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医学练习题

来源:尚车旅游网


社 会 医 学 试 题 库

一、单选题

1、我国的社会医学教学研究工作,始于[参考答案]E

A、20世纪初

1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E、20世纪80年代

2、“社会医学”这一概念是由以下哪位学者首次提出[参考答案]B

A、德国医学家格罗蒂杨 B、法国医生盖林 C、比利时医生维萨里 D、德国卫生学家弗兰克 E、美国医学家麦克英泰尔。 3、社会医学研究的人群是[参考答案]D

A、患者

B、亚健康状态的人 C、健康人 D、社会全体居民 E、社区中非职业人群

4、有关医学模式,以下错误的是[参考答案]C A、医学模式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医学科学水平下,观察与处理医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B、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总体的,特点和本质的概括 C、医学模式是永恒不变的 D、其核心是医学观

E、它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和发展规律 5、现代医学模式是[参考答案]B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B、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C、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机械论医学模式

6、首次提出“社会医学”一词的学者是[参考答案]B

A、德国学者魏尔啸 B、法国医师盖林 C、比利时医师维萨里

2

D、美国医师恩格尔 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医学的任务[参考答案]A

A、研究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B、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促进入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C、推进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D、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E、开展社会卫生状况的调查研究,提出改善卫生状况的对策与措施 8、社会医学的发源地是[参考答案]C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E、中国

9、在我国,社会医学是从何分化发展起来的[参考答案]D A、社会学 B、基础医学 C、临床医学 D、预防医学 E、心理医学

10、社会医学创立于[参考答案]D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E、20世纪 11、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参考答案]D

A、疾病的流行、分布和疾病的预防措施

B、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及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C、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群防群治

D、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卫生措施 E、卫生工作的计划、组织以及控制

12、19世纪,德国医学家格罗蒂杨首次指出健康、疾病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认为社会状况有可能[参考答案]E

3

A、产生或有利于感染疾病的因素 B、影响病程 C、传播病因 D、直接引起疾病 E、以上均正确

13、现代医学模式的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参考答案]D

A、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死亡日益突出 B、基础医学的发展

C、工业化、都市化带来的公共性问题 D、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发生、死亡日益突出 E、预防医学的发展

14、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参考答案]D

A、提高人类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能力 B、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致病机理 C、动员社会力量,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D、保护人群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E、研究卫生资源的数量、来源、筹措及优化措施 15、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参考答案]E

A、个体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B、疾病的分布、流行原因、传播途径 C、人群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D、个体的健康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E、社会卫生状况,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对策及措施 16、对于健康和疾病的本质认识,需要从人的两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上进行探索。以下哪项不属于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参考答案]C A、环境 B、行为生活方式 C、道德品质 D、生物因素 E、医疗卫生服务

17、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中,目前以哪个因素对人群的健康影响最大[参考答

案]D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4

C、生物遗传 D、行为生活方式 E、医疗卫生服务

18、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下错误的是[参考答案]C

A、健康与疾病具有相对性 B、健康具有多维性

C、健康与疾病有着明确的界限 D、健康具有连续性

E、没有绝对的健康也没有绝对的疾病 19、躯体健康是指[参考答案]C

A、躯体的结构完好 B、躯体的功能正常

C、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D、躯体感觉舒适

E、躯体的结构不够完好,但功能正常 20、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哪三个方面[参考答案]C A、社交面广,善于扮演各种角色,不怕困难 B、善于面对各种挑战,善于处理各种问题,善于适应各种环境 C、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扮演与身份相适应的角色,遵守社会规范 D、学习能力强,工作能力强,交际能力强 E、主动控制自我,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21、心理健康有哪三方面含义[参考答案]B

A、正确理解他人,正确认识环境,及时适应环境 B、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及时适应环境 C、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积极改造环境 D、正确理解他人,正确认识环境,积极改造环境 E、正确理解他人,正确认识自我,及时适应环境 22、新的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表现为哪“四个扩大”

A、从治疗到预防、从技术服务到社会服务、从个体到群体、从生理到心理 B、从治疗到预防、从技术服务到社会服务、从院内到院外、从生理到心理 C、从预防到治疗、从技术服务到社会服务、从局部到整体、从生理到心理 D、从预防到治疗、从技术服务到社会服务、从无偿到有偿、从生理到心理 E、从治疗到预防、从低效到高效、从院内到院外、从生理到心理

5

23、目前谈到的医学模式转变是指[参考答案]D

A、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B、从机械论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C、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医学模式

D、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E、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24、有关健康,以下正确的是[参考答案]E

A、健康等于无病,无病即健康 B、生理功能正常即为健康

C、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心理健康即是健康 D、生理、心理状况达到完好状态即健康 E、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完好就是健康

25、中医的天人感应学说把四时变化直接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联系起来,强调气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和以为核心组成的阴阳五行网络系统,用以解释疾病发展的机制和确定相应的治则,这一学说属于[参考答案]B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机械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6、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逐步深化,有关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得到扩展,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参考答案]B A、疾病是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的失败或失调 B、划清健康与疾病的界限 C、健康与疾病具体有相对性 D、健康具有多维性 E、健康具有连续性

27、传统健康观的局限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下列哪项不在其中[参考答案]C

A、健康与疾病相互排斥,非此即彼 B、健康与疾病概念都针对个体而言

C、健康与疾病是生命活动序列中的不同质量状态,有本质区别又不可分割 D、对健康与疾病只做定性描述,未涉及量的规定 E、把健康与疾病作为医学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来探讨

6

28、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除

了[参考答案]E

A、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 B、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C、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D、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E、从一般服务扩大到特殊服务

29、布鲁姆提出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中指出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为[参考答

案]C

A、社会因素、生物、卫生服务质量、行为生活方式 B、吸烟、遗传、卫生服务、行为生活方式 C、环境、生物、卫生服务、行为生活方式 D、环境、生物、卫生保健、生活方式 E、环境、心理、社会因素、生物

30、下列关于生物医学模式基本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

A、结构与功能统一原则是基本指导原则 B、客观性原则和认识手段物化

C、把人置于整个社会关系中观察疾病问题 D、探讨病因侧重线性关系忽略因果网络 E、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划出明显界线 31、APGAR问卷是应用于[参考答案]B A、家庭生命周期 B、家庭功能评定 C、高危家庭调查 D、退休后适应调查 E、以上都不是

32、机体在社会心理因素刺激下,何种情况下,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向病理的生理心理障碍过度,[参考答案]C 从而引起心身疾病 A、任何情况下 B、偶尔

C、生理心理调节失 D、免疫力低下 E、过度劳累

7

33、从文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来看,文化可分为[参考答案]B

A、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B、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等 C、智能文化、规范文化、思想文化等 D、智能文化、科技文化、哲学文化 E、智能文化和非智能文化

34、以下哪项不属于规范文化[参考答案]B

A、社会制度 B、文学艺术 C、教育 D、法律 E、风俗习惯 35、狭义的文化是指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亚文化 D、主文化 E、反文化 [参考答案]B

36、教育有哪两种职能[参考答案]E A、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改变人的行为 B、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规范人的行为 C、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E、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传播社会准则

37、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参考答案]C

A、学历和社会阶层 B、社会阶层和经济收入 C、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安排 D、社会阶层和闲暇时间安排 E、学历和消费结构

38、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也包括无子女夫妇家庭和养父母及养子

女组成的家庭叫[参考答案]A A、核心家庭

8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单身家庭 E、其它家庭

39、下列哪项不属于家庭的主要功能[参考答案]E

A、养育子女 B、生产和消费 C、赡养老 D、休息和娱乐 E、婚姻和恋爱

40、APGAR问卷的五个问题分别代表哪五个方面

A、适应度同情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 B、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 C、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相关度 D、满意度同情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 E、满意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相关度 [参考答案]B

41、APGAR问卷中,家庭功能良好的得分应该为

A、7-10分 B、70-100分 C、8-10分 D、80-100分 E、9-10分 [参考答案]A 42、家庭生命周期可分为5个阶段,以下哪个是错误的A、恋爱阶段

