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评价与反思技能知识讲座

评价与反思技能知识讲座

来源:尚车旅游网
评价与反思技能知识讲座

课改提倡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等理念。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一. 评价技能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所谓评价就是对学生个体,合作行为的一种评价判断。 (一) 评价的分类

1. 诊断性评价——学习前的评价 2. 形成性评价——学习中的评价 3. 总结性评价——学习后的评价 (二) 学生学业评价的模式 1. 目标模式 2. 诊断模式 3. 过程模式

1

4. 主体模式

(三) 新理念对学生评价应当遵循的原则 1. 注重观察学生生活,发现亮点

2.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

3.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 4.注重对学生发展能力的评价 5.注重对学生校外表现的评价 6.注重找出后进生的闪光点 二. 辅导技能

辅导技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为依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有力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辅导和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一) 辅导应注意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 在学习辅导中发展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三) 根据学习风格开展相应的学习辅导 (1) 辅导者须识别并帮助学生自我识别学习风格

2

(2)辅导者须对不同风格的学生均衡地实施匹配策略

(3)采用有意识地匹配策略鼓励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学习,以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 (2) 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方式 三. 反思技能

“反思”的理解来源于哲学的思维方式。反思包含了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 (一) 教学反思的意义

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与经验的获取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

(二) 教学反思的类型和方法 1. 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

3

2. 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3. 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有批判性地进行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4. 集体反思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

(三)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1. 写成功之处 2. 写不足之处 3. 写教学机智 4. 写学生创新 5. 写“再教设计” (四) 课后反思的“七要”

1. 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4

2. 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3. 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4. 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5. 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智慧的火花” 6. 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7. 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