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设立的必修课,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最大特征之一是它具有较强的“可自学性”,面对这一特征,学生必然存在着知识的选择性和差异性,对于“浏览网上信息”一课中的内容,有些学生已掌握一部分,而有些学生善不了解。为了能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让所有学生都在40分钟都内能更好地汲取有用的知识,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内容,进行课前调查是很有必要的。
二、学生特点分析
鉴于本课有关互联网的相关概念知识较多,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可考虑让学生观察生活,搜集一些自己身边的或通过其它途径了解到的利用互联网学习和生活的例子,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互联网就在我们的身边,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以此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学习。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申请免费邮箱及我发电子邮件给同龄人”为任务,以“掌握电子邮件的原理、格式及用WEB页方式收发电子邮件”为目标,展开教学,具体可分为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进行培养: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及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目标:
1.熟练掌握书写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 2.熟练掌握用Web方式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以探究学习方式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电子邮件地址格式及意义等有关知识,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掌握电子邮件地址的书写格式。熟练运用Web页方式发送电子邮件。在此过程中,探究和归纳总结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始终 教学难点:电子邮件的原理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1)预习教材,带好课本进机房
(2)事先熟悉登录申请免费邮箱的网页及免费电子邮件的申请和收发
2、教师的教学准备
(1)精心准备课堂,做好教学设计 (2)预先做好问题的设计及突发事件的应对
(3)对机房的上网速度及申请免费邮箱的操作进行测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心潮涌动,点燃爱的火花)
教师:大家想到的最便捷、便宜的方式是什么呢?飞鸽传书,邮政快递还是用电子邮件? 学生:。。。。。
设计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课堂走位,发现学生们是否使用过电子邮件,并让使用过的同学做“小老师”,引导大家探究。 (二)第一轮小组分工,自主探究(探究与合作爱心之旅) 分组:(四、五人一组,由有邮箱的同学担任组长)
教师:要使用E-MAIL我们得首先了解电子邮件,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它是不是和我们邮政邮件工作方式一样呢?结合课本和利用搜索引擎各组进行自学探究,电子邮件是如何实现的。
任务一: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小组协作讨论完成,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的word文档。小组长分配组员搜索任务,并组织讨论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可将搜索到的相关信息一起放到word文档中。参考关键词:邮件服务器,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邮件系统,电子邮件特点,电子邮件原理,其他„„ 学生:开始探究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教师总结:E-mail成为比较便捷、比较迅速且收费低廉的全球通信工具,其内容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 电子邮件工作原理与传统邮政信件类似,之后会有几个小问题要问大家,请大家认真听。
(首先,当你将E-mail输入你的计算机开始发送时,计算机会将你的信件\"打包\",送到你所属服务商的邮件服务器上,这就相当于我们
平时将信件投入邮筒后,邮递员把信从邮筒中取出来并按照地区分类。
然后,邮件服务器根据你注明的收件人地址,按照当前网上传输的情况,寻找一条最不拥挤的路径,将信件传到下一个邮件服务器。接着,这个服务器也如法炮制,将信件往下传送。这一步相当于邮局之间的转信,即当邮件被分类以后,由始发地邮局运往目的地的省会邮局,然后由省会邮局转给下一级的地区邮局,这样层层向下传递,最终到达用户手中。
最后,E-mail被送到用户服务商的服务器上,保存在服务器上的用户E-mail信箱中。用户个人终端电脑通过与服务器的连接从其信箱中读取自己的E-mail。这一步相当于信件已经被传送到了你的个人信箱中,你自己拿钥匙打开信箱就可以读取信件了。)
设计思路:搜索引擎是学生邮件学过的,通过搜索引擎的使用让学生提升信息素养的能力,并加强团队协作,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提问
1、你都知道有哪些网站提供免费注册电子邮箱? 注册免费的电子邮箱网址
网易163邮箱: http://www.163.com 网易126邮箱: http://www.126.com 新浪网: http://www.sina.com.cn 21世纪邮箱: http://www.21cn.com 263邮箱: http://www.56.com
2.你发送邮件时对方的电脑关闭,他能否收到邮件?接收邮件时,若对方的电脑关闭,你能否收到邮件?
3. 126邮箱发送的邮件能否发送到其他如SINA等邮箱上去,发送时邮件服务器关掉能否发送邮件?接收时邮件服务器关掉能否接收邮件?
