毛线编织的针法综合运用 第四课 技术实践——小手套(2课时)
第五课 技术根底——毛线钩织的材料和起针——围巾 第六课 技术根底——毛线钩织的短针针法 第七课 技术根底——毛线钩织的二合一短针针法 第八课 技术根底——毛线钩织的中长针针法 第九课 技术实践——小玩偶 第十课 技术实践——文具袋
第十一课 技术实践——小饰物〔2课时〕
第一课 技术根底——毛线编织的材料和起针和下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单针起针和编织下针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实践,重点指导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做事耐心、仔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各色毛线〔粗线〕、棒针、毛线编织物。 教学重点:
27 / 57
word 学生学习起针和织下针方法。 教学难点:
起针时,手指绕线的动作方向和织下针的插针,绕线的部位、方向等环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讲解: 你们想学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激发兴趣 明确学习的任务 学生练 习 互相检查拿的对不对 28 / 57
展示毛线编织物:毛衣、看实物 围巾、手套、帽子等。 谈话:这些衣物都是用 毛线编织而成的,你们 会编织吗? 回答:不会 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 线编织〔一〕 在学习编织之前先要学 会拿针的方法,你们自己先试一试。 教师演示拿针的方法〔在实物投影下演示〕 培养学生的word 三、学生动手 29 / 57
关于起针: 找一名学生动手能力 学 1〕起针是手工编织的第教师演示,生练习 一步,先要打一个活扣。谁会打活扣,请到前面 试试。要求:活扣要留 得大一些。 2〕将棒针穿入活扣,拉紧。 看清楚了 培养学生听3〕右手食指挑起毛线, 形成另一活套,套在棒 针上,完成第二针。〔教 师反复演示〕你们看清 楚了吗?请用这种方法 的能力 多练习几次。〔教师巡视听教师的讲 指导〕 关于织下针: 插针:把右棒针从左棒针的线圈下部插入。 绕线:由下往上把线绕在右棒针上。 解 培养学生的动手的能力 按照要求制 作 挑线:从线圈中挑过来。 退针:左棒针退出线圈。 〔教师边演示边讲 word 四、评议 〔1〕按照毛线编织的步骤进展编织。 〔2〕练习中要耐心、细心。 〔3〕编织要疏松适宜。 〔4〕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5、评议、小结: 〔1〕展示编织的不错的作品,表扬。 〔2〕让学生说一说编织过程中的技巧。 〔3〕希望大家在以后要认真、仔细,多练习。 1、回家反复练习,起针和织下针。 2、准备:毛线〔粗线〕、棒针。 30 / 57
解〕 拓宽思路 学生动手练习,教师提 出要求: 欣赏、巩固 word 课后反思
第二课 技术根底——毛线编织的上针编织和收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织上针和收针的编织方法,学会织一片毛线织片。
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实践,重点指导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毛线〔粗线〕、棒针、一片织好的毛线织片、织好的小领结。。 教学重点:
学会上针编织方法和收针方法。 教学难点:
织上针插针的位置与绕线、挑线。收针时的并针〔套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31 / 57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word 一、 导入新课 二、 讲授新课 按照书上的方法练一练,可以互相帮助。 织上针的方法: 32 / 57
谈话: 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起 针和织下针的方法,现 在教师就要检查同学 们学习的情况,请你起好10针,织一行下针,完成的同学坐好。 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于 学生开始了解学生上练习,教师节课的学习巡视指导 情况 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明确学习任务 让学生动脑筋 加深印象 起针和织下针都已经听教师谈话 掌握了,但是要完成一 件作品只具备这些针 法是不够的,还要学习 织下针和收针。 请看:〔展示小领结〕这件作品就用到了起针、织上针、织下针和收针。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继续学习 学生思考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 文,思考:怎样织下针学生练习 和收针? word 三、 学生制作 〔1〕插针: 提问:右棒针插入左棒针上线圈的部位,与织下针插针的位置有什 么不同? 