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断路器装配作业指导书
(总10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真空断路器装配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及有效的进行断路器装配生产,严格控制和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生产的VHC1型固封式高压真空断路器 3.装配工艺流程图(步骤)、调试设备工装、注意事项
来料检验 固封极柱安装 机构左右封板、中封板安机械磨合测试 极柱回路电阻测试 超行程初调 超行程复测、机械特性底盘车安触臂、套筒、梅花触头模拟柜试验 工频耐压试验 电气试验 包装及发货
固封极柱装配
检查固封极柱各部位,不应有机械损伤、变形及安装孔是否良好,用两颗M12x20螺钉将整机固定在工装小车上。
固封极柱在装配之前先用无尘布把极柱表面擦干净,并用少许酒精擦去上下引出线端面的脏物,检查镀银部分是否平整光滑,使其有良好的电接触电阻。
2
将固封极柱安装在机构框架上,用M10x25(级)内六角螺钉固定(力矩23NM,每项极柱4只螺钉),并将机构与极柱拉杆用M12级)六角螺母固定(力矩40NM)。
将固封极柱装配好后,仔细检查各螺钉、螺母的紧固状况,并用无尘布擦去固封极柱表面的脏物,然后用深度尺和工装测量板初步调整断路器超行程,使断路器的开距和超程调到规定的范围(触头开距9±1㎜,接触行程±㎜)。 测试极柱回路电阻参考下表:
12KV\\1250A\\ 12KV\\2000A\\ 12KV\\2500A\\40KA ≤18μΩ ≤16μΩ ≤16μΩ ≤16μΩ 12KV\\3150A\\ 12KV\\4000A\\40KA ≤12μΩ 将左右封板、中封板安装在机构上。 设备工装
深度尺、工装测量板、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力矩扳手、工装小车、无尘布、酒精、CR-IIIB型回路电阻测试仪 注意事项
a)固封封极柱不应存在裂痕、损伤、变形等现象。
b)零部件不应存在裂痕、损伤、工装测量板不应存在变形现象。 c)装配过程中,固封极柱的外壳不应受到超过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纵向压力,也不应受到明显的拉应力和横向应力。
3
d)严禁在分闸状态下调整超行程调节螺母,严禁固封极柱的额定开距超过产品技术条件的规范值。
e)严禁用坚硬的物体(如工具)撞击固封极柱外壳。 f)防止断路器从工装小车滑落,拧紧固定螺钉。 断路器磨合测试
将测试台的电源插头插到电源插座, 打开测试台的电源,测试台的指示灯亮,面板仪表显示。
将断路器磨合台设备计算机电源打开。
启动设备计算机上“高压断路器磨合测试系统”软件。
将断路器推至测试区,断路器航空插头与BZ-3型高压断路器磨合台航空插头对接进行测试。
在“高压断路器磨合测试系统”选项卡中选择被测开关工位、型号并录入出厂编号,相应参数显示在相对应的方框中。 点击所选工位“开启电源”按钮,接通电源。
按下“运行”按钮,开始进行机械磨合测试300次,常规操作电压为交直流220V。(额定操作电压根据用户要求设定) 测试结束后,点击相应工位关闭按钮,准备进行下一台测试。 测试结束后,关闭设备计算机上“高压断路器磨合测试系统”软件。
关闭断路器磨合台设备计算机。 关闭测试台的电源。 设备工装
4
Z-3型高压断路器磨合台 注意事项
a)由于地面不平整,移动断路器应小心谨慎,断路器在磨合测试位置应卡死支撑小车底部四个轮子,使其无法移动。
b)断路器航空插头与BZ-3型高压断路器磨合台航空插头对接牢靠,断路器处于分闸未储能状态。
c)所选工位应与断路器工位相匹配,断路器测试前和测试后均处于分闸未储能状态。
d)如遇异常情况,点击相应工位关闭按钮,断路器处于分闸未储能状态。
e)磨合测试中严禁工作人员触碰断路器,防止造成机械伤害。 超行程复测调整及机械特性测试
将断路器推至试验位置并卡死支撑小车底部四个轮子,使其无法移动。
手动使断路器合闸,用深度尺量取拉杆外漏螺杆端面与参考位置(一般选用机构底部无焊点的面)的距离d1。 用套筒扳手松掉拉杆与机构连接的下侧螺母。
手动使断路器分闸,用深度尺量取拉杆外漏螺杆端面与参考位置(同合闸)的距离d2。 算出超行程d=d1-d2。
手动使断路器合闸,再次量取合闸位置,算出超行程(触头开距9±1㎜,接触行程±㎜)。
5
如果超程小则顺时针方向调整调节螺母,超程大则逆时针方向调整调节螺母(旋动螺母一个面≈㎜),若符合技术要求,则拧紧拉杆与机构连接的下侧螺母,若超出技术要求范围,则反复做第3步,直到断路器的超行程调到规定范围内,然后拧紧拉杆与机构连接的下侧螺母(力矩40NM)。
