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

《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08年第6期(总第145期)理论探讨THEORETICALINVESTIGATIoNNo.6,2008General.No.145搜44-n/、产党宣言》当代解读高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当今时代,究竞应如何解读、体会《共产党宣言》,把它运用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这是理论工作者需要认真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要从当今中国国情、当今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来解读《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曼ij有不同的概括和理解,但不能脱离《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借鉴民主社会主义。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基本原则;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借鉴民主社会主义中图贫类号:A81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594(2008)06—0001—05一、要从当代世界与中国实际来解读《共产党宣言》1848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是划时代的历史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名著,具有普世永恒的价值。当今时代,究竟应如何解读、体会《共产党宣言》,把它运用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这是理论工作者需要认真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在今年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这样重要的时刻。化时代经过20世纪电气化时代,现在已达到2l世纪信息化时代。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能停留在蒸汽化时代解读《共产党宣言》,今天应站在信息化新时代的高峰来回顾《共产党宣言》。再次,还要“与入民群众共命运”,当今世界最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就是希望和平、发展、合作,过上安全、美满、幸福的生活。总之,今天解读《共产党宣言》要考虑到现实的三种因素:当今中国国情、当今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从当代世界的变化来解读《共产党宣言》,还应该回顾160年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所走过的道路、所积累的经验教训。160年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逐步取得巨大成就,也遇到重大挫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各国以及东亚的蒙古、柬埔寨,共有11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剧变,共产党下台,社会制度倒退到资本主义。对世界共运的这一重大挫折,应该认真反思,重新认识当今形势,贯彻《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总结一百多年来世界共运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有一段话非常重要,也非常深刻:“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2J我们认为,这不仅是对我们党70年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一百多年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特别是十月革命最近,我国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纪念《共产党宣言》的文章,有些人对《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认识并不全面、不深刻,这样会误导读者,尤其是不太了解历史和现实真相的年轻人。今天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解读《共产党宣言》呢?我认为,我们党十七大报告中的一段话非常重要。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L1J这里提出了“三与”、“三力”的问题。今天来解读《共产党宣言》一定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只有做到这三个“与”才能焕发出三个“力”,即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从三个“与”,我们就应首先认识到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是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世界大国。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不能急于求成,急于实现《共产党宣言》所指明的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其次,我们还要认识到,当今时代与《共产党宣言》发表时的蒸汽化时代截然不同,19世纪蒸汽收稿日期:2008—09一10作者简介:高放(1927一),男,福建福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1万方数据 七十多年来世界共运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可是当前理论界有人认为,邓小平这段话是针对1991年时的情况说的,已经不符合现在21世纪的形势了。邓小平当时指出“根深蒂固还是‘左’的”,“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有人认为这句话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现在是以右的东西抬头为主、特别是近年来,民主社会主义在我国广为泛滥,所以当前主要应该防止右,而不是防止“左”。其实这只是从表面局部现象看问题,而没有从深层次、从全局透视本质。近年来,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在我国之所以能够有所抬头,正是因为邓小平所指出的根深蒂固的“左”的东西在我国还没有彻底克服。根深蒂固的“左”的东西在我国不仅很难清除,而且更加兴盛,这样就会助长右的东西抬头。理论界有人认为,苏联、东欧国家都是被民主社会主义和平演变而发生倒退的,所以要防止苏联、东欧式的演变必须狠批、清除民主社会主义。实际上,苏联、东欧国家之所以能够被民主社会主义和平演变,正是因为苏联、东欧国家执政党的共产党长期坚持“左”的东西,长期难以改正“左”的错误和过度集权的体制,使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些党倍感失望,对其不能成功进行改革、不能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倍感失望。当今世界有两种最具影响的社会主义思潮,一种是共产党的科学社会主义。另一种是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如果共产党不能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给予广大人民民主、自由,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经济较快发展,使人民过上比较幸福、美满的生活,人民群众就会对科学社会主义、对共产党感到失望。