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语文教案7篇

小学语文教案7篇

来源:尚车旅游网
小学语文教案7篇

学校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特殊的作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班级下册第6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北师大版学校语文其次册《特殊的作业》教案。第6单元主要以“爱惜”为主题,教育同学要爱惜自然界中的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培育环保意识。 同学分析

本班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了肯定的自同学字的力量,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能就某一个问题绽开初步的合作学习与商量,能够用比拟通顺的语言答复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有肯定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力量。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

2、在多媒体课件的关心下,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爱惜自然界中的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培育环保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爱惜环境的熟悉。 教学流程 一、悬念导入:

1、师:春天到了,王教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去大自然里找春

第 1 页

天,把春天带到学校来,学校一班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学校语文其次册《特殊的作业》教案》。其次天,小伴侣们有的手里拿着红红的桃花,有的手里拿着嫩嫩的桑叶,有的拿着细细的柳枝,还有的带来了青青的小草。只有小丽手里什么也没有……同学们,小丽怎么会没完成作业呢?她会不会挨批判呢?你们想知道吗?

[给同学留下一个悬念,通过悬念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别焦急,今日我们就来读一读小丽的特殊的作业。 2、板书课题,同学跟着书空。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培育同学质疑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学文识字 1、初步感知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画下不熟悉的字。

〔2〕在读课文时遇到了不熟悉的字,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呢?谁来介绍介绍好方法? 2、学习生字

〔1〕同学小组合作学习,熟悉课文中的生字。

〔2〕用电脑课件出示本课带有生字的句子。边读边简洁指导朗读。

〔3〕开火车读词

〔4〕组长检查组内同学的识字状况。 三、嬉戏稳固识字

第 2 页

找伴侣对卡片

[学习之余,做个嬉戏,既让同学休息,又稳固了刚学过的学问]

四、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同学们刚刚提出的问题:小丽的特殊的作业是什么?

〔2〕通过自己读课文,刚刚提出的问题,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小丽的作业终究是什么呢?

〔3〕她的作业和其他同学的作业有什么地方一样?又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4〕为什么大家认为小丽的作业最好? 五、听音乐,看课件,感受春天的美。

[将音乐引进语文课堂,既可以促进同学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活泼课堂气氛,激发同学的爱好]

〔1〕同学们,刚刚你们看到了、听到了什么。 〔2〕那我们应当怎么做呢?

〔3〕你想对小花、小草、小鸟……说些什么呢? [结合自身谈谈在环保中,自己应怎样做。] 〔4〕引导同学自评、互评。

[让同学进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学会反思,正确地熟悉自己,有利于同学健全人格的形成。] 六、扩展延长

第 3 页

你能写一条爱惜花草树木的话,提示每一个人吗? [课外拓展延长,训练同学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力量。在布满趣味的实践活动中,

同学的力量会不断得到提高。] 学校语文教案 篇2 一、熟悉维也纳:

1.经过课前预习,你了解维也纳吗?请将课前预备好的维也纳资料卡给大家展现一下。同学漫谈对维也纳的初步熟悉。 2.大家听过圆舞曲吗?那我们就边听边欣赏维也纳的秀丽风光吧!

3.听完后心情如何呀?那就带着这份心情读读课题! 二、走近维也纳:

1.师:这篇文章的是谁?冯骥才。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刷子李》《珠宝鸟》《花的士气》。今日我们就跟着他一同去熟悉维也纳,走进维也纳,感受维也纳,享受维也纳的美,好不好?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假设遇到困难可以提出来。

3.订正几个字音,积累美丽词汇: 尽量尽快撩动巢穴

丰富而不重复浅薄而长久悦耳而透彻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安静又精致

4.读完课文,假设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心中的维也纳,你会

第 4 页

怎么说呢?

5.质疑:针对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结合板书?) 三、感受维也纳:

1.那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达出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呢?请找出这个句子或者词语,并把它划下来,假设能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就更好啦!

