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答案

来源:尚车旅游网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 (选择题共 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互之间有生产协作联系的产业在不同的空间集聚,从而使得两地区产生关联性。集聚关联度指数越高;区域之间的关联性越强,区域整体发展越协调。下图为2003年、2008年、2013

年三个代表性年份我国七大城市群内部在不同层级的空间上的集聚关联度指数变化图。据此 完成1~3题。

1.不同尺度空间的产业集聚关联度的特征是

A.空间尺度越小,指数越低 B.经济越发达的城市群,指数越高 C.产业分工越细,指数越高 D.地理位置越优越,指数越高 2.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关联度指数近些年下降明显,推测其根本原因是 A.产业扩散 B.政策引导 C.资源廪赋 D.地理位置 3.目前,我国城市群内市级、区县级城市关联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亟须

A.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B.加强交通建设 C.调整行政区划 D.差异化布局产业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相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儿童群体更易陷入严重的多维贫因状态。有学者通过住房、照科、教育、健康、营养5个维度及相应指标测度分析了中国儿童多维贫困状况。下图示意2010年、2016年中国儿童多维贫困指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4~5题。

1

4.与2010年相比,2016年我国多维贫困儿章的分布特征是

①高值区趋于集中,中高值区范围缩小②高值区趋于分散,中高值区范围扩大③东部沿海地区和华北地区儿童多维贫困问题改善状况最显著④京津沪基本不受儿童多维贫困问题困扰,四川儿童多维贫困问题始终最为严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河北、安徽两省城市儿童多维贫困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抚养比较大 B.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资源被周边发达地区吸收

研究表明,泥炭地(泥炭沼泽)的排水(灌溉)系统对水循环和碳循环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英国某低注池曾经一度是被淹没的。因深渠与排水管网的修建完善而能够快速通过该系统排水,

该地如今即便已经成为农业高产之地,却仍然不时会遭遏洪水的侵袭,或在其上空形成“乌碳云”(云的颜色近似乌碳颜色)的阴霾现象。据此完成6~8题。 6.该泥炭地的形成关键依赖于

A.土壤肥力下降 B.植被腐化 C.成土母质的形成 D.森林砍伐 7.该排水系统对泥炭地水循环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①地表径流②下渗③蒸发④水汽输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该地上空形成“乌碳云”的阴霾现象,其主要是由于

A.泥炭地干燥易燃 B.地下水的过度抽取 C.全球变暖加剧 D.泥炭受侵蚀流失

当暖空气平流到水面时,气温高于水温,空气冷却,易饱和凝结成雾,这种以空气冷却为主形成的雾叫作平流冷却雾。河口锋是指河口地区不同性质水体或水团之间形成的较为明显的

界面,界面附近往往存在一种或多种水文化学要素(盐度、温度、浊度、密度等)的最大梯度。长江口地区的雾主要是平流雾,河口锋对其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下图为长江口地区某年某月的海雾分布区及锋带位置示意图,图示地区由海域、江域和陆域交汇而成。据此完成9~11题。

2

9.该月长江口海雾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水温必须高于气温 B.水一气温差小于2 °C C.相对湿度低于90% D.河口锋位置靠近陆地 10.长江口的河口锋会

A.影响雾日日数 B.破坏海洋生态 C.影响雾区范围 D.影响雾的大小 11.据材料推测,长江口地区

A.海域雾日数少于陆域雾日数 B.陆域雾多出现在春、秋季节 C.雾的类型都是平流雾 D.江域雾结束时间早于海域雾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洞庭湖(吞吐型湖泊)与江河相通,其生命的兴衰与水沙过程密切相关。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上游干流历经了荆江调弦口堵口、下荆江系统裁弯、葛洲坝截流、三峡水库蓄水运用等水工程的运行,湘、资、沅、澧四河流中.上游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型水库,湖区治湖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湖盆冲淤变化率是指水体实际含沙量与水体挟沙能力的比值,其大小反映了潮盆冲淤状态。合理的水沙搭配使湖盆不冲不淤或者在一定时段内达到相对平衡。以前洞庭湖湖盆冲淤变化率较大,而如今经过疏浚河道、拆除部分水库、裁弯取直工程和合理调控湖区用水量等一系列的流域治湖措施,洞庭湖湖盆冲淤变化率较小。下图示意洞庭湖流城。