但是广大人民又不愿回归资本主义,也不认同资本主义,于是才被迫转向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而另求出路,正如我国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所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必须清除根深蒂固的“左”的影响,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科学社会主义也有民主,而不会转到民主社会主义那里去寻求民主。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共产党党内民主、多党合作的党际民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人民民主都较快得到发展。我国改革的全面成功,那就会是“山穷水复闯新路”,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在本村”。这样人民群众就不会再从民主社会主义那里去另外寻求出路了。二、当今怎样概括《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当今解读《共产党宣言》,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究竟应怎样概括,怎样理解。有人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概括了如下六条:第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第二,阶级斗争学说;第三,无产阶级必须组织2万 方数据自己的政党;第四,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取得政治统治权;第五,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第六,与传统的观念实行彻底的决裂(详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名家访谈”专栏《(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一文)。我认为这六条概括是不够全面的,恰恰漏掉了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这就是《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最后一段所阐明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口J。这才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阶级斗争,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与传统观念作彻底决裂,这些都只是手段,而不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共产党人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必须落实到每一个人,不能笼统地讲整体上的解放,还必须落实到个体的解放、每一个人的解放。因此,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实现人的解放。《共产党宣言》表述得很明确,“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是说我们不能只讲“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要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解放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什么是人的解放呢?人的解放就是使人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只有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才能够从艰险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贫穷困苦中解放出来,从愚昧无知中解放出来,从社会奴役中解放出来,从自然灾害中解放出来,使人的身体和思想都获得解放,使人的体能和智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样人才能够过上安全、美满、幸福的生活。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阶级斗争、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与传统观念作彻底决裂等都是路径和手段,如此概括恰好忽略了共产党人奋斗的最终目标,因而是不全面的,漏掉了最关键的东西、最根本的一条。三、当今要怎样具体理解《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当今时代,更加重要的是要怎样具体理解、正确对待《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我们是把《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归纳为这样六条:第一,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是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进程;第二,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要由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长期自觉艰苦奋斗;第三,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第四,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必须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五,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第六,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必须经历几个历史阶段,不能急于求成(详见高放、李景治、蒲国良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58—72页)-。可见,我们所理解的《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我们以上所评述的同样都是六条基本原则。内容却是大有区别的。第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或者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以往我们只是强调其必然性,而忽视了马克思在1867年《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所指出的:社会形态的变革与更替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4J。只讲必然性,忽视自然性,就容易犯急于求成的“左”的错误。对于资本主义怎样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有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进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共产党宣言》最后一句话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就是要进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但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将首先由西欧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德三国携手、带头进行,因为它们资本主义最发达,社会生产力最发达。他们当时设想英、法、德三国首先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然后再带动东欧、亚洲和其他洲的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全面胜利。应当认识到,当代世界已从蒸汽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当今要进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来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难以做到的。