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报道 协和病案:从科学到人文 有了社会服务部对患者社会背景资料的详实记录 协和病案才更加完整 并成为协和人共同的人文财富。 文/本刊记者陈平溪 在北京协和医院(下称“协和”)建 时候,开始写的病历至少要被修改三 院90周年病历展上,从全部300万份病 遍。很多时候第一遍修改就会把整个 历中精选出来的979件病历,让参观者 病历改花了,老师改完之后我们再整 惊叹不已。被称为“协和三宝”之一的 理重写。” 病历,不仅是其严谨治学的历史见证, 除了对医生诊疗思维的严谨要 更是一座无价的医学宝库,而这其中 求,协和的老师对病历表述准确性的 凝结的几代协和人对医学的热爱,则 要求也几乎到了咬文嚼字的地步。“当 历久弥新,倍加珍贵。 时老师对病历表述的准确性十分苛 虽然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突 求 每个病状有不同的用词,不同的用 飞猛进,正在不断侵蚀着协和传统的 词代表不同的临床意义,因此需要仔 病历文化,但是其中蕴含的对医学的 细推敲。”据罗慰慈回忆,当时有同学 严谨追求,以及对患者的体恤关怀,却 在写一份有关神经系统的病历时,提 不会因历史而褪色。 到患者是“钝痛”,老师就要求他分析 “钝”字用的对不对,并写清楚是哪个 严苛的病历文化 方位的钝痛。“当时我们一个班24名学 协和老一辈专家对学生病历写作 生,因为病历写得不合格,第一年就刷 的要求可谓严苛之极,不但要看字迹 下去了两个。”罗慰慈介绍。 是否工整清晰,更要看学生对病史的 协和有严格的病案讨论机制。以 询问是否透彻,对疾病鉴别诊断的思 出院病案讨论为例,病房的主治医生 维是否清晰,是否辅以相应的检查作 会把所有住院医师带到病案科来,讨 写病历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医学生学习鉴别诊断的过程,也是训练 其逻辑思维的过程,所有环节都要做到细致缜密。 为进一步诊断依据;除此之外,还要考 论最近出院的所有患者的病历。主治 察学生是否对资料进行了有机整理、 医师要检查病案的完整性,如果有问 整理得如何、最后是否按照疾病的治 题会当场指出,有特殊问题的时候,科 疗规律作了分析归纳。 室主任都会过来一起讨论。这种病历 “一份好的病历很难一次成形。” 教学方式,使几代协和人受益匪浅。对 协和内科学教授罗慰慈向 中国医院 此协和病案管理科原主任马家润深有 院长*杂志记者回忆,“我们做学生的 感触,“除了查房,最后的病案讨论会 42・中国医院院长JCHINA HOSPITAL CEO 也是经典的临床教学方式。我记得当 时内分泌和神经外科的主任,经常会 带着我们所有内分泌的医生一起在阅 览室进行案历讨论,学生在诊断上有 什么疑惑都可以当场提出,请老师分 析解答。” 协和对病历的严格要求不仅贯穿 整个教学过程,医院的管理层也将病 历管理视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日常工 作。在马家润的回忆中,当时不少医生 因为病历写作不合格而受到了不同程 度的训诫。“我记得在20世纪50年代, 我们有一名外科住院医生,写病历不 合格,被反映到病案管理委员会,告知 后仍然没有改正,随后科里的主治医 生下了最后通牒:‘你今天就写好,如 果不能的话,你就考虑明天你还能不 官 在这JL了。’” 从上到下对病历写作的严格要 求,让每一名协和人将病历放在非常 重要的位置。“我们当时都是手写病 历。如果我们今天做了一天的手术,结 束之后不是赶班车回家,而是坐下来 把当天的病历写完,有时候写到太晚, 就没有车回家了。”协和外科学系主任 邱贵兴回忆。 对病历写作的严格要求,使医生 在整个医疗过程中都时刻保持缜密的 思维,也正是有了这种极致不懈的求 真精神,才使协和病案成为了无价的 医学宝库。“写病历的整个过程是一个 封面 报道 .§1 。 1933年协和成立7医学绘圈室 蒋汉澄成为第 诊断过程 位医学绘图贯 中国医学美术就此起步 起了一项关于怀孕期间母体对婴儿一 家润告诉记者。 