3

(1)分析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流域水利工程对洞庭湖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影响。(6 分) (2)以前受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影响,洞庭湖湖盆冲淤变化率较大,试分析其原因。(10分) (3)说明如今流域治湖措施对洞庭湖湖盆冲淤变化率减小所起到的改善作用。(6 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在传统的农业区位论中,蔬菜由于易腐、不易运输和新鲜消费等特性,需要位于靠近城市外围的第一圈层,以便就近供应。近年来,区域一体化与产业多样化使得蔬菜市场不再单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蔬菜远距离销售成为可能。与此同时。蔬莱专业村的发展不断增 速,其蔬莱销售具有定点、大规模的特征。下图示意开封市蔬菜专业村空间分布。

(1)描述开封市蔬菜生产的空间分布格局。(6分)

(2)简述开封市蔬菜专业村蔬菜销售具有定点、大规模特征的原因。(10 分)

(3)研究表明,近年来开封蔬菜种植范围逐渐外扩至中远地区,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8 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

4

43. [地理一选修 3:旅游地理](10分)

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其面积超过100 km2 ,能够开展科研、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活动,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但该地质公园仅靠门票获得经济收益,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的问题突出。近年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文件,对景区门票价格进行限制,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景区门票价格偏高的现象仍无法得到改善。 简述景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的弊端以及突破景区“门票经济”瓶颈应采取的措施。 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水体和陆地环境中,被学者认为是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水体微塑料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尤其是汽车轮胎摩擦。研究表明,祁连山生态恢复区水体整体微塑料含量较低,但青海湖水体微塑料含量较高。下图示意祁连山生态恢复区与青海湖地区不同水体采样点的微塑料含量。

分析青海湖水体微塑料含量比祁连山生态恢复区含量高的原因。

5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D 6.B 7.C 8.A 9.B 10.C 11.D

36.(1)洪水期人湖水沙量减少.减轻洞庭湖区的防洪抢险压力和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延缓泥沙淤积速率;整体上枯水期入湖水量减少,泥沙淤积减少,利于延长洞庭湖的寿命(或减缓洞庭湖的萎缩)等。(6分)

(2)流域人口增多,城市密集且规模扩大,生活生产需水量增大.补给湖泊的水量减少,使洞庭湖的入水量小于出水量,湖泊整体水量减少;加之受上游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影响.该地河湖水流流速减缓.流水侵蚀和搬运能力减弱,最终使得水体挟沙能力降低;洞庭湖各类洲滩发育扩展,水生植物滋生蔓延,植被洲滩阻流促淤,导致湖水水体实际含沙量较大;湖盆底部淤高,形态改变.湖内水沙条件改变,湖泊水动力减弱。(答出一点,3分,答出两点,7分,答出三点,10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疏浚河道有利于排沙,减少水体含沙量;拆除部分水库等水利工程和裁弯取直有利于加快河湖水流流速,使水体挟沙能力变强;合理调控河湖地区人类活动的用水量,可以促使河湖整体水量增加,水体挾沙能力变强。(6 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37.(1)整体呈分散的格局,局部相对集中;距离县城中心较远的地区蔬菜种植规模较大;交通便捷区蔬菜种植规模较大等。(6 分)

(2)蔬菜销售产业的发展;蔬菜批发市场的完善与信息化的推进;蔬菜销售网站的开辟;蔬菜市场数量的增多,服务范围的扩大,销售渠道多样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种植面积的扩大。(答出五点,10分)

(3)蔬菜市场数量多,分布广,多个市场共同供应;交通运输工具多样,运输网络发达;城市近郊区地价攀升,倾向于中远郊地区布局随着蔬菜深加工.储藏.保鲜、运输技术的进步.为蔬菜实现远距离外销提供了有利.条件。(8分)

43.弊端:到风景区旅游的人数减少;旅客的重游率低;不利于旅游产业链的形成等。(6分)

有效措施:争取政府支持,协调景区各产业健康发展;因地制宜,丰富旅游产品体系;积极推进和创新旅游宣传渠道和方式等。(答出两点,4分)

44.祁连山生态恢复区人类活动少,微塑料含量少;青海湖为内流湖,是流域内水体微塑料迁移的终点;青海湖水量蒸发较大,导致微塑料含量升高;青海湖游客较多,游客随身携带的塑料袋较多,分解的微塑料变多;运载游客的交通工具数量增多,造成车辆轮胎摩擦增多,微塑料含量提高等。(10 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