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来源:尚车旅游网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电压、电阻》单元检测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机的闪光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 B.数据线是用超导体材料制作的

C.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 D.滑动变阻器线圈最好用钢丝做

2.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现在已经应用广泛。关于发光二极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主要材料是陶瓷 C.二极管的导电性很好

B.它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D.二极管可以放大电信号

3.LED灯是一种节能光源,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 A.钨丝

B.陶瓷

C.半导体

D.超导体

4.近日来,美国单方面挥舞贸易制裁的大棒对中国“中兴通信”公司,让国人彻底感受到了“中国芯片之殇”。“芯片”的核心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这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如图所示,是某中国制造的芯片。关于集成电路主要是由下列哪一种材料制成( )

A.导体

B.半导体

C.绝缘体

D.超导体

5.假如所有的导体都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炽灯仍能发光 C.电饭锅仍能煮饭

B.电动机仍能转动 D.电熨斗仍能熨衣服

6.超导现象是指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如果某种超导材料能应用于实际,最适合用来制作( ) A.保险丝 C.电炉丝

B.输电导线

D.变阻器的电阻丝 1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7.现代生产生活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体是一种电阻超级大的材料 B.橡胶、铝、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C.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输电导线

D.有些半导体材料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8.最近,中国学生曹原和他的团队在石墨烯超导材料研究上的新突破震惊了世界。超导体材料适合制作以下的( ) A.输电线

B.电阻丝

C.灯丝

D.电炉丝

9.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

B.一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1.5V C.手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0A

D.正常情况下人体电阻约为2000MΩ 10.测量电压的工具是( ) A.电压表

B.电流表

C.验电器

D.电能表

11.如图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 )

A.L1的电压 C.L1和L2总电压

B.L2的电压 D.电源和L1总电压

12.某同学在用电压表测电压时,选用了“+”“3”接线柱,读数时却误按照“+”“15”接线柱来读,得到电压值为13.5V.则实际值为( ) A.4.5 V

B.2.7 V

C.3.5 V

D.1.5 V

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能用电压表测出L2两端电压的是( )

A. B.

2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C. D.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电压表的示数为2.2伏,电路中各元件均工作正常。则( )

A.R1两端的电压为2.2V,两个电流表的读数相同

B.R1两端的电压为2.2V,A1的读数大于A2的读数 C.R2两端的电压为3.8V,A1的读数可能大于A2的读数 D.R2两端的电压为6V,A1的读数可能大于A2的读数

15.如图所示电路,L1的电阻比L2的大,开关闭合,灯均发光,则( )

A.V示数等于V1示数 C.A示数大于A1示数

B.V1示数大于V2示数 D.A2示数大于A1示数

二.多选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 16.关于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特性及其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超导体和导体之间 B.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C.超导体材料用于输送电力可以降低电能损耗 D.超导体的导电性能最好,可制作电炉丝

17.1800年,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在实验中发现,在一个装有硫酸溶液烧杯中,把一个铜板和一个锌板作为电极插入硫酸溶液中,在铜板和锌板之间接入一个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此装置就是一个电池,

3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叫做伏打电池。用电压表可以测出伏打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关于伏打电池,下列所提出的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

A.伏打电池的电压与电极的材料有关 B.伏打电池与现在电池无关

C.改变电极间的距离,电池的电压会改变 D.伏打电池就是现代使用的蓄电池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8.LED灯主要由硅、砷等 材料制成,它之所以节能,被称为冷光源,是因为电热转换损耗的能量较白炽灯 (选填“高”或“低”)

19.如图所示,两只水果串联点亮了一只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是由 材料制成,水果相当于电路中的 。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发光,此时水果A、B两端 (选填“有”或“没有”)电压。

20.今年中考,我市实行网上阅卷,要求每份试卷必须贴上条形码,如图所示。条形码扫描装置中有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元件,它们是由 (半导体、超导体)材料构成的,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21.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当水银的温度下降到﹣269℃时,其电阻就会完全消失。人

4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们把具有这种现象的物体叫做 。适合应用于下列物体中的 (选填序号)。①制而成电饭锅的发热体;②制成白炽灯泡的灯丝;③作为远距离输电导线。