生疾病发病情况影响的研究,要寻找 从出生到六七十岁的完整病历资料, 行将远去的社会服务部 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难得。而我 20世纪2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社 们协和神经内科学教授张振馨,就把 会工作开始在中国萌芽,北京社会实 从1921年到1948年在协和出生的2000 进会、北京社会学会等一批与社会工 多人,从胎儿、婴儿的生长,到影响老 作相关的社工团体相继成立。而作为 年患病的一些疾病发病情况,做了系 专业社会工作的首批实践者,协和社 统的研究。如果没有协和详实完整的 会服务部也应运而生。从1921年到 病案资料做基础,这样的研究是不可 l 952年,协和社会服务部将30年的艰 能完成的。”马家润回忆。 辛历程永久地镌刻在了协和病案中, 以病历为基础的临床科研为纽 同时也为一代人的协和记忆镀上了无 带,协和在很早就奠定了转化医学的 法磨灭的人文光辉。 雏形。在学科架构上,协和把临床和基 协和社会服务部建立的初衷是为 础医学作为平等的学系对待,诸如解 辅助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建院之初 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 便已设立,当时以开展随诊工作为主, 等,都是平等的学系。很多研究工作都 并聘用普爱德女士为最早的社会服务 要结合前期的基础研究与后期的临床 部主任。 实践。“现在说是转化医学,以前就是 “社会服务部的主要工作是为患 临床和基础的结合。比如过去每星期 者开展随诊,增进医患之间的关系,体 我们都有临床病理讨论会,病理科的 现人道主义精神。它的建立与协和的 医生或者其他科的医生都可以参加讨 医疗、教学、科研紧密相关。”马家润告 论,最后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分析。基础 诉记者,社会服务部的工作人员分别 学科与临床科室也是在这些具体的实 负责临床各科室患者的随诊工作,根 践过程中,逐渐紧密结合起来的。”马 据I临床需要,辅助医生对患者进行访 44・中国医院院长ICHINA HOSPITAL CEO 视,了解患者罹病情况、病史、工作、经 济收入、接触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家庭 人员及经济情况,既为以后的随诊收 集资料,同时也为一些经济困难的患 者提供减免医疗费用的服务,减轻他 们对疾病诊疗的经济负担,调整患者 的心理状态。 协和社会服务部的社工人员使用 个案工作方法对患者的社会历史进行 调查和跟踪,并填写“患者社会历史记 录表”。当时的患者社会历史记录表全 部用英文填写,完成后交病案室装订 在患者的病案后面。社工人员所作的 这些个案调查,不仅对当时医生诊断 病情大有帮助,还为之后的医学科研 保存了珍贵的社会学资料。 资料记载,协和社会服务部在最 鼎盛的20世纪30年代总共有30多名社 工,同时还衍生出几个相关部门,其中 包括类似于工会性质的职工社会服务 部,由医生家属出资、组织照看患者或 其遗孤的怀幼会,为患者提供出院后 休养的调养院,以及收治受伤官兵的 救济部。 “我对以往协和社会服务部的工 作有三点认识,第一点是,他们会做一 些I临终关怀的工作,当患者生命即将 终结的时候,社工们会进行帮助,比 如,宽慰患者家属并探讨一些善后事 宜,帮助信教的患者联系牧师进行忏 悔;其次,社会服务部还为治疗期间 的患者提供心理安抚,从而排解患者 的忧虑,舒缓患者情绪,从而达到心理 辅助治疗的作用;最后,社会服务部一 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为一些困难家 庭的患者提供经济上的帮扶,甚至减 免费用。”刘爱民告诉记者,“有了社会 服务部对患者社会背景资料的详实记 录,协和病案才更加完整,并成为协和 人共同的人文财富。”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