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
A区塔楼工程
雨季施工降排水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2009年7月27日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2 二、施工准备 ...................................................................................... 2 三、基坑降水与排水设计 .................................................................. 2 四、基坑降水与排水施工 .................................................................. 3 五、 基坑降水与排水监测 ................................................................ 5 六、施工现场排水计算 ...................................................................... 5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 7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1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一、工程概况
A区塔楼工程位于施工区域内的西侧,基坑西侧为新城西路、北侧为第二大街,南侧为广达街,东侧为E区施工区。市政排污点在新城西路和广达街上各有一个。
本工程施工占地面积1万平米,为保证地下室安全、顺利的开展,做好开挖前、开挖过程中、开挖后的降排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工程降排水工作伴随着地下室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地连墙帽梁的施工前的降水和雨水的收集和排放工作;第二阶段为负一层结构施工时的降水和雨水的收集与排放工作;第三阶段为负二层结构施工时的降水和雨水的收集与排放工作。
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地连墙帽梁施工阶段和负一层结构施工前期位于雨季施工期间,因此雨季施工期间地下施工降排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施工准备
1、开挖前与桩基施工单位做好井位、观测点、降水等工序交接,做好降水、排水工作,以保证开挖土面无明水作业,并保证在开挖前必须将地下水位降至设计深度0.50m以下方可进行挖土。降水和排水工作贯穿整个地下室施工阶段。
2、按《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坑外降排水走向、设施,将沉淀池及排水管道修建到位并与市政管网接通,保证排水、排污顺畅无阻。沉淀池5个;排污点2个。
3、抽水机械配备到位。水泵:口径DN100,性能65m3/h,50台,其中备用6台;DN100水龙带:2000m。
4、项目成立施工现场降排水实施小组。组建专门的降排水作业队伍。由专人负责降水和排水设施的维护和具体的降水、排水工作;项目设专人对观测井进行观测并形成记录。
三、基坑降水与排水设计
3.1 降水设计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2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1、因本工程基坑采取分层分阶段开挖,所以施工降水采用分层降水,以保证地下水位均衡,防止因降水速度过快,对基坑内外土压力不平衡产生基坑支护变形。
2、在支护桩东侧和基坑内布设大口井降水。基坑采用大口井降水,无砂混凝土井管,无砂混凝土井管滤料宜采用6mm左右中粗砂或无粉碎石屑,滤料厚度宜为100mm,降水井成孔直径700mm,避开工程桩,至少开挖前20天开始降水并将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不小于0.5m处,成井后及时做好洗井工作,以确保降水井正常工作,封井时间可结合施工进度。
3、大口井:井深20米,井深从地表算起,降水井间距为20m。 3.2 排水设计
1、排水体系做法:由排水沟疏水,流入集水坑,然后通过水泵将集水坑内的水,向沉淀池内排,最后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排污点。
2、在地连墙及支护桩内侧沿基坑内四周及中间形成纵横盲沟排水,盲沟尺寸为300×400,随挖随用碎石回填,与基坑内的降水井相连。
3、基坑外四周设置明沟排水,集水坑收水。明沟尺寸为300×400,集水坑为800×800mm。并在东侧形成的坡体上口设置挡水墙。
四、基坑降水与排水施工
4.1地连墙帽梁施工降、排水
因雨季施工,可能会出现大雨,如果雨水不能得到及时的排出,现场出现大量积水,势必会影响到开挖等其他作业的施工进度。所以在地连墙土方施工前,必须在施工场地内设置良好的排水设施和排水系统。基坑施工场地南北长约170m,东西宽约60m,占地面积1万多平米,土层地质透水性差且含水较为饱和,一旦出现大雨,如果排水系统和设施未到位,施工现场的积水肯定形成无法排出的局面,直接造成无法实现在雨后迅速组织生产的结果。对施工现场的雨水排放,我们计划在雨停后24小时内,将厂区内的雨水迅速排出。