B、生育阶段 C、离巢阶段 D、空巢阶段 E、鳏寡阶段 [参考答案]A

43、退休后的适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为使自己从失落,沮丧中解脱出来,重

新组织社交圈,

使退休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应重视哪个阶段 A、“蜜月”阶段

9

B、清醒阶段 C、重定方向阶段 D、稳定阶段 E、结束阶段 [参考答案]C

44、以下哪项不属于高危家庭的标志

A、单亲家庭 B、贫困家庭

C、受社会歧视的家庭 D、吸毒、酗酒者家庭

E、精神病患者、残疾者,长期重病者家庭 [参考答案]B

45、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心理因素的来源

A、政治制度 B、恋爱婚姻家庭 C、学习工作环境 D、社会生活 E、个人特殊遭遇 [参考答案]A

46、在美国霍尔姆斯编制的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中,生活变化单位(LCU)

评分最高的事件是 A、离婚 B、坐牢 C、配偶死亡 D、夫妇分居 E、被解雇 [参考答案]C

47、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增强人群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B、促进卫生技术的进步,提高服务质量 C、提高人群整体素质,增加国民收入 D、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E、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卫生资源消耗 [参考答案]E

10

48、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生活某一领域的行为规范体系

A、政治制度 B、考勤、休假制度 C、经济制度 D、教育制度 E、法律制度 [参考答案]B

49、1973年美国霍尔姆斯编制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中发现如果在一年内生

活变化单位(LCU)超过多

少单位时,发生心身疾病的概率较高 A、50 B、90 C、100 D、150 E、200 [参考答案]E

50、有关社会环境,以下错误的是

A、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

B、社会环境包括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C、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与社会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D、社会制度、法律、文化教育、家庭婚姻等也属于社会环境 E、社会环境可分为原生和次生 [参考答案]E 51、以下哪项不属经济发展产生的健康问题

A、心理紧张因素加强 B、环境污染加剧 C、贫富差距加大 D、谢代社会病产生

E、空调综合症、电子游戏机症等健康问题 [参考答案]C

52、被WH0高度评价过的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是

A、乡村医生、乡村医院、医疗保险 B、三级医疗保健网、合作医疗、乡村医生

11

C、乡村医院、合作医疗、医疗保险 D、乡村医院、合作医疗、乡村医生 E、初级卫生保健、乡村医院、公费医疗 [参考答案]B

53、经济发展对健康有几方面的促进作用,不包括

A、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 B、促进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 C、增加卫生投资 D、增加卫生资源的消耗 E、促进卫生管理现代化 [参考答案]D

54、从文化的价值取向来看,可以将文化分为

A、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后喻文化 B、显型文化、隐型文化 C、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D、主文化、亚文化、跨文化 E、智能文化、规范文化、思想文化 [参考答案]A

55、思想文化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途径

A、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 B、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 C、支配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D、提高人类对疾病的知识水平和诊治水平 E、影响人类和科学技术水平 [参考答案]B 56、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为

A、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如何安排 B、学历和社会职位 C、消费水平和家庭经济状况 D、职业和消费方式 E、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参考答案]A 57、环境可分为

A、社会环境和原生环境

12

B、社会环境和次生环境 C、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D、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E、自然环境和次生环境 [参考答案]D

58、关于社会制度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社会制度决定卫生资源的分配 B、社会制度决定卫生政策 C、社会制度决定疾病的种类 D、社会制度影响人的行为 E、合理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人群健康 [参考答案]C

59、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健康除要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还要受到何因素影响

A、心理因素 B、经济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因素 E、自然因素 [参考答案]C 60、社会环境又称为

A、物质环境 B、物质外环境 C、超物质环境 D、心理环境 E、非物质环境 [参考答案]E 61、社会因素影响人类健康,主要是通过

A、躯体感受 B、心理感受 C、宗教信仰 D、文化教育 E、行为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B

13

62、社会因素主要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健康

A、神经、心理、社会适应 B、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C、身体、心理、行为生活方式 D、心理、社会适应、行为生活方式 E、神经、心理、免疫 [参考答案]

63、社会制度有三层含义,其第一层含义是指

A、社会经济形态 B、社会意识形态

C、社会生活某一领域行为规范体系 D、社会的民主与法制 E、人们具体行为的行为准则 [参考答案]A

64、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A、可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可增加心理紧张因素 B、可增加卫生投资、可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 C、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产生现代社会病 D、可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可提高劳动生产率 E、可减少卫生资源消耗,可提高劳动生产率 [参考答案]B

65、社会制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途径包括以下哪三个方面

A、决定卫生政策、经济制度、行为生活方式 B、决定卫生政策、经济制度、文化教育 C、决定分配制度、卫生政策、及影响人的行为 D、决定经济制度、道德观念、婚姻家庭 E、决定法律制度、道德观念及文化教育 [参考答案]C

66、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途径为

A、对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造成影响 B、对身体、心理和个人行为造成影响 C、对神经、精神和社会适应造成影响 D、对身体、生理和社会适应造成影响

14

E、对精神、心理和社会适应造成影响 [参考答案]A

67、APGAR家庭功能问卷从五个方面评价家庭功能,不包括

A、适应度 B、合作度 C、成长度 D、关怀度 E、情感度和亲密度 [参考答案]D

68、在问卷中,有意设置一些高度相关或内容完全相同而形式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目的是检验问卷的 A、可行性 B、真实性 C、信度 D、效度 E、逻辑性 [参考答案]C

69、抽样方法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A、每一个对象是否已知 B、每一个对象的概率是否已知 C、抽样的范围是否已知 D、每一个对象被抽中的概率是否已知 E、以上均不是D [参考答案] 70、目的抽样和判断抽样又称为A、方便抽样

B、分层抽样 C、立意抽样 D、雪球抽样 E、定额抽样 [参考答案]C

71、以下哪项不属于问卷的一般结构

A、编码 B、表格 C、封面信

15

D、指导语 E、问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B

72、问卷调查中,从问题测量的内容上,可将问题分为

A、特征问题,方法问题,态度问题 B、特征问题,行为问题,态度问题 C、事实问题,行为问题,态度问题 D、特征问题,事实问题,主观问题 E、主观问题,客观问题,态度问题 [参考答案]B 73、开放式问题是指

A、有固定备选答案的问题 B、可让回答者自由发挥的问题 C、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D、保密的问题 E、很难回答的问题 [参考答案]B

74、以下哪个问题属问卷中的“双重装填” A、你是否具有“A型性格” B、你是否抽烟喝酒 C、你是否得过两种慢性病 D、你是否锻炼身体 E、你上楼时是否胸闷 [参考答案]B 75、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是

A、信度高,效度就高 B、信度低,效度也可能高 C、效度低,信度也可能高 D、高效度是高信度的基础 E、以上均不对 [参考答案]C

76、以下哪项不能用来评价问卷的效度

A、重复测量 B、表面效度

16

C、内容效度 D、结构效度 E、准则效度 [参考答案]A

77、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

A、访谈法 B、信访法 C、文献法 D、双盲法 E、观察法 [参考答案]D

78、有关信访法,以下错误的是

A、花费小 B、耗时小 C、灵活性较差 D、问卷回收率较高

E、很难保证调查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 [参考答案]D

79、有关问题设计,以下错误的是 A、问卷中的问题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 B、封闭式问题容易回答,节省时间 C、开放式问题可让回答者自由发挥 D、封闭式问题有固定的备选答案 E、问卷调查多采用开放式问题为主 [参考答案]E 80、封闭式问题收集资料的优点是

A、答案全面、精确 B、能反应真实情况 C、不易发生笔谈

D、能收到详细生动的资料 E、节约答卷时间 [参考答案]E

81、访谈法是社会调查常用方法之一,其优点较多,除了

A、不易出现语言暗示导致的偏差

17

B、拒答率低 C、提问较灵活

D、同时了解到调查问卷以外的资料 E、随时对问题作出解释以避免误解 [参考答案]A

82、信访法属于自填问卷法的一种,其优点是

A、灵活性大 B、拒答率低 C、调查范围广 D、不易误解题意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C

83、问卷调查中问题有两方面的来源,其中头脑风暴法主要适用于 A、首次涉及的测量领域 B、多次涉及的测量领域 C、从已有问卷中筛选条目 D、借用其他问卷的条目 E、已测量过的人群的重复测量 [参考答案]A

