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油田皇甫中学 李秋丽
“三课型”达标活动和“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讲公开课的热情骤然上升,我亦热情加入。上周讲了五年级下册数学《利息》;另外,听了三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从这两节课中,站在一个授业传道者的位置,对教师课堂语言的专业化、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课堂教学“授业”和“传道”的兼容性三方面,若所思亦有所悟。
首先是教师课堂语言的专业化。教师在课堂中用书面化、专业化的语言表达会显使课堂氛围更浓厚,也更严谨,学生更为尊重课堂,教师在学生心中的更为尊重,“亲其师信其道”哲理。比如在《利息》这节课中,在创设情境导课中,将“银行工作人员”说成“银行里的人”就显得很随意,口语化在课堂教学中虽显得平移近人,教师能够面对除专业术语之外的生活经验也能够用书面化的,其他领域的专业用语表达,更加能够塑造自身的专业形象,该如何塑造自身语言呢?我想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其他领域多多留心学习,积累储存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是借助教育专著、本学科教材(教学用书)善于记背,然后再课堂上有意识的运用。
第二是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我经常给学生讲信息窗中的例子,每一个事物都可以用不同的眼光去观察,且都能找到与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比如看到一座高山,用文人的眼光你会忍不住的念出“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出一种浪漫的、闲适的心情;用地质学的眼光看,你会忍不住勘测是否有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用生物学的眼光看,你会忍不住想探寻山上的事物是植被有几多?是否有猴子、有蛇、有老虎等等;用数学眼光看,你忍不住要用正比例知识测量一下它的海拔高度。所以各个学科虽各有不同,却可作用于同一个事物当中,但若想在哪个学科中有所建树,必定要“术
业有专攻”,数学学科就赋予了它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属性,我们从事数学学科教育的教师,学习数学专业的学生,就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生活。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我长久以来培养学生的重要方面之一。近阶段,我一直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语言,并且有了新发现。在课堂上,一是问学生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我说上半段学生说半段,比如今天问道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学生站起来回答:底面周长乘高。其他学生对底面周长乘高印象很深,但具体计算谁的不久就会忘记,所以,我要求学生完整的说出来,且做了三次训练。二是提问一个问题分开提问,比如,圆柱的高是多少?学生回答,圆柱的直径是多少?学生回答,如果同时提问,圆柱的侧面积需要什么条件?它们分别是多少?由学生完整的表达出来,我想效果更好。
第三是课堂教学“授业”和“传道”的兼容性。“授业”即为知识,为技能,“传道”即为道理,为方法。通常我们都会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看来“道”和“渔”实为同一个问题。当代的教育更为提倡由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发现知识,由学生总结方法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对于空间观念差、生活经验明显不足的学生,问题的生成、知识点的生成都是非常难得,可以说像是在浓雾中行走一样,不知道什么时间出现悬崖什么时间出现峭壁?所以追求自主学习能力我想应该理性些,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生活经验出发来设计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切口一定要小,甚至有抽丝剥茧的要求,知识的链接和问题的设置甚至过渡语的要求都要预设到位,在引导学生一步步对一个问题探究出真相时,教师此时,我想应该要及时用文字语言总结出规律或理论来。比如在讲到“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学生明白了假设法中,多算了谁的腿,少算了谁的腿,求出了谁,但是到最终教师还要总结出规律假设鸡,第一步求出来的是兔,避免学生在此类问题当中出现失误。
最后我只想说,教育之旅很长,且行且珍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