学生观察 后回答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绕线:由右向左 绕线。 学生仔细观察 〔3〕挑线:由上往下 后回答 挑出。 同学之间互相 〔4〕退针:左棒针退说 出线圈。 这样一针就织好了,请 你仔细观察,只好后的 上针和下针有什么不听教师的总结 培养学生听 同? 的能力 小结:上针是一个小疙 瘩,下针是一个小辫 子,只有认识了这两种听教师的讲解 针法,为以后针法的变培养学生听 化打下了根底。还要注的能力 意的是一行下针,翻过听教师边 来就是一行上针。 讲解边演 收针的方法: 示 〔1〕先织两针下针。 33 / 57 word 四、评议 3、学生练习,教师提出要求: 〔2〕左棒针挑起右棒 针的第一针。 培养学生的按照要求制作 动手能力 把所学的知识记牢 〔3〕把挑起这一针套 过来搭在右边第二针 上。 〔1〕编织过程中一定 要分清楚上针和下针, 不要织错。 复习巩固 〔2〕要想织好必须反 复练习,还要有耐心、 细致的品质。 〔3〕同学之间一定要互相的帮助。 〔1〕评选作品,表扬。 〔2〕让学生谈一谈编织中的收获和没有掌握好的地方。 〔3〕鼓励学生要多练习,有信心、加强耐心。 1、回家后,没有完成小织片的要继续完成。 进展思想教育 34 / 57
word 2、对掌握不熟练的同学,要多练习为下节课作好准备。 课后反思
第三课 技术根底——毛线编织的针法综合运用——编织
小领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应用前两节所学知识,能够学会织小领结。
过程与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重点讲解,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好品质。注重学生人格培养,增强“我能行〞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三种成品小领结、三个已编织好的织片、学具、棒针、各色毛线〔粗线〕。
35 / 57
word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学会编织领结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本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和绕线打结松紧程度的掌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提问:你们想不想用学到的针法,织一件小领想 结? 教师活动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起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针、织下针、织上针、请两到三名学 收针的方法。谁还记得,生到前面演 请到前面为大家表演一示,教师评议 下? 刚刚同学们演示的都非常好,教师用下针、上针织了一件作品,请看 展示小领激发学生结,并把想学的兴它别在胸趣 前头上 全体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现在请大家先来练习起起针,教师指知识 针,每位同学起10针。 导 请仔细观察图片,第一学生观察 个小领结使用的是什么 后回答 36 / 57 word 三、学生制作 四、评议 小结:这个小领结的针 法用的是下针、上下针 交替、再织下针而织成。 3、学生练习,教师提要求: 〔1〕这三种小领结,可以任选一种进展编织。 学生练习 学生进展练现在教师为大家演示这中针法,请你仔细看。 再仔细观察,第二个领结的织片和插图,使用了什么针法? 针法? 小结:这个小领结的针 法用到了,一行下针,教师演示学生 一行上针交替织成。 观察 培养学生学生仔细的观察能观察,并力 回答如下 问题 学生仔细 观察,并 回答如下 问题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结:这个小领结的针 法用的是反复织下针而 成。 再仔细观察,第三个领结的织片和插图,使用了什么针法? 〔2〕完成第一个小领结习,教师巡视以后,可以自己再创造37 / 57 word 五、布置作业 4、评议、小结: 一种。 〔3〕同学之间一定要互 相的帮助。 欣赏 〔1〕评议质量和数量, 选出完成比拟好的作 品,注意领结的多样化。 思想教育 〔2〕教师表扬做的好的 同学,鼓励有进步的同 学。 〔3〕希望同学们,在根本针法的根底上多创造几种针法。 1、完本钱节所学领结。 2、根据所学根本针法,自己创造,织一个小毛线织物。 3、准备:劳动材料、剪子、皮尺、手缝针、与布料相符的线。 课后反思 38 / 57 指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 回家完成 创新设计 word
第四课 技术实践——小手套(2课时)
第五课 技术根底——毛线钩织的材料和起针——围巾 课题3.钩织(一)