22.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当水银的温度下降到一269℃时,其电阻就会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人们把具有这种现象的物体叫做超导体。在超导状态下,导体的电阻为 。超导材料适合应用于下列中的 (选填)。

①制而成电饭锅的发热体 ②作为电动机线圈材料 ③制成白炽灯泡的灯丝 ④作为远距离输电导线 ⑤制成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

2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V,只有当 节以上干电池串联使用时才可能对人体有危害(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4.小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小作品,它能在电压表盘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1) 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 P 恰好处于 a 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 2 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 2 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 引起的(填字母)。 A.R1 短路 B.R1 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2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小鹏同学根据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过程中指针发生偏转的现象得出结论:①电压表使用过程中有电流通过。②指针偏转角度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大。③指针偏转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④使用不同的量程测量同一电源电压时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

(1)你认为小鹏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写出序号)。

(2)关于小鹏同学的结论,请写出你认为错误的某一条(写出序号)并说出你的依据。

5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答: ,依据: 。

26.如图所示,该电压表的分度值是 ,此时示数为 。

27.如图所示,灯L1与L2串联在由三节蓄电池组成的电源上,先用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为2.6V,则选用电压表的量程是 。再测电源电压时,只将电压表接B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 (正确/不正确),理由是 。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8.实验小组完成了“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后,得到“电源两端电压总大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结论,这与之前“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猜想不符。老师引导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了深入探究:

(1)测量电源及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接在CD两点,是为了测量灯泡 的电压,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V。

(2)测量电路中导线的电压。测出导线BC间的电压大约为0.05V,由此得知导线分压可能是造成结论与猜想不符的原因。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导线分压的现象,应选择较 (选填:“粗”或“细”)的导线,原因是

(3)完成以上步骤后,他们准备测量开关两端的电压,你认为这一步骤是否有必要,理由是 。

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伏效应

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如图甲)。只有入射光的频率高于一定值时,才能激发电

6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子逸出物质表面。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然在物质内部运动,但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质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

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度而改变的电阻器;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光敏电阻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声和影完全配合一致的有声电影,就是利用了光电效应。影片摄制完后,要进行录音,录音是通过专门的设备使声音的变化转变成光的变化,从而把声音的“像”摄制在影片的边缘上,这就是影片边上的声道。放映电影时,用强度不变的光束照射声道,由于影片上各处的声道不同,所以在影片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声道的光我就不断变化;变化的光射向图乙中的光敏电阻时,在电路中产生变化的电流,通过喇式就可以把“声音的照片还原成声音。

(1)外光电效应会从物质中激发出 A.原子 B.质子 C.中字 D.电子

(2)光敏电阻是依据 (选填“内”或“外”)光电效应工作的

(3)图乙为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图,当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小量程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如图 。

(4)如图丙,为某影片的部分声道(颜色越深,光照强度越强),当它按图示方向在放映条件下匀速通过光敏电阻上方时,喇叭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共1小题,共7分)

3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是8V,电压表V2的示数是5V,求:L1、L2、L3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7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电压、电阻》单元检测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机的闪光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 B.数据线是用超导体材料制作的

C.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 D.滑动变阻器线圈最好用钢丝做

【分析】(1)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受温度、杂质、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半导体在各种电器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2)超导是超导电性的简称,它是指金属、合金或其它材料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电阻变为零,电流通过时不会有任何损失的性质;

(3)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4)滑动变阻器线圈的材料应该采用电阻较大的合金材料制作。

【解答】解:A、手机的闪光灯是LED灯,实质是发光二极管,属于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 B、数据线是导体材料制作的,故B错误;

C、现代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是用导体材料制成,故C错误;

D、滑动变阻器是利用电阻率大的材料来做,不能使用钢丝,否则变阻器电阻太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半导体、超导体、导体的了解和掌握,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现在已经应用广泛。关于发光二极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主要材料是陶瓷 C.二极管的导电性很好

