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的三条路径
前几天有个朋友问我:
说实话,这问题太大,我肯定不可能一两段话就能搞定,而且对于这位朋友的具体信
息,还有待深入了解。
只能谈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所以专门写一篇文章谈谈这个话题,希望会有那么一些启发。
职业类型太多了,我没法一一细数,而且不同专业和职能对应的类型也是不同的。
不过,通常来讲,职业发展有三条路径(方向):专业线、管理线和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线。
咋个来理解呢?我们看下图:
一般来说,刚进入职场,就是初作者,啥时都得学,整个愣头青似得,哈哈,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半载,才算有正式进入职场的感觉,才能实现角色的真正转变。
完成了这个角色转变之后呢,开始慢慢积累经验,不断学习和提升,成为一个有经验者,这个过程短则一两年,长则五六年吧。
再长呢,就麻烦了!
一个初级岗位,本身就不怎么具有专业性和技术含量,你一下就呆个七八年,多恐怖啊。
很多人有种错觉,以为经验越丰富越好,其实未必。
你说你做一人事助理,竟然做了六年还是人事助理,你让我怎么评价?——是你这人没进取心,成就动机不够强,还是你这人能力有问题?二者必居其一(虽然不是百分百,但也八九不离十)
所以,你在一个初级岗位呆太久了是不好的,一方面,对你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不利;另一方面,你自身往往也会感到厌烦、困惑、迷茫、彷徨。
那咋办呢?
我建议,度过一年半载的职场适应期后,就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探索和发掘,来看看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外部可供利用的资源,逐步探索自己的职业路径和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 专业线呢,就是不停地在专业方面深挖,提升你的专业造诣,适合于技术控;
• 管理线一般还是要涉及一定的专业或技术,但要求没那么高,差不多就行,更多的是协调资源,激励、辅导,承上启下,和人打交道多了起来;
• 至于自由职业(自主创业)一般来讲,我是不建议刚出来就这么干的,因为你本身
的能力和资源还没有积累起来。(当然,有极少数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就适合做老板,自己创业,这个另当别论)
另外,这三条线其实是可以相容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比如,一个人既可能在专业线方向发展,也可能往管理方向发展,甚至经过一段时间后成为自由职业者或自主创业。
也有些人偏向性就很明显了,是一个技术大牛、专家,但是让他做管理,真是愁死他,而且管理的一塌糊涂、怨声载道,还有些呢,技术水平马马虎虎,还将就,但远远达不到专家的水平,可人家确是是块管理的料啊,部门或公司打理的井井有序,剩下少部分人,技术不咋地,管理其实也谈不上多科学或多现代化,但人家就是把生意整的风生水起。
以上的不同职业特性概况起来分别是:技术型(专业型)、管理型和经营型。
谈到这个我就突然想起了组织行为学里的三种能力素质: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 技术技能:是对某项活动(尤指具体活动),尤其是对涉及方法、流程、程序或者技巧的特定活动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主要是如何“处事”。
• 人际技能:是管理者与他人一起工作和作为一名小组成员而有效工作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管理者与他人的关系, 其中包括激励, 帮助, 协调, 领导, 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这玩意和情商有交叉和重叠啊)
• 概念技能是指一种洞察既定环境复杂程度的能力和减少这种复杂性的能力(很抽象
是不是?它本身就是对抽象事物的分析和洞察嘛)
技术技能是对具体的“事”的了解和掌握,不同专业大不相同;人际技能是对抽象的“人”的了解和洞察,具有普遍适用性;概念技能是对更为抽象的“势”的洞察和概括,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视野息息相关,当然,也需要具体的行业和市场及业务相关知识。
回到那位知乎朋友的问题,能走的路,无非是这样:
• 结合你的行业和职业,扎扎实实地提升技术能力和水平。
• 后期结合你的部门和单位,看看有没有管理提升的空间和机会。
先走好这两步吧,或者你有其他资源和机会,就直接出来创业了。(不过说实话,既然你现在这么迷茫,知识和能力也欠缺,不建议你自己出来创业,除非某一天你自己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由于我不了解更多有关于你的详细信息,所以真没法提供进一步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总之,职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就是:围绕某一专业或领域,从菜鸟到中级水平到高级水平到市场化(整合资源)到产业化(高水平整合资源),这个过程中要有规划、有行动、有风险防范措施。
菜鸟到中级水平这个过渡都没法实现的,主要是懒或者条件太差,被局限在低技术工种;
中级水平就基本上可以摆脱贫困了,再往上就看个人禀赋和后天勤奋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到高级水平;
至于能否顺利市场化、整合资源,其实不是纯粹专业或技术了,而是风险担当、勇气、开放等人格特质其主导作用;
再往上,真的就是和关系及机遇有很大关联了。
就这样吧。
不鸡血,不鸡汤;有温度,有力量。骐骥堂,伴您职业成长。
骐骥堂 - 知乎专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