帽梁土方开挖前,在基坑东西长度方向的中间,沿南北方向每隔30m设置一个集水坑并以集水坑为交点,沿东西、南北两个方向设置纵横排水沟。集水坑尺寸为1200*1200*1200m,砖砌;排水沟宽300,深400。集水坑共5个,用来收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3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集场地内的雨水,然后通过小抽水泵就近将水抽入坑边设置的沉淀池,然后经净化后排入新城西路与广达街的市政排污井内。见后附图一。
同时,注意观察降水井的降水情况,通过对观测井的观测,当水位降至帽梁基础底下至少500mm深时,即可开挖帽梁土方。根据本地区雨季施工的特点,假设平均降雨量为10cm,本场地占地面积15000m2,雨水总量最大为15000×0.1=1500m3。即场地内总的涌水量。
挖帽梁土方时,随挖随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排水沟和集水坑的平面布置和做法详后附图二。排水沟的设置主要用于雨季施工时,从坑顶和坑壁流入坑内的雨水的收集与排除。
根据集水坑的平面布置和数量,配置水泵和水龙带,保证在雨天时,雨水进入明沟后,及时收入集水坑,排出坑外,以保证帽梁作业范围内无积水。 4.2 负一层结构施工降、排水
1、降水:待降水深度低于东侧帽梁底深0.5m时,方可开挖。
2、基坑开挖深度5.400m,分两步阶梯式开挖,第一步开挖3.00m,第二步开挖2.40m,在第二步开挖的同时,人工挖盲沟跟进与坑内降水井连通,形成降排水体系。
对于东侧帽梁边坡可能出现渗水的情况,在对东侧边坡进行护坡的同时,埋入φ50的PVC导水管,距坡脚30cm位置,沿纵向3000间距布设,将土层中水导流至排水沟内。
3、排水:在清坑底的同时,沿地连墙周边及中间纵横方向人工挖盲沟,盲沟与降水井相连后,基坑内的雨水通过盲沟流入降水井内,然后通过降水井内的水泵就近抽入沉淀池内,净化后排入市政排污井内。
见后附图三。
4.3 负二层结构施工降、排水
1、在负二层土方开挖前,地下水位必须降至基坑基础底最低标高(-12.4m )下500深以上。
2、在负二层土方挖至基底的同时,人工挖盲沟,将盲沟与降水井相连贯通。然后通过降水井内的水泵将水就近抽入沉淀池内净化后排入市政排污点。
3、在这一阶段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降水井的降水工作,保持水位低于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4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基坑底标高下。尤其要求在挖基础底板下的电梯坑、集水坑土方时,水位应降至-16.4m左右,挖开后必须设置盲沟与降水井相连。
4、因东侧为灌注桩支护未连成整体,其止水、挡水作用较弱。虽然土层为不透水层,但为保证坡体的稳定,必须做好支护桩外侧的降排水工作。支护桩顶东侧的明沟及集水坑排水体系保证运行良好;支护桩东侧的降水井降排水体系运行良好,并通过支护桩一侧的观察井密切观察水位情况。见后附图四。
五、基坑降水与排水监测
5.1 降水的基本原则
1、基坑水位达到或超过设计降深,应停止降水;
2、基坑周围环境水位下降接近或超出计(估)算值时,应采取加灌措施。 5.2 抽水监测与管理
1、降排水之前观测一次自然水位,在抽水开始的5~lO 天内,要求每早晚各观测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为每天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雨季或出现新的补给源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2、对观测记录应及时整理,绘制Q~t(抽水量与时间)与S~t(水位下降值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分析水位下降的趋势与流量变化,预测水位下降达到设计要求的时间;根据实际抽水情况,研究降水设计的可靠程度或提出调整措施:查明抽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组织排除。
3、对抽水设备应建立定期检修保养制度,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降水期间不得停泵。
4、抽出的水应排至降水区以外,不应产生回渗。遇有大雨或暴雨,应及时排除地面和基坑积水,以减少下渗,保证降水。
5、及时清理集水坑及明沟内的泥浆等杂物,保证排水顺畅,排水系统运行 正常。
六、施工现场排水计算
6.1 施工场地雨水的排放计算
排水设施:明沟300*400,集水坑5个,坑尺寸:1200*1200*1200,场地占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5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地面积约15000㎡;假定最大降水量为100mm。集水坑内设置口径100mm的潜水泵,水泵性能指标:65m3/h。
最大雨水量为15000×0.1=1500m3;明沟的流速V=55.8×
0.12×
0.01=1.93m/s;明沟的流量Q=A×V=0.4×0.3×1.93=0.23m3/s。平均每个集水
坑向外排水300m3。考虑各种减效因素,每台水泵每小时抽水量为20m3,故5台水泵每小时抽水100m3,在15个小时内可以将水全部排净。 6.2 帽梁施工阶段排水计算:
帽梁施工阶段,共在帽梁边设明沟和16个集水坑,用于收集从坑壁和坑顶上流入明沟内的水。每个集水坑内设一小型潜水泵,其性能指标:15m3/h。帽梁长300m,宽6m,水量为180m3。每个集水坑收集水,需要排出约12m3水。考虑水泵降效的因素,每台水泵每小时抽水6m3,在保证收水顺畅、明沟排水通畅的情况下,大约停雨后2小时即可将水抽入沉淀池内。 6.3 负一层结构施工阶段排水计算:
