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错题难题
[单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95.水准测量中的转点指的是( )。 A.水准仪所安臵的位臵 B.水准尺的立尺点
C.为传递高程所选的立尺点 D.水准路线的转弯点
233.水准测量计算校核∑h=∑a-∑b和∑h=H终-H始,可分别校核( )是否有误。
A.水准点高程、水准尺读数 B.水准点位臵、记录 C.高程计算、高差计算 D.高差计算、高程计算 D.高差计算、高程计算
211.依据《工程测量规范 》三等水准测量使用DS3水准仪测站的视线长度应不大于( )。
A.100m B.80m C.75m D.50m
240.等外水准测量,仪器精平后,应立即读出( )在水准尺所截位臵的四位读数。
A.十字丝中丝 B.十字丝竖丝 C.上丝 D.下丝
245.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中丝读数为1.213m,B尺中丝读数为1.401m,A点高程为21.000m,则视线高程为( )m。
A.22.401 B.22.213 C.21.812 D.20.812
194.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 A.切线 B.法线 C.垂线 D.水平线
196.用微倾螺旋精平符合水准管时,螺旋的转动与气泡的移动关系( )。
A.右手转动微倾螺旋的方向与左侧气泡移动方向一致 B.右手转动微倾螺旋的方向与左侧气泡移动方向相反 C.右手转动微倾螺旋的方向与右侧气泡移动方向一致 D.右手转动微倾螺旋的方向与气泡运动方向无关
146.设地面B、B′两点间相距80m,水准仪安臵在BB′中点时,测得高差hBB′=+0.228m;将水准仪移至离B′点附近2-3米处,读取B点水准尺上中丝读数=1.666m,B′尺上中丝读数=1.446m,则仪器的i角为( )。
A.+21.4″ B.-21.4″ C.+20.6″ D.-20.6″
193.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 A.内圆弧的半径大 B.其灵敏度低 C.气泡整平困难 D.整平精度高
210.四等水准测量测站的视线长度应小于等于( )。 A.100m B.80m C.75m D.50m
184.水准管轴是水准管零点圆弧的( )。 A.法线 B.水平线 C.垂线 D.切线
239.下列哪个工具不是水准测量所需要的( )。 A.尺垫 B.塔尺 C.铟瓦尺 D.测钎
145.水准测量时,长水准管气泡居中说明 ( )。 A.视准轴水平,且与仪器竖轴垂直 B.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 C.视准轴水平
D.视准轴与圆水准器轴垂直
205.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一般是以( )的符号为准。
A.往测高差 B.返测高差
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D.往返高差闭合差
187.水准测量过程中,精平后,望远镜由后视转到前视时,有时会发现符合水准气泡不再居中,其主要原因是( )。
A.管水准器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B.竖轴与轴套之间油脂不适量等因素造成 C.圆水准器整平精度低
D.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166.DS3水准仪水准器的分划线间隔为( )。 A.3mm B.5mm C.2mm D.6mm
197.目镜对光和物镜对光分别与( )有关。 A.目标远近、观测者视力 B.目标远近、望远镜放大率 C.观测者视力、望远镜放大率 D.观测者视力、目标远近
134.依据《工程测量规范 》三等水准测量测站前后视距的
累积差不大于( )。
A.5m B.10m C.3m D.6m
140.进行三等水准测量时,如果采用两次仪器高法观测,在每一测站上需变动仪器高为( )以上。
A.20cm B.10cm C.5cm D.25cm
225.微倾水准仪安臵符合棱镜的目的是( )。 A.易于观察气泡的居中情况 B.提高管水准器气泡居中的精度 C.保护管水准器
D.提高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的精度
244.四等水准测量中,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全中误差限差为( )。
A.±5mm B.±10mm C.±3mm D.±12mm
158.水准测量后视中丝读数为1.224m,前视中丝读数为1.974m,则两点的高差为( )。
A.+0.750m B.-0.750m C.+3.198m D.-3.198m
243.下列关于测量记录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 A.测量记录应保证原始真实,不得擦拭涂改 B.测量记录应做到内容完整,应填项目不能空缺
C.为保证测量记录表格的清洁,应先在稿纸上记录,确保无误后再填写
D.在测量记录时,记错或算错的数字,只能用细斜线划去,并在错数上方写正确数字
136.《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用DS3水准仪进行三等水准测量中红黑面高差之差不得超过( )。
A.2mm B.3mm C.5mm D.10mm
198.在水准测量过程中,读数时应注意( )。 A.从下往上读 B.从上往下读
C.水准仪正像时从小数往大数读,倒像时从大数往小数读 D.无论水准仪是正像还是倒像,读数总是由注记小的一端向注记大的一端读
