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
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漏”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读读一个有趣的故事,读后肯定让你捧腹大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出示词语:
老婆婆 脊背 一个贼 莫非 巅散架 粘胶 旋风 ..........漏雨 喂着 小胖驴 厉害 抱住 偏偏 顺势一纵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读准:平舌音“贼、纵”,翘舌音“粘”,前鼻音“巅、旋、偏”。边音“漏、驴、厉、狼”,后鼻音“胖 ”。
3.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婆 巅 架 旋 纵 喂 狼 抱 偏 粘 胶
(2)熟字比较。如:伴一胖 户一驴 历一厉 (3)组词扩展:漏雨 漏勺 山贼 贼寇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段落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1)脊背: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
(2)走南闯北: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验丰富。
(3)粘胶:一种胶粘性的金棕色溶液。 (4)旋风:螺旋状运动的风。
(5)不甘心:就是不服气,事情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5.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漏”到底是什么吗?
(“漏”指的是“漏雨”,而不是老虎和贼嘴里的“怪物”。)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8个会认的字,会写了13个字,了解了老虎和贼偷驴不成的过程,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漏》精彩片段
1.师:这个故事里有谁?这时,谁来了?他们看见小胖驴会想些什么?
2.小结:山上的老虎想:这小胖驴,一定很好吃。山下的贼心里想:这小胖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3.师:到了晚上,窸窸窣窣,老虎在干什么?小偷呢?老公公被惊醒了。老婆婆说,管他狼啊虎啊,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奶奶怕什么?那“漏”是什么呢?
4.师:老虎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贼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他们想的一样吗?
5.小结:咱们中国人很聪明,只用四个字就能把这个意思说明白了。“翻山越岭”和“走南闯北”是我们中国的成语。
6.师:贼想着想着,脚下一滑,妈呀,哗啦!发生什么事情了? 7.师:嘭!贼“正巧摔到虎背上”了。老虎也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漏”来了,驮着贼拔腿就跑,边跑边想——哎哟是“漏”啊。老虎一直跑哇,跑哇,到歪脖老树跟前才甩掉贼。老虎和贼他们认为“漏”是什么呢?
8.小结:老虎想的是:“‘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贼想的是:“‘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
9.师:请同学们用很快的速度,把后半部分看一看,找出你认为书里最有意思的一幅画,把它的页码记住。
10.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11.师:谁来说说,你觉得最好玩的是哪里?好玩在什么地方? 生1:“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这段最有趣。想一想,下那
么大的雨,老虎驮着贼,在雨中惊慌失措地狂奔。吓破胆的贼像粘胶一样紧紧贴在老虎身上,抱住老虎的脖子不放,想甩都甩不掉。最可笑的是他们是被一个不知何物的“漏”给吓得!
生2:我认为:虎和贼又回去偷驴,被对方吓破胆,滚下山坡,这部分更为可笑。
“贼又冷又饿,正在下树,抬头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坡往下滚。”
生3:那些都不算什么,两个人摔下山坡,看到彼此,被对方吓昏才最有趣。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师:他们为什么已经看清了对方,还被吓昏了过去呢? 生1:人本来就很害怕老虎,老虎也非常害怕人的。 生2:他们一直惊魂未定,做贼心虚。
师:让我们分角色,用幽默的语气读出这一部分内容,读生动,读出人物内心的感想,读出趣味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