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训练3 咏怀八十二首( 其一 ) 杂诗十二首( 其二 )
越中览古 一剪梅 今别离( 其一 )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鉴别( jiàn ) 哀号( háo ) 徘徊( huí ) 夜不能寐( mèi ) ....B.沉沦( lún ) 驰骋( chěng ) 唱和( hé ) 孤注一掷( zhì ) ....C.鹧鸪( zhè ) 春殿( diàn ) 玉簟( tán ) ...
悄然无声( qiǎo ) .
D.绸缪( móu ) 倏然( shū ) 留滞( zhì ) 杳无音讯( yǎo ) ....
解析:A项,“徊”应读“huái”;B项,“和”应读“hè”;C项,“簟”应读“diàn”。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帷幕 商榷 文过饰非 飞皇腾达 B.缘分 倦殆 不经之谈 老羞成怒 C.坐落 差池 浮想联翩 甘之如饴 D.凭吊 踌躇 披星带月 弥天大谎
解析:A项,“皇”应为“黄”;B项,“殆”应为“怠”;D项,“带”应为“戴”。 答案:C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薄帷鉴明月 鉴:审察。 .孤鸿号外野 号:哀号。 .
B.荡荡空中景景:景色。 .白日沦西河 沦:落下。 .
C.义士还家尽锦衣 .红藕香残玉簟秋 .D.不眠知夕永永:长久。 .
尽:完毕。 秋:凉意。
望影倏不见 倏:疾速。 .
解析:A项,“鉴”意为“照”;B项,“景”通“影”,意为“月光”;C项,“尽”意为“全,都”。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抒情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忧思独伤心 B.只今惟有鹧鸪飞 C.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D.念此怀悲凄 解析:B项间接抒情,其余为直抒胸臆。 答案:B
二、延伸阅读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1 )~( 2 )题。
咏怀八十二首( 其七十九 )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精心校对版本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②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 liàng ):悲伤。
( 1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解析:根据“醴泉”“山冈”这些意象的特点和“彻九州”“望八荒”的动作可分析出“凤凰”的品性。这四句写“凤凰”性情高洁,心系苍生,却独自一个,没有同伴,没有共鸣,这样的处境是和阮籍自身一致的。
答案:高洁( 或“超凡脱俗”“清高” )、志向远大( 或“心忧天下” )。 ( 2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这首诗中的“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但羽翼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翔。阮籍以“凤凰”自喻,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哀、理想得不到实现的痛苦及报国无门的忧伤。“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实际上是诗人的自况,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同时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阮籍以隐约曲折的诗风著称,此诗就是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借写“凤凰”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伤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生命孤独感。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 或“报国无门” )的悲伤情怀。
6.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怀古诗,完成第( 1 )~( 2 )题。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 1 )请谈谈这两首诗在艺术手法方面的主要不同之处。
解析:《越中览古》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苏台览古》主要采用借自然景物衬托人物感情的写法。
答案:前者先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最后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上,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今日的荒凉,以乐景衬哀情。后者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觉。
( 2 )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解析:两首诗表达的感情是一致的,那就是感慨人事无常,否定功名利禄。 答案: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三、语言运用
7.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册《陶诗画意》,请你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其二)》中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构思画面内容。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字。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题干中所给的诗句既是扩展的提示句,又是扩展的中心句。答题时要展开丰富的想象,不能拘泥于诗句本身,而要把诗句的意境扩展开来。
答案示例:纱帐被风吹起,一片叶子在地上翻转,瘦削的诗人披上衣裳坐了起来,一只小猫依偎在诗人身边不愿离开。
8.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①
精心校对版本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 ;杜甫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用满腔忧国之情凸显了生命的价值;文天祥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用一片赤子之心诠释了生命的价值!我们终于明白:生命终归会结束,价值将永存世间。
解析:根据语段中心句来看,所写句子应展现生命的价值。另外,要注意句式一致。
答案示例:屈原沉吟江畔,九死不悔,用满怀高洁之志彰显了生命的价值 司马迁含屈忍辱,发愤著书,用一部传世之史解读了生命的价值 谭嗣同面对屠刀,仰天长笑,用一腔刚毅之血见证了生命的价值( 写出两句即可 )
精心校对版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