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数据时代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来源:尚车旅游网
教育探索

大数据时代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甘 芳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悄然的跨入了大数据时代,其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现代教育方面。众多周知,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会计作为一门不仅专业性极强且对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来讲,会计信息化必定是未来整个会计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实现会计数字化不仅能够使整个会计领域展现出更全新的面貌。因此,教师们要采取更加创新且合理的措施,来有效开展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使得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会计教学;方法改革

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化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现在社会对于会计信息化专业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亦在日益的加高,这也就意味着,在现今的高等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不仅要实时的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更要适当的采取更为创新的教学模式,来针对性的进行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因此,为了更高效的提升会计信息化教育的效率与质量,要科学且积极的利用大数据时代的契机,实行教学的改革创新,帮助学生们更好的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快速的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本文结合当前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以及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实行会计教学改革的实际意义,提出几点改革的途径,予以简单的阐述,以作参考。

化,更便捷的实现现代企业之间进行信息数据的资源共享,让信

息数据在不断更新与传递的过程中更富有价值与意义。

三、大数据时代会计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创新教学内容,融入教学理念

首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与设计上,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教师们可以适当的增加与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原理等密切相关的内容教学,不仅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们了解当前的会计专业的基础运用要求,对于教师们来说,也能够更进一步的对会计信息系统教学进行合理的改进与完善,让学生们更快速的掌握会计信息化原理的相关流程,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基础。

另外,在开展会计理论教学的活动中,合理的融入教学理念尤为重要,通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网络技术与会计专业的基础技能进行有效结合,融入一定比例的现代企业的实际业务内容,不仅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更快速的采取更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在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亦能更充分的让学生们认识到会计工作的系统性以及整合性,教师们将信息化教学与ERP系统供应链相结合之时,亦更更好的引导学生们准确的将会计工作每个环节都落实到实处。

一、当前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就目前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而言,其教学理念与理想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偏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在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时间,缺乏合理的指导性作支撑。大多数会计教师忽视了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意义,高校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亦缺乏相当的投入力度,以及必要的基础支持与保障,这对于会计信息化进行创新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在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实际内容的选择上,仍然比较传统单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并不紧密,更注重日常课程的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教学的开展工作进行的相对迟缓,直接导致了教学成效的大幅度降低。而教学内容的不合理设置,不仅会对会计信息化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难以提供长期且有效的支持与保障,导致使得学生对会计信息化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缺少一定的主观能动性,难以满足现在企业对于该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二)创新教学模式,整合相关信息课程

教师们在进行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教学时,要更快速的摆脱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对现代化教学方式进行更新和创新,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会计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好的加深学生们对于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借助网络信息化技术对现阶段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的模拟与分析,学生们只有具备了更加扎实的大数据应用能力,才能快捷的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

其次,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之下,会计专业的教育更要实时的结合信息技术,将云端设施极其相关网络技术等,与会计专业的相关信息课程予以整合,并利用学习数据库等资料,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有效的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对会计信息化教学进行研究,从而使会计信息化教学更好符合时代特点,让学生们能够更为灵活的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为会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二、大数据时代实行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大数据时代的迅速发展之下,相关会计部门相对来说,有更多的机会来完成对所需信息信息的有力获取,现代企业不仅可以适当的利用大数据,来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处理,更能借助于大数据技术,来有效的促进各种可视化工具的制造与发展,将眼前复杂的过程在保证准确的基础上简约化,更加高效的解决会计信息的孤岛问题,从而全面的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进一步提升利用会计信息处理实际问题的可靠性以及相对安全性。

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工作在进行数据处理时,更多的是以结果为实际导向,而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持下,可以适当的将单一的结构化数据,快捷的转化为非结构化数据,实现过程为主导向的转换,在进行相关必要信息的记录时,实现了多元化的同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保证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更具准确

(三)更新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同步提升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想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取得更

为理想的效果,教师们不仅要实时的更新教学理念,更要实时的在日常教学中完成转换,才能够更好的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以及更长远的保障。(下转第122页)

作者简介:甘芳(1990— ),女,汉族,江苏苏州人。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和税法。

