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题)西南航空公司:低成本的经营者
成功的标志:用任何标准来衡量,西南航空公司都是一家非常有效和成功的公司。成立于1971年的西南航空公司是由4家航空公司合并而成的,到1993年,它已经成为美国排名第7位的航空公司。拥有141架飞机,年营业额达到12亿美元,净利润接近7500万美元。1993年度的统计数字尤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因为德尔塔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在此期间都出现了大量亏损.而在西南航空公司22年的经营中,除最初两年外,年年赢利。当其他航空公司挣扎在破产线上,解雇司乘人员和机械师,关闭某些航线时,西南航空公司却在大张旗鼓地推动它的增长计划,购买更多的飞机,开辟新航线,招聘新员工。
西南航空公司是所在产业中一家低成本经营者,它的有效座位每英里的成本仅为6.5美分,而美国航空公司为9美分,US航空公司为15美分.但是或许西南航空公司最突出的成功标志是它的高效率,因此而赢得了11次美国运输部颁发的“三重皇冠”奖-—最佳正点率、最佳飞行安全记录和最少投诉次数,还没有哪家航空公司赢得过这种荣誉。
西南航空公司的与众不同之处:西南航空公司的宗旨很直截了当:向顾客提供低廉的、俭朴的和专一化的航空运输服务。公司决心成为航空运输产业中成本最低的经营者。为了实现这一宗旨,公司向顾客提供不加虚饰的服务。
西南航空公司低廉的票价带来了飞机的满员和顾客的忠诚,并且使竞争者纷纷退出市场,不再与西南航空公司便宜透顶的票价竞争。
朴实无华:虽然其他主要航空公司都装备昂贵的计算机化的机票预定系统,西南航空公司却并不盲目仿效。在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上,不设头等舱座位,就像在公共汽车上一样;检票员按先来先登机原则发放可重复使用的编了号的塑料登机卡;在飞机上不供应餐点。这种“不加装饰”的方法,使旅客上下飞机所用的时间很短—-大约15分钟左右,每天每架飞机平均飞11个班次。当你看到西南航空公司的检票员、机械师和地勤人员在飞机转港的短暂间隙中的工作情景时,你会联想到赛车中途的修理站上动作精确的作业小组,其结果是公司的效率水平和经营成本绝对领先于竞争对手.
飞机的标准化:西南航空公司只有一种型号的飞机,即省油的波音737飞机。设备的标准化降低了零件库存成本,并使维修人员和飞行训练减至最少。
市场选择:西南航空公司基本上没有枢纽站,都是短程的、点对点的航班,平均飞行时间为55分钟.正因为如此,它不与其他的航班联运,也不需要转运行李.
西南航空公司的市场有34个城市,分布在美国15个州里,它集中服务于阳光地带和中西部地区,向东最远到克利夫兰市。虽然西南航空公司服务的城市数量有限,但它在这些城市中提供大量的航班.例如,公司每天有78个航班往返于达拉斯和休斯顿之间;有46个航班往返于菲尼克斯和洛杉矶之间;有34个航班往返于拉斯韦加斯和菲尼斯之间。这使竞争者要想达到西南航空公司的服务频率几乎是不可能的。
低票价:当西南航空公司宣称它将提供最低的票价时,它决不是在说大话,它的平均票价只有58美元。在1991年,西南航空公司新辟了圣路易斯——堪萨斯城航线,以及1992年新辟了克利夫兰——芝加哥的航线后,这两条航班的票价从300美元下降到59美元。在西南航空公司的大多数市场上,它的票价甚至比城市之间的长途汽车票价还便宜。正如公司首席执行官凯莱赫所说的,“我们建立了一个巩固的细分市场——我们的主要竞争者是汽车,我们正在从丰田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手中争夺顾客.”