学生:各小组纷纷举手,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很好,我相信,其余的小组也同样做得很好。和传统邮件一样,电子邮件的收发也需要地址。我们同学们都有电子邮箱吗?请学生回答,并板书。
结合书本p23页,以及刚才从搜索引擎获得的信息。电子邮件地址的书写格式是什么?
学生:探究电子邮件地址的书写格式: 用户名(邮箱名)@主机域名(邮件服务器名)
在探究过程中,组长可以安排本组的组员进行格式的书写。 教师板书:判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_mail地址:
A、pepole.163.com B、@sina.com.cn C、people@163.com D、teacher@sina 并指出用户名和邮件服务器名,他们是否唯一? 学生:积极回答
教师:我们小组成员非常聪明,下面我们进入最关键的一步,注册免费的电子邮箱,并在其上收发邮件。(发送使用电子邮件flash给学
生)
任务2:发一封邮件给组长。
① 各组成员向本组组长发一封邮件,要求如下:以自己的名字为主题。组长收到信件后给其成员发一封确认信,以“收到”为主题,“OK”为内容。
② 组长向老师发一封邮件,主题为“八(13)+组长姓名”,内容为本组成员的电子邮件地址。看哪个组最先完成任务!
已有邮箱的同学可直接收发,当老师的“小助手”,帮助其他同学。提供“学习资源包”,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辅助工具。 学生:学生兴致高涨,根据视频动画探究邮箱的注册及收发。 教师:关注注册情况及收发情况。
(若存在较大的问题,请同学演示,若没有什么问题,则不需要演示。) 教师:强调注册免费邮箱之时,一般情况下用什么作为用户名和密码较好?保密邮箱的填写及收件人处应填写E-mail地址。
注意事项:不能随意打开和回复来历不明的信件;不要随意向陌生地址公布个人信息等。
设计思路:让学生各组,结合视频、课件及课本来探究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地址格式、免费申请及收发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走位,观察学生的动态,并鼓励会使用E-mail的同学担任助教,协助组长。同时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达到了高潮,在竞争的同时,又能友好地让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增强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用学生教学生的方法增强了教学的亲和力。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形
成知识的共享、集体的和谐、情感的共鸣。
(三)第二轮小组分工,合作探究(特别的E-mail奉献给特别的你们)
任务三:前面,我们各个小组已成功地解决了发E-MAIL的工作,现在请我们各小组的成员向灾区的孩子们说一句话,先发至组长的邮箱(前面未完成的同学可继续),并讨论出最感人、最优美的一句话发至爱心邮箱。展示爱心邮箱:h.jm_1984@163.com 教师:任务书
收件人::h.jm_1984@163.com 主题:八(13)班+组长姓名
正文:你最想和灾区小孩子们说的一句话
学生:在组长的分配下,进行主题的探究及分工,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献爱心行动―――发送电子邮件。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解决学生献爱心过程中的问题。
学生:组长充分发挥队长(小老师)的作用,协调本小组的成员操作,并帮助本小组较弱势的学生。
学生:在进行奉献爱心的活动中,组内同学将这句话发至组长邮箱内。队内的学生进行合作性地讨论和探究,选出一句话发至爱心邮箱。 设计思路:通过任务的驱动,组织小组间进行任务的分工,完成E-mail的发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爱心邮箱设置自动回复功能,让基础好的学生熟悉收信的操作,同时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发挥“小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共同协作,共同提高。教师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
注意他们的“亮点”与“误点”,并进行适时的辅导。 (四)展示作品、评价交流(真情交流,表达祝福)
教师:下面请我们各队的代表来进行爱心总结的介绍(一句话概括),请各评委作好准备。
小组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边讲边操作,并说出感受。 学生:热烈鼓掌,兴致盎然。
设计思路:通过小组代表进行的爱心表达与演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爱心,让学生沉浸于爱的奉献的海洋之中。同时通过作品的评价交流,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与精品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延伸课外、意犹未尽(爱心延续,课后行动)
教师:谢谢你们为受灾的孩子们所奉献的爱心,老师会公布你们的爱心信,让受灾的孩子们能看到,同时希望你们将爱心落实到课后的实际行动当中去。
七、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的功能,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比较多,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利用这个便捷的功能,建立起良好的友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