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漂泊的十八岁观后感

漂泊的十八岁观后感

来源:尚车旅游网


《黄土高原:漂泊的十八岁》观后感

《黄土高原:漂泊的十八岁》为日本电视台在中国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讲述了在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名为丁翠的十八岁女孩的命运,反映了农业人口随着时代变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丁翠家位于陕西省的一个小村子里,在丁翠上小学时,家中贫穷,没有钱供她继续上学,但日本电视台播出了她的故事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人们捐献了一些钱,使得她有机会到西安上学。故事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发展,丁翠的父母家人都期盼她能上大学,走出农村,但由于各种原因,丁翠上了一所职业学校后又从学校退学了。记录由此开始。丁翠退学后到了一间卖车的店工作,在那里她结识了恋人李垚。车店的工作并没有持续太久,丁翠被解雇了。父母希望丁翠回到农村种地,但丁翠并不想就此延续母姐的生活轨迹,至少城市里有李垚在等她。由于关于工作的想法不同,丁翠与母亲发生了一些争吵。后来,李垚安排她进一家酒店,在此期间,由于李垚的家境不好,母亲和大姐都反对丁翠与李垚在一起,但丁翠和李垚仍然坚持了下来。酒店效益不佳,培训期过后没办法雇佣丁翠。纪录片的结尾,丁翠见了李垚的父亲,李垚也被无奈的丁翠母亲认可,丁翠又进入一家餐厅工作,虽然不知道这份工作能持续多久,但也算有一丝期盼的空间。

纪录片看得人无奈又心酸,但的确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大部分农业人口的生活现状。自我国利用户籍制度将人口划分为农业与非农开始,农村与城市的二元化发展轨迹几乎就已经是注定了的。而在城乡差距的所有方面里,我认为教育是最重要的,最急需改变的一方面。其他因素,诸如收入、消费、就业、医疗、养老、公共服务和环境等方面,都可以通过教育来进行改变。教育是发展的基石,是人生的起点,即便其他方面不论,但至少应该将每一个孩子的起点设置在同一条线上。在纪录片中,丁翠虽然进入了西安的学校,但由于她很多课程都跟不上,成绩相对于在村子里的时候大幅下降,也没能进入普通高中,而

在她还在酒店工作的时候,与共事的一些女孩子闲聊,丁翠仍然是学历最高的一位,不难想象,中国的农村孩子平均所接受的教育年限有多低。在中国的一档电视节目中,我曾看见过一个场景,农村里的优秀学生,十佳班长到了城市里学校,却被城里的英语课难得抓耳挠腮。这不正是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所造成的?此外,片中还出现了另外一个人物——志龙,他是丁翠的外甥,辍学学做厨师,他的年龄也不过十七八岁,他的想法则接近于读书无用论,认为即便有了学历,也可能找不到工作,但如果学习了一门手艺,则生活就有了依靠。相类似的,丁翠的母亲和姐姐反对丁翠和李垚在一起也是因为李垚没有一门手艺,卖车没办法养活家人。难以想象在现今的社会仍旧存在这样的想法,这也是教育亟待提高的原因,无论学历是不是找到工作所必须的,至少教育让人看到的风景更宽阔,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