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案(共2课时)

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案(共2课时)

来源:尚车旅游网
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案(共2课时)

一. 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课文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作者与阿妈一起在月光下漫步,欣赏着夜晚的美景,感受着亲情的温暖。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意境恬静,富有诗意,适合四年级学生朗读和体会。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感受文章的情感。但对于一些描绘细腻、富有深意的句子,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同时,学生对于夜晚的美景和亲情可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夜晚的美景,体会亲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珍视。 四.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情感。

2. 难点:对于一些描绘细腻、富有深意的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

1. 2. 3.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写作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夜晚美景和亲情的感受。

六. 教学准备

1. 2. 3.

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板书重点。 相关夜晚美景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想象和表达。 作文纸或电子设备:用于学生写作。

七.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夜晚和父母一起散步的经历?你们看到的夜晚是什么样子的?

呈现(10分钟)

教师播放课文对应的课件或视频,让学生跟随课文描述,想象美丽的夜晚景象。同时,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月光如水,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操练(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情感。

巩固(10分钟)

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每组选择一两个重点句子进行解读,并简要说明自己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

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和家人在夜晚的散步经历。学生可以写在作文纸上,也可以用电子设备记录。教师在旁边给予个别指导。

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夜晚的美景和亲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表达。

家庭作业(5分钟)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朗读课文、抄写重点句子和家庭作文。 板书(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关键词,如“月光如水”、“亲情温暖”等,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

以上教案供您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适当调整。教学情境分析:

《走月亮》这篇课文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月光下的景色和母女间的亲情温暖是教学情境设计的两个重要元素。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展示美丽的夜晚景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

述的情境之中。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灯光等手段,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教学活动分析:

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入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丽的夜晚,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操练: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4. 巩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和家人在夜晚的散步经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6.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夜晚的美景和亲情的重要性,使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

7.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8. 板书: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关键词,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教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目标基本达成。然而,在导入环节,部分学生由于年龄特点,难以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活动进展较慢。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后进行了反思,认为可以尝试采用更多样的导入方式,如讲故事、唱儿歌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分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小组讨论并不活跃,部分学生发言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发现部分学生对夜晚的美景缺乏直观感受,难以产生共鸣。为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户外观察夜晚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夜晚的美景,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家庭作业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课后练习完成不够认真,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关注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布置作业时,更加注重家长与学生的互动,如要求家长陪伴孩子完成作业,共同分享学习乐趣。

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

问题:在导入环节,部分学生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解决办法:尝试采用更多样的导入方式,如讲故事、唱儿歌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问题:在分组讨论环节,部分小组讨论不活跃,部分学生发言较少。

解决办法:增加户外观察夜晚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夜晚的美景,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问题:在家庭作业环节,部分学生对课后练习完成不够认真,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关注不足。

解决办法:在布置作业时,注重家长与学生的互动,要求家长陪伴孩子完成作业,共同分享学习乐趣。

1. 针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教师应丰富教学手段,如采用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进行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针对学生表达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应增加户外观察夜晚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夜晚的美景,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针对家长对孩子学习关注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在布置作业时注重家长与学生的互动,要求家长陪伴孩子完成作业,共同分享学习乐趣。

4.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5. 教师应注重课堂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6.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学实录:

在教学《走月亮》这篇课文时,我按照事先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学。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夜晚的美好故事,让学生们沉浸在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之中。他们认真聆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呈现环节,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课文中所描述的夜晚景象,月光如水,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学生们被美丽的画面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 在操练环节,我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学生们积极参与,朗读得有声有色,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在巩固环节,我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每个小组都选择了一两个重点句子进行解读,并简要说明了自己的理解。学生们讨论热烈,思维活跃。

在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和家人在夜晚的散步经历。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写下了自己的体验,并在班级内分享了自己的作品。 在小结环节,我总结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夜晚的美景和亲情的重要性。学生们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在家庭作业环节,我布置了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抄写重点句子和家庭作文。学生们认真完成了作业,并在下节课上进行了展示。

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显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师在导入环节运用了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呈现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课文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在操练环节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巩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和家人在夜晚的散步经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在小结环节进行了有效的总结,使学生得到了情感的升华。在家庭作业环节,教师注重了家长与学生的互动,共同分享学习乐趣。

总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实录呈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教学活动得当,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同时,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认真学习也表明他们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建议教师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此外,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户外观察夜晚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夜晚的美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