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1

来源:尚车旅游网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故事《趣答难题》,故事中的周总理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揭示课题,齐读,理解意思。说说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文言文) 3、作者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学生画出文章节奏。

2、出示划分的节奏,学生对照,自读,抽读,评价。 3、师带读,学生再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 4、故事中有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文本,归纳学习文言文基本方法。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理解“甚”、“惠”。“看注释”是理解文言文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指导朗读

2、“为设果,果有杨梅”。

这里并没有写杨家小儿为孔君平设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习文言文的又一个重要的好方法联系上下文。指导朗读 3、“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理解“君”指导朗读。(孔君平的话,用肯定的语气读,带有逗趣的

味道)

4、“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解“禽”“夫子”。指导朗读。(孩子的话,要用否定的语气读,语调轻快。)

5、有了自己的理解,反复诵读,一定能把它的韵味更好地读出来。 6、师生互读(适当的表情动作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四、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语言的精妙。 1、杨修和孔君平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揣摩人物心理活动,出示“语用训练之一”: 孔想: ,所以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想: ,所以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对比朗读,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 孔雀是夫子家禽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五、指导背诵,拓展延伸。 1.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2、语用训练之二:如果是柳君平来拜访李氏人家呢?我们也来在姓氏上做文章,试着改编这个故事。

3.拓展阅读《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咏雪》。

(1)按照刚才归纳的学习文言文的技巧,反复诵读,了解大致内容

即可。

(2)同桌讨论:借助注释再来读读,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 (3)“公大笑乐”为何?侄女和侄儿谁的回答更令谢太傅满意? 六、推荐阅读,升华主题。

老师推荐大家课后去看看《世说新语》这本书,相信你们能从中品味其语言的魅力,习得说话的艺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