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料:房屋建筑学

资料:房屋建筑学

来源:尚车旅游网


09建筑《房屋建筑学》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章:1.2建筑的构成要素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

2.民用建筑的分类(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按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3)按民用建筑的层数分: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

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

3.构件的耐火极限: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

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

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4.失去支持能力:非承重构件失去支持能力的表现为自身解体或垮塌。

5.完整性被破坏:在试验中,楼板、隔墙等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出现穿透裂缝或穿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火的孔

隙时,表明试件的完整性被破坏。

6.失去隔火作用:具有防火分隔作用的构件,试验中背火面测点测得的平均温度升到140℃,

或背火面测温点任一测点的温度达到220℃时,则表明试件失去隔火作用。

7.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符合为M,即1M=100mm。

8.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1.3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1)落实设计任务(2)熟悉设计任务书(3)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

设计原始数据。

2.设计阶段的划分:

民用工程一般应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1.4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1.建筑设计的要求(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3)具有良好的经济

效果(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2.建筑设计的依据:(1)使用功能: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家具、设备尺寸

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2)自然条件:气象条件;地形、地质及

地震烈度;水文。

第二章:2.1平面设计的内容

1.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可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2.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室内与室外之间)联系的空间。

3.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

2.2主要房间的设计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房间的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而面宽常常是由一个或多个开间组成。

房间平面尺寸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2)满足视听要求(3)良好的天然采光(4)经

济合理的结构布置(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注:书23页 图2—9需要看。

4.房间的门窗设置:一般单股人流最小宽度取550mm,一个人侧身通行需要300mm宽。

5.窗口面积大小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房间面积)及(当地日照情况)等因素来考

虑。设计时可根据(窗地面积比)进行窗口面积的估算。

2.4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1.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等。

2.间距:建筑物间的间距主要应根据(日照)、(通风等卫生条件)与(建筑防火安全要求)

来确定。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第三章:3.建筑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主要包括的内容:

(1)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及比例关系。(2)确定房屋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3)解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及选择建筑构造方案。(4)选择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方案。(5)进行房屋竖向空间的组合,研究建筑空间的利用。

3.2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1.房间的净高:指楼地面到结构层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层高:指该层楼地面到上

一层楼面之间的距离。

2.如何确定层高、净高?

(1)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的要求(2)采光通风要求(3)结构高度及其布置方式的影响(4)

建筑经济效果(5)室内空间比例

3.窗台高度:窗台高度与(使用要求)、(人体尺度)、(家具尺寸)及(通风要求)有关。窗

台一般常取900~1000mm。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4.室内外高差由哪几方面因素确定?

(1)内外联系方便(2)防水、防潮要求(3)地形及环境条件(4)建筑物性格特征。

第五章:5.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1)外界环境的影响 【外界作用力的影响;气候条件的影响;人为

因素的影响】 (2)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3)建筑标准的影响。

第六章:墙体与基础

1.墙体类型:(1)按所处位置分外墙和内墙(2)按受力情况可以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3)

按构造方式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 (4)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块

材墙、版筑墙及板材墙三种。

2.墙承重方式的墙体承重方案主要有三种: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和双向承重体系。

3.墙体功能方面的要求:(1)外墙保温与隔热(2)隔声要求(3)其他方面要求。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4.块材墙材料:块材墙包括块材和胶结材料两种材料,由胶结材料将块材砌筑成为整体的砌

体。块材通常用各种砖、砌块、石材等;胶结材料主要指砂浆。

5.墙脚构造:【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内外墙都有墙脚,外墙的墙

脚又称勒脚】(1)墙身防潮:【墙身防潮的方法是在墙脚铺设防潮层,防止土壤

和地面水渗入砌体】 注:书104页图6—24(a)重要 (2)勒脚构造

(3)外墙周围的排水处理 注:书105页 图6—27 中间那个图重要 。

6.变形缝的种类: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注:书112页图6—40(b)(c)重要。

7.隔墙的要求:(1)自重轻,有利于减轻楼板的荷载(2)厚度薄,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

(3)便于拆卸,能随使用要求的改变而变化(4)有一定的隔声能力,使各使

用房间互不干扰(5)满足不同使用部位的要求。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8.抹灰的组成:一般分三层,即底灰层、中灰层、面灰层。

9.常用抹灰的种类:按照面层材料及做法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 装饰抹灰常用的有水

