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的眼光看世界
时光飞逝,暑假生活已悄然离去,在暑假里,最令人怀恋的便是可以捧着一本书,静静地品味,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有人评论说,朱光潜对美学的理解可以说是非常之深,他对西方美学的介绍,在《谈美》中已经达到一代大师的境界。读完这本书,我大致明白了“美学是什么?”美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
《谈美》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把西方的美学与中国的文学相结合,然后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由浅入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美无处不在,但是需要仔细的观察,物质是可以消尽的,但是美永无止境。
在这本书中,我明白了美需要免俗,即培养美感修养。“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出世的事业。”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比如金钱、名誉还有地位。我们总是把自己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这就促使我们被这种利害关系所束缚,在意事物的得失与有无,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培育自己高尚的道德,不能过于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可以开展一些文化活动,陶冶自己的情操。学会克制,不要被物欲所支配。
美感的培养,需要有美感的态度与审美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个相同的事物,得到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比如看待一颗松树,如果是一位商人,可能会想这颗树可以卖出多大的价格,一位生物学家则会注意这颗松树属于哪一种,这俩种分别关注的是松树的实用性与科学性,都没有太大美的体现,从美的角度出发,应该是去欣赏这颗树。所以说,美的事物是要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如果只讲究实用,那么美是最不实用的经验。
人们对待美普遍有一种“围城”心态,认为美是需要距离的,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对于一些熟悉的事物我们很难觉得没美,因为我们对事物本声太过于熟悉,缺乏一种神秘
感与新奇感。对于是否美,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立场,天若有情天亦老,是人赋予了自然万物以情,所有才会觉得万物的多彩,实际上就是移情于景。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开始对美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与期待,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提高了精神境界,用心去品读,你会收获到许多东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