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8

来源:尚车旅游网
⼈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学优秀公开课8

第⼆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教学内容:

教科书15——18页例1、例2及做⼀做学习⽬标:

1、学⽣进⼀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估算。

3、使学⽣经历与他⼈交流各⾃算法的过程。

4、在有关加法的现实情景中,培养学⽣的观察和理解能⼒。沟通数学与⽣活的联系,培养学⽣应⽤数学的意识。培养学⽣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哪⼀位上的数相加满⼗,要向前⼀位进1;在前⼀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新课

1、师:同学们,课前⽼师让你们收集有关保护野⽣动物的资料,现在我们⼤家就来汇报交流⼀下。2、⽣:学⽣分组汇报交流。

(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电脑出⽰教材上的动物图⽚,简单说明它们属于什么动物种类。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简单说明已知种数即中国已经

发现的动物种数;中国特有种数即只在中国才有的动物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指即将灭绝和数量正不断减少的种数。)3、⽣:理解图意后,学⽣独⽴思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熟悉的、感兴趣的野⽣动物的情景引出新课,让学⽣感受到数学来源于⽣活,数学与⽣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激发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进⽽树⽴起学好书学的信⼼。⼆、探索新知(⼀)、教学例1

师:通过观察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师:将⾃⼰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1、学⽣独⽴列出算式。2、列出算式后,先进⾏估算。

3、独⽴思考计算的⽅法,再⼩组交流。

4、看看在计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汇报交流,说说你还有哪些问题遇到困难。

[设计意图]:学⽣了解了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之后,先让学⽣估算,加⼊估算环节,⽬的是增强估算意识。先放⼿让学⽣⾃⼰去解决,以前学过的,⾃⼰可以解决的问题,当列出的算式学⽣没有办法独⽴解决的时候,再进⾏讲解,能提⾼学⽣学习的积极性。

(⼆)、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1、提问:还有那些数学算式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2、⿎励学⽣提出多个问题。

3、抓住关键问题进⾏讲解,如“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类⼀共有多少种?”(电脑出⽰)4、⽣:(1、)先独⽴思考计算的⽅法,简单汇报⾃⼰的想法。(2、)独⽴列竖式进⾏计算。(3、)⼩组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给学⽣独⽴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让他们探索了98+25的各种算法,让学⽣感觉到这么⼤的数⽤⼝算不容易,转向进⼀步引导万以内加法竖式计算的好处。5、教师板书。

6、边板书边让学⽣讨论“⼗位满⼗,怎么办?”

7、教师要强调:哪⼀位上的数相加满⼗,要向前⼀位进1;在前⼀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设计意图]:通过学⽣仔细观察,⽐较,找出这类连续进位加法题的特点,也就是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学⽣⽤⾃⼰的眼睛发现的,感受深,记得牢固。(三)、教学例2

师:通过观察“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新的数学问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学会估算。师:将⾃⼰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学⽣独⽴列出算式。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共有多少种吗?⽣:1、四⼈⼩组讨论,要求每⼈都要发表⾃⼰的意见和⽅法。2、先进⾏估算。

师:1、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2、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3、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700多还是⽐700少呢?为什么?⽣:独⽴思考回答问题,学会估算的⽅法,再⼩组交流。

[设计意图]:学⽣了解了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之后,先让学⽣估算,加⼊估算环节,⽬的是增强估算意识。(四)、列竖式做精确计算。

1、刚同学们已经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约⼀共有700种,现在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我们估计得是否准确。

2、⽣:A、先独⽴思考计算的⽅法,简单汇报⾃⼰的想法。B、独⽴列竖式进⾏计算。C、⼩组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当学⽣学会估算的时候,及时引导学⽣对“376+284等于多少?”这个问题进⾏研究,起了过渡的作⽤,⽽且培养了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3、教师板书。

教师强调: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就要向前⼀位进1,在计算到前⼀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4、请⼀名学⽣继续板演。

5、集体讲评,出现错误的同学进⾏订正。

[设计意图]:在多种算法中,着重讲解列竖式计算的⽅法,突出了竖式计算中“满⼗进⼀”这⼀重点。提醒学⽣注意进位“1”的规范写法。三、⽅法应⽤:

师:我们⽤⾃⼰的智慧解决了新的数学知识---(⽣说: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师:但是我们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组分⼯合作,看看这节课我们还能解决那些数学问题。(解决刚才提出的这节课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观察,⽐较使学⽣充分进⼊情境,从学⽣的不同计算中体现出学⽣层次的不同,不同学⽣有不同发现。同时让学⽣分组合作解决问题,亲⾝体验合作学习中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能⽤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你⾼兴吗?希望你们⽤学习的知识解决更多的⽣活问题。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法,为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五、课堂检测课堂检测A卷:1、⽤竖式计算

37+95= 63+38= 303+595= 439+753=2、解决⽣活中的问题。

(1)妈妈想买⼀个电饭锅和⼀辆⾃⾏车.你估计⼤概需要多少钱?(2)如果妈妈带600元,想买这两样东西,够吗?(3)如果妈妈带500元,她能买回哪⼏种商品?

[设计意图]:引导学⽣把所学知识运⽤到⽣活中,⽤所学的知识解决⼀些⽣活问题,培养学⽣⾃觉运⽤数学解决⽇常⽣活中问题的意识。课堂检测B卷:

1、下⾯各题计算有错误吗?说说错在哪⾥?

2、解决问题。

(1)买1台录⾳机和1台抽油烟机,能获奖吗?(2)买1部⼿机和1部电话,能获奖吗?

[设计意图]:让学⽣感受到数学来源于⽣活,数学与⽣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激发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先改变了原有的学习⽅式,充分利⽤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境化,把哪两个班可以合乘⼀辆车这⼀现实的⽣活问题

呈现在学⽣的⾯前,让学⽣先通过独⽴思考、⼤胆猜测、⾃主探究、⼩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法。由于学⽣的⽣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度不同,有的⽤⼝算,有的摆⼩棒、有的想到了竖式计算。孩⼦们⼋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且充满⾃信,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理上得到了满⾜。在交流时⽣⽤⾃⼰喜欢的⽅法说说第⼀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从⽽引出⽤竖式计算结果。由于⼀年级时学过竖式计算,“个位相加满10需向⼗位进1”是已有知识,所以让学⽣尝试计算第⼀个算式。在第⼀个算式中出现⼗位满⼗要向百位进1时,我注重突出学⽣学习的主体性,让学⽣进⾏⾃主探索学习,说说计算过程,然后再进⾏分析⼩结。⽽在解决第三个算式时,则放⼿让学⽣⾃⼰去探索。最后通过互相说⼀说,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使学⽣进⼀步领悟⽤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与从个位加起的合理性,以及哪⼀位上满10要向前⼀位进1的必要性,从⽽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笔算加法的⽅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