B.它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D.二极管可以放大电信号

【分析】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解:A、制作二极管的材料是半导体材料,常用硅、锗等材料,故A错误。 B、制作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故B正确; C、二极管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故C错误; D、二极管不能放大电信号,故D错误。 故选:B。

8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极管由什么材料制成,考查方式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3.LED灯是一种节能光源,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 A.钨丝

B.陶瓷

C.半导体

D.超导体

【分析】制作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常用的有:硅、锗等材料。 【解答】解:制作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极管的材质,考查方式简单,是一道基础题,学习时要注意积累关于二极管方面的知识。

4.近日来,美国单方面挥舞贸易制裁的大棒对中国“中兴通信”公司,让国人彻底感受到了“中国芯片之殇”。“芯片”的核心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这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如图所示,是某中国制造的芯片。关于集成电路主要是由下列哪一种材料制成( )

A.导体

B.半导体

C.绝缘体

D.超导体

【分析】生活中的发光二极管、芯片、集成电路都属于半导体。 【解答】解:

集成电路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以及这些元件之间的连线,通过半导体工艺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半导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半导体具有的特性。 5.假如所有的导体都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炽灯仍能发光 C.电饭锅仍能煮饭

B.电动机仍能转动 D.电熨斗仍能熨衣服

【分析】假设导体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用电器不会产生电热,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家用电器将不能工作。

【解答】解:白炽灯、电饭锅、电熨斗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如果导体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用电器不会产生电热,白炽灯不能发光,电饭锅不能煮饭,电熨斗不能熨衣服。

如果导体有电阻,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假设导体没有电阻,当电动机通电时,

9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电动机不会产生电热,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效率更高更好。 故选:B。

【点评】假设导体没有电阻,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都不能工作,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和效应工作的用电器不受影响。

6.超导现象是指某些物质在温度很低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如果某种超导材料能应用于实际,最适合用来制作( ) A.保险丝 C.电炉丝

B.输电导线

D.变阻器的电阻丝

【分析】超导现象是电阻为零的现象,超导体适合制作输电导线和电动机线圈等。 【解答】解: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可以实现远距离输电;

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阻都不能用超导体制作。A、C中保险丝、电炉丝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D、滑动变阻器是接入电路电阻线长度越大电阻越大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导体的特点,以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7.现代生产生活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导体是一种电阻超级大的材料 B.橡胶、铝、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C.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输电导线

D.有些半导体材料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 【分析】(1)超导是在特殊条件下导体电阻为零的现象; (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交租绝缘体; (3)超导体的电阻几乎为零,输电线在选材时,应选用电阻较小的材料; (4)根据半导体对光比较敏感,可制造光敏电阻; 【解答】解:

A、超导是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为零的现象,故A错误; B、橡胶、塑料是绝缘体,而铝是导体,故B错误;

C、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而输电线应选用导电能力强的材料;故C错误; D、根据半导体对光比较敏感,可制造光敏电阻;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导体、超导体、半导体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其应用多是与它们的特点密切联系的。

10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8.最近,中国学生曹原和他的团队在石墨烯超导材料研究上的新突破震惊了世界。超导体材料适合制作以下的( ) A.输电线

B.电阻丝

C.灯丝

D.电炉丝

【分析】超导现象是电阻为零的现象,超导体适合制作输电导线和电动机线圈等,利用电流热效应的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解答】解:

A、用超导体做输电导线,可以减小由电能到内能的损耗,提高传输效率,故A符合题意; BCD、电阻丝、白炽灯的灯丝、电炉丝都是利用电热工作的,不能用超导材料,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导体的特点,以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9.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

B.一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1.5V C.手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0A

D.正常情况下人体电阻约为2000MΩ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故A错误; B、一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1.5V,符合实际;故B正确; C、手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0.3A;故C错误; D、正常情况下人体电阻约为2000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10.测量电压的工具是( ) A.电压表

B.电流表

C.验电器

D.电能表

【分析】对下面选项中的各个仪表的作用逐个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解答】解:A、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仪表,故A正确; B、电流表是用来测量电流的仪表,故B错误; C、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故C错误;

11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D、电能表是用来测量某用户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压表、电流表、验电器和电能表的作用,是一道基础题。 11.如图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 )

