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附表
格](5)_调查报告
表3 不同民族学生在各个内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比较
汉族(n=611) 畲族(n=53) t值 p值 m sd m sd
学习焦虑 8.00 2.64 8.25 2.64 -0.590 0.556 对人焦虑 4.66 2.12 4.68 2.03
-0.078 0.938 孤独倾向 2.78 2.09 2.55 1.67 0.780 0.436 自责倾向 5.68 2.11 5.00 2.20 4.058 0.000 过敏倾向 5.60 2.15 5.92 2.13 -1.067 0.286 身体症状 5.35 2.82 5.30 2.77 0.112 0.911 恐怖倾向 3.40 2.57 2.62 2.07 2.143 0.032 冲动倾向 3.22 2.18
3.42 2.71 -0.624 0.533 总量表 38.42 12.47 38.17 11.04 0.141 0.888
从上表可以得知,汉族学生和畲族学生只是在恐怖倾向方面存在差距,汉族学生在该方面的得分要高于畲族的学生。这说明汉族学生对某些日常事物的恐惧感要强于畲族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畲族学生的样本不足所引起的无差异的假象,这个有待今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县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县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一般,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41.41%处于低焦虑水平,而有56.93%处于中等焦虑水平,而有1.66%处于异常焦虑状态,由此可见**县中学生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于存在中等焦虑倾向的学生,即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十分需要通过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加以帮助,若焦虑异常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此外,对于处于异常焦虑倾向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群体,总体焦虑倾向较强、焦虑
范围较广,存在心理疾病,需要立即进行心理治疗,这部分学生不容忽视。
2、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总体不如男生,这个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果相似。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以及总量表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
造成两性差异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因素方面,如自我概念,对自己的期望,失败的归因方式等方面不同。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男女生对成败归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运气,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运气;而男性则更多的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因于任务艰难。这种归因导致了男女生自信心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显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专业有决定的影响。而且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女生往往使自己扮演一个弱者的形象,学习成绩不好认为是性别差异造成的,认为男生天生比女生聪明,而没有从其他方面找原因。特别是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及对妇女的歧视都严重地挫伤了青年女性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制约着女生各方面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