当今的世界资本主义固然矛盾重重,但是还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因此,观察当今世界不能只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种社会制度,还应该看到二者有相通、相融的一面。当今世界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苏东剧变后仅剩下五个国家(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当今世界资本主义还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它在一百多年来与世界社会主义的较量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吸取社会主义对它有益、有用的东西。例如,在保证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前提下保障劳动人民的生活,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大多数劳动人民都能活得下去,并且生活能够逐步得以改善,使饥寒交迫的人群越来越少,这样无产阶级革命就很难搞起来。此外,社会主义提出的计划经济设想经过苏联实践有效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也从中借鉴了对其有用的东西。自1933年罗斯福新政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就借鉴了苏联实行计划经济的经验,加强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使市场经济不再是完全盲目的、无序的。资本主义还在保障广大劳动人民权益的基础上吸收广大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由私人资本发展到社会资本,股份经济、社会基金也都有很大发展,它吸收了劳动人民很多游资。《共产党宣言》产生于蒸汽化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经过列宁时期电气化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当代信息化的社会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主义因素在逐步增长、国家的社会职能在逐步增强的新阶段。在这样一个新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无产万 方数据阶级世界革命是难以做到的。因而,今天的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将要经历另外一个进程,就不是19世纪和20世纪所设想的通过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风暴来摧毁资本主义。今天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难以再现19世纪、20世纪的那种疾风暴雨式的斗争,而将是在和风细雨的条件下逐步地改良、逐步地推进。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既存在根本区别又是互相相通,可以共同合作、互利双赢的。今天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认识到过去急于消灭资本主义是错误的,改革开放以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非公经济,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说是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资本主义国家是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国家。应当认识到,今天两种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就是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国家两类国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才能长期和平共处、长期协作竞争甚至还有各种形式的斗争。今天世界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关系并不是过去所设想的你死我活,而是我活你也活,是要长期和平共处协作,达到双赢。双赢并不是说资本主义会千秋万代,而是社会主义发展了,资本主义也会沿着它的道路发展到社会主义。将来的世界不会是趋同于资三种社会制度,一定会共同发展到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不是过去苏联那种模义。资本主义国家所达到的社会主义更不会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它定会吸收当代资本主义的很多精华,又会开创出其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阶级斗争学说。不能否认当今国内国际都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但是应该认识到。以往的阶级斗争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今天的阶级斗争在我们社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这一点的确不应忽视。但在我国当代具体条件下,完全能够能化解各种阶级矛盾,化敌为友。今天在国内还一味宣的阶级矛盾问题,认识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可能性,这到阶级斗争而认识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和依靠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劳资两阶级问有可能达引起暴力革命、世界革命的地步。最近社会科学界还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3本主义,也不会趋同于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第式的权力过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有严重弊端的社会主会主义国家已经退居次要地位了。在我国,阶级矛盾仍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有可扬阶级斗争而认识不到在存在阶级矛盾的条件下,可以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解决很多具有敌对性质样就可能重蹈“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性错误。只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达到和谐社会的具体途径,这样理解是不恰当的。从国际范围来看,当今资本成一定程度上的妥协,难以发展到阶级矛盾尖锐化,并一位权威人士在一权威刊物上发表文章,认为当今世界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已经激化了,在这一基本矛盾激化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的其他四种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列强和第三世界人民的矛盾也都将激化。如果对世界资本主义的矛盾这样认识、估计,那就意味着世界大战、世界革命将不可避免。我认为,应当认识到当今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都还存在,但并没有而且也很难达到激化的程度。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是深化了,但是这在今天是可以得到缓解的,可以通过阶级之间互相妥协、互相退让达成协议。世界资本主义还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并不是岌岌可危,即将灭亡。我们不能把阶级斗争视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因为阶级斗争是各个阶级社会都普遍存在的。