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名师工作室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课时)课堂实录
■曹津津
一、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园子有哪些好玩、可玩的呀?
1. 阅读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体会全文结构的生:雪地捕鸟。精妙。
生:拔何首乌。
2. 了解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的学习情 生:吃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况和成长经历,感受童真童趣。
生:观鸟,捉虫。
3.
感受作者对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与怀念,准确把握作品主题。
师: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以“我的 二、 教学流程
乐园——
百草园”为主题,写一段文字。下面老
师:上节课,我们随着鲁迅先生回到了他小 师就展示一下优秀习作,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时候玩耍的园子——
百草园,同学们想想这座
(PPT显示优秀习作片段,教师请学生朗读
来。”从这句话中,我读到了鲁迅先生的真诚乐 和在生活上的关怀备至!
观、平易近人。
生:先生,您给予我温暖和慈爱,就像我的 生:“‘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 父亲一样!
向我点头。”在这里,我读到了 一个风趣幽默、童 生:先生,您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我要学 心未泯的鲁迅先生。
习您高贵的品质,以及那平凡中的不平凡之处!
通过分析,学生对鲁迅先生乐观真诚、平 综上所述,“知情语文”力求让学生发现语 易近人、满怀慈爱、谦逊低调的待人处事风格 言文字的生机与活力,体会其中所包含的人文 以及干练敏捷、淡泊名利、认真严谨、战斗不息 内蕴、精神气息和情感共鸣,从而为学生的终 的工作精神便有了整体的把握。然后,笔者又
身发展奠定基础。“知情语文”还很年轻,还需要 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恩情怀:
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丰富和完善其理论 师: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如果 建构。笔者和所在工作室的成员将不断提高能 你是萧红,请在文章任意一个片段之后,写上一 力,发展技能,让“知情语文”成为师生共同成长 两句你最想和鲁迅先生说的话,倾诉一下心中 的有效助力。a
的感激之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
生:先生,谢谢您对我在写作上的悉心指导
15
名师工作室
I
自己的作品。略。)
说理由。
师:百草园里那些在外人看来不值一提的 (教师指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 乐趣,却在鲁迅的心里生根发芽。可以说,百草 交流讨论。)
园是小鲁迅的心灵寄托,那里活跃着一颗童心, 师:这个问题我们将以辩论赛的形式回答。 洋溢着儿童的乐趣。因此,在不得不离开百草 请大家在回答时摆出文中依据,讲清楚自己的 园时,他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理解。
生:留恋。生:我们小组认为三味书屋是鲁迅的第二
生:不舍。
个乐园。文章第17小节提到可以去三味书屋后 师:大家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的园子里折蜡梅,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这 生:文章的第9小节——“我将不能常到百 就相当于换了一个新的游戏场所,有了新的娱 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 乐项目。
和木莲们!……”
师:有道理。我想问问大家,孩子们在园子 师:如何读出这种不舍的忧伤呢?作者忧 里捉苍蝇喂蚂蚁时,该有怎样的神情或动作呀?
伤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生:小心翼翼。
生:语速放慢一些,三个“们”要重读,因为 生: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作者把它们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来看待。
生:曝手摄脚。
生:“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句中的“为什 师:如果让你加一句旁白,你会对身边的小 么”要重读,要读出无奈离开却又不能不服从的 伙伴说什么?
心理。生:墟!小点声,苍蝇都快被你吓跑啦! 师:有道理。我们一起深情齐读第9小节, 生:快来快来,这里有更好玩的!
读出小鲁迅离开百草园时的复杂情感。
师:那么,在三味书屋里面,还有什么好玩 (生齐读。)
的事吗?
师:鲁迅那颗不泯的童心在这段俏皮的文 生:在课上做戏,画画。
字中跳跃,它从百草园跳到了哪里呢?
生:在寿镜吾老先生的眼皮底下做小动作, 生:三味书屋。
开小差,那该多刺激啊!
师:刚才我们朗读的第9小节,在文章的结 师:你把孩子当时的心理拿捏得倒挺准的, 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有意思。除了做戏和画画之外,课上还有哪些 生:承上启下,过渡。
情形让大家觉得有意思呢?
