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环境经济学名词解释

环境经济学名词解释

来源:尚车旅游网
1.排污权交易: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2.自愿环境协议:污染企业或工业企业为改进环境管理主动作出的一种承诺,目前在节能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环境经营:组织对环境问题所实施的管理运营,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战略的概念。 4.庇古税:通过调整污染者面对的价格信号来纠正污染者的行为。 5资源:广义: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既包括一切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物,也包括人类劳动产生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资料性商 品以及消费性商品;还包括无形的资财,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

狭义:仅指自然资源,即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可以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

6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7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和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成分构成的,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的综合体。

8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如何趋于平衡,即主要研究各种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和均衡实现稳定的条件。均衡分析方法通常有两种: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数理模型分析方法:指在经济分析过程中,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字模式的推导来研究和表示经济过程和现象的研究方法。

可持续发展:强调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不断增长的需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达到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稀缺性: 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某种资源相对于人类的欲望的有限性。 产权: 是指建立在人与物的基础上人与人的关系,它规定着一个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 外部性: 某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费行为对其他资源或环境和消费行为的影响。可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公共产品: 指可供公共地使用或消费的社会产品和劳务,它在同一时间里可以使多个个体得益,即它们被共同消费。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无法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

资源配置:是指资源之间以及资源与其他经济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在时间、空间和产业等方面所作的结构安排。

帕累托最优:指社会经济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境况不可能变得更好,除非其他人的境况变得更坏,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