2.默读课文,同学动笔在文中找句子。

(幻灯)“有一种鸟的叫声犹如花腔女高音,动听、响亮、悠长,改变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

A这里写出了鸟儿的歌声怎么样?(富有改变)那就富有改变的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认为鸟儿为什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呢?(长期生活在维也纳,连鸟儿都都有了音乐的灵性了,真是鸟鸣如音乐啊!)

B 想听听吗?闭眼(播放鸟儿音乐)听到鸟叫声心情如何?指名读这个句子。

C 怪不得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四、享受维也纳:

1.师小结:“维也纳的早晨是布满音乐的,维也纳的山,维也纳的水,维也纳的建筑,维也纳的路,维也纳的花,甚至维也纳的空气,维也纳一切的一切都充满着音乐的气息,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维也纳的人们每天都沉醉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真是美好呀!

第 5 页

五、畅想维也纳:

1.推举阅读《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2.教师和同学们合作开展《走进维也纳》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熟悉维也纳。 学校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熟悉本课“诱、舔”等11个生字,熟悉多音字“处、稍”,培育主动识字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那么、严守纪律的美妙品质,教育同学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那么、严守纪律的美妙品质。 【教学难点】

教育同学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常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课件出示1〕成群的蚂蚁、蚂蚁觅食等

第 6 页

图片。

2、蚂蚁队长带着自己的队伍,辛勤地工作,他们和谐相处,生活特别美好。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发生过很多动人的故事。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终究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查找答案。〔课件出示2〕一块奶酪〔同学齐读课题〕 〔板书:一块奶酪〕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状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课件出示3新词:〕

宣布惩罚迷人舔一下强大犯禁令稍息迟疑跺脚聚到 开火车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订正:

留意:翘舌音“处”,前鼻音“舔、犯、禁”,后鼻音“强”。 另外,留意多音字“处”,在本文中读“chǔ”,组词为“惩罚”,还有一个读音是“chù”,组词是“处处”。多音字“稍”,在本文中读“shào”,组词为“稍息”,还有一个读音是“shāo”,组词是“略微”。

学以致用,〔课件出示4〕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稍:shāoshào处:chùchǔ

第 7 页

〔这双鞋子有点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 〔体育课上,教师喊口令:“稍〔〕息,立正1 ③犯了错就该受处处〔〕罚。 ④这里处处〔〕是石头。 〔2〕在小组内沟通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5生字〕宣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

形声字构造特点:“诱、豫、跺、舔”都是形声字,可以依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识记。 熟字比拟法:外—处,范一犯。 学校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感知文章内容,了解钟情于胡杨的几个方面。

2.用简短的话概括4、5、7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眼

1.背景音乐起,师:在茫茫的大沙漠,当黄沙袭来的时候,全部的生命都折服于沙漠的肆虐的时候,河流退却了,人群退却了,就连那宏伟的城郭也被掩埋了……有一个绿色的精灵,以不屈的精神与沙漠抗衡,与风暴搏斗,生生不息。它就是——胡杨。(出示胡杨组图)

第 8 页

2.师:人们崇敬胡杨,留下了很多赞美的文字。(提醒课题,齐读)

二、紧扣文眼,整体感知

1.过渡:读读这篇赞美的文字,看看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 2.生自主读文三遍(出示阅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连贯、流利。

(2)同桌读(齐读,分段读),订正字音,联系上下文沟通新词的意思,说说每段的意思。

(3)自主默读,思索: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 3.汇报初读状况。

(1)指名分段朗读,订正字音,师相机引导同学用简短的话说出4、5、7段的意思。

(2)问:钟情于胡杨的哪些地方?(师相机板演:无人照顾弓腰驼背粗茶淡饭悄悄奉献) 三、自主品读,披文入情

1.过渡:钟情于无人照顾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悄悄奉献的胡杨,读了课文,你对怎样的胡杨动情了,请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把你动情的缘由写下来,再动情地读一读。 2.生自主阅读,勾画、作批注,有感情地朗读。 3.同桌沟通感受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第 9 页

1.精读课文,探究钟情于胡杨的缘由,感受胡杨坚韧的生命力和悄悄奉献的精神。

2.背诵喜爱的段落,用自己的话赞美胡杨,激发同学对胡杨的崇敬之情。

3.体会反复运用“千年……千年……千年”的排比句式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词语引入,回忆内容