A.L1的电压 C.L1和L2总电压

B.L2的电压 D.电源和L1总电压

【分析】根据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的连接方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出,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因此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别电路的能力,以及电压表使用方法的记忆情况。

12.某同学在用电压表测电压时,选用了“+”“3”接线柱,读数时却误按照“+”“15”接线柱来读,得到电压值为13.5V.则实际值为( ) A.4.5 V

B.2.7 V

C.3.5 V

D.1.5 V

【分析】指针在同一位置,按照“+”“15”接线柱来读数是按照“+”“3”接线柱读数的5倍。 【解答】解:“+”“15”和“+”“3”使用同一表盘,“+”“15”每一大格是“+”“3”每一大格的5倍,“+”“15”每一小格是“+”“3”每一小格的5倍,所以选用了“+”“3”接线柱,读数时却误按照“+”“15”接线柱来读,得到电压值为13.5V,实际值是13.5V的,即2.7V。 故选:B。

【点评】实验室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两个量程,指针在同一位置时,大量程读数是小量程读数的5倍。

1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能用电压表测出L2两端电压的是( )

A. B.

12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C. D.

【分析】由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可知:电压表测量L1两端电压,因此电压表必须并联在L1的两端。 【解答】解:

A、此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故A错误;

B、此电路是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总电压,故B错误;

C、电压表并联在L1的两端,测量的是L1的两端的电压,故C错误;

D中,两个灯泡并联,所以此时电压表可以看做测量的是L1的两端的电压,也可以看做是测量的总电压,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并且会判断出电压表测量的电压值。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电压表的示数为2.2伏,电路中各元件均工作正常。则( )

A.R1两端的电压为2.2V,两个电流表的读数相同

B.R1两端的电压为2.2V,A1的读数大于A2的读数 C.R2两端的电压为3.8V,A1的读数可能大于A2的读数 D.R2两端的电压为6V,A1的读数可能大于A2的读数 【分析】(1)电压表并联在谁的两端就是测量的谁的电压; (2)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处处相等的;

【解答】解:据图可知,此时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即是串联电路,所以该电路中的电流是处处相等的,故两个电流表的读数相同;

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R1两端的电压,故R1两端的电压2.2V,所以R2两端的电压是6V﹣2.2V=3.8V。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是一道基础题目。 15.如图所示电路,L1的电阻比L2的大,开关闭合,灯均发光,则( )

13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A.V示数等于V1示数 C.A示数大于A1示数

B.V1示数大于V2示数 D.A2示数大于A1示数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解答】解:(1)由左图可知,L1、L2并联,电表V1测L1两端电压,电表V2测L2两端电压,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故V示数等于V1示数,等于V2示数,故A正确、B错误;

(2)由右图可知,L1、L2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A示数等于A1示数,等于A2示数,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并联电路的特点和串联电路的电压、电路特点,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6.关于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特性及其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超导体和导体之间 B.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C.超导体材料用于输送电力可以降低电能损耗 D.超导体的导电性能最好,可制作电炉丝

【分析】(1)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质; (2)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超导体的电阻为0,不会放热,所以电能无法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A、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比导体的导电性能要差,比绝缘体的导电性能强一些,故A错误; B、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故B正确;

C、用超导体做输电导线,可以减小由电能到内能的损耗,提高传输效率,故C正确; D、超导体电阻为零的材料,电流通过超导体时,不会产生热量,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特点及在生活中应用的了解和掌握,其应用多是与它们

14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的特点密切联系的,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对于新材料的考查属于中考的热点,必须注意掌握其应用。

17.1800年,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在实验中发现,在一个装有硫酸溶液烧杯中,把一个铜板和一个锌板作为电极插入硫酸溶液中,在铜板和锌板之间接入一个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此装置就是一个电池,叫做伏打电池。用电压表可以测出伏打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关于伏打电池,下列所提出的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

A.伏打电池的电压与电极的材料有关 B.伏打电池与现在电池无关

C.改变电极间的距离,电池的电压会改变 D.伏打电池就是现代使用的蓄电池

【分析】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在关于伏打电池中,可探究的是电压与电极的材料、电压的大小、改变电极间的距离、硫酸溶液的浓度等因素是否有关。 故选:AC。

