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练习题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练习题苏教版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练习题苏教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日积月累。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 尽, 山寺 始盛开。 长恨 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我还知道他写的另外的一首古诗:《 》。

[3]解释诗中加点的字。 尽: 始:

觅:

[4]诗中与“芳菲尽”相呼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 ,这两个词语运用_____ 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到大林寺前后所看到的不同景色。

[5]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一下诗人到大林寺前后心情所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诗词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________________,

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

[3]《忆江南》描绘了江南________(季节)美好的风光,表达作者对江南风光的无比怀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

1 / 7

3. 阅读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赠刘景文

____________擎雨盖,____________傲霜枝。 ____________君须记,____________橘绿时。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 )

A.唐代诗人李白 B.唐代诗人刘禹锡 C.宋代诗人苏轼

[3]“白银盘”指的是_______,“青螺”指___________。

[4]诗中“______________”一句总写洞庭湖的秋色,表现了秋月湖光互为映衬下洞庭湖_______、_______的美。

[5]诗中“和”的读音是(____),意思是(____) A.he B.huo C.和谐 D.温和,温暖

[6]诗的前两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突出了洞庭湖湖面的_______与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诗中的“西子”指________。

[3]下列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正。 B.亦:也。 C.欲:贪心。 D.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4]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西湖________和雨天的景象。

[5]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_,突出了西湖的_______。 [6]在诗中,诗人_________(谁)用奇妙而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美。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中描写雨中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 / 7

(2)解释下列词语。 发: 朝: 辞: 还:

(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 ; 。

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 行

远上寒山_______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_______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的景色,从第_________、_________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3]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局做铺垫的 B.第三局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来时的哀伤叹息

6. 古诗阅读。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读古诗,完成题目。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解释加点词。

(1)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三、四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绝句》第一、二句勾勒的是动态画面,有声有色,( )色彩鲜明,表达了诗人的( )之情。

3 / 7

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1)选择下列字词的正确解释。 ①径 A.小路 B.经过

②生 A.生活 B.产生,生出 ③坐 A.座位 B.因为

④擎 A.举,向上托 B.拿取

⑤君 A.君主 B.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2)诗人 在《山行》中描写

了 、 、 、 、 、 六种景物,其中最让他心醉的景象是 和 。《赠刘景文》中描写

了 、 、 、 四种景物,其中能让人感受到丰收景象的是 和 。

(3)两首诗虽然描写的是同一个季节,但在写法上略有不同。两首古诗前两句都是写景,但到了后两句时,第一首古诗是 ,第二首古诗是 。 (4)你最喜欢以下描写秋天的诗句中的哪一句?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写一写。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9. 日积月累。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这首词中一个“__________”字写出了江南风景给作者留下的整体印象,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江南很熟悉。

[2]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

[3]结尾句是一个___________句,意思是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江南的_________。

[4]我积累的描写江南美景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

4 / 7

10. 古诗鉴赏。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________的画。

[2]诗中有唯美的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____________到来了。

[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诗句) [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之情。 [5]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并画下来。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下列对诗句中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碧玉:碧绿色的玉 B.妆成:装饰,打扮 C.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D.裁:栽种

(2)用“ ”画出描写柳枝的诗句。这句话采用 的修辞手法,把下垂披拂的柳枝比作 ,突出它的轻柔美。

(3)同学们,你知道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吗?

(4)仔细观察图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写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描绘的画面。

5 / 7

(5)赞美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有很多,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请默写出一首来。

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萧萧 , 动客情。 挑促织,夜深篱落 。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本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渲染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氛围。 [4]“动客情”在此处有两层意思,分别是 ( ) A. 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 B. 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

C. 引起诗人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D. 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

1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倍思亲。 ________登高处,__________茱萸少一人。

[1]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代著名的诗人。 [3]“独”的意思是__________,“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

[4]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节,古人在这一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

1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村孩子的画 邱易东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飘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龄。

6 / 7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岸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1)在诗中找出三组反义词写下来。

—— —— ——

(2)在山村孩子的画里, 、 和 是画面的主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这句诗的理解。 (4)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

1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____,上有黄鹂____。 春潮带雨____,野渡无人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 a.喜欢 b.可怜

(2)野渡(______) a.郊外的渡口 b.郊野的渡口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A.孤独寂寞 B.恬淡的胸襟和忧伤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