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习题9-1-1 第九章 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开放经济

习题9-1-1 第九章 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开放经济

来源:尚车旅游网


第九章 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开放经济

1.(352).若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资本系数应该为( )。

A . 4

B . 2.5

C . 6

D . 5

答案:B

2.(353).若想把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系数等于4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应达到( )。

A . 28%

B . 30%

C . 32%

D . 45%

答案:A

3.(354).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当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时,经济将出现 )。

A . 均衡增长

B . 累积性的收缩

C . 累积性的扩张

D . 不能确定

答案:B

4.(355).当实际的资本系数大于意愿的资本系数时,厂商的反应是(A . 增加投资

B . 减少投资

C . 保持原有投资水平

( )

D . 增雇工人

答案:B

5.(356).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

A . 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等

B . 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相等

C . 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一致

D . 实际增长率应大于自然增长率

答案:C

6.(357).经济增长通过( )来反映。

A . 居民收入水平

B . 利率水平

C . 物价水平

D . GDP

答案:D

7.(358).经济周期的实质是( )。

A . 失业率的波动

B . 利息率的波动

C . 价格水平的波动

D . 国民收入的波动

答案:D

8.(359).经济周期顺序地经过四个阶段,即(A .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B . 繁荣、萧条、衰退、复苏

C . 繁荣、衰退、复苏、萧条

。 )

D . 衰退、繁荣、萧条、复苏

答案:A

9.(351).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当资本系数为4、储蓄率为20%时,经济增长率为 )。

A . 5%

B . 80%

C . 20%

D . 15%

答案:A

10.(426).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的是( A . 一国为别国提供保险的收入

B . 一国对别国劳务出口的收入

C . 一国在别国发行债券的收入

( )

D . 一国在别国销售商品的收入

答案:C

11.(425).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 )。

A . 国外政府在本国的存款

B . 本国在外国发行股票的收入

C . 外国居民在本国旅游的支出

D . 本国在外国发行债券的收入

答案:C

12.(487).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包括( A . 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B . 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C . 规模收益不变

D . 不考虑技术进步

答案:ABCD

13.(427).下列哪些属于国际收支的内容( )。

A . 外汇收支

B . 补偿贸易

C . 对外无偿援助

D . 向国外银行借款

答案:AD

14.(428).经常项目包括的内容有(A . 商品

B . 单方面转移

C . 劳务

)。

D . 证券投资

答案:ABC

15.(429).资本项目包括的内容有( )。

A . 长期资本

B . 短期资本

C . 直接投资

D . 战争赔款

答案:ABC

16.(363).储蓄率

答案:

17.(360).经济增长

答案:经济增长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供给量的增长,即总产出量的增加。

13.(362).资本—产量比

答案:

18.(364).实际增长率

答案:

19.(365).有保证的增长率

答案:

20.(361).经济增长率

答案:

21.(366).如何正确把握经济增长的含义。

答案:经济增长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供给量的增长,即总产出量的增加。

理解上述经济增长的定义,首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时间。增长必须在两个时点基础才能进行比较,而这两个时点的长短对增长幅度有决定意义,经济学家往往把经济增长的时间含义确定为一个经济周期。

其次,经济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变动率作为衡量指标。而且,衡量经济增长所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是以不变价格测算的,从而使得物价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不产生影响。

此外,衡量经济增长不仅要看经济活动的总量增加多少,而且要看某一时期平均每人生产的产量增加多少,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最后,正确理解经济增长,要区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实际国民收入或人均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经济结构等许多方面的优化。

22.(367).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主要假设条件。

答案:哈罗德多—马模型是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得到的。这些假设条件主要有: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也可以作为资本品;

(2)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和资本K,这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相互不能替代,每单位产量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数量保持不变;

(3)生产规模收益不变;

(4)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保持不变;

(5)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6)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23.(368).简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其含义。

答案:

24.(371).简述导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答案:导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生产要素投入量和投入要素的生产率,即单位投入要素的产量。在前一个方面中,劳动就业的数量和质量、资本和土地的数量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在后一个方面中,资源配置的优化、规模经济以及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25.(372).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

答案:自19世纪中期以来,经济学家们提出的经济周期产生原因非常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是:①纯货币周期理论。当银行体系降低利率、信用扩大,经济活动水平上升,由此引发通货膨胀,银行体系被迫收缩银根,经济进入萧条阶段。萧条时银行采取措施扩大信用,促进经济复苏。货币理论认为,货币量的扩张和收缩对经济周期有普遍的影响。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拉尔夫、霍特里、米尔顿、弗里德曼。②投资过度理论。投资的增加引起经济繁荣,导致对生产资料等投资品需求的增加,形成结构失衡,从资本品过多到资本品过剩,使经济由繁荣转入萧条。③创新周期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者获得巨大盈利,使其他企业竞相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使信用、投资膨胀,引发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盈利机会消失,银行信用收缩,投资下降,直至经济衰退。④心理周期理论。英国的庇古和凯恩斯认为,人们对经济前景乐观和悲观预期的交替引起了经济周期中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除了以上对经济周期成因作出不同解释外,还有诸如太阳黑子周期理论、政治周期理论,也有经济学家用星相、战争、政治事件、金矿的发现、人口和移民的增长、新疆域和新资源的发现、科学发明和技术革新等来诠释经济周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用“乘数—加速数相互作用原理”来说明经济周期该原理成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代表之作。

26.(373).什么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经历哪些阶段?

