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习指南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习指南

来源:尚车旅游网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学习指南

第一章 绪 论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与形成发展过程, 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了解本 课程的内容结构与学习方法。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对象。 学习难点: 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学科教育学。 三、学习知识点与技能点

知识点:课程,教学,课程论,教学论,语文教育学,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 教材研究的对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任务。

技能点:理解课程、教材、教学的含义,理解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育学 的含义, 分析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四、学习要求

I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形成发展过程

1. 识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的性质 2. 领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的形成发展过程

(二)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 领会:(1)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的对象; (2)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在各章的学习要求中,按识记、领会、运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的含义 是:(1)识记是指能识记有关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2)领会是指在认识的基础 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 3)运用 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 问题。

I

1

与教材研究的任务

(三)本课程的内容结构与学习方法

1. 识记:本课程的内容结构 2. 运用: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五、学习方法指导

(一)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与标准语文教材研究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 程与标准语文教材研究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二)学习方法 倾听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第二章 语文课程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了解语文与语文课程的含义, 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理解语文课程的 任务与价值。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特点。 学习难点: 母语教学,语言与言语,工具性与人文性。 三、学习知识点与技能点

知识点:语文,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特点,语文 课程任务,语文课程价值,工具性,人文性,母语,语言,言语,文字,文章, 汉语,文学,文化,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国文,国语。

技能点:分析语文的含义,分析语文课程的含义,分析语文课程的性质,分 析语文课程的特点,理解语文课程的任务,理解语文课程的价值。

四、学习要求 (一)语文与语文课程

1. 识记:“语文”概念 2. 领会:语文课程的内涵

(二)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2

1. 运用:(1)分析语文课程的性质; ( 2)分析语文课程的特点

(三)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价值

1. 领会:(1)语文课程的任务;(2)语文课程的价值

五、学习方法指导

(一)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性质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程性质论争 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二)学习方法 倾听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第三章 语文课程标准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了解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学习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 三、学习知识点与技能点

知识点: 学堂章程,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 (实验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 程标准 (实验)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语文素养。

技能点: 分析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 分析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分析语 文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

四、学习要求

(一)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

1. 领会: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1. 识记:语文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

2. 领会:(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2)普通高中 语文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3

五、学习方法指导

(一)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标准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程标准论争 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二)学习方法 倾听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第四章 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百年嬗变,理解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构成要素, 理解语文课程内容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掌握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掌握高 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理解语文课程的实施原则。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目标。 学习难点: 三维目标。 三、学习知识点与技能点

知识点: 语文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 课程内容,习得,学得。

技能点:分析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演变, 分析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构 成要素, 理解语文课程的内容, 分析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分析高中语文课 程目标与内容。

四、学习要求

(一)语文课程目标的百年嬗变

1. 识记:语文课程目标的历史演变 (二)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构成要素 1.运用:( 1)分析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2)分析语文课程目标的构成 要

(三)语文课程内容

1. 领会:语文课程内容的预设与生成

(四)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1. 识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总体目标

2. 领会:( 1)7-9 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2)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

标准的目标导向

4

(五)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1. 识记: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

2. 领会:( 1)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目标与内容; (2)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与 内

(六)语文课程的实施原则

1. 领会:理解语文课程的实施原则

五、学习方法指导 (一)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目标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程目标论争 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二)学习方法 倾听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第五章 语文教材的编制理论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了解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外延、特点和功能,了解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熟悉语文教材构成要素与结构类型。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学习难点: 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三、学习知识点与技能点

知识点 :语文教材,语文教材的功能,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语文教材 的构成要素,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

技能点: 分析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外延, 分析语文教材的功能, 分析语文教材 编制的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分析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

四、学习要求

(一)语文教材及其功能

1. 识记:语文教材的内涵与外延

5

2. 领会:语文教材的功能

(二)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1. 领会:( 1)语文教材编制的心理学基础; (2)语文教材编制的语言学、文 章

学、文学基础;(3)语文教材编制的课程论基础

(三)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与结构类型

1. 运用:(1)分析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2)分析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

五、学习方法指导 (一)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教材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教材论争做文献摘 要,并作相应评析。

(二)学习方法

倾听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

第六章 语文教材评介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了解我国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 熟悉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 体例和 特色,熟悉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体例和特色。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我国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思想、体例和特色。 学习难点: 我国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 三、学习知识点与技能点

知识点:现行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思想、 体例和特色, 现行高中语文教科 书的编写思想、体例和特色。

技能点: 分析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 评价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 体 例和特色,评价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体例和特色。

四、学习要求

(一)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

1. 识记:(1)古代语文教材;(2)现代语文教材

6

2. 运用:分析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

(二)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评介

1. 运用:( 1)分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体例和特色; (2)分析 语

文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 体例和特色;(3)分析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 编写思想、体例和特色

(三)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评介

1. 运用:( 1)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体例和特色; (2)分析 语

文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 体例和特色;(3)分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 编写思想、 体例和特色;(4)分析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 体例和特色; (5)分析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体例和特色

五、学习方法指导

(一)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新课程语文教科书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新课程语文教 科书论争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二)学习方法

倾听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

第七章 语文教材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了解语文教材内容属性与使用属性的基本要素, 了解静态的语文教材分析方 法并运用于分析教材,了解动态的语文教材分析方法并运用于分析教材。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语文教材分析的两个方面。

