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的说课稿
一、开场白
各位专家和领导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十课课题是《杨氏之子》
二、说教材
本课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全文共55字语言简洁、浅显主要讲孔君平到杨家拜访主人不在便叫出杨家九岁的儿子孔君平故意指着杨梅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而杨氏子却以没听说孔雀是你们孔家的鸟予以回敬中心句便是甚聪惠而小杨修聪惠之表现主要有四:
1、能听出言外之意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杨修能明白这是孔君平拿他的姓和杨梅同为杨字开玩笑
2、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小杨修也以孔君平的姓做文章来回敬他
3、反应敏捷儿应声答曰应声即为接着人家的话不需耽搁地做出回应可见小杨修的反应之敏捷
4、措辞委婉懂礼数未闻二字使语气委婉避免了对长辈的冒犯做到有礼有节
另外从为设果、夫子等处也可见小杨修深谙礼数
本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古文像这样短小、浅显的古文小学阶段一共有两三篇主要的编入目的我想应该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建立一个初步印象激发学习的兴趣吧当然还为了感受祖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
尽管短小、浅显又有古诗词学习的基础在但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上肯定存在不小的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
本文又被安排在第十册的第三组第一篇本组的主题是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因此本课的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读懂本文还要引导学生品味文中人物特别是杨氏子的语言的精妙在此过程中还要指导学习方法体会文言文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根据拟定的学习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读懂故事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难点是品味杨氏子的语言之精妙
四、说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策略上要坚持以生为主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老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所以我要站在课堂的二线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只是在关键的地方加以点拨引导学习的方向困难的地方给予帮助
方法上还是以读为主因为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富有节奏韵味的古文更需要反复诵读所以本课教学主要采用诵读法和朗读感悟法
五、说教学流程
我为本课的教学设计了这样的流程:
(一)导入初步认识古文特点在谈话导入揭题之后课件出示课文让学生说说本课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相比有些特别之处根据学生回答点出这是文言文并引导归纳出文言文的特点精炼、难懂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在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时候建立初步印象
(二)读通不仅正确流利还要读出韵味先让学生连读三遍提醒其读准文中生字和两个多音字为、应再标出节奏老师范读一遍让学生感受古文朗读的韵味然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在这个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实现了朗读的提升也对古文的意思形成了一个笼统的模糊的印象
(三)读懂明确故事内容先让学生说说大概讲了什么事以训练学生对古文的整体把握能力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及联系上下文试着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用我们的话来说一说实在无法理解的标出来问老师大概五分钟之后让学生先提出无法理解的地方尽量由学生自己互相讨论解答实在不行才由老师解答估计理解难点主要是以下几处:1、为设果果有杨梅重点帮学生搞清楚谁为谁设果2、孔指以示儿曰3、夫子之后逐句让学生说说意思期间相机纠正语病引导学生把句子讲通顺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故事补充丰满如父不在乃呼儿出一句引导学生想象可能是谁呼儿出为什么要呼儿出会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文言文语言精炼省略了很多内容也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需要我们去想象补白另外在解释孔指以示儿曰一句时要反复强调孔是指着杨梅对杨氏子说杨梅是你们杨家的水果让学生意识到孔说这句话是别有用意是在用杨家的姓与杨梅的杨一样开小孩的玩笑这是为后面品味杨氏子回答的精妙做铺垫因为不明白孔的用意是很难体会杨的回答的精妙的
(四)、品读体会杨氏子的聪惠全文55个字是围绕三个字写的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甚聪惠板书惠字同时指导惠字的书写再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聪慧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中的两句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出杨氏子聪慧的三方面表现:1、答得快应声答曰;2、答得妙也用孔的姓回敬孔3、有分寸未闻的语气委婉客气避免了对长辈的冒犯其中第三点有分寸较难体会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比较有无未闻两字句子的微妙变化也可用两种句子进行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加以体会
(五)、背诵想象拓展先练习有感情的朗诵全文特别是对话的句子要读出孔的逗小孩语气和杨机智委婉的语气再试着背诵最后让学生想象孔听了如此精妙的回答会有什么反映写下来并做交流
(六)总结全文指导写字告诉学生古文和唐宋诗词一样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多读多背写字重点指导曰、梁
六、说板书
本课最后的板书是这样的重点是通过这样的板书让学生明晰文言文的特点和学法以及课文重点
七、总结陈词
纵观本课的教学首先我对本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所处的位子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制定了比较合理科学教学目标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坚持以读为主读中解读中品最后熟读成诵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本课教学不仅是教懂了课文更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鲁迅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
授之以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