低经营者成本和低债务:西南航空公司每年花在每个工人身上的工资和福利费,平均为43707美元,相比之下,德尔塔航空公司为58816美元,而产业的平均水平为45692美元。此外今天的大多数航空公司都背负着繁重的债务,而西南航空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仅为49%,是美国的航空公司中最低的。公司还享有航空运输产业中最高的标准—-普尔资信等级。
1
雇员忠诚:从公司成立那天起,作为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的赫布·凯莱赫,就试图使西南航空公司成为一个愉快的工作场所。他常和雇员们无拘无束地闲谈,他们称呼他“赫布大叔”,他常参加设在达拉斯的公司总部的周末晚会,鼓励像乘务人员扮演的滑稽小丑这样的小闹剧,像击鼓传令这样的小游戏,他给袜子上有最大窟窿的乘客发奖品。飞机乘务员在复活节的晚会上穿着小兔服装,在感恩节上穿着火鸡服装,在圣诞节上戴着驯鹿角,凯莱赫自己还经常穿着小丑套装或小精灵戏装扮演各种角色。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培育同心协力的精神,这有助于提高生产率.
凯莱特的方法看来很有效,雇员们工作很辛苦却毫无怨言,他们为受到尊重而自豪,并且喜欢他们的工作。西南航空公司雇员的流动率为7%,这在这个产业中是最低的.你在哪家公司听过雇员尖锐地批评管理当局给他们分派的工作太少吗?1985年时,西南航空公司在堪萨斯城的维修主管就感到有劲没处使,以至于他们中的4个人组织了一个“无聊俱乐部”,请求管理当局增加航班,当时每天只有3个航班。一位成员抱怨说:“我们在两次航班之间有2—3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只能来回打扫卫生。\"现在这个俱乐部解散了,因为西南航空公司每天有37个航班飞抵堪萨斯城。管理当局并不认为公司喜欢开玩笑的文化可以自然延续下去。最近,公司成立了一个由44名雇员组成的团队,这些雇员来自西面八方,他们的任务是设计出一些方式,当公司成长和繁荣时,仍能保持那种亲密的和不那么严肃的文化。
使顾客满意:西南航空公司的过去和未来,都取决于能否满足顾客的需要。低成本加上大量的航班和可靠的服务,换来的是日益增多的高度忠诚的顾客。在加利福尼亚州,西南航空公司在那里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一些家住圣何塞的居民,驱车一个小时到奥克兰搭乘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而不去当地的机场,尽管美国航空公司在那里设有枢纽站。类似地,许多亚特兰大的居民放弃德尔塔航空公司设在那里的大型基地,驱车150英里去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搭乘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以致有位企业家专门开辟了这两个机场之间的货运业务。
“的确,你在飞机上像被放牧一样对待,并且确实你只享受到花生和饮料\",俄克拉何马州塔尔萨的一家石油研究企业的副总裁理查德·斯皮尔斯说,“但是西南航空公司尽一切努力使你准时到达所要去的地方,这是最重要的。\"
讨论题:1、描述西南航空公司的战略,为什么它很有效?你认为如果西南航空公司成为三大航空公司之一,这种战略还有效吗?
2、你会把西南航空公司描述成防御者、探索者或是分析者吗?解释你的观点? 3、你认为赫布·凯莱特是企业家吗?论证你的观点. 案例分析提示:
i.
西南航空公司的宗旨:向顾客提供低廉的、俭朴的和专一化的航空运输服务。公司
决心成为航空运输产业中成本最低的经营者。为了实现这一宗旨,公司向顾客提供不加虚饰的服务。公司的经营战略:飞机的标准化;低票价;低成本经营和低债务;提高雇员忠诚度;尽量使顾客满意等。西南航空公司的经营战略之所以有效,并非它有多少奇招,而是想方设法满足顾客的需求,尽量实现顾客利益的最大化,朴实无华而又全面周到的服务,最终使西南航空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占尽先机。 ii.
正是这些市场经营策略使得西南航空公司能脱颖而出,即使西南航空公司成为了
三大航空公司之后,它也应该继续保持并不断推出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战略。上述的那些经营战略应该是赢得顾客的法宝,顾客的忠实也正来源于此,如果丢掉这些良好的经营传统,不注意顾客的需求,市场的需要,另辟蹊径的话,就会丢掉已有的市场。 iii.