【点评】从实际的角度能选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三.填空题(共10小题)

18.LED灯主要由硅、砷等 半导体 材料制成,它之所以节能,被称为冷光源,是因为电热转换损耗的能量较白炽灯 低 (选填“高”或“低”)

【分析】发光二极管主要由硅、砷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安全环保等优点。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发光二极管主要由硅、砷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安全环保等优点,所以,LED灯主要由半导体材料制成;节能被称为冷光源,是因为电热转换损耗的能量较白炽灯低。 故答案为:半导体;低。

15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二极管的材料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9.如图所示,两只水果串联点亮了一只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是由 半导体 材料制成,水果相当于电路中的 电源 。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发光,此时水果A、B两端 有 (选填“有”或“没有”)电压。

【分析】(1)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性质。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有两根引线,一根为正极,另一根为负极;二极管的导电性能很特殊,它只允许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向负极,不允许从负极流向正极;

(2)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是电源。

【解答】解: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两只水果串联能够使二极管发光,说明水果能够提供电能,所以水果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发光,是因为它的正负极接反了,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此时水果电池的正负极之间仍然有电压。 故答案为:半导体;电源;有。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极管的导电性和电路组成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20.今年中考,我市实行网上阅卷,要求每份试卷必须贴上条形码,如图所示。条形码扫描装置中有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元件,它们是由 半导体 (半导体、超导体)材料构成的,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吸收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反射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分析】发光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黑色物体表面吸收所有色光;白色表面发反射所有色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发光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因为物体的颜色决定反射的光线,所以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中,黑色条纹吸收所有色光;白色条纹能够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当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照射到条形码上时,光敏二极管便接收到,然后被条形码反射回来。

故答案为:半导体;吸收;反射。

16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难点在于学生要明确条形码是黑白相间的条纹。

21.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当水银的温度下降到﹣269℃时,其电阻就会完全消失。人们把具有这种现象的物体叫做 超导体 。适合应用于下列物体中的 ③ (选填序号)。①制而成电饭锅的发热体;②制成白炽灯泡的灯丝;③作为远距离输电导线。

【分析】(1)超导现象是指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导体的电阻会完全消失,即为零电阻; (2)由于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电流流过超导体时,导体不会发热,不会由于焦耳热而损失电能,只要不是靠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都可以用超导体制作。

【解答】解:(1)当水银的温度下降到﹣269℃时,其电阻就会完全消失,人们把具有这种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

(2)在超导状态下,导体的电阻等于零;

①电饭锅的发热体是电阻较大的材料制成,把电能转化为内能,若用超导体材料就不能产生热量,不能工作,故①不适合;

②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电阻很大,熔点特别高的钨制成,若用超导体材料灯丝不能产生热量,就不能发光,故②不适合;

③用超导体做输电导线,可以减小由电能到内能的损耗,提高传输效率,故③适合。 故答案为:超导体;③。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导体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凡是不利用电流热效应的用电器、电路元件,都可以用超导体制作。

22.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当水银的温度下降到一269℃时,其电阻就会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人们把具有这种现象的物体叫做超导体。在超导状态下,导体的电阻为 0 。超导材料适合应用于下列中的 ②④ (选填)。

①制而成电饭锅的发热体 ②作为电动机线圈材料 ③制成白炽灯泡的灯丝 ④作为远距离输电导线 ⑤制成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

【分析】(1)超导现象是指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导体的电阻会完全消失,即为零电阻; (2)由于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电流流过超导体时,导体不会发热,不会由于焦耳热而损失电能,只要不是靠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都可以用超导体制作。 【解答】解:

在超导状态下,导体的电阻R=0Ω;

①电饭锅的发热体是电阻较大的材料制成,把电能转化为内能,若用超导体材料就不能产生热量,不能工作,故①不适合;

②作为电动机线圈材料,可以减小由电能到内能的损耗,提高电能的利用率,故②适合;

17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③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电阻很大,熔点特别高的钨制成,若用超导体材料灯丝不能产生热量,就不能发光,故③不适合;