我们认为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必须由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长期自觉艰苦奋斗,这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这种长期自觉奋斗不仅限于阶级斗争,还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制度文明建设等众多内容,只讲阶级斗争过于狭窄,过于简单化了。第三,无产阶级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要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必须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这个政党要保持它的先进性,不能将其变为全民的党,但是这个政党要尽量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本身要具有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就必须有充分的党内民主,而不是只依靠极少数领导精英。苏联东欧等11个国家共产党执政多年,甚至达七十多年,最后都垮台了,这些教训值得深刻总结。苏联共产党在1924年列宁逝世后党内民主逐步遭到破坏,民主的共产主义政党逐步蜕变为领袖个人专断的专制政党,党的权力中心不在党的代表大会(列宁坚持的党代会年会制遭到破坏),而是转到中央委员会,再转到政治局,最后甚至转到个别领导人那里。共产党党内缺乏民主,因而党内路线的错误也得不到根本纠正。今天,共产党要发挥其先进的领导作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力发扬共产党党内民主,要把专制的共产党通过自我改革,革新为民主的共产主义政党,这样才能充分激发每个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实现正确领导。如果党不能正确领导,即便掌握了政权,建成了社会主义,最终还是会失败的,会被人民群众抛弃的。第四,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政权,取得政治统治权。这是《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一条基本原则。《共产党宣言》本身是强调运用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自己的统治,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把夺取政权的基点放在暴力革命上。但是在当今资本主义世界,除了极少数国家阶级矛盾比较尖锐,有可能爆发革命以外,绝大多数国家是不具备暴力革命条件的,难以发生暴力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曾谈道,像英国、美国、4万 方数据荷兰、德国等有议会民主的国家,有可能利用议会民主寻求另外一条取得政权的道路。今天如果还把夺取政权的基点放在暴力革命上,是不切合当代世界实际情况的。最近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已经通过和平、合法的斗争,通过议会民主的道路取得了政治统治权,这就说明在当今时代通过和平斗争、合法手段、议会民主取得统治权是有可能的。例如,摩尔多瓦共产党、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等。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坚持了11年的武装斗争,最后也认识到要放下武器、参加制宪会议选举,而且在制宪会议选举中获得了多数票,成为执政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在西盂加拉邦、特里普拉邦、喀拉拉邦都已连续执政多年,其领导的左翼阵线在西孟加拉邦已连续七次在民选中获得多数支持,至今持续执政三十多年,取得了明显成效。鉴于这些事实和实践经验,有人还一味把夺取政权的“基点放在暴力革命上”,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陈旧观点。第五,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共产党宣言》的确提出了这个原则,但应当认识到,不论在现在的资本主义世界还是在当代中国,都还没有达到可以消灭私有制的阶段,并不具备消灭私有制的各种条件。今天保留和发展私有制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仍然是有利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创造的经济奇迹,正是因为纠正了1978年以前急于消灭私有制的错误,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要逐步促进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当前还应该深入总结苏联建立的七十多年公有制经济失败的原因,不能把苏联的败亡简单归结为个别领导人的出卖,根本原因在于,苏联和东欧国家并没有真正建立和实现全体劳动人民的公有制,那种公有制是空泛化、官僚化了的公有制,那种国有经济和国有经济的职工没有直接的产权联系,厂长都由国家任命,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苏联、东欧国家所建立的那种国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官员所有的经济,所以这些国家在1989---1991年发生剧变时,劳动人民、工厂职工都没有奋起保卫公有制,因为这种公有制跟他们没有多大关系,他们只是上班、干活、领工资,感觉不到发生剧变以后他们会失去什么,所以根本不需要去保卫这种公有制,这一教训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定要有劳动人民的产权做基础,要有社会主义民主做后盾,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定是全体劳动人民的所有制,而不能只是少数官员的所有制。第六,与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共产主义革命要跟什么样的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呢?从《共产党宣言》中我们就可体会到,要和资本主义所宣扬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做彻底的决裂;在封建遗毒异常深厚的国家(如中国、苏联等),还应该同封建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做彻底的决裂,例如专制主义、等级主义、特权主义、官僚主义等封建观念。苏联、东欧国家的失败正是由于这些国家韵共产党领导入没有同上述封建遗毒的传统观念做彻底的决裂,而且执政党自己培植了一个高薪官僚特权阶层,压迫人民,人民缺乏社会主义民主、自由。正是这一高薪官僚特权阶层把社会主义的成果葬送了,这些教训异常深刻。与传统观念决裂是否要同民主、自由、平等、公正这些观念决裂呢?这应该做出具体分析。现在有人认为民主、自由、平等、公正这些观念都是体现资产阶级要求的,决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原则,这种观点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是资本主义在反封建主义革命斗争中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封建主义统治时代是不讲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的,资本主义通过革命取代封建主义,才实现了这些要求,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所实现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本身具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它主要体现资本家阶级的要求,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因此,与传统的观念决裂不能仪理解为一般的硒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观念决裂,应该继承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又要抛弃其阶级局限性,实现社会主义的更高层次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苏联、东欧国家的失败正是由于没有继承资本主义文明的这些成果,都将其当做资本主义的专利品抛弃掉,同时又使封建的专制主义、等级主义、特权主义、官僚主义等遗毒渗透到社会主义中来,最终导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局部变型、变质,又长期拒不进行体制内自我改革,到后期又转去实行体制外的改革,照搬西方的多党平等竞争制,终于使苏联模式被人民所抛弃。