西南航空公司是市场的分析者,它的战略正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分析基础上的,没有
对市场的准确分析和把握,也就没有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同时,西南航空公司也是探索者,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与竞争者的战略不苟同的成功之道。
2
iv. 赫布·凯莱特当然是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勤奋、乐观、果断、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
善于抓住市场机遇、敢于承担他认为可控的风险,这些都是企业家的优秀品质。
案例十八:
某公司原有设备一套,购置成本为150万元,预计使用10年,已使用5年,预计残值为原值的10%,该公司用直线法提取折旧,现该公司拟购买新设备替换原设备,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新设备购置成本为20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同样用直线法提取折旧,预计残值为购置成本的10%,使用新设备后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可以从1500万元上升到165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将从1100万元上升到1150万元,公司如购置新设备,旧设备出售可得收入100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资本成本为10%. 要求:通过计算说明该设备应否更新。 计算:
(1) 继续使用旧设备:
旧设备年折旧额 = 150 × (1 - 10%) ÷ 10 = 13.5(万元) 旧设备账面净值 = 150 - 13.5 × 5 = 82。5(万元)
初始现金流量 = —[100 - (100 — 82.5) × 33%] = —94.225(万元)
营业现金流量 = 1500 × (1 — 33%) - 1100 × (1 - 33%) + 13。5 × 33% = 272。5(万元)
终结现金流量 = 150 × 10% = 15(万元)
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净现值=272.5×PVIFA10%,5 +15 × PVIF10%,5 — 94.225 = 948.0815(万元) (2) 更新设备:
新设备年折旧额 = 200 × (1 — 10%) ÷ 5 = 36(万元) 初始现金流量 = —200(万元)
营业现金流量 = 1650 × (1-33%) - 1150 × (1-33%) + 36 × 33% = 346.9(万元) 终结现金流量 = 200 × 10% = 20(万元)
采用新设备的净现值 = 346。9 × PVIFA10%,5 + 20 × PVIF10%,5 - 200 = 1127.4465(万元)
可见,购买新设备的净现值较大,所以应该更新.
案例十九:
一家公司的目标会计回报率是20%。其采有的ARP的算法是预期平均年度利润除以预期平均投资。公司目前在考虑如下的项目:
资产的资金成本 预期的年限 预期的折旧前利润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这个项目是否被采纳。 答案:
折旧后的年度利润和年中资产的账面净价值如下所示:
年 度 折旧后利润 平均投资 ARP
3
80 000英镑 4年 20 000英镑 25 000英镑 35 000英镑 25 000英镑
资本资产的年折旧率为其购买价格的25%,使用年限完毕时没有残值.现在要求您评估
(英镑) (英镑) 1 0 1. 2. 3.
5 000 15 000 5 000 25 000 平均 6 250 40 000 15.526%
该项目不应当被接受,因为它的会计回报率达不到要求的20%。
(重点题)ABC公司正在考虑改变它的资本结构,有关资料如下:
(1)公司目前债务的账面价值1000万元,利息率为5%,债务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普通股4000万股,每股价格1元,所有者权益账面金额4000万元(与市价相同);每年的息税前利润为500万元。该公司的所得税率为15%。
(2)公司将保持现有的资产规模和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每年将全部税后净利分派给股东,因此预计未来增长率为零.
(3)为了提高企业价值,该公司拟改变资本结构,举借新的债务,替换旧的债务并回购部分普通股.可供选择的资本结构调整方案有两个:
①举借新债务的总额为2000万元,预计利息率为6%; ②举借新债务的总额为3000万元,预计利息率7%。
(4)假设当前资本市场上无风险利率为4%,市场风险溢价为5%。
要求:(1)计算该公司目前的权益成本和贝他系数(计算结果均保留小数点后4位). (2)计算该公司无负债的贝他系数和无负债的权益成本(提示:根据账面价值的权重调整贝他系数,下同)。
(3)计算两种资本结构调整方案的权益贝他系数、权益成本和实体价值(实体价值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以万元为单位)。
(4)判断企业应否调整资本结构并说明依据,如果需要调整应选择哪一个方案?