186.视准轴是指( )的连线。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 B.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C.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 D.目标光心与准星
217.四等水准测量属于( )。
A.高程控制测量 B.平面控制测量 C.碎部测量 D.施工测量
209.水准仪各轴线之间的正确几何关系是( )。 A.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竖轴平行于圆水准轴 B.视准轴垂直于竖轴、圆水准平行于水准管轴 C.视准轴垂直于圆水准轴、竖轴垂直于水准管轴 D.视准轴垂直于横轴、横轴垂直于竖轴
226.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臵在( )上。 A.水准点 B.转点
C.土质松软的水准点 D.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212.水准仪的符合水准器上方安装的一组棱镜的作用是( )。
A.易于观察气泡
B.提高水准管气泡居中的精度 C.保护管水准气泡 D.便于观察水准尺
167.DS3水准仪的水准管分划值为( )/2mm。 A.20″ B.30″ C.40″ D.10″
141.《工程测量规范》规定,四等水准测量测站的前后视距差应不大于( )。
A.5m B.3m C.1m D.10m
132.四等水准测量两次仪器高法观测两点高差,两次高差之差应不超过( )。
A.2mm B.3mm C.5mm D.10mm
235.测得有三个测站的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各站观测高差分别为+1.501m、+0.499m和-2.009m,则该路线的闭合差和各站改正后的高差为( )m。
A.+0.009;1.504、0.502和-2.012 B.-0.009;1.498、0.496和-2.012 C.-0.009;1.504、0.502和-2.006 D.+0.009;1.498、0.505和-2.006
207.在水准仪的检校过程中,安臵水准仪,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当仪器绕竖轴旋转180°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 )。
A.水准管不平行于横轴
B.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C.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D.使十字丝的横丝垂直于竖轴
==========================================
[单项选择题][难][水准测量] 1188.
A.向上倾斜 B.向下倾斜 C.水平
D.可能向上倾斜也可能向下倾斜
+1.362m,已知=68.254m,则B点的高程为()。 A.66.867m B.66.882m C.68.892m D.69.616m
[单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194.
[单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189.
A.60.773 B.63.463 C.62.118 D.63.118
[单项选择题][中][水准测量] 1190.
A.A B.B C.C D.D
[单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191.
A.101.029m B.101.013m C.101.031m D.101.021m
[单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192.
A.A B.B C.C D.D
[单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193.在A、B两点进行往返水准测量,
-1.383m,
A.-0.938 B.-0.466 C.+0.466 D.+0.938
[单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195.
A.85.399m B.88.160m C.88.171m D.85.389m
[单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196.
A.A B.B C.C D.D
[单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197.
A.-29.761 B.-0.303 C.+0.303 D.+29.761
[单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198.
A.米 B.厘米 C.毫米 D.千米
[单项选择题][难][水准测量] 1199.
A.A B.B C.C D.D
[单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200.
A.+0.062m B.-0.062m C.+0.016m D.-0.016m
[单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201.
A.60.773 B.63.463 C.62.118 D.64.808
[多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202.
A.B点的高程为417.460m B.B点的高程为417.469m
C.往返测高差闭合差为+0.014m D.B点的高程为417.467m
E.往返测高差闭合差为-0.004m
[多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1203.