将测试仪的触头信号线、控制信号线连接到极柱的上下出线。 将传感器的行程杆接于拉杆的行程杆上。
打开测试仪电源开关,在测试软件上选取开关的型号,点击“合”和“分”测出开关的合闸和分闸相关参数。
合闸速度快则加大超程(分闸则变快,合闸则变慢),超行程应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调试后仍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调整或更换分合闸弹簧。
合闸速度慢则减小超程(分闸则变慢,合闸则变快),弹跳则根据超行程大小来增减。
线圈动作电压调整,额定电压220v(30℅~60℅)66~143v , 110v(30℅~60℅)33~,(线圈位置向前调整则动作电压要求大,反之则小)
重复测试几次并保存测试结果,测试结束后,拆除测试信号线。 关闭EST-5C型开关测试仪电源。 设备工装
-5C型高压开关测试仪、深度尺、力矩扳手、套筒扳手 注意事项
6
a)断路器试验前处于分闸未储能状态。 b)机构操作过程中需关闭测试仪电源。
c)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碰线,避免出现线路短接现象,保证深度尺水平放置,紧贴于参考位置。
d)磨合后断路器超行程应由安质部门负责调试,初期调试的超行程数据和磨合测试后的数据如果相差超过±3㎜,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分析。
触臂、触臂套筒、梅花触头装配
检查触臂、触臂套筒、梅花触头各部位,不应有机械损伤,变形。 用无尘布把触臂及套筒表面擦干净,用卡簧钳将卡簧安装在触臂卡槽中使触臂套筒不能来回窜动(1±㎜),用无尘布并用少许酒精擦去上下引出线导电面、触臂表面及梅花触头表面的脏物,使其有良好的电接触。
将M36xx10铜螺母丝牙均匀涂抹螺纹胶安装在触臂内,铜螺母应低于触臂导电端面(1±㎜)。
在触臂导电面和极柱上下出线端面涂抹导电膏,将梅花触头套在梅花触头工装上,将套有梅花触头的梅花触头工装与触臂对接,将梅花触头安装于触臂上。
取下梅花触头工装,用内六角螺钉将触臂安装在极柱上下出线端,配800㎜宽开关柜用M16x35(级)内六角螺钉,力矩80NM、配1000㎜宽开关柜用M12x50(级)内六角螺钉,力矩40NM。 设备工装
7
卡尺、卡簧钳、酒精、螺纹胶、导电膏、无尘布、扳手、梅花触头工装 注意事项
a)零部件不应存在裂痕、损伤、变形等现象。
b)注意梅花触头的正反面。(圆弧加角度一端为静触头接触面,有台阶一端为触臂接触面)
c)梅花触头与触臂的卡槽紧密配合。 e)导电膏、螺纹胶涂抹均匀。 f)断路器处于分闸未储能状态。 底盘车接线装配
将底盘车及底盘车连接线放置于工作台。
用螺丝刀把固定于底盘车的塑料盖板拆下,检查底盘车连接线端头。
根据相应的断路器内部接线图,将底盘车连接线安装于底盘车的辅助开关上。
安装底盘车的塑料盖板。
拆除机构与工装小车的连接螺钉,用行车将断路器起吊悬空,调整位置将底盘车安装孔位对准断路器底部孔位。
用4颗M12x25(级)内六角螺钉将断路器安装在底盘车上,将底盘车固定牢靠(力矩40NM)。
用钢丝钳取出联锁卡簧及固定销,将机构联锁与底盘车联锁进行连接。
8
工频耐压试验前应拆除断路器吊钩(12KV\1250A\KA除外),工频耐压试验完毕重新安装。
完成所有工序装配后将要求有力矩的螺钉、螺母涂上明显标记。 设备工装
螺丝刀、钢丝钳、力矩扳手 注意事项
a)底盘车辅助开关的螺钉拧紧,保证接线端头牢靠。 b)塑料盖板放置到位,螺钉拧紧。 c)底盘车连接线端头需被牢靠固定。 d)断路器调整为分闸未储能状态。
e)将底盘车连接线连接于机构端子,保证其咬合结实。 f)将底盘车螺钉固定牢靠。 模拟柜测试
打开模拟柜电源开关。
将断路器推置于模拟柜轨道上且固定好底盘车。 操作断路器使其处于合闸状态。
测量相间距,配800㎜宽开关柜极柱相间中心距210±1㎜,触头上下相间中心距275±1㎜,底盘车到极柱下触头中心280±1㎜,底盘车锁舌到下触头端面距离600±2㎜。配1000㎜宽开关柜,极柱相间中心距275±1㎜,触头上下相间中心距310±1㎜,底盘车到极柱下触头中心295±1㎜,底盘车锁舌到下触头端面距离588±2㎜。
9
梅花触头与工装模拟柜静触头擦入深度15~25㎜。
安装机构面板。 设备工装 工装模拟柜 注意事项
a)确保动触头与静触头咬合尺寸。
10
包装及发货
随工单由技术人员审核签字后转交安质部,生技部负责包装并填写装箱清单并移交仓库,封盖前安质部检验并提供合格证,出厂时由仓库根据合同提供送货清单。
核对断路器机构编号、真空极柱编号、文件资料后将装箱清单对应放入后封箱。
将产品合格证书、装箱清单应妥善包装防止受潮。
发货清单由技术副主任编写提供,由生产副主任、质检部门审核并报生技部主任批准。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