84、用于调查资料收集的访谈法有多种方式,以下哪项属于访谈法

A、观察

B、专题小组讨论 C、集中调查 D、自填问卷 E、邮寄法 [参考答案]B 85、效度是用来反映测量工具的

A、可靠性 B、偏倚度 C、稳定性 D、准确度 E、敏感性 [参考答案]B

18

86、调查研究可分为五个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A、收集资料 B、制定研究方案 C、整理和分析资料 D、选择课题、陈述假设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87、有关调查研究的步骤以下正确的是

A、选择和假设,收集资料,制定方案,整理分析,解释结果 B、选择和假设,制定方案,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解释结果 C、收集资料,选题和假设,制定方案,整理分析,解释结果 D、制定方案,选题和假设,制定方案,整理分析,解释结果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88、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可归纳为哪三个方面 A、技术路线、实施计划、资料整理与分析计划 B、设计计划、实施计划、资料整理与分析计划 C、设计计划、技术路线、实施计划 D、抽样设计、问卷设计、分析计划 E、调查预算、样本大小、时间进度 [参考答案]A

89、以下哪项不属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

A、医学检查和理化分析 B、观察法 C、文献法 D、访谈法及问卷法 E、实验研究法 [参考答案]E

90、有关医学检查和理化分析收集资料,以下正确的是

A、省时、省力 B、数据非常客观 C、准确且反映全面

D、不同检查方法的结果完全相同

19

E、不受技术手段限制 [参考答案]B

91、为了揭示某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历史原因,问卷中常常要设置

A、态度问题 B、特征问题 C、行为问题 D、心理问题 E、其他问题 [参考答案]A

93、对社会医学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所要研究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以下哪个指标反映生育的强度 A、出死率 B、总和生育率 C、净再生产率 D、粗再生产率 E、人口自然增长率 [参考答案]B

94、如果一个国家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平均期望寿命较短,那么,其人口金字塔是 A、增大型 B、增长型 C、稳定型 D、缩小型 E、缩减型 [参考答案]B 95、出生时性比例在多少之间,称婴儿性比例稳定值

A、98-100 B、100-102 C、102-104 D、105-106 E、106-108 [参考答案]D

96、美国社会健康协会指标计算公式中分子应该为

A、成人识字率×就业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产率×平均期望寿命

20

B、婴儿死亡率标准值×1岁平均期望寿命标准值×识字率标准值 C、成人识字率×出生率×就业率×平均期望寿命 D、出生率×婴儿死亡率×就业率×平均期望寿命

E、成人识字率×就业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期望寿命 [参考答案]A

97、有关人口素质评价标准以下正确的是

A、计算结果在0~10之间 B、值愈大人口素质愈差 C、80及以上为低素质人口

D、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素质较为敏感 E、是用来衡量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 [参考答案]D

98、下面有关PYLL的说明哪个正确

A、PYLL的大小与目标生存年龄的选择有关 B、PYLL可以衡量全死因对人群的危害程度 C、PYLL间接反映死亡对寿命影响的实际水平

D、PYLL能够反映减少老年人的死亡后获得的生存年数 E、PYLL指标计算容易,但不具有可加性 [参考答案]

99、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中,何时用加权法 A、各指标相互有联系 B、各指标存在协同作用 C、各指标的作用相互独立 D、各指标存在拮抗作用 E、各指标存在因果关系 [参考答案]C 100、成人识字率是指

A、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B、15岁以上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C、15岁及以上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D、18岁以上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E、18岁及以上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参考答案]C

21

101、生长发育指标包括

A、形态、生理和心理 B、形态、生长和发育 C、机能、生长和发育 D、形态、机能和素质 E、生长、发育和素质 [参考答案]D

102、老年负担系数,少年儿童负担系数,总负担系数属于人口学中的哪一项指

A、人口数量 B、年龄构成 C、人口素质 D、人口自然增长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103、以下哪个属于社会学指标

A、自杀率 B、青少年犯罪率 C、GNP D、期望寿命 E、老少比例 [参考答案]C

104、能够直接反映死亡对寿命影响的实际水平的健康状况指数是

A、社会发展指数 B、人类发展指数 C、潜在减寿年数 D、生命素质指数 E、平均期望寿命 [参考答案]C

105、65岁以上人口数与15—64岁人口数之百分比称为

A、老年人口系数 B、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C、老龄化指数 D、总负担系数

22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B

106、老化指数反映老年人口与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关系,其计算方法是

A、65岁以上与14岁以下人口数之比 B、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数之比 C、65岁以上与14岁以下人口数之百分比 D、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数之百分比 E、65岁以上与14岁以下人口数之干分比 [参考答案]C

107、传统健康评价的重要特征是

A、以多元形式来记录健康 B、正向、负向健康均评价 C、健康与否依赖患者自身感觉 D、采用多种客观指标来综合评价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E

108、评价群体健康状况常用的社会学指标是 A、人均国民收入、就业率、GNP B、职业构成、识字率、平均期望寿命 C、城乡构成、社会保障率、婴儿死亡率 D、就业率、GNP、平均期望寿命 E、社会保障率、婴儿死亡率、青少年吸毒率 [参考答案]A 109、下列哪项不属于常用的生存健康指标

A、疾病频率 B、意外事故 C、伤残指标 D、疾病严重程度 E、疾病构成 [参考答案]B

110、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时点患病率 C、病死率

23

D、残废率 E、疾病构成比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1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出生率一死亡率 B、出生率/死亡率 C、死亡率/出生率 D、1一(出生率/死亡率) E、出生率 -死 参考答案 A

112、需要收集的健康危险因素资料有

A、行为生活方式 B、环境因素 C、生物遗传因素 D、医疗卫生服务 E、以上都是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E

113、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之差可以用来表示

A、接触危险因素后到发病的年数 B、接触危险因素后从患病到死亡的年数 C、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延长寿命的年数 D、危险因素已经存在的年数 E、消除危险因素所需的年数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114、存在危险型中的历史危险因素类型说明个体

A、处于亚健康型

B、说明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容易降低和改变

C、说明个体危险因素多是自身的行为生活方式所致,改变行为后可去除 D、死亡过程相当于当地平均水平 E、健康状况较好,危险因素已成为历史

24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15、根据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可达年龄,一般可将健康状况分为

A、健康型、亚健康型、疾病型

B、 健康型、自创危险因素型、历史危险因素型、少量危险型 C、健康型、存在危险型、极危险型 D、健康型、不健康型 E、以上均不是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16、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中,一般是选择

A、全部死因进行评价 B、一个因素进行评价 C、当地危害健康最严重的疾病 D、任意疾病进行评价 E、全部疾病进行评价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117、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

A、确定疾病的病因 B、研究危害健康的因素 C、改变医患关系

D、促使人们改变不良行为 E、拓宽基础医学研究领域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18、存在死亡危险等于

A、平均死亡率×组合危险分数 B、平均死亡概率×危险分数 C、平均死亡概率×组合危险分数 D、预期死亡概率×危险降低年龄 E、平均死亡概率×危险降低年龄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25

119、车祸的诱发因素有饮酒、驾车里程、安全带的使用。某一个体这三项的危

险因素分别是0.5、2.5、0.8, 则其组合危险因素是 A、3.8 B、2.8 C、2.9 D、1.9 E、3.1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20、组合危险分数计算中有关相加项的计算以下正确的是 A、将危险分数大小1.0的各项分别减去1.0后剩下的数值相加 B、将危险分数大于等于1.0的各项分别减去1.0后剩下的数值相加 C、将危险分数大于1.0的各项相加后再减去1.0 D、将危险分数大于等于1.0的各项相加后再减去1.0 E、小于1.0的各项危险分数值相乘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A

12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中处理资料的关键步骤是

A、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B、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C、计算存在死亡危险 D、计算评价年龄 E、计算可达到年龄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22、慢性病的自然病程可分为

A、4个阶段 B、5个阶段 C、6个阶段 D、7个阶段 E、8个阶段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26

12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研究

A、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规律性

B、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规律性 C、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规律性 D、社会环境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规律性 E、社会环境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规律性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124、若一32岁男性的总存在死亡危险为17525.6,据此查健康评价表得出的年龄为37岁,则此年龄为 A、实际年龄 B、评价年龄 C、死亡年龄 D、增长年龄 E、危险年龄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25、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阐明疾病的生物病因 B、早期诊断疾病