A.A B.B C.C D.D E.E
多项选择题:
255.四等水准测量中测站检核应包括( )检核。 A.前后视距差 B.视距累积差
C.红黑面中丝读数差 D.红黑面高差之差 E.高差闭合差
257.测站校核常用的方法是( )。 A.双面尺法 B.双仪高法 C.往返测法 D.闭合测法 E.附合测法
[多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258.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结构由( )组成。 A.望远镜 B.水准器 C.照准部 D.基座 E.三脚架
[多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259.高程测量按使用的仪器和方法不同分为( )。 A.水准测量
B.闭合路线水准测量 C.附合路线水准测量 D.三角高程测量 E.气压高程测量
261.在水准测量过程中,下列属于观测者的原因引起误差的有( )。
A.读数误差 B.尺垫下沉 C.仪器下沉 D.视差
E.水准尺倾斜
[多项选择题][中][水准测量]
262.在水准测量过程中,下列属于外界条件的影响引起误差的是( )。
A.尺垫下沉误差
B.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引起的误差 C.视差
D.温度的变化引起的误差 E.仪器下沉误差
[多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266.下列关于测量记录计算的基本要求,叙述正确的是( )。A.外业观测数据必须直接填写在记录手簿上,不准用零散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B.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应填写的项目不得空白
C.禁止擦拭、涂改和挖补数据,淘汰某整个部分时可用斜线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上方
D.禁止连环更改,假如两个读数均错误,则应重测重记 E.水准测量中的厘米位和毫米位可以修改
[多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267.水准测量时,记录必须按照以下要求( )。
A.记录者应记完每一数后,向观测者回报读数,以免记错 B.简单的计算及必要的校核应在测量进行时算出 C.高差计算“±”可以不写
D.记录数字有错误可以涂改
E.成果计算可以放在测量结束后完成
[多项选择题][难][水准测量][ABE]
268.保证四等水准测量质量的具体措施包括( )。
A.明确建立高程控制测量的目的,事先有详尽计划,防止随意性
B.对仪器、工具进行全面检校
C.观测资料字迹清楚、填写齐全,涂改时要科学规范,确保真实、可靠,只有各项限差都合限,转抄整齐符合的资料,才能用于计算成果
D.闭合差是精度评定的依据,优良成果应在限差1/4之内。E.4舍6入,5看奇偶,奇进偶舍
282.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 A.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B.横轴垂直于仪器竖轴 C.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竖轴 D.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E.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
[多项选择题][中][水准测量]
283.下列关于水准测量手簿观测数据的修改,说法错误的有( )。
对超限成果应经分析后重测,最后做出技术小结和评价
E.测量路线长度应不超过16km
270.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 )。 A.操作简便
B.圆水准器泡居中后,能自动补偿 C.提高观测速度
D.有效减弱外界环境的影响 E.能大幅度提高观测精度
273.四等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包括( )几项。 A.对记录、计算的复核 B.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C.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D.高差闭合差的均等分配 E.高程计算
[多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274.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 A.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B.横轴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C.水准管轴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D.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E.十字丝的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
277.下列关于水准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水准测量精度优于其他高程测量方法 B.用于水准测量的仪器必须能提供水平视线 C.水准测量是高程控制测量的首选方法
D.水准测量精度较高要求时,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 E.S3水准仪,可用于二等水准测量
279.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则其读数值( )。A.当水准尺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增大 B.当水准尺向左或向右倾斜时减小 C.总是增大 D.总是减小
E.不论水准尺怎样倾斜读数都是错误的
280.水准测量成果校核的方法有( )。 A.双面尺法 B.附合测法 C.往返测法 D.闭合测法 E.双仪器高法
[多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281.下列关于测量记录计算的基本要求,叙述正确的是( A.计算有序
B.4舍5入、偶进奇不进 C.步步校核 D.预估结果
A.米、分米位数据不得连环涂改 B.厘米、毫米位数据可以划改 C.记错的数据不允许划改
D.记错的数据可以用橡皮修改
E.厘米、毫米位数据不得划改,若有错误应整站重测
285.影响水准测量成果的误差有( )。 A.视差未消除 B.水准尺未竖直 C.估读毫米数不准 D.地球曲率 E.仪器偏心误差
[多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286.水准仪的望远镜主要是由( )等组成。 A.物镜 B.目镜 C.调焦透镜 D.十字丝分划板 E.视准轴
[多项选择题][易][水准测量]
287.水准测量成果校核的方法有( )。 A.双面尺法 B.附合测法 C.往返测法 D.闭合测法 E.改变仪器高法
[多项选择题][中][水准测量]
288.水准点宜设臵在下列地点( )。 A.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建筑物和构筑物上 B.地质条件好、地势开阔便于观测之处 C.地势低湿、易于淹没之处 D.地面坚实稳固之处
E.刚施工完成的高层建筑底层的轴线点上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