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和小钟》教案
教学目标: 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与同学合唱歌曲《大钟和小钟》。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的合唱部分并参与综合表现。
教学准备: 琴、音响、碰铃、双响筒。
教学过程:
1.导入
(律动《爷爷爸爸和我》,黑板上出示节奏
X — |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师:这三条节奏分别代表谁在走路?你能把这条节奏读出来吗?如果老爷爷和小朋友一块儿走路,会是什么效果呢?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
2.感受与体验
师:今天在我们的课堂将要来两位客人,这两位说起话唱起歌可真有意思,他们的语言简单明了,最多只有两个字,不信,你听,他们唱起来了。
(播放《大钟和小钟》范唱。)
师:想大家隆重介绍我们的两位客人,大钟和小钟。听听看,大钟是怎样唱歌的,你能不能学一学?
(学生聆听范唱,并学唱 5 — | 3 — | 当 当)
师:大钟唱起歌来象是谁在走路?原来大钟唱歌的时候使用了这个节奏,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钟是怎样唱歌的?
(学生学唱 5 5 1 1 | 5— | 5— |)
大钟唱: 歌 当 当
师:你能不能碰铃敲出大钟唱歌时的节奏?
(学生利用碰铃演奏 X — | X — |)
师:我们把歌声加进去,可就更象大钟了。
(学生边唱边利用文具盒等声源边唱“大钟唱歌”一句,边演奏。)
师:那么小钟又是怎样唱歌的,你能不能学一学?
(学生聆听范唱,并学唱 3 3 1 1 | 3 3 1 1 | )
嘀 哒 嘀 哒 嘀 哒 嘀 哒
师:小钟唱起歌来又象是谁在走路?原来小钟唱歌的时候使用了这个节奏,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钟是怎样唱歌的?
(学生学唱 5 5 1 1 | 3 3 1 1 | 3 3 1 1 |)
小 钟 唱 歌 嘀 哒 嘀 哒 嘀 哒 嘀 哒
师:你能不能利用双响筒敲出小钟唱歌时的节奏?
(学生利用碰铃演奏 X X X X | X X X X |)
师:我们把歌声加进去,可就更象小钟了。
(学生边唱边利用文具盒等声源边唱“小钟唱歌”一句,边演奏。)
3.参与合作
(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大钟队,一组为小钟队,教师组织学生复习各自的节奏。)
师:来,让我看看,大钟队的小朋友是否还记得大钟是什么节奏?小钟队呢?当大钟开始唱歌了,就请大钟队的小朋友演奏起来,当小钟开始唱歌了,就请小钟队演奏起来。
(播发范唱,学生随音乐演奏。)
师:要是你也能跟着唱起来就更好了!
(学生再次随音乐伴奏,并试着参与演唱。)
4.学唱歌曲
师:当“大钟和小钟一起唱”,效果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教师知道学生合唱。)
师:下面就让我们完整的听一遍这首《大钟和小钟》,这回希望大家静下心来听,注意听好自己这一组应该怎么唱。
(播放范唱,学生随教师的指挥学唱全曲。)
5.综合表演
(将学生分为4组,第1组与第3组演唱,第2组和第4组利用声源为歌曲伴奏。)
五、说课
《大钟和小钟》选自湘版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课《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一首四二拍子、短小精练的儿童合唱启蒙歌曲,作者用简简单单的音符塑造了大钟、小钟生动的音乐形象。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二年级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我制定了教学目标: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与同学合唱歌曲《大钟和小钟》。而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学唱歌的合唱部分并参与综合表现。
这堂课是整个单元的第二课时,学生已学习《时间像小马车》、《在钟表店里》,对大钟、小钟的节奏也不再陌生。再教学时,我降通过导入、感受体验、参与合作、学唱歌曲和综合表演五个环节进行,以循序渐进、赋予学生具体的音 乐形象的方式开展教学。
歌曲重两个主要音乐形象的节奏X — | X — |与X X X X | X X X X |在一年级《爷爷爸爸和我》中已为学生所认识,因此,我将《爷爷爸爸和我》作为律动伴奏乐,带领学生在形象而有节奏的动作中体验并表现X — | X — |与X X X X | X X X X |,初步感受X — | X — |与X X X X | X X X X |的不同点。在向孩子们隆重介绍“大钟和小钟”这两位“客人”后,让学生聆听全曲范唱,初步树立完整的音乐形象,用音乐所表现出的“大钟”与“小钟”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音乐形象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本课的重点及难点在于合唱部分的教学,二声部合唱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突破难点时,我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模击两个音乐形象的节奏,并利用这项活动教唱歌曲的第一、二乐句即“5 5 1 1 | 5— | 5— |”与“5 5 1 1 | 3 3 1 1 |3 3 大钟唱 歌 当 当
小 钟唱 歌 嘀 哒嘀 哒 嘀 哒
由于有了前一步做铺垫,在二声部合唱时,我将学生分为大钟队和小钟队,先让学生利用声源为歌曲伴奏,在亲身体验、表现角色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与同学合作完成歌曲的快乐,在静心聆听范唱后学唱歌曲。
将音乐赋予具体的形象时本课解决难点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整堂课的尾声,我将学生分为四组,其中两组合唱,另外两组用声源为伙伴伴奏,在孩子们欢快的歌声、热闹的伴
奏声中结束本课,展示突破的难点,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六、教学反思
这堂课虽然是一堂很普通的听课日的推门课,但对我而言却是一堂值得自己回味的课。新课程实验改革进行到现在,我们的音乐课堂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究竟是好是坏?我们究竟应不应该变?应该怎样变?这些长期以来困扰着我的问题在今天得到了一些答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