④用超导体做输电导线,可以减小由电能到内能的损耗,提高传输效率,故④适合;

⑤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的大小,若用超导体电阻为零,就不能起到改变电阻的作用,故⑤不适合。

故答案为:0;②④。

【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导体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凡是不利用电流热效应的用电器、电路元件,都可以用超导体制作。

2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 V,只有当 24 节以上干电池串联使用时才可能对人体有危害(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分析】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干电池串联使用,提供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 【解答】解: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因为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 所以只有体有危害。

故答案为:1.5;24。

【点评】本题依据对生活中常见电压值的了解,知道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之和,可写出答案。

24.小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小作品,它能在电压表盘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24节电池串联使用提供的电压为36V,则超过24节干电池串联使用时才可能对人

(1) 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 P 恰好处于 a 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 2 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 2 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 引起的(填字母)。

18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A.R1 短路 B.R1 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答案】(1)变大

(2)A

2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小鹏同学根据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过程中指针发生偏转的现象得出结论:①电压表使用过程中有电流通过。②指针偏转角度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大。③指针偏转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④使用不同的量程测量同一电源电压时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

(1)你认为小鹏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①② (写出序号)。

(2)关于小鹏同学的结论,请写出你认为错误的某一条(写出序号)并说出你的依据。 答: ③ ,依据: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时,指针会反向偏转 。 【分析】根据对电压表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

(1)电压表的结构为:在灵敏电流计里面有一个永磁体,在电流计的两个接线柱之间串联一个由导线构成的线圈,线圈放置在永磁体的磁场中,并通过传动装置与表的指针相连。电流越大,所产生的磁力越大,表现出的就是电压表上的指针的摆幅越大。所以①②是正确的;

(2)使用电压表测量用电器两端电压时,必须是使电流从电压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将反向偏转(即向左侧偏转);

电压表一般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选择不同量程时,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改变量程,所对应的最小分度值不同,所以指针偏转角度不同;所以③④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①②;

(2)③;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时,指针会反向偏转。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压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电压表、电流表是电学实验最重要的仪表,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26.如图所示,该电压表的分度值是 0.5mV ,此时示数为 11.5mV 。

【分析】电压表的分度值是电压表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电压。读取电压表示数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对刻线相垂直。

19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解答】解:

电压表上标有“mV”,表示计量单位是mV,5mV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V,即电压表的分度值为0.5mV;

指针指在“10”后面第3格,所以示数为11.5mV。 故答案为:0.5mV;11.5mV。

【点评】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

27.如图所示,灯L1与L2串联在由三节蓄电池组成的电源上,先用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为2.6V,则选用电压表的量程是 0~3V 。再测电源电压时,只将电压表接B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 不正确 (正确/不正确),理由是 电压表的量程偏小 。

【分析】根据灯L1两端的电压确定电压表选择的量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2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电源的电压和电压表的量程判断此接法的正确和原因。 【解答】解:灯L1两端的电压为2.6V,则电压表选0~3V的量程可以较为准确的测量;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三节蓄电池组成电源的电压U=3×2V=6V, ∵6V>3V,

∴测电源电压时,只将电压表接B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0~3V;不正确;电压表的量程偏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正确使用,使用时要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和量程的选择。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8.实验小组完成了“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后,得到“电源两端电压总大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结论,这与之前“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猜想不符。老师引导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了深入探究:

(1)测量电源及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接在CD两点,是为了测量灯泡 L1 的电压,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1.7 V。

(2)测量电路中导线的电压。测出导线BC间的电压大约为0.05V,由此得知导线分压可能是造成结论与猜想不符的原因。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导线分压的现象,应选择较 细 (选填:“粗”或

20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细”)的导线,原因是 在长度和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

(3)完成以上步骤后,他们准备测量开关两端的电压,你认为这一步骤是否有必要,理由是 开关容易接触不良,造成电阻变大,分压增多 。

【分析】(1)电压表在使用过程中与用电器并联,电压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3)开关容易接触不良,造成电阻变大,分压增多。 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伏效应

