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尚车旅游网
【教改创新】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董.秀,王英,王淳,王晓波,王梅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通过辨识兴趣培养与知识学习的辩证关系、合理协调基础知识和热点前沿的知识体系、因材施教原则 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等方面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认识,提出了灵活调整授课内容实现分层次 教学、讲座式授课模式实现模块化学习、多种形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考试方法改革实现综合素质培养 目标等课程教学创新模式,并提出了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等课程实践的保障途径。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内容;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O12)O7—0O61—02 高校非生物学类专业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现代生 特征、分类的诊断与治疗的基础上,熟悉人类基因组计 命科学知识已在高教界形成共识,国内各类高校已先 划(HGP);在免疫系统部分,重点介绍免疫学的实际应 后为非生物学类专业学生开设了众多生物学类基础课 用;可将多利羊实验引入到哲学层面,讨论这个克隆技 程,以适应高等教育全面素质培养目标的需要『1_。在生 术给人类带来的挑战与困惑;另外,对环境、生态和生 命科学蓬勃发展的今天,生命科学知识的普及已成为 物多样性结合现阶段的政策发展趋势也要进行重点学 高等教育一项重要的使命。面对只有高中生物学基础 习和反思。 的非生物类专业的本科生,如何让他们掌握和理解现 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代生命科学知识和技术是课程教学的难点。 1.灵活调整授课内容实现分层次教学。在以专业基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 础教育为主的同时,增加实验技能和教学实训技能二 1.正确认识兴趣培养与知识学习的辩证关系。为了 个内容,使本课程教学包含理论模块教学、实验模块教 充分体现和实现课程的素质教育宗旨,在教学中尽量 学、应用模块教学三个环节。由知识目标课程模式转变 选择与学生身体和心智发育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问 为能力目标课程模式,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题,同时围绕生命科学研究中涉及的热点话题将教学 2讲座式授课模式实现模块化学习。《生命科学导 内容贯穿其中,牢牢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听后有 论》教学内容当中包含5个讲座。每个讲座设立相应的教 具体和实在的收获。 学小组。在介绍生命科学的动态、热点问题的同时,讲授 2.合理协调基础知识和热点前沿的知识体系。在授 有关的生物学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 课过程中力求将生命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学科 性。讲座内容与相应课程组教师的业务特长相一致,把 发展前沿结合起来,深广适度;将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 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或在科研工作中所掌握的新理论、 原理结合起来,冠以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论阐述深人浅 新知识、新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确保授课内容充实。如在 出,概要介绍研究方法及成果应用;反映生命科学与其 生物与环境部分教学中,运用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案 他学科问的交融,并提出尚待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例开展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确定主题、围 这将有利于非生物学类专业学生认识和了解生命和现 绕案例——展开讨论、拓展案例——升华知识、评价案 代生命科学,发现学科问的交叉点,激发其创新思维的 例——能力提高等四个阶段,最终加深了学生对生态系 火花,为培养跨学科高等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统的知识理解,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因材施教原则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 3.多种形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了实现 点内容:在基因部分,重点学习基因工程的应用情况; 理论与实验教学相互配套的教学目的,同时开放3~5 在遗传病和人类基因组计划部分,重点讲述遗传病的 个实验室,学生在周六、周日集中上课,解决选修《生命 一—+一一—+一一—+-“—+一 +-+-+一——卜-—+一一—+一一十-+*+“—--卜一 —卜-—+一-—+一一+一+-+・ 曲面的形成,可以利用课件模拟动态形成过程,就可以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建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使学生清楚看到曲面的形成(清楚曲面形成过程有利 意识到数学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对于专业课的重 于曲面方程的建立),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 要性。通过数学实验来解决数学计算和符号处理,把数 于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 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切入到数学的理论教学之中, 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同 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直观理解和深刻认 时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解决数学问题的 识,使“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学习过程变为学生自 意识和能力。其次要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引入数学实验。 主思考——探索——解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 数学教师要打破常规教学方法,体现教学手段的创新。 不断的实践应用与探索中领悟数学与现代高科技的完 数学课不能只有习题课,没有实验课,要深刻改革这种 美结合,并获得现代科技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数学素 传统模式。要意识到开设数学实验课的重要性,意识到 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一61— 【教改创新】 分流培养模式下工科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汤宏伟 ,孙亚红。,张瑞玲 (1.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2.河南省淮阳中学,河南淮阳466700) 摘要:针对社会发展和工科实践的新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适当地补充工 科问题需求的基础知识,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物理化学课程不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 积累与集成,而是充分重视培养工科专业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达到提高工科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工科;物理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62—02 2010年9月,河南省公布了《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 向3个方向(师资型、学术型、应用型)分流,大四则进行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提 一年的实习。新的培养模式更重视实践,对理论课有一 出要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 定的压缩。物理化学课程是我校化学反应工程专业、环 式。同年,河南师范大学在2009年试点的基础上,开始 境工程专业、材料学专业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由于受 推行全新的“教学分流”模式,按照“教学分流”,前两年 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的工科物理化学教材,较少 半是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到大三下学期,把学生 从工程需求的实际出发进行编排,而大多是复制或参 科学导论》课的非生物类专业学生量大面广、不好安排 丰富的网络资源使知识的获得和更新速度加快 。课 实验的问题,而且系统的实验使学生加深了对生物学 堂教学在可连接网络的多媒体教室进行,充分利用了 的认识及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定的材 先进的网络多媒体教育技术。另外,还可以建立网上自 料,如标本或切片、实物等,同学们可借助多媒体教学 学和开辟网上讨论,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和激 课件的演示内容,学习理论知识;观察标本或切片;或 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互相配合下,共同完成小型调查实验。培养学生合作 通过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创 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 。 新与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严谨性,增强人 4.考试方法改革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目标。为了达到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并培养他们采用生物学的思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其思维创新和客观判断 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可以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事物的能力,需要将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与期末考试 产生出新的知识生长点和研究方向,实现高等教育人 结合考虑,特别是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需要重 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 点关注。考核内容可以包括理论考试、实验考试、平时 参考文献: 作业、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方面。例如:在对人类基因组 [1】陈贵林,王迎春,赵吉.内蒙古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 计划部分学习中,可在课堂上布置辩论题目,正方观点 才培养基地”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1】_中国大学教学,2009, 为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利大于弊,反方观点为人类 (2):54—55. 基因组计划对人类弊大于利,通过学生在课堂的发言 [2】谭宏,李勇军,李杜,彭彤.生命科学创新型开放实验教学模 给予学生成绩。这种方法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 式的探索【1].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133—135. 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口头表达问 【3】张贵友,张荣庆.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实 题的能力。既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也让学 验技术与管理,2009,(2):5-8. 【4】顾佳辉.关于生命科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U1.江苏高 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教,2006,(1):155. 三、课程实践的保障途径 [5]赵吉,侯鑫,刘明秋,王迎春.生命科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 1.多媒体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利用计算机 建设[I1_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178—181. 的存储、重现和放大功能,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图文 【6】李海燕,张立忠.《生命科学导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研究 声像并茂,增加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学 与实现【l1_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5):651—653 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减少教学时间。实践证明,现代化 [7]魏力更.基于网络的生命科学信息检索教学设计 图书馆 的教学手段辅以先进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 杂志,2005,(7):64—66. 也能够迅速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同时学生印象更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 ̄2009年 深,教学效果良好。 . 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G09DB190) 2.网络资源是拓展知识体系的有效途径。现代的教 作者简介:董秀(1976一),女,辽宁沈阳人,讲师,博 育技术手段使得单位教学时间内的教学信息量更大,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命科学的教学与科研。 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