1.抄写词语:钟情、无人照顾、弓腰驼背、粗茶淡饭、悄悄奉献。

2.师:钟情于无人照顾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悄悄奉献的胡杨,才写下这赞美的文字——胡杨赞。 二、沟通体会,精读感悟

1.过渡:为何对这样的胡杨情有独钟?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去探寻这些词语背后的意思。 2.汇报沟通,朗读感悟 (1)无人照顾的胡杨(第3段)。

抓住“眼泪”一词,引导“胡杨的眼泪是什么”“它为何要流泪”,体会胡杨受了伤就流出“泪”来为自己包扎伤口,是为了连续生长,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 (2)弓腰驼背的胡杨(第4段)。

可从“惨不忍睹”一词入手,引导说说“什么叫惨不忍

第 10 页

睹”“胡杨长相为何如此惨不忍睹”,体会胡杨弓腰驼背的长相是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它有着较强的适应力量和极强的生命力。 (3)粗茶淡饭的胡杨(第5段)。

①抓住“粗茶淡饭”一词,“粗茶淡饭在生活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这里呢?”(生长条件极其恶劣)“胡杨粗茶淡饭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

②“它是在夏季炎热……只有粗茶淡饭”,引导:读这个句子,你想说什么?(板演:坚韧的生命力)

③能把这种坚韧的生命力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4)悄悄奉献的胡杨(第7段)。

①“它的树干木质坚硬……从来没有索取。”引导:你读懂了什么?

②“彻底”说明什么?(体会胡杨对人类的奉献是毫无保存的。)

③让我们把胡杨毫无保存的奉献精神读出来。(齐读) 3.小结:无人照顾的胡杨,弓腰驼背的胡杨,粗茶淡饭的胡杨,这些词都在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它的生命是那样的(坚韧),所以,它才会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腐!(板演:千年……千年……千年)这样的胡杨,怎不叫人动心,不叫人爱呢? 4.问: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几次用到了“千年……千年……千年”?这样写有怎样的好处? 三、升华情感,书写敬意

第 11 页

1.过渡:多么坚韧的生命力,它感动了,又用隽永的文字感动着我们。你对哪段文字感受最深,请你尽情读一读,赞一赞。 2.生自主朗读,背诵。

3.出示背景音乐,胡杨组图,指名背诵。

4.师:我们感动于胡杨,感动于它坚韧的生命,感动于它毫无保存的奉献精神。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也有话想说,想赞一赞这西域的秀丽风景——胡杨。赶快写一写,赞美赞美胡杨吧! 5.生自主写话。

6.出示背景音乐,胡杨组图,指名读出同学的赞美。 学校语文教案 篇5 学问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育同学边读边想的力量,关心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3、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借助资料理解文中关键词的含义。 情感看法价值观:

培育同学喜爱生活的美妙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充分的,不同形式的读,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培育同学边读边想的力量。

第 12 页

教学难点:

关心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力量。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局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整体把握

1、师:同学们,我们今日学习第八单元,请把书翻到单元导语,自己仔细读一读,看一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编者对我们学习这一单元提出了哪些建议。 2、同学读后沟通,教师归纳

3、谈话导入:说到花,大家都不生疏,含妖吐蕊的迎春花,欺霜傲雪的秋菊,枝头的腊梅,它们都跟随着四季的脚步装饰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不期而遇的惊喜,同学们,你们最喜爱哪些花,我们来沟通一下。 二、学习课文:

1、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猜一猜文章会写些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思索:课文详细写了些什么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一局部:

1、自由朗读课文2-3段,边读边想:在众多的花中,人们为什么特殊宠爱梅花和牡丹?

第 13 页

2、导读其次段:

〔1〕自由朗读,在人们宠爱梅花的三个缘由中,哪个缘由最重要?

