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设计思想

来源:尚车旅游网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设计思想

第4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的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它使化学学习开始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过渡。作为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质量守恒定律对学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至关重要,它也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在多年的教学中我都采用实验探究法。但我发现,如果按照实验探究法的程序进行本课题的教学,在“猜想”环节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给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猜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学生在预习时就已经知道了“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就连刚打开课本的学生也从课题上一目了然地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既然学生已经知道了“反应前后质量守恒”,那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在这个环节上创设探究的情景,因为没有悬念的探究是虚假的探究,明知故“探”无异于“做戏”如果片面地重视实验探究而轻视理论研究,这也不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理念。

鉴于此,我大胆调整了课本上的知识编排体系,对教学流程进行了创新设计:

以“理论推测规律→实验验证规律→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定律运用及注意事项→回顾定律发现史”这5个环节为中心,顺次开展新课教学。

在前3个环节,呈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方式与课本完全不同:首先利用原子分子学说推出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守恒,再利用定量实验去验证这一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再将规律概括为“质量守恒定律”,这样安排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认识理论推测和定量研究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第4个环节(定律运用及注意事项),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想一想、算一算、议一议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帮助学生搞清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外延,增强运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第5个环节(回顾定律发现史),通过化学史教育,激发学生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勤于钻研和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也使其认识科学研究要有严谨的态度和完美无缺的方法。

❖ 学习目标

❖ 1、通过实验测定,记住质量守恒定律,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该定律。

❖ 2、初步学会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

❖ 3、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