答 案:
(1)该公司目前的权益资本成本和贝他系数:
由于净利润全部发放股利,所以:现金股利=净利润=(500—1000×5%)×(1—15%)=382。5(万元)
每股股利= =0.0956(元)
权益资本成本=D/PO=0.0956/1=9。56% 又有:9。56%=4%+β×5% 则β=1。112
(2)无负债的贝他系数和无负债的权益资本成本
资产的β=权益的β÷[(1+产权比率×(1-所得税率)] =1。112÷[1+1/4×(1—15%)] =1。112÷1。2125 =0。9171
权益资本成本=4%+5%×0。9171=8。59%
(3)两种资本结构调整方案的权益贝他系数、权益成本和实体价值:
①举借新债务2000万元,使得资本结构变为:债务2000万元,利息率为6%;
4
权益资本3000万元。
权益的β=资产的β×[(1+负债/权益×(1-所得税率)] =0.9171×[1+2/3×(1—15%)] =1。4368
权益资本成本=4%+5%×1.4368=11。18%
股权价值=D/RS=(500-2000×6%)×(1-15%)/11。18%=323/11.18%=2889(万元)
债权价值=2000万元
公司实体价值=2889+2000=4889(万元)
②举借新债务3000万元,使得资本结构变为:债务3000万元,利息率为7%;权益资本2000万元。
权益的β=资产的β×[(1+负债/权益×(1-所得税率)] =0.9171×[1+3/2×(1—15%)]=2.0864 权益资本成本=4%+5%×2。0864=14.43%
股权价值=D/RS=(500—3000×7%)×(1-15%)/14。43%=246.5/14。43%=1708(万元)
债权价值=3000万元
公司实体价值=1708+3000=4708(万元)
(4)目前的股权价值=4000万元,债权价值1000万元,即公司实体价值=5000万元,而改变资本结构后股权价值和公司实体价值均降低了,所以公司不应调整资本结构.
(重点题)GrabbitQuick公司目前的年销售额为180万英镑。销售成本占销售额的80%,坏账占销售额的1%,年利润情况如下:
英镑
销售额 1 800 000 减:销售成本 1 440 000 减:坏账 360 000\\ 利润 18 000 342 000 当前的应收款的回收期为一个月,管理层正考虑采用较宽松的环境销售条款(A方式),其效果如下:
当前的政策 A方式 增加的销售额(%) - 25% 平均回款期 1个月 2个月 坏账(占销售额的%) 1% 3%
公司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为20%。销售成本中的75%为变动成本,25%为固定成本。假设增加的销售额并不增加固定成本,并且也不会增加平均库存量和应付款金额,请问:当前的政策好还是A方式好?
