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在学校给学生的会议通知书里: 语文试题卷
一(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脑髓.(shuǐ) 孱.头(càn) 道行.很高(héng ) B.媲.美(pì) 齑.粉(jǐ) 残羹冷炙.(zì) C.缱绻.(quǎn) 嵯.峨(cuó) 有史可稽.(jī) D.瘠.薄(jī) 耸峙. (zhì) 古墓荒冢.(zhō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黯淡 通衢大道 蜕除 班驳陆离 B.殒落 刎颈之交 褶皱 改弦更张 C.蜗行 云蒸霞尉 勘察 邯郸学步 D.吮吸 荒诞不精 自诩 经世致用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上级既然布置了这个任务,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只能_______ 为之。 ②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叶落要归根,那______ 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 ③民族区域________ 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A.勉力 作客 自治 B.勉励 作客 自制 C.勉力 做客 自制 D.勉励 做客 自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虚拟的网络所以有无尽吸引力,我想,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隐藏你的身份, 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B.美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 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C.随着营养观念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不再一味追求精细,而是粗细粮搭配,
混合着吃。
D.在“养生大师”张悟本的“养生理念”当中,“绿豆煮水”是最要紧的金科玉律。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人皆得以隶使之, , ,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 (李清照《声声慢》) ③.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 (王勃《滕王阁序》) ④廉颇闻之, ,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对同一内容的表达是不同的。请将“请对方到时参加”的意思放在下面限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表述,要求简洁、得体。(3分)
①在商店开业的广告词里:
③在给上级领导的邀请函里: 二(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计) B.于是秦王不怿.
(愉快)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于是) D.秦王竟.酒(到„„终了的时候)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是..秦王不怿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B.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C.示赵弱且.怯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秦王为.赵王击缻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9.从下面三句话中任选两句,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②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③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10.渑池会上,赵王虽处劣势,但最后全胜而退,分析赵王取胜的原因。(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1-12题。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3分) 1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三(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9题。
(一)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的意味;日语作“祭ヮ”,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三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
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
传统节日,历来还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
“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
有些地方的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
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
13.结合文章内容,简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的含义。(2分) 14.根据文章内容,归纳西方的“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异同。(4分) 15.阅读文章,你认为作者提出“过传统节日”主要意义有哪些?(3分)
(二)人畜共居的村庄 刘亮程
①有时想想,在黄沙梁做一头驴,也是不错的。只要不年纪轻轻就被人宰掉,拉拉车,吃吃草,亢奋时叫两声,平常的时候就沉默,心怀驴胎,想想眼前嘴前的事儿。只要不懒,一辈子也挨不了几鞭。况且现在机器多了,驴活得比人悠闲,整日在村里村外溜达,调情撒欢。不过,闲得没事对一头驴来说是最最危险的事。好在做了驴就不想这些了,活一日乐一日,这句人话,用在驴身上才再合适不过。
②做一条小虫呢,在黄沙梁的春花秋草间,无忧无虑把自己短暂快乐的一生蹦跶完。虽然只看见漫
长岁月悠悠人世间某一年的光景,却也无憾。许多年头都是一样的,麦子青了黄,黄了青,变化的仅仅是人的心境。
③或者做一棵树,长在村前村后都没关系,只要不开花,不是长得很直,便不会挨斧头。一年一年地活着,叶落归根,一层又一层,最后埋在自己一生的落叶里,死和活都是一番境界。
④如此看来,在黄沙梁做一个人,倒是件极普通平凡的事。大不必因为你是人就趾高气扬,是狗就垂头丧气。在黄沙梁,每个人都是名人,每个人都默默无闻。每个牲口也一样,就这么小小的一个村庄,谁还能不认识谁呢。谁和谁多少不发生点关系,人也罢牲口也罢。
⑤你敢说张三家的狗不认识你李四。它只叫不上你的名字——它的叫声中有一句可能就是叫你的,只是你听不懂。也从不想去弄懂一头驴子,见面更懒得抬头和它打招呼。可那驴却一直惦记着你,那年它在你家地头吃草,挨过你一锨。好狠毒的一锨,你硬是让这头爱面子的驴死后不能留一张完整的好皮。这么多年它一直在瞅机会给你一蹄子呢。还有路边泥塘中的那两头猪,一上午哼哼唧唧,你敢保证它们不是在议论你们家的事。猪夜夜卧在窗根,你家啥事它不清楚。
⑥对于黄沙梁,其实你不比一只盘旋其上的鹰看得全面,也不会比一匹老马更熟悉它的路。人和牲畜相处几千年,竟没找到一种共同语言,有朝一日坐下来好好谈谈。想必牲口肯定有许多话要对人说,尤其人之间的是是非非,牲口肯定比人看得清楚。而人,除了要告诉牲口“你必须顺从”外,肯定再不愿与牲口多说半句。
⑦人畜共居在一个小村庄里,人出生时牲口也出世,傍晚人回家牲口也归圈。弯曲的黄土路上,不是人跟着牲口走便是牲口跟着人走。人踩起的尘土落在牲口身上。牲口踩起的尘土落在人身上。
⑧家和牲口棚是一样的土房,墙连墙窗挨窗。人忙急了会不小心钻进牲口棚,牲口也会偶尔装糊涂走进人的居室。看上去似亲戚如邻居,却又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你觉得一匹马在某个黑暗角落盯你。你有点怕,它做了一辈子牲口,是不是后悔了,开始揣摸人。那时你的孤独和无助确实被一匹马看见了。周围的人,却总以为你是快乐的,像一只无忧无虑的夏虫,一头乐不知死的驴子、猪„„
⑩其实这些活物,都是从人的灵魂里跑出来的。它们没有走远,永远和人呆在一起,让人从这些动物身上看清自己。(选自《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
16.结合前四段,你认为在作者看来生命应该是怎样的?请用几个词语进行概括。(3分)
17. 研读末句“让人从这些动物身上看清自己”,根据文意,说说你认为“人”要在动物身上“看清自己”
什么?(4分)
18.作者在对“村庄”的描述中表露出怎样的情感?(3分)
19.你对作者笔下“人畜共居的村庄”有何看法?请简述理由。(3分) 四(4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真”字难能可贵。庄子日:“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也说过:“只要是真的,也必然是自然的,是好的,而且我也认为必然是美的。”
请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2)题目自拟,(3)文体自选,诗歌除外;(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