负一层结构施工时,雨天排水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南北西三面,帽梁外侧边的明沟和集水坑排水体系;第二部分:东侧帽梁边的明沟和集水坑排水体系和坑顶挡水墙体系;第三部分:帽梁内侧基坑内设置的排水盲沟和降水井连通的排水体系。雨水总量按15000m3计算。
第一部分布设小水泵16台;第二部分布设10台小水泵;第三部分坑内降水井内设置大水泵49台。
6.4 负二层结构施工阶段排水计算
负二层结构施工时,雨季施工已经过去,因基坑采用了南西北三面地连墙挡水,大口井降水的施工方案,土为不透水层,因此在开挖过程中设置盲沟与大口井相互连通,做好降水井的降排水工作即可。保证坑内降水井内水泵运行良好。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6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1 安全保证措施
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操作规程和本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上岗,爬高必须系安全带。
3、受建设方、监理公司及治安部门对现场质、治安、环卫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4、 场供电线路的设计、安装要合理、牢固,移动性用电设备必须用电缆供电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主电线路必须由专职工员负责,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推、拉闸刀。
5、 续照明电灯必须用低压供电,严禁使用220V 交流电手灯。
6、 压线正下方严禁施工,在其下方两侧施工时,与高压线距离不得小5m。 7、 坑上口按安全要求搭设基坑围栏。 7.2 文明施工措施
1、工地主要入口要设置大门,门旁必须设立明显的标牌,标出工程名 称、施工单位和工程负责人姓名。
2、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责任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清整齐。
3、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桩孔施工完后及时灌注混凝土.清除积土和多余混凝土.
4、施工现场临时水点应由专人管理.不得有常流水常明灯.
5、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办公、民用用房、仓库、料场,临时上下水管道及照明动力线路,要严格遵循有关规定及施工设计确定的施工平面图布置,搭设整齐。
6、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
7、混凝土在运输、灌注过程中,不洒、不漏、不剩,灌注孔位周围要有垫板,丢洒在路上、孔位附近的混凝土及时清理。
8、施工现场不准乱堆垃圾及余物,应在适当地点设置监时堆放点,并定期清运或外运渣上、垃圾及流体物品,并要采取遮盖防漏措施。
9、在钢筋制作场地、钻孔施工场地等处设置告示板,注明主要施工数据,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7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以便于监督和检查。
10、施工现场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做到鼓舞土气,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1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胸卡和安全帽,严格穿插鞋、凉鞋、高根鞋及带钉后根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12、现场使用的钻机、钢筋加工机等应按平面图位置摆放,遵守机械安全技术规程,经常保持机身周围环境的清洁,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13、清洁机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
14、 所有机械必须根据的性能,分期分阶段定期检修、保养,并记录备案。 15、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证制度,交接班制度和奖罚制度。
后附:排水系统平面布置图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8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9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10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11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12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13
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A区塔楼工程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