刷石面、水磨石面、斩假石面、干粘石面、弹涂面等。

10.石材的安装有以下几种方式:(1)拴挂法(2)连接件挂接法(3)聚酯砂浆粘结法

(4)树脂胶粘结法。

11.地下室防潮构造:地下室的防潮是在地下室外墙外面设置防潮层。具体做法是:在外墙

外侧先抹20mm厚1:2.5水泥砂浆,然后涂冷底子油一道和热沥青两道,最后在其外侧回

填隔水层。地下室所有墙体均应设两道水平防潮层。

12.地下室防水做法:根据防水材料与结构基层的位置关系,有内防水和外防水两种。

13.地下室防水做法根据材料不同有:沥青卷材防水、高分子卷材防水、防水混凝土防水、

涂料防水、防水砂浆防水、防水板材防水等。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注:书138页 图6—84 右边那个图重要。

第七章:楼梯

1.楼梯的组成: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

2.楼梯形式:直行单跑楼梯、直行多跑楼梯、双行双跑楼梯、双行双分双合楼梯、折行多跑

楼梯、交叉跑楼梯、螺旋形楼梯、弧形楼梯。

3.楼梯尺度 书145页—149页 需全部仔细看、包括图! 很重要!

4.踏步和栏杆扶手构造:空花式竖杆间距不应大于110mm。

第八章:楼地层

1.根据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

2.地坪层主要由面层、垫层和素土夯实层构成。

3.书185页 图8—21 阳台排水处理图 重要,需要看!

第九章:屋顶

1.屋顶的设计要求:屋顶设计应考虑其功能、结构、建筑艺术三方面的要求。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2.屋顶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角度法、斜率法和百分比法。

3.屋顶排水方式: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

4.排水方式的选择:

(1)高度较低的简单建筑,为了控制造价,宜优先选用无组织排水。

(2)积灰多的屋面应采用无组织排水。

(3)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建筑业不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4)在降雨量大的地区或房屋较高的情况下,应采用有组织排水。

(5)临街建筑的雨水排向人行道时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5.有组织排水的方案:外排水方案和内排水方案。

6.排水分区的大小一般按一个水落口负担200mm屋面面积的雨水考虑。

7.书196页 图9—7(a)图 重要,需要看!

8.书200页 图9—13图重要,需要看!

9.刚性防水屋面是指用细石混凝土作防水层的屋面,因混凝土属于脆性材料,抗拉强度较低,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故而称为刚性防水屋面。

10.屋顶隔热:屋顶通风隔热、蓄水隔热、种植隔热。

第十章:门和窗

1.一般民用建筑门的高度不宜小于2100mm。

第十一章:工业建筑

1.工业建筑分类

按用途分类: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动力用厂房、储存用房屋、运输用房屋、其他。

按层数分类: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次厂房。

按生产状况分类:冷加工车间、热加工车间、恒温恒湿车间、洁净车间、其它特种状况车间。

第十二章:单层厂房设计

1.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的构件组成

承重结构包括:横向排架、纵向连系构件、为了保证厂房的刚度 还设置屋架支撑、柱间支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撑等支撑系统。

2.吊车分类:单轨悬挂吊车、梁式吊车、桥式吊车。

3.柱距尺寸的确定:我国单层工业厂房设计主要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其基本柱

距是6m。

4.书264页图12—22 确定厂房高度的因素 ,考试有两种考法。

考法一:H ,H1,H2,h1,h2,h3,h4,h5,h6,h7分别为什么含义?

考法二:有吊车厂房柱高的确定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 H:柱顶标高 H1:轨顶标高 H2:轨顶至柱顶高度

h1:需跨越的最大设备高度;

h2:起吊物与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一般为400~500mm;

h3:起吊的最大物件高度;

h4:吊索最小高度,根据起吊物件的大小和起吊方式决定,一般大于1m;

h5:吊钩至轨顶面的距离;h6:轨顶至吊车小车顶面的距离;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h7:小车顶面至屋架下弦底面之间的安全距离。

5.天然采光的基本要求:(1)满足采光系数最低值的要求(2)满足采光均匀度的要求

(3)避免在工作区产生眩光

6.采光方式:根据采光口所在的位置不同,有侧面采光、顶部采光及侧面和顶部结合的混合

采光三种方式。

7.书277页 图12—58 横向定位轴线墙柱的关系 (b)(c)图 重要、需要看!

****有涉及到图的部分请大家自己翻书找图****

模板资料 资源共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