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秋手抄报

中秋手抄报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

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水 调 歌 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福建厦门,每逢中秋佳节临近,夜色阑珊中的厦门,大街小巷便会传出博饼时骰子撞碰瓷碗的悦耳叮当声。厦门的“博饼”,也叫“博中秋饼”、“博会饼”。这一风俗的形成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据传是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每到8月15日月圆之时,满怀反清复明之豪气的将士们,难免有思乡思亲之情。为排解和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赏月博饼。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农历13至18,前后6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这独特的游戏,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早年,博状元饼,多为亲友或结拜兄弟姐妹间大家出钱,购买一二会月饼,共同博之,谁得“状元”,来年中秋节要赠送一会给大家博。其中有人生男孩的要送两会。这样,年

年有增无减,会饼越来越多,只好再分开 两独立组。一般家庭由长辈主持,每年买一二会,全家围成一圈博之。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

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 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 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 “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 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 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

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 ,联络感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