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从河南洛卢高速公路路线走廊的选择谈山区 高速公路选线中应重视的问题 方萍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 0005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线走廊的选择应重视的问题,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走廊选择 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二;山区经济发展受地 域、交通等因素制约相对较慢。前期,由于受施工工艺、设备、勘测 考虑本项目的功能定位之一是服务于洛阳至卢氏县沿线旅游和经 济的发展,而目前洛阳至卢氏县之间没有直接便捷的快速通道,老路 手段及工程造价等因素限制,我国山区道路的选线着重考虑施工的可 靠性;发展到中后期,随着施工技术方案、水文地质勘测等手段的成 熟,大规模桥隧已经不再是制约山区道路路线走廊选择的主要因素, 特别是在注重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发展的今天,应该说,工程投资也 不是方案选择的唯一控制因素。设计方案应该从工程规模、施工可靠 性、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多目标的决策。 一、项目概述 河南洛阳至卢氏高速公路位于河南境内,项目起于九朝古都洛 阳,向西南经洛阳市宜阳县、洛宁县,终点位于三门峡市卢氏县,全 长约15otz ̄里。 交通不便是制约三门峡市卢氏县、洛宁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卢氏县、洛宁县许多旅游生态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 发。项目的实施可为项目通道内的卢氏县、洛宁县的旅游业、工矿能 源业、熊耳山地区的地质科考等提供一条快速便捷的通道;便于拉动 豫西山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走廊的选择以综合利益最大化为依据 洛阳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国内重要旅游节点城市,在全省城 镇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大洛阳市的辐射力 度,带动以洛阳为中心的周边市县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加快公 路建设力度。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洛阳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事业的发 展,同时也可使洛阳周边各旅游景点相串。极大的方便旅游线路的设 计和游客的组织,使旅游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舒适。因此本项 左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通道。 通行方案绕行路线长,行驶舒适性差,达不到较高的服务水平。 在本项目路线走廊的选择上,进行了两方案的比较。方案一: 由洛阳直达卢氏,即洛阳一洛宁一故县一卢氏;方案二:避开故县水 库,至洛宁后西行,即洛阳一洛宁一官道口,到达官道口后即达本项 目终点,往卢氏方向交通量需利用G209南行到达卢氏。 方案一较方案二路线长度长约15公里。方案一洛阳至卢氏全程 为高速,直接打通了洛阳和卢氏之间的旅游通道;方案二路线长度较 短,洛阳至官道口镇为高速,至卢氏需利用国道209,行驶条件差。 且此方案没有将洛宁与卢氏之间的旅游景点包括故县水库风景区等串 联,对故县镇出行的状况没有改善。方案一以路线增加15公里的代价 换取了故县、卢氏两地地方最方便的出行。 因此在路线走廊的选择上,在两方案地质情况类似均没有明显不 利于项目路线布设的情况下,结合本项目的功能特点和地方意见,我 们选择了方案一。摒弃了路线长度较短但项目功能不明显的方案二。 应该说,方案一路线走廊的选择,是以全局观念为指导。站在项 目综合利益上的一个选择。这在以往山区高速公路通常路线选择的几 个基本出发点:路线长度、工程总造价、施工难度等的基础上,把项 目的功能特点、地方利益放到较高的位置上。满足经济不发达地区籍 望通过高速公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愿望。 以高速公路为纽带,使地方最大限度地受益于高速公路的连通功 能,达到“增加有限投资、实现全面共赢”的效果。这是设计理念的 进步,需要设计人员更新思维、开拓思路,同时也需要决策者站在更 高的角度上看待这一问题。 三、合理进行山区高速公路互通、服务区选址 平原微丘区地形相对简单,根据项目情况和规范要求的间距进 行服务区、互通选址后,在服务区、互通本身的线形、景观、建筑等 方案上下功夫,以达到“珠链”上“珍珠”的效果。山区高速公路地 形复杂,互通、服务区选址除了满足功能和规范的要求,还要结合地 形、地质情况“顺势而为”。切不可为营造景观进行大规模的环境破 坏。 本项目路线走廊自洛宁县刘营乡向西南方向到达故县水库东南 侧,可选择山区绕行和沿洛河方案两个路线方案进行比较。 K线:沿洛河方案。路线走向沿洛河南岸的山腰前行,路线总里 程短.整体线形更为顺捷,填挖方小,桥隧比例小。 B线:山区绕行。根据山体走势,选择地势起伏较小的山区的腹 . (下转g34) l 正常掘进速度为30~40 mm/min,在粉质粘土中掘进速度宜适当 等,造成管路破损、泥浆流失、地表隆起突变、泥水后窜损坏盾尾密 放慢,控制在15~25ram/rain;平均每环掘进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左 封系统等现象。掘进施工中及时、认真记录掘进参数并进行汇总,对 右,掘进速度太快,切削土体过多,需排出渣土较多,容易发生管路 掘进参数进行分析、总结,寻找适合该地层中施工的相关技术参数。堵塞、刀盘固结泥饼等问题。 2)刀盘转速控制: 双向转速0~2.3 rpm/分(连续可调),粉质粘土中转速控制在 40%~45%(O.90~1.20rpm/min); 参考文献: 【l】刘建航,侯学渊.盾构法隧道【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3)推力及扭矩控制: 推力控制在3000T~5000T,扭矩控制在3500 kNm~4500 kNm; [2]周文波,盾构法隧道施工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4. 【3]张凤详,朱合华,傅德明.盾构隧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4)泥浆循环控制: 进浆泵(P1.1)流量控制在】000 m3/h左右(掘进期问),1144 m3/h(旁通时),排渣流量(P2.1)11 5O m3/h(掘进期间和旁通 时); 5)同步注浆压力控制: 同步注浆压力为1.1~1.2倍的静止土压力与静止水压力之和。 【4】竺维彬,鞠世健,复合地层中的盾构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 科学出版社,2006. [5】陈馈,洪开荣,吴学松,盾构施工技术f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9. 4.结语 作者简介:陈立(1982.)男,云南镇雄人,2007年毕业于湖南科 经实践证明,在粉质粘土层盾构掘进施工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技 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城市地下工程方向、本科、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 术方案指导施工,避免因粉质粘土粘附刀盘、堵塞泥浆管路和排浆泵 事盾构隧道及深基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上接第32页) 地穿行,部分段落线形与¥319平行交错,工程实施期间可利用s319作 具互通功能,无需在近终点位置另行设置互通供地方出入;若能在项 为进场道路或便道,施工难度小。但填挖方较大,桥隧比例大。 目实施中解决环保、施工方面的问题,K线路线、互通方案实施后更 K线高速公路景观效果较好,于K1 1 7+856近故县水库位置可选 能充分利用故县水库景观,开发旅游资源,带动洛宁县旅游资源的开 择较为平坦、景观效果好的位置设故县水库服务区(兼互通功能)一 发。最终推荐K线方案。 处。故县水库服务区主线东面山势较陡。故将服务区在主线西侧单侧 四、小结 将平原区“珠链”设计理念融人山区路线方案的选择中,在山区 布置,在服务区东南面引出连接道与下峪地方道路相接,车辆利用匝 道进出服务区。既有服务区功能又可满足地方出入高速,又充分利用 高速公路地质、环境影响、工程规模等选线原则的基础上。将社会利 了水库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带动水库旅游观光资源的开发,成为洛 益和景观因素放到较高的基础上,避免平原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 卢高速公路上的一个亮点。 上曾走过的弯路,以高速公路为纽带,促进山区生态、经济的良性循 K线方案较B线方案总工程造价略低,且 故县水库库服务区兼 环和可持续发展。 圈堕壹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