C、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 D、分析当地人群健康状况 E、延长人类寿命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126、已知某48岁男性发生结肠癌的5项危险因素其危险分数分别为2.5,

3.0,1.0,2.1,0.3,则此人结肠癌死亡原因的组合危险分数为 A、4.3 B、 4.7 C、4.9 D、 7.9 E、 8.9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27

127、已知某45—49岁年龄组女性10年脑血管意外的平均死亡率为5668/

10万,某45岁女性的组合危险分数

为4.7,则此人今后10年发生脑卒中死亡的概率为 A、 1206/10万 B、 26639/10万 C、 3998/10万 D、45726/10万 E、 2834/10万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28、根据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一般将个体分为四种类型,除了 A、自创危险型 B、历史危险型 C、少量危险型 D、非常危险型 E、健康型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29、当个体所具有的危险因素换算成危险分数后,数值大于1.0,说明

A、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相当于当地死亡率的平均水平 B、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大于当地死亡率的平均水平 C、个体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小于当地死亡率的平均水平 D、个体患某病的可能性大 E、个体患某病的可能性小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30、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对下列哪种疾病可以起到相对有效的预防作用

A、肿瘤 B、甲型肝炎 C、伤寒 D、流行性感冒 E、脊髓灰质炎 [参考答案]A

28

13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资料收集的第一步是

A、收集危险因素资料

B、收集当地年龄别、性别、疾病别死亡资料 C、收集行为生活方式资料 D、收集卫生服务资料 E、收集病人资料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32、某社区人群的平均寿命是72.6岁,其中:健康生活65.2岁;非卧床活动受限4.5年(生命质量权重值为0.59);卧床功能 丧失1.9年(生命质量权重值为0.34)。这一人群因功能丧失使人均健康寿命损失 A、 3.1年 B、4.1年 C、5.4年 D、 6.4年 E、 7.4年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33、社会资源指个人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联系,评价时包括

A、网络与联系 B、网络的种类和范围 C、网络的大小与数量 D、网络的质量与数量 E、联系密切与非密切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34、活动受限可分为

A、个体正常躯体活动受限,迂移受限,自我照料能力下降 B、体力下降,迁移受限,自我照料能力下降 C、躯体活动受限,迁移受限,运动受限 D、体力下降,运动受限,迁移受限 E、以上均不是

29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A

135、生命质量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更注重

A、医疗卫生服务 B、健康教育 C、期望寿命 D、个体生存能力 E、个体的经济状况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36、生命质量评价的主体是

A、医生 B、护士 C、病人 D、测量者 E、被测量者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E

137、生命质量评价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哪个领域

A、医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自然科学 E、生命科学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38、质量调整生存年数是指

A、用权重系数来调整生存年数而得到的新指标 B、用权重系数来调整期望寿命而得到的新指标 C、用权重系数来调整健康寿命而得到的新指标 D、用生命质量来调整生存年数而得到的新指标 E、用生命质量来调整健康寿命而得到的新指标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30

139、以下哪项不属于角色功能受限

A、角色活动的范围受限 B、角色活动的种类受限 C、角色活动的数量受限 D、角色紧张 E、角色冲突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A

140、以下哪项不属于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

A、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测评 B、选择治疗方法 C、计算质量调整生存年数 D、成本、效益分析 E、计算评价年龄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E

141、有关一般性感觉,以下错误的是

A、是指个人对其健康状况、生活状况作出的自我评判 B、是生命质量评价中较为主观的指标 C、是生命质量评价中最为敏感的指标

D、与个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关系极为密切 E、可分为健康自评和自我生活评价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142、生命质量测定的关键是

A、身体功能 B、心理能力 C、社会适应能力 D、功能能力 E、一般性感觉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43、以下哪项不属于认知功能

A、时间地点定位

31

B、情绪反应 C、方向识别能力 D、机智思维 E、注意力和记忆力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44、某社区人群的平均寿命是72.6岁,其中:健康生活65.2岁;非卧床活

动受限4.5年(生命质量权重值为0.59);

卧床功能丧失1.9年(生命质量权重值为0.34)。计算这一人群的健康寿命年数

A、72.6年 B、65.2年 C、66.2年 D、68.5年 E、77.0年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45、社会接触根据接触的范围和深度可分为 A、密切接触和一般性接触

B、密切接触,一般性接触及社会整合 C、密切接触及非密切接触 D、非密切接触及社会整合 E、以上均不是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46、构成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主要内容是

A、健康状态和生存年数 B、健康状态和主观满意度 C、生存年数和主观满意度 D、健康状态和社会医疗保障 E、生存年数和社会医疗保障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32

147、下列关于生存数量的描述,哪项不恰当

A、平均期望寿命 B、个体生存时间长度 C、个体生存能力

D、接受某一特定医疗干预后的生存时间 E、与生命质量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148、质量调整生存年可以综合反映人群的

A、生命质量和生存数量 B、健康状态和期望寿命 C、危险因素和疾病构成 D、健康状态和生存能力 E、期望寿命和生存年数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A

149、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主要内容是

A、生命质量和生命数量 B、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C、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D、健康状态和主观满意度 E、健康和疾病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50、生命质量是以什么为基础

A、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B、社会经济、宗教信仰、社会阶层 C、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 D、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服务、文化背景 E、社会经济、价值取向、行为生活方式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151、有关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特征以下错误的是

A、包含了身体功能、心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一般性总体感觉四个方面

33

B、着重于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C、多采用自我评价

D、常用的指标多是主观指标 E、具有时变性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52、身体状态反映个人的体能和活动能力,主要包括

A、活动受限、角色功能受限、体力适度性 B、情绪反应、家庭适应性、活动受限 C、认知功能、情绪反应 D、活动适度性、情绪反应 E、社会资源、社会接触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A

153、一般来说,生命质量测量中最为敏感的部分是 A、认知功能 B、身体状况 C、体力适度性 D、社会接触 E、情绪反应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E

154、有关认知功能以下错误的是

A、是个人完成各种活动的基本能力

B、几乎任何疾病的晚期都伴有认知功能障碍 C、老年人达到一定年龄,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 D、是生命质量测量中的敏感指标 E、是生命质量测量中相对稳定的指标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55、下列哪项不是测定生命质量的常用工具

A、Geller—Gesner表 B、McMaster健康指数 C、Torrance健康状态分类系统

34

D、疾病影响量表 E、诺丁汉健康量表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A

156、社区卫生的综合性特点,就其服务方式而言,包括

A、持续性和非持续性 B、门诊和家庭病床 C、个体与群体相结合 D、收费服务和免费服务 E、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E

157、综合性服务是针对四个方面而言的,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服务对象 B、服务种类 C、服务内容 D、服务范围 E、服务方式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58、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社区医生应掌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专家的各种情况,并与之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 这体现了其什么特点 A、初级保健 B、综合性服务 C、持续性服务 D、协调性服务 E、可及性服务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59、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要了解社区卫生状况首先要做的是

A、进行调查研究 B、建立健康档案

C、建立疾病和死亡原因登记报告

35

D、开展危险因素干预 E、开展慢性病的防治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A

160、建立健康挡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A、个人健康挡案,家庭健康挡案 B、个人健康挡案,社区健康挡案

C、个人健康问题记录,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D、个人健康挡案,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健康档案 E、以上都不是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61、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之一是

A、妇女病普查

B、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C、儿童保健 D、流产

E、计划生育健康教育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62、以下哪项不属个人健康问题记录 A、个人基本情况 B、周期性检查记录 C、问题目录 D、问题描述 E、病情流程表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63、下列哪项不是社区诊断的内容

A、社区人群健康状况评价 B、社区卫生状况调查 C、社区卫生资源分析 D、社区保健意识

E、社区卫生保健资金投入情况

36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E

164、在社区卫生服务中POMR是指

A、初级卫生保健 B、社区卫生服务

C、以问题为导向的医疗记录 D、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E、以上均不是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165、家庭健康挡案应包括

A、家庭成员的基本资料 B、家系图 C、家庭功能评估

D、家庭主要的疾病和环境 E、以上都是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E

166、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以下错误的是

A、建立组织机构 B、提供大量经费 C、制定计划 D、人员培训 E、服务的开展与评价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67、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性特点,就其服务范围而言,包括

A、医院内和医院外 B、病人和非病人 C、个人、家庭和社区 D、家庭和社区 E、预防、治疗、康复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C

