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教师版}课程研究 让个性之花在音乐课堂绽放 吴晓平 【通川区第七小学校。四/II达州635000】 【摘 要】 我们音乐教师应该积极、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 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情 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之花在音乐课堂绽放! 【关键 词】 音乐;课堂;个性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880(2011)】2—0064一o2 I中圈分类号】G623.71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关注每个 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 创造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 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学 样唱才能唱得跟他们一样好”……小小的几个问题, 就像一块块神奇的魔石,激起了孩子“心动”的涟漪。 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首先便有了一种很强的 求知欲,迫切地想解开这些疑问,在接下来进行集体 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听得也就特别认真。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有一些看法、有一点 问题、有一点收获,尽管也许只是那么一点点,但确实 是他们所问,确实是他们所得。学生体验到了通过自 己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成功中既发现了自身的 生的个性,研究、发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显得尤 为重要。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我们应努力在音乐课 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个性”在音乐课堂教学 中闪光。 一、创设课堂上个性化的空间 能力价值又激起了个性的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对学习也就更加充满自信了。在上课时,如果我们能 许多教师认为:把学生教得没了任何问题就是课 堂教学效果好。而美国教师则认为:把学生教得有许 多问题才是教学成功的表现。事实证明:美国学生比 中国学生更具有个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古人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问,难 有学问,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艺术课堂教学中,要让学 多问问学生的意见,多采纳他们提出的建议,就会有 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懒”一点,在旁只是起到一个 点拨、引导的作用;学生忙一点,忙着提出学习目标, 设计学习方法。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而 教学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如在教五年级学生学唱意大利风格歌曲《卡普里 岛》这首歌时,我就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然后一起讨论研究,最后解决问题,完成教学 二、尊重课堂上个性化的回答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及所谓标 准答案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承式教学牢 牢禁锢着老师和学生的思维,老师不允许学生有自己 的思考与见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标准 答案,然后在试卷上写上一个个看似标准的答案。从 笔者执教的音乐课程来看,它是一种综合艺术,更是 一目标。先请学生看课本,仔细观察歌谱,找出最不能理 解的地方发问。果然,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这首歌 是2/4拍的,强拍的前半拍休止怎么能按照节拍不唱 错?”“D.C Fine这是个什么音乐标记?在歌曲中的作 用是什么?”“这首歌曲的情绪前后都是一样的吗?” “为什么录音中的小伙伴唱得这么好听,我们应该怎 种情感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一个驰骋想象的 自由空间。一首乐曲带给人的感受不是单一的。而是 64112o’1・’2 丰富且多姿多彩的。在为一年级的孩子上《用声音编 织的故事》一课时,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 力,让孩子们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并让他们模仿。教室 里热闹起来了:有的模仿小鸟的叫声;有的模仿汽车 的鸣笛声;有的模仿刮风、打雷的声音;有的模仿小鸭 子的叫声:有的模仿警车的声音;还有的模仿妈妈高 跟鞋走路的声音。正当我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高兴 时,突然,一声接一声尖锐的婴儿哭叫声让整个教室 迅速安静下来,我还有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大家 七嘴八舌地说孩子的哭声也是生活中的声音……这 些答案虽然都各不相同,但却是学生们自身的真实感 受,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扼杀他们这些丰富有趣的想 象,当我热情地鼓励学生“太好了,你想得真不错!” “你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老 师要向你学习!”时,就会明显感觉到这些孩子的学习 劲头更大了,信心也更足了。倡导个性化教学,就应该 从标准答案中走出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有见地 的意见,让创造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耀。让 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思考中来,发挥个性,发展创造 力 三、鼓励课堂上个性化的表演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是说要注重个性的发展.注重 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尽情地表现,形成个性化的表 演,这恰恰是尊重学生个性创造。给予学生自由发挥 的天地。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要提供 尽量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帮助学生运用自身的优点更 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音乐课堂就像一个小舞台,能 否让学生尽情地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关键在教师这个 “导演”能否搭好舞台让学生唱好戏。 表演是小学生非常乐意参与的一种艺术活动形 式,也是培养其艺术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教 学实践中,我注重对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尝 试表演成功的喜悦。如在教一年级《小动物唱歌》这一 单元时,我让学生看动物的图片、听动物的声音、学动 物的动作和声音。可爱的小白兔、威猛的大老虎、憨态 可掬的象妈妈;青蛙“呱呱呱”,小猫“喵~”,花狗“汪 汪”,鸭子“嘎嘎嘎嘎”……孩子们学得特别开心.全身 心地投人到表演中去,把自己扮成了小动物,把课堂 当成了动物园……又如在《小雨沙沙沙》一课中,学生 可自由选择角色。或扮演破土而出的种子或扮演淅淅 课堂内外.教师版I课程研究 沥沥不断落下的小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表演 活动中来,我采用集体表演、分组表演、个别表演等多 种方法,让性格内向的和胆大的学生结对子,表演能 力欠缺的和擅长表演的学生结对子.逐渐培养全体同 学的自信心和表演兴趣,长此以往,所有的同学都能 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了。学生在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 的表演中,个性得到了发展,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兴 趣需要中找到教学的突破口。 四、引导课堂上个性化的实践 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 大的快乐,音乐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 情的熔炉”。音乐的天地是自由的,如果在课堂上束缚 学生的个性,他们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跟着老师 的教学思路走,问题答得与老师备课时设计的一模一 样,学生又怎么能够领略艺术之美?又怎么能够发挥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他们参与各种艺术实践. 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如在上《生活中的声音》这一课 时,我让学生在教室中寻找一切能发出声响的东西. 如报纸、玻璃瓶、教鞭、黑板擦、粉笔、尺子、凳子、水筒 等,学生很快发现这些普通的东西也能发出好听的声 音,课后学生都去自由地体验、感受各自课余生活中 的声音,并在第二次上课时带来了自己发现的不同于 他人的打击乐器。如酸奶瓶沙锤、瓶盖串绳小铃…… 通过这些奇思妙想。学生找到了自信.发现了身边的 艺术,顺利地完成了富有个性的实践。这样尊重个性 的课堂实践,促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更加丰满,也将 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是创造力的源 泉,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它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 活力。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应该积极地、耐心地俯下 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 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 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 让个性之花在音乐课堂绽放!日 【参考文献】 [1]张娟.如何打造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堂[M].重庆:西南 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晶秋.音乐教学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 版社.2010. 2011_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