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如图甲)。只有入射光的频率高于一定值时,才能激发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然在物质内部运动,但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质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

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度而改变的电阻器;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光敏电阻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声和影完全配合一致的有声电影,就是利用了光电效应。影片摄制完后,要进行录音,录音是通过专门的设备使声音的变化转变成光的变化,从而把声音的“像”摄制在影片的边缘上,这就是影片边上的声道。放映电影时,用强度不变的光束照射声道,由于影片上各处的声道不同,所以在影片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声道的光我就不断变化;变化的光射向图乙中的光敏电阻时,在电路中产生变化的电流,通过喇式就可以把“声音的照片还原成声音。

(1)外光电效应会从物质中激发出 D A.原子 B.质子 C.中字 D.电子

(2)光敏电阻是依据 内 (选填“内”或“外”)光电效应工作的

21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3)图乙为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图,当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小量程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如图 C 。

(4)如图丙,为某影片的部分声道(颜色越深,光照强度越强),当它按图示方向在放映条件下匀速通过光敏电阻上方时,喇叭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1)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电子带负电;

(2)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但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

(3)光敏电阻器中入射光强时,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

(4)认真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从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语句,进一步通过分析要得出相应的答案。 【解答】解:(1)读材料可知,“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因此,外光电效应会从物质中激发出带负电的电子;

(2)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内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 (3)当光敏电阻器中入射光强时,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因此,光照强度增大时,电阻变小,电流变大,小量程的电流表示数变大,且由于还有外光电效应的存在,使得电流与光照强度不成正比,其图线有一定的曲度,只有C符合题意;

(4)如图丙所示,当强度不变的光束照射音道,由于音道的不同,所以在影片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音道的光也就不断变化,且根据图中色彩判断,颜色越深,光照强度越强。所以从左往右移动,光照强度增强,电流增大,故喇叭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将变大。 故答案为:(1)D;(2)内;(3)C;(4)变大。

【点评】本题的答案几乎都是通过阅读材料来进行获得的,同时,要分析时还要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挑战。能通过对材料的深入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9.在研究“水果电池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小星作出猜想: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 请你也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与 水果种类 有关。

猜想三:水果电池电压与 两电极插入水果深度 有关。 (2)为了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22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分析】(1)根据如图实验,提出的问题是“水果电池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结合问题要大胆做出猜想,只要合理即可;

(2)在设计探究过程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水果电池电压的影响。 【解答】解:

(1)①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 ②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

③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插入水果深度有关; ④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大小有关;

(2)先把铜片插入水果中,把锌片插在离铜片较近的位置,用电压表测出两金属片之间的电压U1,再把锌片取出来,插在离铜片较远的位置,用电压表测出两金属片之间的电压U2,比较U1U2的大小,就可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水果种类;两电极插入水果深度;(2)见解答过程。

【点评】本题利用了控制变量法解题: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是8V,电压表V2的示数是5V,求:L1、L2、L3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串联,V1测L1、L2两端的电压,V2测L2、L3两端的电压; 先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L1和L2的电压,再进一步求出L3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由图可知,L1、L2、L3串联,V1测L1和L2两端电压,V2测L2和L3两端电压。 则:U1+U2=8V﹣﹣﹣﹣﹣﹣﹣﹣﹣﹣﹣﹣﹣﹣﹣﹣﹣﹣﹣﹣﹣①

U2+U3=5V﹣﹣﹣﹣﹣﹣﹣﹣﹣﹣﹣﹣﹣﹣﹣﹣﹣﹣﹣﹣﹣﹣﹣﹣﹣﹣﹣﹣②

23 / 24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章《电压、电阻》单元检测试卷

因电源电压是12V,所以,

U1+U2+U3=12V﹣﹣﹣﹣﹣﹣﹣﹣﹣﹣﹣﹣﹣﹣﹣﹣﹣﹣﹣﹣﹣﹣﹣﹣﹣﹣﹣﹣﹣③ 解得:U1=7V,U2=1V,U3=4V。

答:L1、L2、L3两端的电压分别是7V、1V、4V。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关键是电压表所测电路元件的辨别。

24 /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