37

168、个人健康挡案包括

A、个人健康问题记录与个人疾病问题记录 B、个人基本情况与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C、问题目录和问题描述

D、个人健康问题记录与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E、以上都不是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69、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综合性服务,下列哪项与之无关

、服务对象包括病人和非病人

B、服务内容涉及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各方面 C、服务范围有个人、家庭、社区 D、服务重点是卫生宣教

E、服务方式是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70、社区是微观的“社会”,其形成有一定条件,下列哪项不是构成社区的必备要素

A、特殊的国家政策 B、一定地域的聚居人群 C、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 D、特有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认同意: E、一定的制度和管理机构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A 171、以下哪项不是社区构成的要素

A、有聚居的一群人和一定的地域 B、有5平方公里以上的面积 C、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 D、居民群间有种种社会关系

E、为谋求规章制度具体落实,产生各种社会群体和机构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38

172、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服务的显著特点A、初级保健

B、持续性服务 C、协调性服务 D、可及性服务 E、特殊服务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E

173、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综合性服务,就其服务内容而言,包括

A、预防、治疗和康复 B、个人、家庭和社区 C、病人和非病人

D、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各方面 E、内、外、妇、儿等各科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D 174、社区是

A、一群人 B、一个地域

C、一群人住在一个地域内 D、许多机构的集合体 E、宏观社会的缩影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E 175、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一般指

A、城镇 B、区 C、市

D、街道、居委会 E、企、事业单位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E 176、社区卫生服务是指

A、为社区人群防治疾病 B、改善社区卫生状况

39

C、针对某一种疾病开展社区防治工作 D、针对某一人群开展社区保健工作 E、以上都是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E

177、以下哪项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A、初级保健 B、综合性服务 C、持续性服务

D、协调性,可及性服务 E、治疗为主的服务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E

178、有关初级保健,以下错误的是

A、是低级的保健

B、是基层群众与医疗卫生部门接触的第一步 C、提供基本的预防、医疗和康复服务 D、是必不可少的 E、是基层的卫生保健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A

179、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综合性服务特点,就其服务对象而言,包括

A、老人和成年人 B、病人和非病人 C、慢性病和传染病人 D、妇女和儿童 E、参加医疗保险的人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180、社区卫生服务主要为社区群众提供

A、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和专科服务 B、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病后康复服务 C、基本医疗、专科服务和病后康复服务 D、专科服务、预防保健和病后康复服务

40

E、以上均不对

SHAPE \\* MERGEFORMAT [参考答案]B

二、判断题

1、社会全科医生除在卫生服务中心处理病人外,还应深入病家,对病人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参考答案 对

2、社区康复等同于医疗康复,它体现了医疗与预防保健于一体,心身全面兼顾,连续性、协调性的全科医疗服务的基本原则。[参考答案] 错 3、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量最多的部分,但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参考答案] 对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贯彻预防为主方针。 [参考答案] 对 5、慢性病在防治中必须采取综合社区防治措施。[参考答案] 对 6、生命质量和生命数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参考答案] 对

7、生命质量可以看作是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一定时点上表现的健康状态。[参考答案] 对

8、对卫生部门来说,最大的效益就是给人群带来更多的生存年数和更好的生命质量。 [参考答案] 对

9、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健康评价。 [参考答案] 对 10、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主要内容是健康状态和主观满意度。 [参考答案] 对 11、满意度属于生命质量的客观成份。 [参考答案] 错

12、需求本身不具有客观性,但满足与否的实际感受只能由有需求的人所体验。 [参考答案] 错

13、自我生活评价与健康状态的各方面直接联系,是生命质量水平的间接反映。 [参考答案] 错

15、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参考答案]对

16、社会医学的任务之一是积极倡导新健康观,推进治疗模式转变。 [参考答案]错

17、目前所讲医学模式演变主要指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演变。 [参考答案] 错

可以把健康与疾病看做是一个不连续的统一体或是分度尺。[参考答案] 错 18、 医学科学发展有社会化趋势。 [参考答案] 对

19、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是关于医学发展的哲学概念。 [参考答案] 对

41

20、医学认识主体的社会化和多学科协作为实现医学模式转变提供了认识基础。 [参考答案] 对

21、家庭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家庭问题和卫生保健问题。 [参考答案] 对 22、判断促进健康行为必须结合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参考答案] 对 23、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型性格是冠心病发病、复发、死亡的危险因素之 [参考答案] 错

24、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先决条件。 [参考答案] 对 25、社会因素影响健康,主要是通过是躯体感受来起作用的。 [参考答案] 错 26、宗教活动对人类健康有积极作用,没有消极作用。 [参考答案] 错 27、居民健康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提高。[参考答案] 对 28、卫生保健的重点应是治疗和促进健康,要以寻找和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为核心。[参考答案] 错

29、初级卫生保健使人人接受卫生服务的机会均等。[参考答案] 对 30、社区主动参与有关本地区卫生保健的决策。 [参考答案] 对 31、卫生服务是所有保健工作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 对 32、健康状况是一个多维的复杂现象。 [参考答案] 对

33、问卷调查的定性研究不注重事物的过程,而是事物的结果。 [参考答案] 错 34、卫生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和物资应是能被接受的和适用的。 [参考答案] 对 35、多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可以明显增强致病危险性。[参考答案]对 36、、化学性物质污染环境,是目前环境危险因素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 [参考答案]对

37、由于经过长时间接触暴露因素以后才发生疾病,同样又为危险因素干预提供了机会。 [参考答案]对

38、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预防急性病发生的一项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错

三、多选题

1.主要受卫生服务影响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 B、心脑血管疾病 C、传染性疾病 D、精神病 E、意外死亡 [参考答案]

42

C|B|E

2.主要受行为生活方式影响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 B、心脑血管疾病 C、传染性疾病 D、精神病 E、意外死亡 [参考答案] C|B|E

3.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是 A、先天性心脏病 B、心脑血管疾病 C、传染性疾病 D、精神病 E、意外死亡

[参考答案] C|B|E

二、2.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B型题,易 ,5分)

[题目]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机械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关于疾病与健康的“四体液”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2.使许多烈性传染病得到控制以至消灭,改变了疾病谱的医学模式是 3.受科学家培根的“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思想影响而建立的医学模式是 4.认为健康是神灵恩赐,疾病是鬼神作怪、天谴神罚的医学模式是 5.强调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引起人体生理及病理变化的医学模式是 [参考答案] B|D|C|A|D

三、3. 社会因素与健康(B型题,中 ,3分)

43

[题目]

A、结婚无孩阶段 B、生育阶段 C、离巢阶段 D、空巢阶段 E、鳏寡阶段

1.从第一个孩子离(成)家到最后一个孩子离(成)家 2.从生第一个孩子到生最后一个孩子 3.从最后一个孩子离(成)家到配偶一方死亡

[参考答案] C|B|D

三、3. 社会因素与健康(B型题,中 ,3分)

[题目] A、智能文化 B、规范文化 C、思想文化 D、交流文化 E、亚文化

1.主要通过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作用于人群健康的是 2.主要通过支配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来影响人群健康的是 3.主要通过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来影响人群健康的是 [参考答案] A|B|C 四、4. 社会医学研究(B型题,易 ,3分)

[题目] A、填空式 B、二项选择式 C、多项选择式 D、图表式

44

E、排序式

1.在问题后给出“是”和“否”两个答案,或者两个相互排斥的答案,这种答案格式称为

2.常用于一些事实性的能定量的问题的格式是

3.为了了解回答者对某些事情重要性的看法,其答案是列出要考虑的有关事情,这种格式是

[参考答案] B|A|E

四、4. 社会医学研究(B型题,易 ,3分)

[题目] A、指导语 B、封面信 C、编码 D、问题及答案 E、表格

1.通常放在问卷最前面的是 2.问卷的主体是

3.对问卷填写方法加以说明的是

[参考答案] B|D|A

四、4. 社会医学研究(B型题,易 ,3分)

[题目]

A、选择那些容易接近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B、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和研究者的文化判断.选择研究对象

C、选择并调查几个具有研究目的所需特征的人,然后依靠他人再选择合乎研究需要的人

D、先将要研究的人群按某种特征分成几个组别,然后,按一定比例,从每组中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

