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办”
过了腊八,离年就不远了,各地的老百姓也是提前庆祝年的到来,那腊八节又是怎么来的呢?
自先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
那全国各地的老百姓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祈求丰收和吉祥的呢?
陕西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肃腊八节的习俗
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西宁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河南腊八节的习俗
节日这天河南贫家多用小米、大米、红薯、枣为原料,富家则以糯米、果脯、莲籽、百合、银耳、玫瑰、青红丝、红白糖为原料做,俗称“腊八粥’。
关于腊八粥河南民间有各种传说:一为“悉达多的救命粮”,和佛祖艰苦创
业相连,传于偃师一带;二为“懒惰人的活命粥”,源于太行山区,传于沁阳一带;在商丘一带,民间则称“腊八粥”为“慰劳英雄粥”,与纪念岳飞抗金故事联系起来;还有将吃腊八粥与东汉刘秀和王莽争夺汉室江山相联系,等等。
宁夏腊八节的习俗
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和陕北一样,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北京腊八节的习俗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看到这么多地方的腊八节美食,小编我是已经口水满地了,真想快点下班回去品尝一下自家的腊八粥。
你们家乡都有哪些腊八节的美食呢?快来和小编分享一下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