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07年高考热点问题简析 (3)

2007年高考热点问题简析 (3)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07年高考热点问题简析

一、香港回归10周年及2007年的两岸关系 1、背景材料:(1)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日。(2)2007年,在祖国大陆积极筹备党的十七大、全力准备迎接2008年奥运会之际,“台独”势力会采取一系列破坏两岸关系的举动,试图加速谋求“法理独立”的步伐。 2、相关链接:(1)香港问题:香港的沦陷过程及原因;香港的回归过程及原因;“一国两制”方针;区旗区徽;回归的意义。(2)两岸关系问题: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原因及过程;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其国际国内原因;我国处理台湾问题这一内政问题的方针政策(“一国两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等。)。 3、例题:

2007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香港回归是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要一步。2007年也是两岸关系发展中十分关键的年头。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一图二 材料三 乡愁 (台湾)余光中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材料四

2007年将是台湾政局演变十分关键的年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中台办 国台办主任 陈云林 2007年新年贺辞

(1)据材料一,分别写出两面旗帜的名称及其首次正式升起的时间(要求具体到年、月、日)。

(2)据材料二,结合16世纪以来列强的侵华进程分析澳门和香港的沦陷历程。试述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伟大历史意义。

(3)造成材料三中“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试述明清以后台湾两次被外国占领及其回归的过程。《乡愁》一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中所述局面至今仍未改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据材料四,结合当前形势分析2007年两岸关系面临哪些“重大机遇”?又面临怎样“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祖国大陆应当采取什么对策?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你得到了那些认识?

参考答案:(1)①图一: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1997年7月1日。②图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1999年12月20日。

(2)①沦陷历程: 澳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骗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占澳门。 香港:鸦片战争后,英国于1842年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于1860年强迫中国签订《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在19世纪末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于1898年强租新界。②意义:洗雪近代国耻;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贡献。

(3)①1949年,蒋介石集团在解放战争中战败,退踞台湾。②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施琅打败郑克塽,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回台湾。③痛心祖国分裂,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④“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

(4)①在新的一年里,祖国大陆继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持续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将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并取得新成果。这将为继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②台湾当局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将面临严峻挑战。③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团结广大台湾同胞,

坚决挫败“台独”势力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继续大力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继续加强与台湾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政党、团体的交流与对话,加强与台湾各界人士和各阶层民众的联系与交往。

(5)国力的强大是国家独立与统一的前提;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祖国的统一大业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祖国的最终完全统一一定会实现。

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

1、背景材料:2007年7月7日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

2、相关链接:(1)近代以来日本的历次侵华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一战爆发后入侵山东;1931年9月1 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1915年“二十一条”。(3)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一败一胜之因。

三、中美关系“破冰”35周年及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

1、背景材料: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中日建交。2007年是这两大事件35周年,中美之间、中日之间均高调举行了有关纪念活动。

2、相关链接:(1)中美关系“破冰”的背景、过程、影响;中华民国的建立与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与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敏感性及特殊性;多极化趋势下的中美关系。(2)中日关系:中日建交的背景、过程、影响;中日关系现状:靖国神社问题、东海春晓油气田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处理中日关系的原则:正视历史,面向未来。

四、邓小平逝世10周年

1、背景材料:2007年2月19日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逝世10周年纪念日。

2、相关链接:(1)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2)1948-1949年的淮海战役。(3)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4)“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谈判。(5)1985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6)1992年的“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7)1997年的十五大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8)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以及他们的理论创新。

六、中非关系

1、背景材料: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2007年1月,胡锦涛主席把出访的第一站选在非洲。

2、相关链接:(1)必修二五单元郑和下西洋。(2)必修二五单元近代列强对非洲的侵略。(3)必修一1955年的万隆会议(亚非会议)。(4)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5)有些西方媒体说,中国走向非洲是出于对石油等战略资源的掠夺,中国在非洲政治经济影响的扩大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表现。请驳斥这一谬论。(发展中非关系的原则是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中非近代遭遇相似,都曾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并进行了坚决抵抗,互相同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合作、互相支持,中非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中非友好合作既造福于中非人民,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七、我国的国防建设

1、背景材料:

中国歼-10战斗机起飞 (中国一航提供)

2007年 1月5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航”)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界披露

了广受关注的歼-10战斗机研制及技术细节。

歼-10战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作为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分单座、双座两种,性能先进,用途广泛,实现了我国军用飞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达到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术技术要求,突破了以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代表的一系列航空关键技术。

2、相关链接:(1)必修二二单元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及海防建设。(2)必修二三单元“一五”计划在工矿业方面的成就。(3)必修三五单元中的重大国防建设成就。(4)思考洋务运动失败、而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却取得巨大成就的不同原因。

八、传统思想与和谐社会

1、背景材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相关链接:(1)孔子与孟子的儒家思想的内容及其地位。(2)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3)董仲舒新儒学与宋明理学的内容。(4)认识传统思想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并对其做出正确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