E、将研究对象编号后,每间隔一定的号码抽取作为所需样本的方法 1.雪球抽样是指

45

2.定额抽样是指 3.方便抽样是指

[参考答案] C|D|A

四、4. 社会医学研究(B型题,易 ,3分)

[题目]

A、事先设计好问卷,逐条询问被调查者的方法

B、提出要了解的主要问题,然后与知情者交谈.问卷并非事先设计好的 C、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自由和自愿的讨论 D、将被调查者集中起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完成问卷 E、通过对事件或研究的行为进行直接的观察来收集数据 1.结构式访谈是指

2.半结构和非结构式访谈是指 3.专题小组讨论是指

[参考答案] A|B|C

四、4. 社会医学研究(B型题,易 ,3分)

[题目]

A、对研究方案做出统筹安排 B、选题和假设 C、确定研究对象与范围、抽样设计、资料收集等 D、设计分组,设计整理表等 E、以上都不是

1.调查资料设计的技术路线的具体内容是 2.调查方案设计的实施计划包括

3.调查方案设计的资料整理与分析计划包括

[参考答案] A|C|D

四、4. 社会医学研究(B型题,易 ,5分)

46

[题目] A、概率抽样 B、方便抽样 C、立意抽样 D、雪球抽样 E、定额抽样

1.研究者选择最易接近的人作为研究对象 2.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者主观判断,选择

3.选择并调查几个具有研究目的所需特征的人,再依靠他们选择合乎研究需要的人,以此类推,选择

4.先将要研究的人群按某种特征划分为几个组别,再按一定比例从每组人群中任意选择一定量样本

5.常用于预试验或预调查时,或用于调查收尾时补缺的抽样方法

[参考答案] B|C|D|E|B

五、5. 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策略(B型题,中 ,3分)

[题目]

A、潜在减寿年数 B、生命素质指数

C、美国社会健康协会指标 D、人均期望寿命 E、老年负担系数 1衡量某种死因对一定年龄范围内某人群危害程度的指标是 2衡量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是 3PQLI是什么的简称

[参考答案] A|C|B

六、6.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B型题,中 ,2分)

47

[题目] A、健康型

B、存在危险中的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C、存在危险中的历史危险因素型 D、少量危险型 E、以上均不是

1.某一男性个体实际年龄为47岁,而评价年龄为43岁,应属于

2.某一男性个体实际年龄41岁,评价年龄43岁,可达年龄36岁,应属于

[参考答案] A|B 三、填空 [题目]

1、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保护人群______,提高人群______水平与生活_______。[参考答案]健康 健康 质量

2、一般认为,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及社会的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各种_______。[参考答案]社会因素 3、在新健康观和医学模式影响下,产生健康_____评价与_____评价等医学评价技术,促进入们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答案]危险因素生命质量 4、社会医学就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交叉的产物,具有______科学和_____科学双重性质。[参考答案]自然 社会

5、生物、心理、社会因又常常_______因果、_____综合作用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参考答案]互为交互

6、人具有______属性和______属性,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多种多样,______因素的重要作用日益被得到关注。 [参考答案]生物 社会 社会

7、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________,促进全人类______和实现人人健康为奋斗目标,通过进一步树立_____新观念和_______观念、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保护环境、发展______保健、_____保健及______保键等综合性措施,有可能实现上述目标。

[参考答案]生命质量 健康长寿 健康 大卫生 自我 家庭 社区

8、第二次卫生革命以________疾病为主攻目标,通过发展_______、提高治疗效果、加强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合理营养和体

48

育锻炼等措施,努力降低_________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答案]慢性非传染性 早期诊断技术 慢性非传染性

9、第一次卫生革命以防治______病、______病和______病为主要目标,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灭鼠等社会卫生措施,使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参考答案]传染 寄生虫地方免疫接种消毒杀虫

10、历史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历了三次不同_____和_____演变的卫生革命。 [参考答案]目标 任务

11、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社会因素与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改善社会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______。[参考答案]健康 疾病 社会措施 12、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特别是______人群的社区保健与特殊疾病的社区防治。 [参考答案]特殊

1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保护人群______,提高人群______水平与生活_______。[参考答案]健康 健康 质量

14、现代疾病与死因结构发生了改变,________病、________病、_______占据疾病谱和死因谱的主要位置,驱使人们去考虑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参考答案]心脏脑血管恶性肿瘤

15、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使______和______因素的作用更明显的表现出来。 [参考答案]心理社会

16、健康包括三方面含义:①躯体健康。指躯体结构_____和功能______,躯体健康具有相对性。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心理上的完好状态。即正确认识______,正确认识环境和及时_____环境。③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指人们进行社会_______的完好状态。[参考答案]完好正常自我适应参与

17、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不仅是没有_____和______观象。”[参考答案]疾病虚弱[题目]

18、衰老、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均属于“______”状态范畴。[参考答案]亚健康

19、亚健康状态的范畴相当广泛,_______上、______上的不适应感觉,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确诊是哪种病症,均可概括在其中。[参考答案]躯体心理 20、所有生物体都会有病,都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参考答案]生长老化死亡

21、有关健康与疾病概念始终是医学模式的核心表现和争论焦点,除健康与疾病相对论观点外,近年来还衍生出了______、______疾病等概念。 [参考答案]亚健康 亚临床

22、1974年布鲁姆提出环境健康医学模式,他认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有

49

_______、______、行为生活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环境 生物 方式 卫生服务

23、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工业化、都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公共_____问题,特别是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死亡日益突出。 [参考答案]卫生

24、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医学学科体系兼顾______医学、医学_____和______三方面的发展,并把它们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答案]生物 心理学社会医学

25、医学理论_______化、______化的趋势日益突破生物医学模式所设置的樊篱。 [参考答案]整体信息

26、历史上主要经历了_____医学模式,______医学模式,______医学模式等几种医学模式。[参考答案]经验 生物 生物心理社会

27、生物医学模式认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者之间保持平衡,则机体处于健康状态。[参考答案]宿主 环境 病因 28、建立了有效的、特异性强的诊断治疗方法,有力地控制了许多______因素所造成的人类疾病。[参考答案]生物

29、生物医学模式的缺点在于忽视了人的_______性,对______因素、_____因素影响健康重视不够。[参考答案]社会心理

30、医学是社会化事业,保护健康防治疾病是一项______工程,有赖于______的努力。[参考答案]社会系统 全社会

31、医学模式内容包括:医学的_____,医学认识研究方法,疾病与健康发展_____,医学的______等。[参考答案]本质 规律 社会功能

32、采用何种医学模式,不单由主观愿望决定,它是社会_____、_____、______、科技诸种因素综合发展的产物,也是医学本身_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经济 政治 文化 发展

33、按人际关系划分,可分为______家庭、______家庭、_______家庭、______家庭、其他家庭等。[参考答案]核心 主干 联合 单身

34、规范文化包括社会制度、_____、____等,主要通过支配人类的____来影响人群健康[参考答案]教育 法律 行为生活方式

35、从文化的表现程度看,可分为_______文化和______文化。 [参考答案]显型 隐型

36、智能文化包括_____,______知识等,主要通过影响人类的_____环境和_____作用于人群健康[参考答案]科技 生产生活 生活 劳动条件

38、在我国,城市社区一般指______、______,农村社区一般指______、_______。

50

[参考答案]居(家) 委会 街道 乡镇 村

39、社区康复在特定情况下,______能处理急诊救护,平常能监督病人执行医嘱。 [参考答案]家属

40、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而组织起来的人口集体。一定数量、质量的人群,是构成社区的_______,他们既是社会产品的________者,又是社会关系的_______者。 [参考答案]主体 创造 承担

41、各种类型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任务是了解辖区内居民的主要______问题,并提供基本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服务。 [参考答案]健康 预防 医疗 康复 42、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各种健康问题,无论新、旧、急性或慢性,从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到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各个阶段,包括病人住院、出院等不同时期,提供性的服务。 [参考答案]发生 发展 演变 康复 连续 44、社区医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可及性或者称之为______性。 [参考答案]方便

45、社区医生可独立处理社区居民近______%的医疗问题。 [参考答案]80-90 46、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隔离检疫等制度,以便消灭______。 [参考答案]传染病