对于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思想观念,首先应看到它的普世价值、普遍性、社会性,其次要看到它的特殊性、阶级性。谈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时,不能只讲其阶级性和特殊性,而忽视了它的社会性和普遍性。我们应该继承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清除封建主义专制糟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我们认为,消灭私有制、与传统观念决裂都属于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后过渡时期的任务,不必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原则单独提出,而掌握政权后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来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这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以往忽视了这条基本原则,所以社会主义国家普遍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综上所述,我认为,有的学者概括的上述这六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恰好疏忽了最根本的一点,即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而且对这六条还应该做出当代的具体解读。四、既要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又要借鉴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做出的当代万 方数据解读,正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酌新发展。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对传统的国有制进行改革,适当发展非公有经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鞔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对外封闭转轨到对外开放,不当国际共运中心,坚持党与党关系四项原则、国与国关系五项原则,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重大的新发展。这里还要特别提到,近几年来,社区建设在我国广泛开展,这正是为实现《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要使社会向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发展。过去认为,自由人联合体必须在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都消灭以后才能建立。根据当今中国社会实际,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就可能按照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发展社区组织,使传统苏联模式的单位人都变为社会人,使传统苏联模式归单位管辖的人都回归社会,使社会自治、群众自治逐步得到发展,也就是使入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一条新路。这条新路越走越宽,民主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我们要跟民主社会主义划清界限,不能把党的指导思想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变为民主社会主义,但是民主社会主义还是有值碍我们借鉴的地方,应该借鉴而不能照搬民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发展混合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实际上都借鉴了民主社会主义。今后,除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方面之外,在党的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方面也应该借鉴民主社会主义。比如社会党在党内民主选举、民主决策,争取选民支持,执政以后不搞一党专政、以党代政,不搞官僚特权,廉洁奉公,柱绝腐败,实行宪法所规定的言论自由,促进文化真正繁荣昌盛等等积极成果都有可供借鉴之处。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削弱民主社会主义的消极影响。所以对民主社会主义不能只从“左”的方面、从教条主义方面进行批判,理应既划清界限又善于借鉴,这样,我们才可能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更超越民主社会主义。参考文献:[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入民出版社,1993:375.[3]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0.[4】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舨社。1995:102,101.[责任编辑:刘建明)5《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高放, GAO Fang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理论探讨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2008(6)

1.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2.邓小平文选 19933.共产党宣言 1997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1. 高放 《共产党宣言》对我国的深远影响及其核心思想辨析[期刊论文]-科学社会主义2008(1)2. 韦定广 历史正在走向未来--21世纪初重读《共产党宣言》[期刊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1(1)

3. 史家亮.SHI Jia-liang 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共产党宣言》基本精神的深层解读[期刊论文]-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

4. 靳辉明 《共产党宣言》与现时代[期刊论文]-科学社会主义2008(1)5. 陈朝汆 《共产党宣言》的现代价值[期刊论文]-社会主义研究2008(3)

6. 赵汇.Zhao Hui 全人类解放的伟大旗帜--《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主要观点和意义[期刊论文]-高校理论战线2006(5)

7. 李军林.LI Jun-lin 近十年来《共产党宣言》研究述评[期刊论文]-史学月刊2008(2)8. 余达淮.李红亮 《共产党宣言》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期刊论文]-求实2008(12)9. 陈红.Chen Hong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期刊论文]-历史教学2007(1)

10. 高放.GAO Fang 《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期刊论文]-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lltt200806001.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