教学目的学会起针和钩织的方法,学会钩织一条小锁链,初步学会钩织的方法,培养学生做事耐心、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钩织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力均匀,松紧适度 教具准备钩针、毛线、成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教师出示成品〕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导入 些作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毛线钩织一条小锁链。 新课教授 〔1〕进展毛线钩织的步骤是什么? 〔2〕起针要注意哪些问题? 认真听讲 激发学生集体阅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分小组讨论 明确学习习内容 使学生了的根本步培养学生能力 〔3〕进展毛线钩织时要注意哪些问 题? 39 / 57
掌握根本 word 3.教师归纳、讲解、演示 〔1〕步骤:起针――钩织――收针 〔2〕起针时毛线的松紧度要适宜。过认真听教师讲解 松,织出的作品效果不好,过紧影响钩 织速度 〔3〕在编织过程中力度要均匀 4.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演示方法 掌握根本 (1) 起针:先打一个活口,将钩针置疑 穿入活扣,拉紧 (2) 右手食指挑起毛线,用钩针把 它从第一个圈中掏过来,完成 第二针,反复操作 (3) 收针:把最后一针的线从圈中认真观看示X 完全掏出 5.教师巡视指导(放音乐) 要求: 分步练习 小组内竞赛 班级竞赛 学生进展评议 优胜者上台展示作品 巩固所学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心理素质表现自己40 / 57
word 小结 课后实践 板书 小记
第六课技术根底——毛线钩织的短针针法
课题 钩织〔二〕 品。 钩织多种形式的作品 钩织〔一〕 步骤:起针――编织――收针 同学们,今天我们接触了毛线钩织,希望同学们在这方面多加练习,制作出教学目的 学会织短针的方法,培养学生做事耐心、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把小锁链围成环形图案 教学难点 钩花瓣的方法 教具准备 钩针、毛线、成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教师出示成品〕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作导入 品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钩织小锁链,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把小锁链钩织成圆形茶杯垫。 新课教授 〔1〕钩织茶杯垫的步骤是什么? 41 / 57
认真听讲 激发学趣 集体阅读课文 明确学学生朗读课文 学习内容 分小组讨论,派代使学生表回答如下问题 杯垫的方法 word 〔2〕连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进展穿插钩织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教师归纳、讲解、演示 〔1〕步骤:钩织锁链――连接――收针 培养学的能力 掌握根本 〔2〕钩织时毛线的松紧度要适宜,制成小 锁链后把钩针穿入第一针的孔中,再起针时认真听教师讲解 钩住两个圈,方法和小锁链一样 〔3〕在编织过程中力度要均匀 〔4〕收针时要并针 (1) 可以事先设计花型丰富的作品 掌握正边讨论边实践,试法 着织一织 置疑 (2) 根据设计的花型不同可以改变钩织 的结构 (3) 钩织效果也可以事先不确定,可以在认真观看示X 钩织的过程中临时决定。 5.教师巡视指导(放音乐) 要求: 42 / 57
分步练习 学生进展评议 巩固操作学生的动培养学识以与素质,使现自己 word 优胜者上台展示作品 小结 课后实践 板书 小记
第七课 技术根底——毛线钩织的二合一短针针法 第八课 技术根底——毛线钩织的中长针针法 第九课 技术实践——小玩偶 第十课 技术实践——文具袋
第十一课 技术实践——小饰物〔2课时〕
第四单元 布贴绣
目录——8课时
第一课 知识根底——布贴画
第二课 技术根底——根本方法和技巧——波浪绣针法 第三课 技术根底——长短针针法 第四课 技术根底——锯齿绣针法 第五课 技术根底——拼布刺绣的方法 第六课 技术实践——小草莓 第七课 技术实践 ——小蘑菇
43 / 57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毛线钩织,希望同学们在这方面多加练习,出更加精美的艺术作品。 钩织更加丰富的作品作品 .钩织〔二〕 步骤:钩织锁链――连接――收针 word 第八课 技术实践 ——小鸭子
44 / 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