答案: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水平有规律地经历扩张和收缩的周期性波动,叫经济周期。

在经济的扩张期,就业增加,产量上升,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公众预期乐观,生产要素和资源越来越被充分利用。当繁荣达到顶点时,就业的产量水平也达到极限,繁荣开始让位于萧条。

在经济的收缩期,股票价格下跌,存货增加,信用关系中断,一些企业倒闭,国民

收入、就业水平、生产下降,价格和利润跌落,工人失业,公众预期悲观,就业和产量跌至谷底。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进入恢复期,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扩张和收缩是经济周期两个大的阶段,如果更细一些,则可以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渡性阶段。

27.(374).论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阶段。

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可以概略地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突出的主题。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主要是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的重心是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第三个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这一时期,许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本身提出了疑问,从而展开了关于经济增长的各种争论。

28.(434).浮动汇率制

答案: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29.(430).比较优势理论

答案:各国专门生产该国擅长、生产效率高的产品,然后换取它们无法生产或生产效率不高的产品,最终大家都有利可图。

30.(431).汇率

答案:一国货币单位同他国货币单位的兑换比率。

9.(433).固定汇率制

答案: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仅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31.(435).自由浮动

答案: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

32.(436).管理浮动

答案: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或减缓市场汇率的波动,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33.(437).国际收支

答案: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

34.(432).传递

答案:一个国家发生国民收入不均衡(失业、通货膨胀、“滞胀”)对其他国家发生影响,以致于影响其国民收入均衡。

14.(443).保护“幼稚行业”往往是不发达国家提出的一种观点。据说在国内产业年幼无知的时期,即没能力与国外成熟的生产者相竞争,需要保护。请判断这种说法含有多少正确的成分。

答案: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国民生产力理论,提出了保护“幼稚行业”,因为它有利于一国长远利益,但真正需要保护而且应该保护的行业是极其有限的。

35.(438).为什么净出口等于国外净投资、储蓄投资差额等于国外净投资?

答案:

36.(439).“传递”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均衡?

答案:传递是指一个国家发生国民收入不均衡(失业、通货膨胀、“滞胀”)如何对其他国家发生影响,以致于影响其国民收入均衡。

(1)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传递”。其“传递”过程是:世界市场价格波动→国内开放部门价格变动→国内非开放部门价格变动→国内价格变动→产量与就业变动。

(2)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的“传递”。例如,某国出现资本过剩或资本严重缺乏,国内利息率大幅度下降或提升,引起本国资本的流出或者国际资本的流入,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利息率大幅度波动。这又进一步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并对其他国家的利息率发生影响。如果一国经济严重衰退并迫使它从国外抽回资金,停止向国外供给信贷,从而引起其他国家的企业发生支付困难,导致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紧张情况;或者,一国经济衰退时,无法到期偿还欠国外的债务,使国外的债权人受损,从而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混乱。

(3)通过利率和汇率方式的“传递”。假如,美国国内投资债券收益率11%,其他国家则低于10%,许多国家的投资者会把其手中的本国货币换成美元,所有人都竞相争购美元,美元升值;在美国,进口货价格便宜,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出口小于进口,就业机会下降。由于进口货便宜,许多人会购买进口货,国内通货膨胀率会下降,但国内生产会下降,就业机会减少。这时,美国为了避免国外资本流入过多,将会扩大信贷,增加货币流通量,使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降低债券投资的实际收益率,直到资本不再流入,本国货币贬值,汇率下跌,其他各国持有美元者会纷纷抛售美元,结果,美国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出口大于进口,这等于把“失业”传递到国外。

37.(440).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主要有哪些?

答案: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为三类:

(1)经常项目。经常项目又称商品和劳务项目,包括:第一,商品(进出口);第二,劳务,如运输、保险、旅游、投资劳务(利息、股息、利润)、技术专利使用费,及其他劳动;第三,国际间单方转移,如宗教、慈善、侨汇、非战争赔款,等等。

(2)资本项目。指一切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如各种投资、股票与债券交易等。

(3)官方储备项目。是国家货币当局对外交易净额,包括黄金、外汇储备等的变动。如果一国贷方大于借方,则这一项会增加;反之,如果一国借方大于贷方,则这一项会减少。

最后的误差项是在借方与贷方最后不平衡时,通过这一项调整使之平衡。

38.(441).如何理解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均衡对一国的经济意义是什么,保持国际收支顺差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会不会更有意义?

答案:国际收支平衡指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总和平衡。这就是说,如果经常项目的顺差(或逆差)与资本项目的逆差(或顺差)相等,则国际收支就还是平衡的。

国际收支顺差总是比国际收支逆差好,因为,顺差意味着收入高于支出,该国国外净投资为正,或者该国官方储备增加,这都表明国家的实力上升。但长期的巨额顺差会引起本币供应增加,引发通涨。如果顺差源于出口过多,则会影响本国经济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