47、社区康复是社区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 [参考答案]医学 48、社区康复的宗旨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使患者或残疾者在社区或家庭通过康复训练使患者的疾病好转或痊愈,生理功能得到________,心理障碍得到________。 [参考答案]恢复 解除 49、生命质量评价提供了______生存时间质量的方法,用质量_____生存年数的计算综合反映人群生命质量和生存数量。 [参考答案]衡量 调整

50、在临床医学中,有关疗法的选择都以医生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判断为基础,很少顾及______的态度。 [参考答案]病人

51、用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来评价健康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它用整体的综合的指标来说明健康,更强调_______、______在健康中的作用,更注重个体的_______能力,而不仅是身体健康。 [参考答案]个体 社会 生存 5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一般性总体感觉四个方面,是一个_______现象。 [参考答案]身体 心理 社会 适应 综合

53、西方医学界用每拯救一个质量调整生存年所需要的费用作为成本/效益指标,即费用/QALY,籍此对各种投资方案的_______作出分析评价。 [参考答案]经济效益

54、危险因素______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51

[参考答案]广泛

55、环境危险因素和行为生活方式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往往是潜在的、不明显的、需要经过长期_____才能产生明显危害作用,这就增加了人们认识危险因素的困难程度。 [参考答案]暴露

56、根据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及统计方法对个体的行为方式进行评价,估计个体在一定时间内______或_______的危险,并以此为依据对个体进行_______干预。 [参考答案]患病 死亡 健康

57、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其目的在于改变个体的______,降低人群主要疾病的_______率。 [参考答案]不良行为 死亡

58、危险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往往是一种危险因素与多种______有联系,也可能是多种危险因素引起______慢性病。 [参考答案]疾病 一种 59、潜伏期延长使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联系______被确定,给疾病预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参考答案]不易

60、引起人类疾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概括起来有_____危险因素、_____危险因素、______危险因素和_______的危险因素四类。 [参考答案]环境 行为 生物遗传 医疗卫生服务中 61、在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下,______增长速度难以控制,成为经济增长的又一个________因素。 [参考答案]人口 制约

62、随着分子生物学和______研究的发展,遗传特征、家族发病倾向、成熟老化和复合内因学说等都已经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中找到_____依据。 [参考答案]遗传基因 客观

63、主要通过比较_____年龄、_____年龄和_____年龄三者之间的差别,了解危险因素影响的程度以及降低危险因素后寿命可能_____的程度。 [参考答案]实际 评价 增长延长

64、必须进行_______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能自觉地避免________中影响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参考答案]深入持久 日常生活方式

65、生长发育指标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指标。 [参考答案]形态 机能 素质

66、人口出生常用指标:______率、______率、_____率、______率、终身生育率、粗再生产率、净再生产率。

[参考答案]出生 一般生育 年龄别生育 总和生育

67、最常用的体格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2

[参考答案]身高 体重 坐高 胸围

68、体力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内容有发育_______、发育________、发育_______等三方面。

[参考答案]肺活量 握力 背肌力 水平 速度 匀称程度

69、初级卫生保健既是国家卫生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________部分,是国家卫生系统的______职能,也是个人、家庭和社区与国家卫生系统接触的______,卫生保健持续进程的起始一级。 [参考答案]组成 中心 第一环 70、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大方面”和“项要素”。 [参考答案]四 八

71、常用死亡评价指标有:________死亡率、_______死亡率、_______死亡率、_______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________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特殊人群死亡率等。 [参考答案]总 年龄别 婴儿 新生儿 孕产妇

72、通过对社会卫生状况的现状、特征、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与分析,明确已取得的成绩,找出存在的社会_____问题,确定______工作的重点,提出改善社会_____状况的对策和措施。 [参考答案]卫生 卫生 卫生

73、效度评价的是偏倚问题。包括:①______效度;②_____效度;③_____效度;④______效度。 [参考答案]表面 内容 结构 准则 74、社会医学按调查的范围可分为_______调查和______调查。 [参考答案]全面 非全面 75、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入们改变______,减少______因素,提高______水平。 [参考答案]不良行为 危险 健康

76、传统的健康状况评价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生长发育 疾病 死亡

77、健康状况和主观满意度构成了描述______质量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生命 78、在社会医学研究中,有一些研究的重点不是获得事物的数量指标,而是阐述事物的特点及其发生和发展的______,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揭示事物的内在______。 [参考答案]规律 本质

79、定性研究常用______、_____和_______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资料,也可以用问卷尤其是_____式的问卷调查收集资料。 [参考答案]观察 半结构 非结构式 开放

80、整体健康观认为:评价的内容包括_______学、______学、______学、_____学等方面。 [参考答案]人口 生理 心理 社会

53

81、化包括______、_______等,主要通过干扰人们的______和_____来影响人群健康。 [参考答案]文学艺术 宗教信仰 心理过程 精神生活

82、病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疾病发作或复发的_____因素;二是直接作为致病因素或疾病的______因素。 [参考答案]诱发 促发

83、气质分为______质、______质、_____质和_____质四种类型。 [参考答案]胆汁 多血 黏液 抑郁

84、素是影响心理活动及行为_______的因素,并作为应激源,引起人的心理活动的变化及_______的改变。 [参考答案]基本 行为

85、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健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包括______环境和_____环境。 [参考答案]自然 社会

86、家庭主要有四种功能,即______功能、_____功能、______功能和____功能。 [参考答案]生育 消费 赡养 教育

87、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和保持人口性比例平衡是_______的基础因素。 [参考答案]社会安定

88、家庭按世代数划分,可分为_______户、_______户、________户等

[参考答案]一代 两代 三代

89、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获得上______的支持,而且是获得其他_____支持的基础。 [参考答案]情感 社会

90、社会因素在人们大脑中的______,通过心理素质的______,构成心理因素的具体_____。 [参考答案]反映 折射 内容

91、经济发展是改善与提高居民生活、劳动______和_____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参考答案]环境 条件 92、物质精神狭义的文化是精神文化即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风俗习惯、教育、法律等。 [参考答案]思想意识 文学艺术 宗教信仰 科学技术

93、从文化的价值取向看,可分为______文化、______文化和_____文化等。

[参考答案]前喻 同喻 后喻

94、从文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看,可分为_____文化、_____文化、____文化、_____文化等。 [参考答案]主 亚 反 跨

95、从文化在社会中所起作用看,可分为______文化、_____文化、_____文化等。 [参考答案]智能 规范 思想

54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医学:社会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及以社会因素为主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措施的一门学科。

2、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 康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 3、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 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 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 态”或“灰色状态”。

4、亚临床疾病:又称“无症状疾病”。认为疾病是改变了条件的生命现象过程。 5、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 6、危害健康的行为:是指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健康所期望且比较稳定的行为。 7、能力:能力主要是指人的智力和技能。 8、社会阶层:社会阶层主要由个人受教育程度、工种、经济收人等因素确定。 9、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可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它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密切相关的因素,即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经济状况、教育、科技等,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法律、家庭婚姻等制度。

10、自然环境:又称物质环境,包括自然形成的地理环境,以及受人类影响而形成的生活、生产、食物等环境。 1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

12、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定型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与后天条件有关,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

13、气质:是指一个人的情绪发生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心理特征的综合反映。 14、思想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主要通过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来影响人群健康。

15、规范文化:包括社会制度、教育、法律等,主要通过支配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来影响人群健康。

16、智能文化:包括科技,生产生活知识等,主要通过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作用于人群健康。

17、促进健康的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在客观上促进或有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群。判断促进健康行为必须结合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 18、个性:个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

55

19、社会医学现况调查研究: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内,对人群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状况、健康危险因素等进行调查研究。

20、效度: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21、折半测量信度:一个问卷拆为两半,分别作为各自的复本。

22、复本测量信度:设计另一种与研究问卷高度类似的问卷,同时测量研究对象,评价其相关性。

23、重复测量信度:采用同一问卷在同一人群中测量两次,评价两次测量的相关性。

24、信度:指测量工具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用问卷对同一概念进行多次测量的前后一致性。它表示测量手段所获资料的可靠程度常用信度系数评价。 25、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

26、社会医学回顾调查研究:是调查过去一定时期内人群的健康状况、危险因素、生活事件等。

27、社会医学前瞻调查研究:该类研究设计的特点是前瞻性的,开始研究的时候并无试验的结果,是由原因到结果的顺序设计。 28、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在一定时期内,人口的自然增加数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出生高死亡向低出生低死亡转变。

