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国外糖尿病相关新闻 糖检测不当 利于控制病情 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欧洲糖尿 病研究协会的一份对卫生保健专 业人员和患者进行的全球性调查 报告指出,由于许多国家在临床 实践中没有很好地使用AlC检测 法,数百万2型糖尿病患者未能控 制好自己的病情,并面临长期并 发症的风险。A l C检测方法是目 科学家研制1型糖 尿病防治新法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儿 童医院及巴克斯特医疗公司的研 状细胞方法的重大改进。这种新 前用来检测长期血糖水平的唯一 颖的微球方法首次代表了一种疫 苗能潜在地抑制并逆转糖尿病。 这项发现将真正有望用于l型糖 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有关血糖监 测的指南推荐做法与临床实践之 间存在明显的差距。患者对A l C 尿病患者的临床试验。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儿童医 院的患者身上进行基于树突状细 胞方法的一项临床试验。第一期 临床试验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 究人员证实,携带有实验室中制 造的靶标核酸分子的微球能预防 或逆转新发l型糖尿病的动物模 型病例。该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国 检测的认识和了解有限,卫生保 健专业人员也低估了其用于2型 糖尿病治疗的价值。A l C水平每 降低1%,患者视网膜、肾脏及神 经功能的损害风险会下降37%,与 糖尿病协会的期刊((糖尿病》 (Diabetes)上。 管理局的审批。这项试验于去年 年底开始,预计在今年年底结束。 糖尿病相关的死亡风险也会降低 如果基于白血球分离术的方 l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来 自免疫系统的T细胞移动到胰腺 处,摧毁能制造胰岛素的B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微球能对树突状细 胞再编程,从而抑制了将T细胞送 20%。这些数据说明控制血糖的重 要性,因此不应被忽视。根据国际 糖尿病联盟(IDF)的现行指南,如 果临床医师把个人的血糖控制与 患l型和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法能持续表现出卓越的安全性, 研究人员希望展开一项全国性的 临床试验,评估树突状细胞施用 在儿科患者身上的效用,以预防 去摧毁B细胞的信令机制。在儿童 糖尿病或经临床证明可逆转此种 有机地联系起来,就需要每2~6 医院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 疾病。此后,研究人员将在临床试 个月做一次这种检测。微球注入患有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的老鼠胰腺附近的皮下。微球随 后被一种称为树突状细胞的白血 验中开始尝试使用微球防治法。 研究人员称,微球法将大大 减少对患者的侵入性损害,临床 效果也将更加明显。医生将不再 需要收集患者的树突状细胞,同 时也消除了在无菌的非现场设施 中对树突状细胞进行基因再编程 的需要。患者只需用短短的几分 球所捕获,在树突状细胞内释出 核酸分子,被释出的分子对这些 细胞进行再编程后迁移到胰腺。 在这里,它们关闭了免疫系统对 制造胰岛素的B细胞的攻击。 研究人员相信,这项涉及微 钟,在一间简易诊所接受一小剂 微球注射即可。 球的最新研究是对原先采用的萃 取法(通过一种称为白血球分离 术的工艺过程)以及再编程树突 摘自 科技日报》 6 2008年第6期 Diabetes 此外,调查发现,因医疗系统 不堪重负而导致患者就诊时间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Wor l d_长资料的国家能够继续并将这项 0 次数少,以及因复杂的治疗方案 和患者对胰岛素的偏见而导致的 生命时报)) 治疗依从性问题,都已经成为改 善血糖控制的主要障碍。在国际 糖尿病治疗领域中,胰岛素类似 物在糖尿病治疗达标中的优越性 日益受到重视。胰岛素类似物是 :1型糖尿 非坏事 通过调整人胰岛素的局部化学结 构,使之注射后起效时间和作用 特点与人体自然分泌的胰岛素更 为相似,从而使胰岛素治疗更加 安全有效。 世界上权威机构对于A1C都 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ADA(美国 糖尿病协会)建议A 1 C控制在小 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 议A1C控制标准为小于6.5%,我 国的糖尿病指南也建议糖尿病患 者A1C控制在6.5%以下。 摘自 新民晚报》 宝宝长得快 易患糖尿病 柳叶刀》杂志(The Lancet) 刊载的一封研究来信指出,三岁 以前生长速度加快的婴儿在儿童 期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很大。这封 信来自荷兰鹿特丹索非亚儿童医 院的Bruining博士及其同事。他 们在信中说,在生活富裕的国家, 1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愈来愈低。 由于生活富裕,婴儿出生后能得 到丰裕的营养,所以其生长速度 就会增高。而过早的加速生长势 必将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量。 Bruining博士及其同事研究 了1型糖尿病儿童患者婴儿期的 生长速度与其1岁期间胰岛素分 泌速率的关系。他们选择了91位 在4岁到1 5岁之间发作糖尿病的 少年患者以及他们的1 2 5位健康 的兄弟姐妹。研究人员分析了这 些少年在婴儿期和幼年的体长、 身高、体重指数(BMI)的变化。实 验中还选择了21 51位健康的荷兰 儿童作为正常对照。 结果显示,糖尿病前期的儿 童和他们健康的兄弟姐妹都具有 正常的出生体重。在出生后2周到 4周时,上述儿童的体长和BMI也 正常。但与自己健康的兄弟姐妹 相比,糖尿病前期的儿童有在1岁 时超重的趋势。并且,他们的个头 显著大于正常对照儿童的平均值, 甚至也大于自己健康的兄弟姐妹。 在2岁和3岁时,糖尿病前期 的儿童及其兄弟姐妹身高的增长 速度显著高于对照儿童。但糖尿 病前期儿童体重的增加要低于他 们健康的兄弟姐妹。在3岁以后, 糖尿病前期儿童及其兄弟姐妹的 生长速度都趋于正常。 Bruining说,由于研究中只用 了9 1位糖尿病儿童和他们1 25位 健康的兄弟姐妹,所以这项研究 得到的只是初步的结果。他希望 这项研究能鼓励其它具有纵向生 对1型糖尿病病患来说,身体 超重不见得是坏事。 美国匹兹堡大学科研人员发 现,体重随着时间增加的1型糖尿 病患者,死亡几率比体重没增加 的病患低;反而是体重不足的病 患,最可能死亡。就连肥胖的这类 病患,死亡风险也相对较低。 匹大的奥查德医生说:“那些 体重随着时间增加最多的病患, 死亡率似乎比体重增加较少或瘦 下来的病患来得低。”患1型糖尿 病的人,往往体重不足;能够增胖 的人,有可能是因为把病情控制 得较好。 所谓糖尿病,其实有两种不 同的疾病。通常由肥胖和少运动 引起的2型糖尿病,这种病人体重 若增加,后果可以非常严重。 1型糖尿病则不同,它是一种 自身免疫性疾病,病者的身体错 将胰脏内制造胰岛素的细胞当 “敌人”而把它们摧毁。 胰岛素把葡萄糖转化为能量, 两种糖尿病导致的过剩血糖都会 损害内脏。不过,奥查德说,体重 增加的1型糖尿病患者似乎都是 那些把血糖控制得最好的人。 不过,他警惕,这不表示病人 就能暴饮暴食,只是不能把他们 跟一般肥胖人士一概而论。 摘自 联合早报)) 糖尿病睾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