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接财神与送穷
正月初五接财神
按民间习俗,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迎接财神。谁家的鞭炮响得早,财神就先到谁家。
人们为争得发财先机,往往在初四夜接财神,俗称“抢路头”。备好羊头和鲤鱼、糕点、瓜果、香烛等,焚香礼拜,迎财神。用羊头做祭品取“吉祥”之 意,鲤鱼取“有余”之意,深信财神降临,财富不尽。商家店铺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拿下招牌,关门歇业。到了正月初五这天正式开市,同时宴请伙计及买卖同人,共 贺开市之喜。清代顾禄《清嘉录》记载:“正月初五,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 在财神纸马和民间年画中,被民间奉为财神的有赵公明、五显(五通、五圣)、利市仙官等;还有一类分文财神(比干、范蠡)和武财神(赵公明、关公)。
赵公明为道教中的神明,乃一虚构人物,其传说见晋代干宝所撰《搜神记》,此时他是作为冥神出现的。在《封神演义》里他又成了峨嵋山的道仙,被姜 子牙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手下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专司“迎祥纳福,追逃捕亡”。至此赵公明方有财神的模样。赵公明在《封神 演义》中成为财神,其实源于元明间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谓“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自此,赵公明司财使 人致富的功能深入人心,备受欢迎。民间所供赵公明财神像皆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画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以加 强财源辐辏之效果。
民间又以赵公元帅、招宝、纳珍、招财、利市为五路财神。他们是民间吉庆年画中常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见的形象。民间所供财神像,旁边总要配以利市仙官。他是民间流传 的一位小财神,据《封神演义》载,他是赵公明的徒弟,被姜子牙封为迎祥纳福的利市仙官。所谓利市,是走运、吉利之意。做实卖哪个不想“利市百倍”?所以利 市仙官受到民间,尤其是商人们的欢迎。 在民间年画中,文财神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蹬元宝。商人们盛行敬奉陶朱公(范蠡),这位财神倒是个曾经从商发 了大财的历史人物。他是春秋时越国的大夫,曾帮助越王勾践雪耻,灭掉了吴国,功绩卓著。但他认为“久受尊名不详”,于是乘扁舟游历齐国,变易姓名,因居之 于陶(今山东省定陶县),故改名陶朱公。以后他以经商致富,凡“十九年,三致千金”,其“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由于范蠡擅长货殖,资产雄厚,故当 时人“言富者皆称陶朱公”。他能靠经营致大富,在人们心目中是位难得的偶像,故其成为文财神,也就名正言顺、理所当然了。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 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 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 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唐诗人姚合还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从最后两句可以窥见送穷风俗在当时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鬼》录前朝人的词有: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 穷鬼。关于送穷的日期,有几种说法:《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是在“人日”(正月初七)前一天,即正月初六。同是一本书,其引《图经》又说:“池阳 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谓之送穷。”还有一说是在晦日,即正月的最后一天,因据《文宗备问》说,“穷鬼”本死于正月晦 日。三个送穷的日子虽各有异,各地送穷的日子也各有不同,但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进行。送穷风俗具体的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 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 “穷鬼”准备下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 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