〔2〕学习《梅花》,感悟梅花象征的不畏寒冷,顽强不屈的品行。

指名朗读,感悟到梅花的哪些特点?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指导朗读,把对梅花的宠爱和赞美带进诵读中。

〔3〕还能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人们对梅花的宠爱?理解“岁寒三友”“四君子”中隐藏的情感。

〔4〕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中国历史上具有顽强不屈品行的人物。

〔5〕同学感情朗读其次自然段。 二、作业: 抄写生字词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后局部

教学重点:以不同表达式的读来理解课文的含义。 教学过程: 回忆课文:

文章详细写了些什么内容?今日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 导读第3段。

自由朗读,在人们宠爱牡丹的三个缘由中,哪个缘由最重要?

第 14 页

学习“传奇”局部,感悟牡丹刚直不阿的精神。 自由读,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好玩”。 指导朗读,把对牡丹的宠爱和赞美带进诵读中

教师结合课前的资料,介绍中国历史上刚直不阿的人物。 同学感情朗读第3段。 导读第四段:

自由朗读,说说这八种名花知名的缘由。

同学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这八种名花象征什么品行。 小结:中国是花的国度,赏花,爱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各种花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化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依据名花的风姿颜色,融会进自己的情感体验,给名花给予了肯定的象征意义,它们有的表现人格尊严,有的象征刚正不阿的精神,有的反映人们对洁身自好,不怕强权的赞美。同时随着时代的改变,花也慢慢成为了一个城市的象征, 学习第五,六段

自由读第五段,说说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市花。

师:花好还要人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种花的行列,不仅是由于花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身心,更寄予着人产美妙的情感。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第 15 页

收集花的象征含义。做成资料卡。 学校语文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解并描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列宁爱惜雀,更善解人意,对男孩的敬重、爱惜,也表达了男孩的老实和天真。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提醒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大事的进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在整个大事中,到处可以觉察列宁擅长观看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损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熟悉到错误的奇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敬重和爱惜。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同学熟悉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惜;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同学还可以受到爱惜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二、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漫步 、胸脯、仰视、欢快、面包渣、或者、寒冷、自言自语、惋惜、确定、果真、欢蹦乱跳、老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列宁觉察灰雀消逝之后,通过耐烦、得体的

第 16 页

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难点是如何使同学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悟人物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预备: 五、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单元内容导入:我们以前已经读过一些名人故事,如今再来熟悉几位名人。这组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从这些小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也搜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

2、板书课题:[5、灰雀],同学读题。问:读了课题你有些什么要问的?〔同学沟通〕

二、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录音〕,同学边听边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同学自己读课文,有注音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后

第 17 页

沟通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解并描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学校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熟悉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借生日。熟悉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缘由 教学重点

熟悉本课的生字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具预备

《生日歌》录音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醒课题

1、放生日歌曲,提问:谁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个人都不会遗忘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出示课题18、借生日

第 18 页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提问: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我\"指的是谁? 3、再读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你想读哪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1、2自然段 2、熟悉两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妈妈说自己把生日给忘了,妈妈真得是忘了吗?〔小云的妈妈并非遗忘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4、指导朗读

\"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心,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读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大家商量后,明白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了关心妈妈,同学们应当向她学习〕 3、指导朗读

最终两句话是她经过思索想出的方法,要读出确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得意,学校一班级语文教案《借生日》。 五、全文朗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读,同学与同学读 2、配《生日歌》读

第 19 页

六、扩展活动

亲自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愿的话。 其次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二、分小组自同学字 要求:

1、读准字音,留意\"正、怎、饭、拿\"等字的读音 2、分析字形,用不同的方法来记忆 指导写字

今: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点和横收笔都在竖中线上。

正:留意横,竖的长度,其次横是长横的一半,左竖是右竖的一半,最终一横长,稍凸起托连竖。

雨:\"冂\"要宽,蹭的竖,不出框,最终四点两两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匀称滴下。

两:\"冂\"内两个\"人\"字分布匀称,\"人\"的\"捺\"均变为\"点\"。 3、同学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三、复习稳固

1、复习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⑴先让同学自己说一说

第 20 页

提示:红花中的字可以做词头,也可做词尾 2、分小组竞赛

3、每组选出代表,全班竞赛 四、想象故事的结尾 1、请同学们编出故事的结尾 2、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讲评小结

第 2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