29人口数量:指在一定时点和地点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常用指标:时点人口 数、时期人口数和人口密度。 30、人口素质:人口素质可以归结为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常用指标有生命素质指数(PQu)和社会发展指数(AsHA)。

31、初级卫生保健: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受社会欢迎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和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依靠自力更生精神能够负担的卫生服务。 32、人口性别构成:指在一定时点和地点范围内,人口总数中男、女两性人口的性别分布和比例关系。常用指标:性别百分比(全体人口中女性人口或男性人口所占的百分比)和性别比(又称性比例,即当女性人口数为100或1时相应的男性人口数)。

33、人口年龄构成:指各年龄组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是反映群体健康的经典指标。常用指标:老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系数、老龄化指数(当少年儿童人口数为100 时相应的老年人口数)、老年人口密度、总负担系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百分比)以及人口金字塔。

56

34、健康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指机体内外环境中与疾病发生发展及死亡有联系的诱发因素。

35、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

36、体力适度性:个人在常态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疲劳感、无力感和虚弱感,如爬山、搬重物等。

37、成本一效益分析:成本一效益分析就是获得一定效益需多少费用的分析。 38、质量调整生存年数:亦称健康寿命年,是用生命质量来调整期望寿命或生存年数而得到的一个新指标。

39、自我生活评价:是个体对其生活某方面的自我评价或对其生活各方面综合性的自评。反映个体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40、健康自评:包括对现时健康的认识和对未来健康的期望。健康自评是一种综合评价,反映个体生命质量的总变化。

41、一般性感觉:指个人对其健康状态、生活状况作出的自我评判,一般与个人的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关系极为密切。是生命质量评价中较为主观的指标。

42、社会接触:指个人与他人的具体交往情况。以接触频率或参加活动次数来评价。

43、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是指患者或残疾者经过临床治疗后,为促进患者或残疾者的身心进一步地康复,由社区继续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

44、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灵魂,是初级卫生保健重要任务之一。 社区健康教育的根本精神是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以健康为 中心和以人类发展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总目标。 45、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即利用社区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为社区人群防治疾病, 改善社区卫生状况,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也可以针对某一种疾病开 展社区防治工作,或针对某一人群开展社区保健工作。

46、社区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一 定地域所形成的一个生活共同体。

47、社区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有别于医院服务的主要特征。预防为主并不否定认真做好疾病医疗工作。根据三级预防精神,从疾病的病因、发病到康复、直到临终,均有预防工作任务(如防残疾、防心理损害、防医源性疾病等)。 48、认识功能: 是个人完成各种活动的基本能力,包括时间地点定位、方向识别、机智思维、记忆力等。

57

49、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指在病伤、医疗干预、老化和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下个人的健康状态,以及与其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相联系的主观满意度。

50、健康状态: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三方面测定个人功能的尺度,可敏感反映人的疾病状态和健康水平。

51、满意度 :是指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主观认可程度。 52、生命质量:生命质量是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整体情形的一种感觉体验。 53、生命数量:生命数量是指个体生存时问的长度,对病人而言即接受某一特定医疗干预后的生存时问,对一般人而言即平均期望寿命。 54、身体状态:反映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

55、活动受限:是生命质量中较为敏感的指标。有三层含义:一是个体正常躯体活动受限;二是迁移受限,表现为不能外出或外出不能达到一定距离;三是自我照料能力下降。

56、情绪反应:是生命质量测量中最为敏感的部分。因为情绪是心身联系的桥梁,它不仅受疾病的直接影响,而且也会受到身体和社会功能状态的间接影响。 57、社会功能状态:是指个人社会功能能否实现。 58、社会资源:指个人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联系。网络数量指可能交往的朋友、亲属、邻居、同事等的数目,网络质量指各种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

简 答

1、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①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②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③社会卫生措施。此外,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随着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各个国 家及其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2、社会医学的任务: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保护人群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具体为:①积极倡导新健康观,推进医学模式转变;②在新健康观和医学模式影响下,产生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与生命质量评价等医学评价技术,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健康水平;③开展社会卫生状况的调查研究,提高综合的社会卫生措施,改善社会卫生状况;④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特别是特殊人群的社区保健与特殊疾病的社区防治。

3、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医学的概念,至今尚无一致的看法。我们认为,社会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及以社会因素为主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

58

健康的影响和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措施的一门学科。一般认为,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及社会的环境中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因素。具体而言,社会医学主要研究社会因素 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改善社会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措施。

4、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是关于医学发展的哲学概念,内容包括:医学的本质,医学认识研究方法,疾病与健康发展规律,医学的社会功能等。

5、现代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 好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观象。”即健康包括三方面含义:①躯体健康。指躯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躯体健康具有相对性。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心理上的完好状态。即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③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指人们进行社会参与的完好状态。有三方面的含义,即:A、其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B、应 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C、行为应与社会规范相一致。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逐步深化,近年有关健康与疾病概念的扩展表现在:A、健康与疾病具有相对性,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界限,但又各有自己量的 规定;B、健康具有多维性;C、健康具有连续性。

6、家庭生命周期:一般划分为五个阶段:①结婚无孩阶段:从结婚到生第一个孩子;②生育阶段:从生第一个孩子到生最后一个孩子;③离巢阶段:从第一个孩子离(成)家到最后一个孩子离(成)家;④空巢阶段:从最后一个孩子离(成)家到配偶一方死亡;⑤鳏寡阶段:从配偶一方死亡到另一方死亡。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家庭问题和卫生保健问题。

7、退休后的适应:一些社会学家将老年人退休后的适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蜜月”阶段、清醒阶段、重定方向阶段、稳定阶段、结束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第三阶段即重定方向阶段的适应。

8、高危家庭:凡具有以下任何一个或更多标志的家庭即为高危家庭:①单亲家庭;②吸毒、酗酒者家庭;③精神病患者、残疾者、长期重病者家庭;④功能失调濒于崩溃的家庭;⑤受社会歧视的家庭。高危家庭往往会损害家庭成员的健康。 9、社会阶层与健康:社会阶层主要由个人受教育程度、工种、经济收人等因素确定。社会医学将社会阶层作为一项综合标志,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社会阶层人群健康的影响和卫生服务公平性问题,目的在于发现高危人群。

10、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研究心理行为因素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主要分析个体的心理特征(个性)和心理活动过程对疾病和健康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

59

内在联系。社会因素是影响心理活动及行为的基本因素,并作为应激源,引起人的心理活动的变化及行为的改变。个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能力主要是指人的智力和技能。

11、促进健康的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在客观上促进或有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群。判断促进健康行为必须结合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普遍认为有利于促进健康的几种行为生活方式是:①积极的休息与睡眠;②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③积极的应对刺激方式;④体育锻炼。

12、危害健康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是指偏离个人、他人和社会健康所期望且比较稳定的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有三个特点:①是后天自愿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即“自创性的危害”;②是比较稳定的行为,如长期吸烟;③对个人、他人及社会健康有危害,如酗酒。

13、人口规模与健康: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是:①加重社会负担,影响人群生活质量;②加重教育及卫生事业负担,影响人口质量;③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影响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健康对社会经济的作用:①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先决条件。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卫生资源消耗减少。

15、人口流动与健康: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人口流动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及性质取决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及人口特点,既可以给人群健康带来有利影响,也可以产生新的健康问题。 16、家庭的功能:家庭主要有四种功能,即生育功能、消费功能、赡养功能和教育功能。家庭功能的评定,采用1978年Smikstein设计的APGAR家庭功能问卷,从五个方面评价家庭功能。

17、经济对健康的负面影响:①现代病的产生。②心理紧张因素加强。③环境污染和破坏。④大量合成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生活。⑤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18、人口与健康: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人口的规模、结构、区域分布既取决于生育率、死亡率、人口流动的情况,又对健康及保健工作有重要影响。

19、人口结构与健康:人口结构是指人口的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等结构,其中与健康最为密切的是性别和年龄结构。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和保持人口性比例平衡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因素。

20、经济对健康的促进作用:①经济发展是改善与提高居民生活、劳动环境和条件的重要前提与基础。②经济发展可增加卫生投资,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③居民健康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提高。

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