师:今天,我们跟着作者探访三味书屋,主 生:看寿镜吾先生摇头晃脑地读那些晦涩 要探讨两个问题:1.三味书屋是不是童年鲁迅的 难懂的书。
第二个乐园? 2.当46岁的鲁迅在厦门大学的阁 师:是啊,孩子们都偷着乐呢!
楼上写下这篇回忆性散文时,他究竟想告诉我 生:我也觉得是乐园,因为这个看似沉闷的 们什么呢?
环境里其实是有溫暖的。
PPT:走进三味书屋,了解童年鲁迅。话题 师:你的发现很特别,能深入谈谈吗?一:三味书屋是不是小鲁迅的第二个乐园?从 生:文中提到同窗到园中太久就不行,先生 三味书屋后的院子、三味书屋里的读书状况、三 会在书房里大叫起来。我理解的就是同窗到园 味书屋里上课的情景、三味书屋里的老师和同 中时间短一点是可以的,说明寿镜吾先生其实 窗等角度出发,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依据,说一
是允许学生去玩一会儿的,但是小孩子玩起来
16
I名师工作室 3
就会忘记时间,先生才会大声提醒。所以先生 虽然外表严厉,但是内心深处挺温柔的。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文中第19小节提到 先生有一把戒尺但不常用,他也有罚跪的规则, 但也不常用,最多瞪几眼。书屋里的孩子其实 学图书馆的阁楼上写下了这篇散文。为何他会 对三味书屋念念不忘呢?
PPT:再读三味书屋,触碰成年鲁迅。背景 助读一
1.
倾听鲁迅的心声: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
还是很调皮的,但寿老先生只是口头吓唬吓唬 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 他们,并没有在行动上表现出来。
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 师:刚才我们结合文本内容,聊了很多能证 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明三味书屋是“我”的第二个乐园的依据,哪位 —-《朝花夕拾》小引
同学有不同看法吗?
2.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
生:我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还是很枯燥的。 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 比如,刚才同学们说到孩子们在课上画画、做 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 戏,为什么他们不认真听讲呢?还不是因为上 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 课的内容很枯燥,孩子们都听不懂,所以就偷偷 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
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
《朝花夕拾》小引
师:三味书屋的生活的确也是枯燥乏味的, 师:从助读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什
请同学们看第21、22小节,大家有何发现?
么情感?
生:一段有标点,一段没标点。
生:对美好童年的怀念。
师:为什么寿老先生读的内容是有标点的, 生: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怀念。而孩子们读的内容是没有标点的呢?
师: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先生在《童年的 生:说明孩子们读不懂内容,所以就一口气读 价值》里曾写过这样两段话,我们一起品读:
下去了,这也间接证明了学习内容的枯燥乏味。(PPT显示。)
师:同学们,文中还有一处有意思的情节 1.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
第14小节,鲁迅主动向先生请教问题,可是 可是,这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 先生为何不高兴呢?
重要的季节。粗心的大人看不见,在每一个看 (学生困惑。)
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灵魂在朝着某种 师(追问):鲁迅做什么事,先生会高兴呢?形态生成。
生:读书,对课。
2.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短暂的。可生:读那些老先生爱读,但孩子们不爱读的是,这似乎短暂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悠长的 文章。
时光。而到了成年之后,儿时的回忆又将伴随 师:从大家的回答来看,你们真正走进了文 我们的一生。
章,读得很透彻。那么,谁来对大家讨论的观点 师:老师送给同学们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 进行一个总结呢?
这节课,请大家看PPT齐读,向经典致敬,向鲁迅 生:我觉得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有些单调 致敬!
乏味,但这并不影响作者在其中找到乐趣。
生(齐):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愿 生:我觉得三味书屋是一个亦庄亦谐、亦学 我们的生命——童心永远不老;愿你我的人生
亦玩的地方。
—
童趣无限年轻! 3
师:1926年9月18日,46岁的鲁迅在厦门大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