120

教育探索

意志,最终落实到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其次,大学生群体特有的属性更需要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基于此,在网络强国这一背景下,笔者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谈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提升的有效性对策。

对网络形成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网络;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利用社团活动或专题活动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道德自律月”,“网络道德实践月”等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与之相应的是,部分高校充分挖掘同辈事迹,利用同辈效应,树立典型示范,引导大学生该如何利用网络发声。但由于课时较短,活动时间有限,周期长等原因使得教育效果不甚理想。

其次,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9.04亿,面对这一庞大的网民数量,这一管理是复杂而繁重的,*总书记强调企业要承担企业的责任,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管理,网站应负主体责任,政府管理部门要承担监管责任。以此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对于一些违背网络行为规范的行为要进行教育矫正,促使网络道德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同时,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的正面宣传,用活用好身边真实鲜活的案例,使网络道德自律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一)主观方面:强化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自律认知

网络的工具属性决定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使用得当,将助力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使用不当,不仅会破坏网络生活秩序,更会影响现实生活。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网络特性。理念决定行动,网络的虚拟性、低门槛性以及行为主体的隐匿性,促使网络社会成为陌生人社会,网民行为失去了现实社会熟人的监督,但网上冲浪的所有数据是“记录在案”的,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必须是在一定网络认知的基础上展开;另一方面,在了解网络道德失范危害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网络道德自律人格。近年来,随着众多网络新生行业和平台的衍生、发展,大学生猎奇心理和追求独树一帜的个性特征获得更多展示机会和平台,个性释放也更加明显,相反,大学生作为三观尚未成熟稳定的群体,对网络热点随意传播转载或追风容易失去约束,进而引发大学生网络越轨或网络脱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树立自我网络边界,制定“为”与“不为”的自我准则,以培育养成网络道德自律人格。

四、结语

总结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在网络强国这一背景下,要积极培育中国好网民,而大学生群体又是网络的主力军,故而在*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从大学生自身和外部网络环境两方面来破解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存在的困境,从而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使得网络更好服务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最终助力网络强国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主旨演讲[EB/OL].2015.12.16.

[2]王亚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6.[3]李春山,苗琪,何京泽.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4(9),228-229.

[4]*.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4.19.[5]陈梦.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培育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

[6]王永会.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01):58-60.

[7]李骏.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二)客观方面:优化大学生所处的网络道德环境

*总书记在2016年4月19日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设网络强国,不仅要把冲锋号吹起来,也要把集合号吹起来;笔者认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培育和提升的过程中,亦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吹集合号,方能形成全社会、全员、全过程培育的格局。首先从高校教育的层面来看,近年来,因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频发使得高校对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材第五章有专门关于“网络道德要求”的论述,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在不断优化成绩评定方式,将学生的发言评论以及跟帖质量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此来引导大学生群体

(上接第120页)

另一方面,作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来说,不仅要从自身角度出发,注重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意义,更充分的意识到现代社会上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发展的重要性,如此才能够在日常的会计教学中,合理的借助数字信息化技术,来不断的加大实际教学的投入力度,通过对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更全面的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提供足够的支撑,才能够使得会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得到更为快捷的有效实现,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们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学习成效,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亦能使得教师们在会计信息化教学方面,更全面的贴近教学目标,实现教育与教学的同步提升。

据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学校要实时的对会计信息化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教育,以便于会计专业能及时的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引进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师,来保证教师队伍的数量充足,从而全面的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准。

另一方面,教师们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及时的对相关基础设施及教学设备进行实时的更新与补充,为教师们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提供更加有力的后盾,亦是为会计信息化进行创新教学,提供更为完善的人才基础与支持。

四、结语

综上述而言之,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之时,教师们亦要与时俱进的改进教学模式与手段,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有效的处理会计理论知识,予以更全面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丽.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09):187-188.

[2]李亚杰.大数据时代会计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3):231-232.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学目标

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致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教师们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因此,学校要制定更为精细化的制度,来完成教师队伍建设的改进与强化。

在师资队伍建设与强化方面,最主要的是实现教师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技能的共同提升,这也就意味着,随着大数1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