参考答案:
在A方式尚未发生融资成本增加的利润情况如下:
(a)销售额增加部分的利润 英镑 25%*1 800 000英镑*40% 180 000 减:坏账的增加
(3%*2 250 000英镑)-18 000英镑 49 500 年利润的增加 130 500
5
(b)应收款方面的投资 (英镑)
2 250 000英镑*1/6 375 000 减:当前的应收款投资
1 800 000英镑*1/12
要求追加的投资额 150 000 额外融资部分的自己资金成本为20% 225 000 45 000英镑 “(c)由于利润的增加超过了额外融资的成本,A方式是可以接受的。
(重点题)雪吹公司(Sno—blo Company)制造几种型号的吹雪机。他通过自己的特许商店经销机器,这些特许商店散布在美国西北部,但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雪吹公司接洽过一家大型折扣连锁店—零售仓库无限公司(Retail Warehouse Unlimited,Inc。RWU),对方出价一次性采购1000台型号为X321的吹雪机。RWU拥有遍布中西部的商店,这家折扣商对雪吹公司的出价为单价80美元.在该价格上,他还要求雪吹公司给机器刷上一种特殊并打上RWU的标识-雪吹公司管理层预计该工序每台机器要花10美元.雪吹公司以每台200美元的价格自己销售型号为X321的吹雪机,而RWU的售价则低得多。
这里有关于型号X321的吹雪机目前的成本与生产信息: 产成品存货单位2000
预计未来3个月的销售单位1000 未来3个月的生产能力单位1000 单位变动成本(美元)50 单位固定成本(美元)60 要求:
1、 分析雪吹公司同意该种销售的利弊。
假如你是雪吹公司的一名经理,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这种销售?解释你的回答
答案:
雪吹公司接受该项业务的利弊:
1、 可以减少存货,增加收入:库存量可以满足未来销售需要,可以利用闲置的生产能
力生产该产品.每件产品可以获得每件20美元的利润。
2、 雪吹公司的特许商店散布在美国西北部,但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而RWU拥有遍布
中西部的商店,因此,RWU销售该产品对雪吹公司的特许经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3、 由于RWU的销售价格较低,又以RWU的标识销售该产品,因此,对雪吹公司未来在
中西部的经营战略会有一定的影响。
作为雪吹公司的一名经理应该支持这种销售:
1、 在短期经营决策中,要注意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2、 相关成本是由于某些特定决策而直接引起的未来现金流量.
1、 除非特别的提示,一般情况下变动成本是相关成本,固定成本是无关成本。
2、 在本例中,由于产品存货为2000件,预计未来3个月的销售量为1000件,而未来
的生产能力是1000件,在接受RWU的1000件定货时,固定成本在短期内是不变的,所以,固定成本是无关成本,因此,接受RWU的1000件时,每件产品的成本可以按60美元(50—美元+10美元),而RWU对雪吹公司的出价为单价80美元.每件产品可以获得每件20美元的利润。
3、 雪吹公司的特许商店散布在美国西北部,但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而RWU拥有
遍布中西部的商店,因此,RWU销售该产品对雪吹公司的特许经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6
案例一:
企业内设研发部门还是组建独立的研发中心
福成实业公司是一家盈利情况良好的私营工业企业,2006年,公司根据产品的市场需要,拟开发一系列新产品,技术项目开发计划两年,科研部门提出研究开发费用预算需660万元,2006年预算为300万元,2007年预算为360万元。
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一是公司内部设立研发部门;
二是将其研究开发部独立出来,成立独立的研发中心,作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并委托其进行科研试制。
评价两个方案的减税利益大小。 答案:
方案一:公司内设研发部门
如果福成公司在本企业内部设立研发部门,根据其2006年提出的研究开发费预算,公司因研究开发费可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6年发生的研究开发费300万元,加上可以加计扣除的50%即150万元,可税前扣除的研究开发费为450万元;2007年发生的研究开发费360万元,加上可以加计扣除的50%即180万元,则可税前扣除的研究开发费为540万元。两年累计可税前扣除的研究开发费为990万元,可抵减企业所得税990×33%=326.7(万元)。
方案二:成立独立研发中心,作为企业全资子公司
母公司委托子公司进行研究开发属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应该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价款、支付费用,即母公司支付给子公司的委托研究开发费用必须大于子公司的研究开发成本.如果母公司委托其子公司进行科研试制的研究开发费按照合同价格结算,假设子公司除了收取研究成本外再加收成本的20%作为对外技术转让的溢价,则企业因研究开发费可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6年发生的研究开发费300×(1+20%)=360(万元),可税前扣除额为360+360×50%=540(万元);2007年发生的研究开发费360×(1+20%)=432(万元),加上可以加计扣除的50%即216万元,则可税前扣除额为648万元。两年累计可税前扣除额为1188万元,可抵税1188×33%=392.04(万元)。技术开发部门分立前后因研究开发费而抵税的差异为392。04-326。7=65。34(万元)。 方案二的减税利益大于方案一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