学习难点: 语文教材分析的方法。 三、学习知识点与技能点

知识点:教材的内容属性分析, 教材的使用属性分析, 静态的教材分析方法, 动态的教材分析方法

技能点: 理解教材的内容属性分析, 理解教材的使用属性分析, 掌握静态的 教材分析方法,掌握动态的教材分析方法,分析单篇教材,分析单元教材。

7

四、学习要求

(一)语文教材分析的内容

1.领会:(1)语文教材内容属性分析; (2)语文教材使用属性分析

(二)语文教材分析的方法

1. 运用:(1)静态的教材分析方法; ( 2)动态的教材分析方法

五、学习方法指导

(一)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课前收集并阅读语文教材中经典文本分析的案例。 课后尝试分析语文教材中 经典文本,分小组同课异构并讨论交流。

(二)学习方法

倾听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

第八章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明确教材分析的实质, 明确文本解读的目的, 了解初中文本解读的思路, 能 够运用本章所学知识分析初中语文教材。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初中语文教学的要点与教材分析的思路。 学习难点: 初中语文教学的要点与教材分析的思路。

三、学习知识点与技能点 知识点:记叙文教材,说明文教材,议论文教材,文言诗文教材, 写作教材, 口语交际教材

技能点: 文本解读,分析记叙文教材,分析说明文教材,分析议论文教材, 分析文言诗文教材,分析写作教材,分析口语交际教材。

四、学习要求

(一)初中记叙文教材分析

1. 识记:初中记叙文教学的要点 2. 领会:初中记叙文分析的基本思路 3. 运用:分析初中记叙文

8

(二)初中说明文教材分析

1. 识记:初中说明文教学的要点 2. 领会:初中说明文分析的基本思路 3. 运用:分析初中说明文

(三)初中议论文教材分析

1. 识记:初中议论文教学的要点 2. 领会:初中议论文分析的基本思路 3. 运用:分析初中议论文

(四)初中文言诗文教材分析

1. 识记: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要点 2. 领会:初中文言诗文分析的基本思路 3. 运用:分析初中文言诗文

(五)初中写作教学与教材分析

1. 识记:初中写作教学的要点 2. 领会:初中写作教学的思路 3. 运用:分析初中写作教材

(六)初中口语交际教学与教材分析

1. 识记: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点 2. 领会: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路 3. 运用:分析初中口语交际教材

五、学习方法指导 (一)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课前收集并阅读初中语文教材中经典文本分析的案例。 课后尝试分析初中语 文教材中经典文本,分小组同课异构并讨论交流。

(二)学习方法

倾听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

9

第九章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了解高中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诗歌与散文、 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 语言文字应用、 文化论著研读教学与评价建议, 了解高中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 流、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教材 分析的思路,能够应用本章所学知识分析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的思路。 学习难点: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的思路。 三、学习知识点与技能点

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教材,表达与交流教材,诗歌与散文教材,小说与戏剧 教材,新闻与传记教材,语言文字应用教材,文化论著研读教材。

技能点:分析阅读与鉴赏教材, 分析表达与交流教材, 分析诗歌与散文教材, 分析小说与戏剧教材, 分析新闻与传记教材, 分析语言文字应用教材, 分析文化 论著研读教材。

四、学习要求

(一)高中阅读与鉴赏教材分析

1. 识记:高中阅读与鉴赏教学与评价建议 2. 领会:高中阅读与鉴赏教材分析的基本思路 3. 运用:分析高中阅读与鉴赏教材

(二)高中表达与交流教材分析

1. 识记:高中表达与交流教学与评价建议 2. 领会:高中表达与交流教材分析的基本思路

10

3. 运用:分析高中表达与交流教材

(三)高中诗歌与散文教材分析

1. 识记:高中诗歌与散文教学与评价建议 2. 领会:高中诗歌与散文教材分析的基本思路 3. 运用:分析高中诗歌与散文教材

(四)高中小说与戏剧教材分析

1. 识记:高中小说与戏剧教学与评价建议 2. 领会:高中小说与戏剧教材分析的基本思路 3. 运用:分析高中小说与戏剧教材

(五)高中新闻与传记教材分析

1. 识记:高中新闻与传记教学与评价建议 2. 领会:高中新闻与传记教材分析的基本思路 3. 运用:分析高中新闻与传记教材

(六)高中语言文字应用教材分析

1. 识记:高中语言文字应用教学与评价建议 2. 领会:高中语言文字应用教材分析的基本思路 3. 运用:分析高中语言文字应用教材

(七)高中文化论著研读教材分析

1. 识记:高中文化论著研读教学与评价建议 2. 领会:高中文化论著研读教材分析的基本思路 3. 运用:分析高中文化论著研读教材

五、学习方法指导

(一)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课前收集并阅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经典文本分析的案例。 文教材中经典文本,分小组同课异构并讨论交流。 (二)学习方课后尝试分析高中语

法 倾听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

第十章 语文课程资源

、学习目标与要求

练习法、案例分析法

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含义及分类, 理解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念, 熟 悉语文

11

地方课程和语文校本课程,掌握语文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则和过 程。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习难点: 语文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学习知识点与技能点

知识点: 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技能点: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建构语文地方课程,建构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四、学习要求

(一)课程资源与语文课程资源

1. 识记:课程资源

2.领会:( 1)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2)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 用

的新理念

(二)语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1. 领会:(1)语文地方课程;(2)语文校本课程

(三)语文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识记:数字教学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2. 领会:(1)语文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则和过程; (2)资源型学习

五、学习方法指导

(一)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课前收集并阅读有关语文课程资源论争的资料。 课后围绕语文课程资源论争 做文献摘要,并作相应评析。

(二)学习方法

倾听学习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探究学习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