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这句话道出了心理健康的教师对学生培养的作用与自身的价值。那么心理健康有问题的教师对学生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一个在学校受到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的学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在心里保留着灰暗的心境,形成心理障碍。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用自身良好的心理去影响学生。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学生心理健康 不容忽视
“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帮助学生撕开了无知的黑幕,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真理之途,教师是学生的健康、幸福和未来的守护者,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学生健康成长。”这句话道出了心理健康的教师对学生培养的作用与价值。
那么心理健康有问题的教师对学生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一、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明显地带有易感性、易变性和可塑性。一个在学校受到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的学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在心里保留着灰暗的心境。
如:在焦虑的教师调教下,学生也容易变得焦虑、紧张和恐惧,在敌对、偏执的教师手下,学生也很容易产生相应的敌对、偏执以及缺乏自信和尊严等。特别是中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很容易模仿别人,尤其是教师和家长。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都会影响学生。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处事不公、乱用权利,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有些人一旦在人生发展中遇到相应的情景,青少年时代的失败和蒙羞的记忆就会使他们失去挑战和勇气、自信和毅力。一个情感能力的发展在中小学时期就受到压制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提不高,而且情感发展也容易扭曲。这不仅会严重影响个人未来的健康与幸福,而且还可能影响他人和社会,诱发不稳定的因素。有些教师缺乏健全的人格,对学生冷漠无情,或随意惩罚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焦虑、恐惧、逃学、出走等问题。 我校小学三年级学生在日记中写到,班主任对待学生经常训斥甚至用讥讽的语言,只要他出现时,教室里就再没有了笑声,学生甚至连大气也不敢出。造成学生的害怕、说谎、违抗等心理失调的原因之一,是教师的心理不健康。
二、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
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状态绝不利于学生学习,是否产生对立的师生关系及对立关系能否妥善解决,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孤僻、压抑、焦虑等心理疾患,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师对学生形成厌恶、憎恨、歧视等反面态度。有些老教师向年轻教师传授经验:“对学生不能太客气,一开始就得把他们镇住,不然往后很难收拾。”有的教师以能让学生害怕为荣,以能把学生管住为能,为达到这一目的,行使各种手段如训斥责骂,甚至体罚等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可是在这些心态不端正、心理不健康的教师班里,学生感受到的师生关系却是“猫和老鼠”的关系。
三、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学校里,教师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学生在校的表现,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追求,都极大地受到教师言行的积极影响。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从正面揭示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也不缺乏这样的优秀教师。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个别教师由于他们的不良言行和心态,带给学生更多的却是消极影响,致使学生的生活态度消极、厌学、厌师甚至厌父母、亲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教师虽然在心理健康方面没有明显的问题,但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导致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别。对所谓的差生(主要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冷言、冷脸、毫无耐心和爱心,这种态度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使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差,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与一些经常逃课的学生交流中,他们说并不是因为这门课听不懂,而是因为“看不上”教这门课的老师。平心而论,在学习困难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非不爱学, 他们的成绩不理想大多是与教师的消极态度有关,主要原因来自教师的错误观念和不健康的心理。
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用自身良好的心理去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韩永昌 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林崇德 教育的智慧.北京:开明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